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的优秀说课稿【精编10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我要的是葫芦》的优秀说课稿【精编10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经常需要准备讲稿,可以使教学更加科学。怎样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讲稿?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的《我要的是葫芦》优秀讲稿。欢迎阅读,也希望你能喜欢。《我要的是葫芦》的优秀说课稿【第一篇】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寓言,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的故事。这个人不知道叶子和葫芦的关系,他只注意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也不管,邻居劝他,他也不听,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小葫芦也都落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如果只顾葫芦,不管叶子,到头来,葫芦也长不成。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的,共有四个自然段,以葫芦的变化为线索向读者讲了一个可笑的故事。文章开篇着力描写了葫芦长势之好和种葫芦人高兴、喜爱的心情。第二自然段讲那个人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但他一点也不在乎,眼睛只盯着小葫芦。第三自然段讲一个邻居劝他治叶子上的蚜虫,他不听,认为叶子上的蚜虫跟葫芦没有关系,不妨碍葫芦的生长。第四自然段讲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小葫芦也都落了。种葫芦人的无知、自以为是使他自己的期盼落空。这个故事成为了警示人们的极好教材:不能孤立的看问题,有错就要该正,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学生分析:二年级的学生都有了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技巧。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背诵能力,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透过课文的内容去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和道理;掌握了一定的认字技巧和写字技能。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情感朗读和发散性思维。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同时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对文本的反应都是以个体的形态呈现的,本节课重视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情景设置是一种非常好的阅读教学手段,在本课中有所运用。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参考资料,少熬夜!的能力。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3、正确认读本课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主识字为主,师引导识字为辅,并引导归纳识字方法。2、学生读中悟、悟中读,自主讨论,明白课文所说的道理。3、通过拓展延伸题的练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的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该、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教学重点:1、认读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教学难点:认读本课十二个生字,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的看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出示葫芦师:谁知道这是什么?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你看到的是什么样子的?(师适时引导说出葫芦藤得样子:茂盛的绿叶、、、、、、)2、揭示课题师:这节课我们就学一篇关于葫芦的故事《我要的是葫芦》。[设计说明:1的设计是有的孩子没见过葫芦,让这样的孩子对葫芦有个直观的认识,并通过别的孩子的描述了解一下葫芦生长的特点;二的设计是激发生的阅读欲望。](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1、师老师请一位同学说说初读课文的方法。(预设:初读课文的三步:一轻生或不出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同时标上自然段;二圈出生字,用巧方参考资料,少熬夜!法识记;三再读课文,读通顺句子,把读不懂的地方标注出来。)(师巡视指导,关注阅读、识记生字较差的学生。)2、全班识字,交流识记生字的巧方法。(预设:“葫芦”是一种植物,所以是草字头,“葫”的下面是“胡”字,提示了“葫”的读音;谢谢别人要说话,所以“谢”是言字旁;蚜虫是一种小虫子,所以蚜虫的“蚜”是虫字旁、、、、、、)(师适时对识字方法进行归类。)3、小组长用生字卡片检查组内识字情况,全认识的组员奖一朵小红花。4、游戏巩固识字效果;“识字小擂台”[设计说明:1是强化学生对初读方法的掌握;2教给学生归类识字,或其它识字的巧方法,提高识字效率;3提高课堂效率;4激发识字兴趣。](三)再读课文,指导朗读。1、师:我们把字宝宝送回“家”中,你还能认识吗?2、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声音洪亮、读出感情。(读书方式:单独读、几人齐读、分角色读、表演读、、、、、、)3、检查读。以小组汇报的方式读,互听互评,师随机指导朗读。[设计说明:评价别人读的好坏的同时,逐渐明确自己该怎样读。](四)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1、师:谁想给大家读一下第一自然段?(读的同时课件演示:长满绿叶的葫芦藤—葫芦藤上开满雪白的小花—葫芦藤上结出小葫芦。)2、种葫芦的人喜欢小葫芦吗?你从哪看出来的?找出来读一读,注意读出喜爱的语气。3、谁用自己的话给大家讲一讲小葫芦生长的过程?(四)作业:画一画这些可爱的小葫芦,注意“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第二课时(一)检查,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认读。(二)理解课文,感悟课文。1、种葫芦的人有什么样的希望?理解“自言自语”“赛过”结合这两个词体会人物语气、心情。2、发生了什么意外情况?种葫芦人心里是怎么想的?3、邻居给了他什么建议?种葫芦的人又是怎么说参考资料,少熬夜!的?引导学生注意句子末尾的标点符号,结合课文内容,观察插图,想象邻居和种葫芦人的表情、心理。先小组内读,再班内读。课件演示卡通人物,学生配音读。4、叶子上生了蚜虫,种葫芦的人和邻居的想法有什么不同?你觉得谁的想法对,为什么?先小组内讨论,再全班讨论。5、结果怎么样?你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师引导学生感悟到“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只要葫芦,不管叶子,是得不到葫芦的。”[设计说明:1的设计是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而2的设计是告诉学生有错就该,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蒙受损失。](三)作业:给爸爸妈妈讲讲《我要的`是葫芦》这个故事,注意人物的语气语调。第三课时指导书写生字。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型、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生试说笔画笔顺。比较简单的字可让学生当“小老师”来教同学,比较难的字师可讲解、示范。2、认真描红、试写。提醒学生写字姿势及握笔姿势。3、实物投影学生写字作品,师生共同评价,争当“小小书法家”。4、对笔画和间架结构不好的进行修改。5、给生字组词或用生字说一句话。6、练习:边读边写。(在教学生字过程中归纳书写规则,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里边后封口┄┄)[设计说明:1、2、4是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我当小老师”和“小小书法家”是在学习过程中发挥激励措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5、6是让学生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教学片段识字教学片段:师:谁能说一说怎样初读课文?生1:先轻声读一遍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生2:把生字圈出来,认真读一读,记一记。生3:把不认识的字作标记,自己想办法解决。生4:把课文多读两遍,把句子读通顺。师:如果遇到字条里没有,自己又不认识的字怎么办?生1:问一问周围的同学。参考资料,少熬夜!生2:老师走过来的时候,问一下老师。生3:妈妈教过我部首查字法,我可以查一查字典。生4:我们可以联系上下文猜一猜。师:同学们开始自读课文。(师巡视指导。)生自读课文。师:看来同学们已经读完了,老师来检查一下生字。(多媒体出示标有序号的生字。)你已经认识了哪些生字,介绍一下认识它的巧办法。生1:“蚜虫”是一种小虫,所以“蚜”是虫字旁。生2:“盯着”要用眼睛,所以“盯”是目字旁。“盯”的右边是“丁”。生3:道谢要用语言,所以“谢”是言字旁。生4:“葫芦”是一种植物,所以“葫芦”是草字头。师:你观察的真仔细,有许多表示植物的字都是草字头谁还能说出这样的字?生1:“花”“草”。生2:“葡萄”。生3:“菠萝”“甘薯”的“薯”。师:你还有不认识的字吗?生1:我不认识第7个字“赛”。生2:我不认识第8个字“邻”。师:哪当小老师教教他们?生1:我用“赛”组个词来教他“赛跑”“比赛”。生2:我用“邻”组个词,造个句子来教他“邻居”“邻居有困难我们要帮助他”。生3:“赛”字的“宝盖儿”好象小屋顶,小屋顶下有宝“贝”,我们“比赛”看谁能抢到宝贝。师:同学们说的真精彩,你们记住这两个字了吗?生:记住了。《我要的是葫芦》的优秀说课稿【第二篇】《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教材第三册的一篇看图学文。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治理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教学这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一、自学──发现与探究《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生动有趣,简短精悍,学生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就能读通课文,也很容易了解课文大致内容,知道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后来葫芦被蚜虫吃光了,一个一个都落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也能发现这个人得不到葫芦是因为他不治虫,但这些发现只是最浅显的认识。而课文中牵涉的一个最关键的科学知识──“蚜虫”对理解课文内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对蚜虫的认识只是知道他会吃树叶,可这参考资料,少熬夜!些小不丁点的虫如何能毁灭一棵葫芦呢?因此在自学时,我有意识地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等方式来了解蚜虫。原来蚜虫不仅能吸食植物体内的液体营养,而且具有惊人的繁殖能力。通过进一步的探究,学生的认识就更清楚、更深刻,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好了铺垫。二、讨论──理解与深化《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课文紧紧围绕“葫芦”不断发展下去。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围绕两个问题展开讨论:(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那个人喜爱葫芦?(2)那个人这么喜爱葫芦,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涵盖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突出了文章的重点。那个人爱葫芦表现在:(1)那个人每天都去看几次。(2)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可以让学生通过看图,观察那个人的神态,想象他的心理活动,揣摩他的语言,体会那个人对葫芦的喜爱,再通过表情朗读表现出来。那个人这么喜爱葫芦,最后却没有得到葫芦,一是因为他不懂“叶-虫-葫芦”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个道理;二是因为他不听邻居的劝告。对这个问题的理解除了让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还应该深化下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不懂这个道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地方:(1)他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2)当邻居劝他时,他感到很奇怪:“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这里主要让学生通过朗读人物的语言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讨论,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以及中心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人物的神态、语言都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淋漓尽致地再现出来。随后设计创新题,启发学生思考: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教后反思:本课的教学设计初衷是想在平淡中学文、悟理,同时抓住重点词、重点句来组织教学。但也有以下值得反思之处:一、虽然在导学提纲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等方式了解了蚜虫,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对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课堂上当展示资料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分散,有查到资料的孩子沾沾自喜,把资料拿在手上炫耀,不知道从资料中提取有价值的内容和大家分享。这可能是低年级的缘故吧。今后在资料的查找筛选上该怎样指导呢?值得思考。二、体会葫芦的可爱以及那个人对葫芦的喜爱花的时间多了,挖的太细,后面的“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参考资料,少熬夜!和拓展续编时显得时间不够,草草收场。今后教学时在时间上的把握要注意。三、学生的朗读有点拖沓,不知是否是因为换了环境的缘故。《我要的是葫芦》的优秀说课稿【第三篇】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看图学文。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理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本课有四幅图,分别有四段话与之对应:第一幅图画的是葫芦藤上长满绿叶,还结了几个小葫芦。种葫芦的人站在葫芦架前,看着可爱的小葫芦非常高兴。第二幅图画的是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他不在乎,眼睛只盯着葫芦。第三幅图画的是邻居劝他治虫,种葫芦的人不听劝告,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第四幅图画的是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二、学生分析本教案的教学对象是

1 / 5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