河南特岗教学设计(精编3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河南特岗教学设计(精编3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河南特岗真题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后的括号内。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集中论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是指()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反腐倡廉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反腐倡廉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强调,全国广大教师要做()A.有理想信念、有高尚道德、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B.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专业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C.有理想信念、有高尚道德、有专业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D.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3.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提出,力争到2017年逐步形成()A.“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B.“走出去、引进来、干得好”的局面C.“下得去、上得来、教得好”的局面D.“下得去、回得来、干得好”的局面4.某教学点张老师根据班级学生人数太少的情况,打破传统课堂讲授惯例,进行讨论式教学改革。张老师这样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赋予他的()A.科学研究权B.教育教学权C.管理学生权D.民主管理权5.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成为学生道德上的指路人,并不在于他时时刻刻都在讲大道理,而在于他对人的态度(对学生、对未来公民的态度),能为人师表,在于他有高度的道德水平。”这句话说明教师职业道德应具有()A.鲜明的继承性B.强烈的责任性C.独特的示范性D.严格的标准型1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2.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其教育思想的根本是()A.智育B.美育C.道德教育D.体育13.“一年站稳讲台,三年独当一面,五年成为优秀教师,十年成为教学老师”体现的是新入职教师的()A.教育情感B.教育理想C.教育目标D.职业生涯规划14.近年来兴起的课(MOOC)是指()A.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B.大范围深度改革课程C.大规模设计开发课程D.大范围深度实施课程15.在信息化环境中,课前学生学习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课堂上师生开展答题,合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新型教学模式是()A.自主学习B.题转课堂C.探究学习D.视频学习16.采取跑步、大声喊叫甚至痛哭一场来缓解心理压力的方式属于()A.松弛训练B.心理置换C.合理宣泄个体心理发展中,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型矛盾的阶段是()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初期D.青年期18.实概念时,既列举可食用的果实,也列举不可食用的果实,以便突出果实都具有种子的本质特征。这种知识概括方式是()A.正例与反例B.比较直观19.学生期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又不愿老师管得太死的心理冲突是()A.双趋冲突B.趋避冲突C.双避冲突D.多重冲突20.学生学会写“石”字,有助于学“磊”字,这种迁移属于()A.具体迁移B.一般迁移C.垂直迁移D.应迁移21.画家作画才能获得最大的满足,诗人必须写诗才能获得最大的满足。这类现象体现了人的()A.与爱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安全的需要22.学生阅读不熟悉的材料时放慢速度,遇到不理解的内容就反复阅读的学习策略是()A.认知策略B.组织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无认知策略23.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应急性回答,并提出多种类型的答案成各种不合常规的设想,以培养其创造性,这种方法是()A.发散思维训练B.头脑风暴训练C.推测与假设训练D.自我设计训练24.根据成就动机理论,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对力求成功的学生应更多地安排()A.非常容易的任务B.没有难度和竞争性不强的任务C.非常困难的任务B.有一定难度和竞争性的任务25.根据教师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福勒和布朗把教师的成长阶段按顺序分()A.关注学生→关注生存→关注情境B.关注学生→关注情境→关注生存C.关注情境→关注学生→关注生存D.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二、案例分析(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1小题9分,第2小题和第3小题各8分,共25分)1.对某乡村中学八年级(1)班的学生来说,付老师就是他们最亲爱的人。晓彤天生听力障碍,又遭遇家庭不幸,因而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尽管工资微薄,福老师毅然自己掏钱给她配上了助听器。小杰是班里的“问题学生”,付老师经过家访找到了小杰“任性”的根源,有针对性的对其实施教育和引导,最终使小杰成为班里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小龙一直是班里的尖子生,后来由于早恋出现了迟到早退的现象,成绩明显下降。傅老师多次找他推心置腹的谈心,终于使其认识到早恋的危害并加以改正。请结合案例,分析教师关爱学生的基本要求。2.第一位教师(1)通过单词游戏,能够记住新单词(2)通过听说练习,能够通用基本句型进行流畅的对话(3)通过巩固训练,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介绍他人(4)通过观看关于“家人”的视频,增强亲情感第二位教师(1)学会新单词(2)掌握关于人物提问和回答的基本句型(3)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会给他人(4)能够熟练背诵课文请分析哪一位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较为理想,并说明理由。3.下面是一位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遇到的突发事件,该教师成功的化解了该事件,确保了教学互动的顺利开展。在一次公开课上,执教老师对一个胖乎乎的男孩说“请你把这段课文给大家读一下好吗?”“老师,现在我不想读。”这名学生不顾有听课老师在场,大胆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愿。“你有权保持沉默。”执教老师笑容依然,“我们会耐心的等待,以后再欣赏你的精彩表现。”果然,在后半节课上,这个学生主动发言,以自己精彩的朗读博得了听课老师和学生们的热烈掌声。请分析该教师在处理这一事件时所体现的教育学素养。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请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论述如何通过创设适宜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请根据所提供的教学材料和相关情况,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1.教学材料:某版本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编排了“认识计算器”一课,教学内容为古今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以及使用计算器正确运行较大数目的四则运算,相关情况,授课对象为某乡村小学四年级(1)班的学生,班级人数为48人。请设计一个课堂导入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2.教学材料:某版本七年级语文教材编排了“汉字的魅力”单元,该单元教学建议中要求教师结合实际组织一次以“汉字的运用”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相关情况,教学对象为某乡镇学校七年级(1)班的学生,班级人数为60人。请设计一次语文实践活动,写出活动的内容、方式及具体做法。河南特岗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BCCDC6-10ADDCD11-15ABCAD16-20DBABC二、填空题1.教师成长=经验+反思2.功能固着3.创造性想像4.预防5.诊断功能检验教学效果6.加里宁7.《大教......河南特岗作文2从“一滴水”到“常流水”以往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要有一杯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它之所以流行,在那个时代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就目前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速度而言,“一滴水”和“一桶水”的关系已经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需要我们以运动的观点去认真的对待!首先,这滴“水”应该是学生所需要、所渴求的。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说的任何事都是对的,教师就是权威,是整个课堂的主宰者。所谓的“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就如同一个装满知识的容器,对学生说道:“过来!把我有的给你倒上!”于是,今年给这批学生向脑子里倒,明年再给另外一批学生往脑子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常有这样的现象,教师在前面讲的可谓是声情并茂,热火朝天,但一看学生却是无精打采或强颜欢笑,为什么!困为这滴水不是学生所想要的,虽然你给学生倒了好几杯,但却没有学生所想的那一滴。于是,教师越教,学生就越不会学,越不爱学。长此以往学生的主体性没有了,独立品格也没有了,拥有的只是教师所给的那几滴水。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的“我要”,而不是教师的“给你”。其次,教师所拥有的不应仅仅是"一桶水",而应是"常流水"。正所谓"学高为师,师正为范"。唯有"学高"才能有资格做老师,"学高"指的是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量,能正确的指导学生如何主动探究,从而获取知识,即教师自己先得有"水"。当然这"水"不一定非得比学生多,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传播媒体的大量涌现,尤其是网络的普及,知识总量呈几何倍数增长,学生在某一方面所具有的知识也许远远的大于教师所有的知识量,尤其是对于一些新生事物,更是如此.在此种情况下,我们所拥有的那"一桶水"必须不断地更新,否则就将变成一桶死水,那么教师的工作仅仅是在机械的重复.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肯定的说,今后学生所需要的每一滴水,仅靠教师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是不行的。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唯有通过不同的途径,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接触新的事物,培养新的能力,向他人虚心好问,不断的往自己的“那桶水”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力争使自己的那桶水成为"常流水",才能让学生得到学生所想要的,所渴求的那"一滴水"。也许学生想要的并不在我们的“常流水”中,但是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这其中学生到寻找知识的方法,共同寻找,唯有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做到传到授业解惑。诚然,这是一个极为复杂,艰难的过程,但作为一名教师从一滴水做起,让一滴又一滴鲜活的、知识的水珠,汇成一条潺潺流动的小溪,才能托起祖国明天的风帆!师爱的智慧谈及教师工作,人们普遍认为“师爱”是关键,认为“爱”学生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前提,“爱”要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关于“师爱”的话题很多,经典论述也很多,人们不厌其烦地谈论着“爱”,“爱”成了教师工作中的永恒主题。其实,对于教师而言,爱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教师只有以责任为支点,通过爱的杠杆将文化信息传递给学生,去撬动学生进步的车轮,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才是目的。而杠杆的撬动是需要智慧的,师爱的智慧在于如何去爱,如何把握爱。第一,爱生如人。把学生当人看,而不是“盛装知识的容器”。学生就是他自己,有自身独特的生命内涵和成长过程,是一个值得敬畏的独特生命个体。作为“园丁”的教师,应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差异,“因材施教”,并以爱为杠杆,把人类社会生活、交往的基本规范传递给学生,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生活,“学会做人”!第二,爱生如生。学生是未成年人,教育不要“凌节而施”,不要“埋怨学生的无知”,更不要抱怨“学生的犯错”。因为“未完成性”和“不确定性”是未成年人最大的特质。作为“先知先觉”的教师,应视学生的“无知”为自然,正确理解“犯错也是学生成长的一种方式”,以爱为杠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尤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学习”!第三,爱生如子。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于是乎我们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自立和自理能力。“生存”是普天之下所有父母对孩子的第一企望,每一位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他们首先关心的决不是孩子的学习,而是健康。因此,我们决不要以“学习”为借口去伤害孩子的“健康”,要以爱为杠杆,严慈相济,精心呵护,把生活的技能和常识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学会生存”。第四,爱生如友。把学生当朋友,就不要处处时时“师道尊严”,不要“规训”学生,更不要“命令”。我们需要秉持教育就是“合作”的理念,教师承载“伙伴”的功能。教师要以爱为杠杆,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相互体谅、相互支持的合作精神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学会共处”。第五,爱生如己。把他人当自己,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把学生当自己,我们就会理解学生的“自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