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生物对水因子的适应一、水在地球表面的分布规律地球表面的总水量大约为15亿km3,其中大约有97%包含在海洋库中。淡水中:两极冰盖29000km3、地下水8000km3、湖泊河流100km3、土壤水分100km3、大气中水13km3、生物体中水1km3。水分的大循环与小循环:1,空间上的分布•海拔•纬度•经度•地貌2,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季节上的变化降雨量:地球上的降雨量随着纬度发生很大变化。在赤道南北两侧纬度0-20°降雨量最大,年达100-200cm。纬度20°-40°地带,由于空气下降吸收水分,降雨量减少,在南北半球40°-60°地带,由于南北暖冷气团相交形成气旋雨,致使年降雨量超过25cm,成为中纬度湿润带。极地地区降水很少,成为干燥地带。等雨线:华南降水量为1500—2000mm,长江流域为1000—1500mm,秦岭和淮河大约为750mm,从大兴安岭西坡向西,经燕山到秦岭北坡为500mm,黄河上中游约250—500mm。内蒙西部至新疆南部为100mm以下。二、生物对水环境的适应性1,陆地生物对水环境的适应(1)植物对水环境的生态适应•旱生植物•中生植物•湿生植物(2)动物对水环境的生态适应•形态上节肢动物体表角质层及蜡纸层、爬行动物体表的鳞片、昆虫气孔的开放与关闭、多数陆生动物呼吸具有逆流交换的机理等。•生理上亨利氏袢越长(相应肾脏髓质越厚),尿浓缩越高;鸟类、爬行类的大肠和泄殖腔以及昆虫的直肠有重吸水的作用。陆生动物在蛋白质代谢产物的排泄上也表现出陆地适应性。如两栖类、兽类排泄尿素、鸟类与昆虫类排尿酸。•行为上夏眠、昆虫的滞育、昼伏夜行等。2,水生生物对水的生态适应性(1)水生植物对水的生态适应性•沉水植物•浮游植物•挺水植物(2)水生动物对水的生态适应性•淡水水域•海水水域第三章(2)生物与大气的关系一、大气组成及其生态作用•在干燥空气中,O2占大气总量的20.95%,N2占78.9%,CO2占0.032%。这个比例在任何海拔高度的大气中基本相似。但在地下洞穴或通气不良的环境中,空气中的O2和CO2含量与大气不相同。•由于海拔增高大气压降低,因此氧分压也随海拔增高而降低,这给哺乳动物的生存带来威胁。•在大气组成成分中,对生物关系最为密切的是O2与CO2。二、风的类型1,季风2,寒流4,焚风5,山风6,谷风3,海陆风三、氧的作用与生物的适应1.氧与动物能量代谢•空气中的氧比水中容易获得,所以陆地动物能得到足够多的氧,保证了陆生动物有高的代谢率,能进化成恒温动物。•由于陆地上氧浓度高,从海平面直到海拔6000m,动物代谢率没有表现出随氧浓度而改变。但氧浓度对代谢的影响可通过极低分压时表现出来。•由于水中溶解氧少,氧成为水生动物存活的限制因子,一些鱼类耗O2量依赖于水中溶氧量而改变,图.在低氧浓度下,金鱼的氧耗随水中氧浓度成线性改变2.内温动物对高海拔低氧的适应•动物或人从低海拔进入高海拔后,最明显的适应性反应表现在呼吸与血液组成方面。首先是由于低氧刺激,动物产生过度通气(呼吸深度的增加)。•高海拔土著动物、人,或是驯化到高海拔上(3100—5500m)的人、大白鼠、豚鼠,其骨骼肌中的肌红蛋白浓度均增加(肌红蛋白的携氧能力远大于血红蛋白),为低氧状态下的组织提供更多氧。人与其他哺乳动物从平原进入高海拔后,血液中的红血球数量、血红蛋白浓度及血球比积将升高。图显示,人由海拔850m进入4540m高度后,这三项指标逐渐升高,数周后达到最大值,并维持在此高水平上。当从高海拔回到平原后,这些指标将逐渐下降,恢复到原水平。血红蛋白红细胞血球比积3.植物与氧植物与动物一样呼吸消耗氧,但植物是大气中氧的主要生产者。植物光合作用中,每呼吸44gCO2,能产生32gO2。白天,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比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氧气大20倍。据估算,每公顷森林每日吸收1吨CO2,呼出0.73吨氧;每公顷生长良好的草坪每日可吸收0.2吨CO2,释放0.15吨O2。如果成年人每人每天消耗0.75kg氧,释放0.9kgCO2,则城市每人需要10m2森林或50m2草坪才能满足呼吸需要。因此植树造林是至关重要的,不仅是美化环境,更主要的是给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净化的空气环境。四、CO2与植物植物在光能作用下,同化CO2与水,制造出有机物。在高产植物中,生物产量的90—95%是取自空气中的CO2,仅有5—10%是来自土壤。因此,CO2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各种植物利用CO2的效率不同,C3植物(水稻、小麦、大豆等)对CO2的利用效率低于C4植物(甘蔗、玉米、高粱等)。空气中CO2浓度虽为0.032%,但仍是高产作物的限制因素。这是因为CO2进入叶绿体内的速度慢,效率低。在强光照下,作物生长盛期,CO2不足是光合作用效率的主要限制因素,增加CO2浓度能直接增加作物产量。第三章(3)生物与土壤的关系一、土壤的生态意义:1土壤位于陆地生态系统的底部,具有营养物传递系统,再循环系统和废物处理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基底或基础。在土壤中进行的两个最重要的生态过程是分解和固氮过程。2土壤为陆生植物提供了基质,为陆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土壤是植物萌芽、支撑和腐烂的地方,又是水和营养物储存场所;是动物和微生物藏身处,排污处;是污染物质转化的重要基地。因此土壤无论对植物或动物都是重要的生态因子,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二、土壤的物理性质与生物土壤是由固体、水份和空气组成的三相复合系统。固体包括无机颗粒与有机物。土壤固相颗粒是土壤的物质基础,占土壤总重量的85%以上。土壤颗粒的组成、性质及排列形式,决定了土壤的理化性质与生物特性。1.土壤质地与结构组成土壤的各种大小颗粒按直径可分为粗砂(2.0—0.2mm),细砂(0.2—0.02mm),粉砂(0.02-0.002mm)和粘粒(0.002mm以下)。这些不同大小颗粒组合的百分比,称为土壤质地(texture)。根据土壤质地,土壤可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大类。•砂土土壤颗粒较粗、土壤疏松、粘结性小,通气性能强,但蓄水性能差,易干旱,因而养料易流失,保肥性能差。•壤土质地较均匀,土壤不太松,也不太粘,通气透水,是较好适宜农业种植的土壤。•粘土土壤的颗粒组成细,质地粘重结构致密,湿时粘,干时硬,保水保肥能力强,但透水透气性能差。土壤质地影响生物的分布与活动。如细胸金针虫多出现在粘土中,蝼蛄喜欢在湿润的含沙质较多的土壤中,沟金针虫发生在粉砂壤土和粉砂粘土中。2.土壤水分土壤水分(soilmoisture)能直接被植物根吸收利用。土壤水分有利于矿物质养分的分解、溶解和转化,有利于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与合成,增加了土壤养分,有利于植物吸收。此外,土壤水分能调节土壤温度,灌溉防霜就是此道理。土壤水分的过多或过少,对植物、土壤动物与微生物均不利。土壤水分过少时,植物受干旱威胁,并由于好气性细菌氧化过于强烈,使土壤有机质贫瘠。土壤水分过多,引起有机质的嫌气分解,产生H2S及各种有机酸,对植物有毒害作用,并因根的呼吸作用和吸收作用受阻,使根系腐烂。土壤水分影响了土壤动物的生存与分布。各种土壤动物对湿度有一定的要求,如等翅目白蚁,需要相对湿度不低于50%,叩头虫的幼虫要求土壤空气湿度不低于92%,当湿度不能满足时,它们在地下进行垂直移动。当土壤湿度高时,叩头虫跑到土表活动;干旱时,将到1m深的土层中。因而它在春季对庄稼危害大,夏季小,雨季危害最大。土壤中水分过多时,可使土壤动物因缺氧而闷死。3.土壤空气土壤空气主要来自大气。但土壤空气中的O2含量和CO2含量与大气有很大的差异,土壤中O2浓度一般为10—12%,CO2一般在0.1%左右,这些浓度随季节、昼夜和深度而变化。在积水和透气不良的情况下,土壤空气含量可降到10%以下,抑制植物根系呼吸。动物可向土壤表层移动选择适宜的场所。土壤中的高CO2,一部分以气体扩散和交换的方式不断进入地面空气层,供植物叶利用,另一部分直接为根系吸收。如果土壤中CO2积累过多,达到10—15%时,将会阻碍根系生长和种子发芽;若CO2浓度进一步增长会阻碍根系的呼吸和吸收,甚至因呼吸窒息而死亡。土壤兽类如鼢鼠、鼹形鼠对土壤中的低氧和高CO2浓度产生了很好的适应性,地下兽对低氧的适应表现在血红蛋白的浓度增加,血红蛋白的氧结合能力增加,同时降低能量代谢,降低体温。地下兽的脑中枢对CO2的敏感性降低,通过肾脏调整盐离子排泄速度,以及提高血液的缓冲能力。土壤通气程度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活动情况,进而影响植物的营养状况。通气不良,抑制土壤中好气微生物活动,减慢了有机物的分解与营养物的释放;通气过分,使有机物分解速度过快,养分释放太快,而腐殖质形成减少,不利于养分的长期供应。4.土壤温度(1)土壤温度影响植物的发育生长。如小麦和玉米发芽的最低温度分别为12℃和10—11℃,最适为18℃和24℃。(2)土温影响根系的生长、呼吸和吸收性能。大多数作物在土温10—35℃范围内,随土温增高,生长加快。土温过低会影响根系的呼吸能力和吸收作用,如向日葵在土温低于10℃时,呼吸减弱;棉花在土温17℃-20℃并具丰富水的土壤中,会因根吸水减弱而萎蔫;温带植物冬季因为土温太低阻断根的代谢活动,而使根系停止生长。土温过高,也会使根系或地下储藏器官生长减弱。(3),土温影响了矿物质盐类的溶解速度、土壤气体交换、水分蒸发、土壤微生物活动以及有机质的分解,而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土温的变化,导致土壤动物产生行为的适应变化。大多数土壤无脊椎动物随季节变化进行垂直迁移:秋季常向土壤深层移动,春季常向土壤上层移动。而狭湿性的土壤动物,在较短时间范围内也能随土温的垂直变化调整自身在土壤中的位置。二.土壤化学性质与生物1.土壤pH及对生物的影响(1)土壤pH影响矿质盐分的溶解度,从而影响植物养分的有效性。土壤酸度一般在pH6—7时,养分的有效性最高(图3-20)。(2)土壤pH通过影响微生物活动而影响养分的有效性和植物的生长。如细菌在酸性土壤中的分解作用减弱;固氮菌、根瘤菌等不能在酸性土壤中生存,使许多豆科植物的根瘤在土壤酸性增加时死亡,它们只能生长在中性土壤中。(3)土壤酸度影响土壤动物区系及其分布。例如,在酸性的森林灰化土和苔原沼泽中,土栖动物区系很贫乏,只有一些喜酸性的金针虫,某些蚯蚓。小麦吸浆虫的幼虫生活在pH7—11的碱性土壤中,而不能生存在pH3—6的土壤中。图土壤pH对矿物养分的有效性影响。以带宽度表示2.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土壤有机质可分成腐殖质(humus)和非腐殖质。非腐殖质是死亡动植物组织和部分分解的组织。腐殖物质是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质时,重新合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多聚体化合物。腐殖质是植物营养的重要碳源和氮源。还是异养微生物的重要养料和能源,能活化土壤微生物。土壤微生物活动旺盛,给植物提供丰富的养料。土壤有机质的多少,又影响到土壤动物的分布与数量。在富含腐殖质的草原地带黑钙土中,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特别丰富,而荒漠与半荒漠地带,土壤动物种类趋于贫乏。土壤有机质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保水、供水、通气、稳温也有重要作用,从而影响植物生长。3.土壤矿质元素植物生命活动需要9种大量元素(钾、钙、镁、硫、磷、氮、碳、氧、氢、)和7种微量元素(铁、锰、硼、锌、铜、钼和氯)。除碳、氢、氧以外,植物所需的全部元素均来自土壤矿物质和有机质的矿物分解。不同植物需要各种矿质元素的量不同,若浓度比例不合适将限制植物生长发育。土壤的无机元素对动物的生长和动物的数量也有影响。例如,石灰岩区的蜗牛数量明显高于花岗岩区;生活在石灰岩区的大蜗牛(Helix)其壳重占体重的35%,而生活在低钙土壤中时,其壳重仅占体重20%。土壤钴含量低于2—3ppm时,许多反刍动物,会患“虚弱症”,严重时导致死亡。含氯化钠丰富的土壤和地区,往往能吸引大量草食有蹄动物,这是因为他们的生理需要必须补充大量盐。三植物对土壤的适应长期生活在不同土壤上的植物,对该种土壤产生了一定的适应特征。据植物对土壤PH的反应,可把植物分为三类:酸性土植物(pH6.5)、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