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1生活环境和健康第二章学习目标第一节空气第二节水第三节地质环境与健康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2学习目标第一节空气•大气污染及其来源•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3第二节水•水源的种类•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水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水的氯化消毒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4第三节地质环境与健康•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概念•IDD的预防措施•地方性氟中毒的预防措施•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5第一节空气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6第一节空气概述一、空气的物理化学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二、大气污染与疾病三、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四、空气污染的防护措施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7地球表面包围着很厚的并随地球旋转的空气层,称为大气圈(atmosphere)。大气圈的厚度约为2000~3000km以上,没有明显的上界。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8•按气温的垂直变化特点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大气层。•对流层是大气圈最靠近地表且密度最大的一层,与人类生命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9对流层•其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随地理纬度和季节而变化。它的高度因纬度而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平均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公里,•极地平均为8~9公里,•并且夏季高于冬季。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10一、空气的物理化学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氩0.93%CO20.03%其他0.01%氧20.93%氮78.10%(一)空气的化学组成在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各组分几乎是恒定的。氮、氧、氩三种组分占大气总量的99.96%,CO2约为0.03%。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11(二)空气的物理性状空气的物理性状包括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的太阳辐射、空气离子化和各种气象条件等。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12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solarradiation)是产生各种复杂天气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地球上光和热的源泉。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13地球大气层灰尘、雾、水汽等能吸收14%太阳辐射43%到达地表43%折回宇宙空间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14太阳辐射光谱波长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组成太阳光谱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15(1)紫外线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16•太阳紫外辐射中的长波和中波紫外线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适量暴露太阳紫外线辐射(solarultravioletradiation),对机体的有益健康效应主要是可生成维生素D。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17维生素D的生成过程:•中波紫外线7-脱氢胆固醇胆钙化醇肝脏25-羟基胆钙化醇活性维生素D表皮光解(维生素D3)随血流25-羟化酶即1,25-二羟胆钙化醇﹝1,25-(OH)2-D3﹞。维生素D又称为阳光维生素。(25-OH-D3)肾脏羟化酶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18紫外线的有害作用:过量太阳紫外线辐射暴露可引起的疾病皮肤疾病如皮肤癌晒斑(又称日光红斑)眼睛疾病如白内障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19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20•反映紫外线辐射强度的指标称紫外线指数(ultravioletindex,UVI)。•紫外线指数从0至8级,该指数越高,对皮肤和眼睛的损害愈严重。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21(2)红外线(infraredray)波长在760nm~1mm的电磁波是红外线部分具有更强的生物学效应。生物学作用的基础:热效应,故又称热射线。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22机体通过皮肤吸收红外线,使照射部位或全身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引起温度升高,加速组织内各种物理和化学过程。促进新陈代谢和细胞增生,有消炎镇痛作用。过量红外线照射可引起皮肤烧伤;可使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引起热射病和日射病;可引起眼晶状体混浊,发生白内障。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23(3)可视线(visiblelight)可视线的波长为400~760nm适宜的照度可预防眼睛疲劳和近视,提高情绪和劳动效率。光线微弱可使视觉器官过度紧张而易引起疲劳。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242.空气离子化外界因素+-空气分子中性空气正离子空气负离子此过程称为空气离子化或称空气电离质量较轻,称为轻离子(n+/n-);一部分轻离子与空气中的灰尘、烟雾等结合,形成重离子(N+/N¯)。如雷雨喷泉瀑布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25负离子有镇静、催眠、镇痛之效。因此空气中离子浓度及重、轻离子的比例,可作为衡量空气清洁新鲜程度的标志和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的参考指标之一。目前,各国尚无统一空气离子化的卫生标准,我国提出清洁空气中负离子数目要求在103个/cm3以上,重、轻离子比值应小于50。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263.气象因素(meteorologicfactor)•气象因素:气温、气湿、气流、气压等。•天气:指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气象因素的综合表现。主要为气温、气湿、气压、风、云、雨、雪等大气状态在短时间内的变化。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27•气候:是指某地区长期天气变化情况的概括,即最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天气特征。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28(1)气候对健康的影响人们早已观察到疾病与季节和气象的关系,如花粉症、流行性感冒等,均与季节有明显相关,可称为“气候病”。风湿性关节炎,偏头痛等受短时间气象因素变化的影响,亦称为“天气病”。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29•高血压、脑卒中死亡多发生在寒冷季节。•传染病的发病往往有明显的季节性。•支气管哮喘的发生与雷雨、台风、日温差较大有关。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30(2)气候适应•人类通过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功能而对各种气候具有很大的适应能力,即气候适应,又称为水土适应。•适应能力可以因锻炼而加强,还受年龄、性别和体型等个体因素影响。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314.室内小气候•室内环境中(或建筑物内)的气候,称为室内小气候(indoormicroclimate)。室内小气候主要是由气温、气湿、气流和热辐射(周围墙壁等物体表面温度)这四个气象因素组成。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32指标标准值夏季冬季温度(℃)22-2816-24相对湿度(%)40-8030-60空气速度0.30.2室内小气候标准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33二、大气污染与疾病(一)大气污染及其来源(二)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34(一)大气污染及其来源1.大气污染大气污染(airpollution)是指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使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混入大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致使大气质量恶化,对居民健康和生活条件造成了危害,对动植物产生不良影响的空气状况。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352.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工业企业:燃料的燃烧和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气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交通运输:主要指汽车、飞机、火车、轮船、拖拉机、摩托车等机动交通工具。•生活炉灶:生活用燃料主要是煤制品,其次是煤气、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36汽车尾气生产废气生活炉灶沙尘暴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37大气中的污染物有:•一次污染物:直接来源于污染源的污染物,如SO2、H2S、CO、CO2等。•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与其他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在太阳辐射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形成的新的污染物,如SO3、H2SO4、NO2、HNO3、醛、酮、过氧酰基硝酸酯等。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38(二)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2.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间接危害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391.大气污染的直接危害(1)急性中毒(2)慢性炎症(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3)变态反应(4)致癌作用(5)机体免疫力下降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402.大气污染的间接危害(1)产生温室效应(2)形成酸雨(3)破坏平流层的臭氧层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41(1)产生温室效应由于生产和生活中大量燃料的燃烧而产生大量CO2并排入大气,又因大面积森林砍伐而缺乏足够的植物来吸收CO2,使大气中CO2含量上升,CO2能吸收地表发射的热辐射,使大气增温,从而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称为温室效应(greenhouseeffect)。温室效应气体:CO2、CH4、O3、CFCs(氯氟烃)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42全球气候变暖可使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气候变暖与以下疾病有关:①心血管疾病(引起机体热应激)②介水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有益病原体生长繁殖)③虫媒疾病(如蚊子增多)④意外伤害(洪水和山崩)⑤营养不良(粮食减产)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43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44树木被酸雨破坏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45摄于1908年摄于1968年酸雨对石雕的损害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46(3)破坏平流层的臭氧层臭氧层位于地球表面上大约20~50km的平流层中,正常情况下臭氧形成与破坏几乎相当,保持动态平衡。消耗臭氧层的物质主要有CFCs、溴氟烷烃类和N2O等。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47•臭氧层被破坏形成空洞以后,减少了臭氧层对短波紫外线和其他宇宙射线的吸收和阻挡功能。•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将增加。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48(三)大气中几种常见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SO2是一种有刺激性的无色气体,易溶于水。主要来源:燃料燃烧、有色金属冶炼、钢铁化工、炼油、硫酸制造。二氧化硫亚硫酸雾硫酸雾1.二氧化硫(SO2)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49二氧化硫的危害:•SO2遇水•SO2与烟尘联合作用变态反应原支气管哮喘•SO2与B(a)P联合作用致癌眼、上呼吸道刺激刺激上呼吸道平滑肌末梢神经感受器慢性鼻炎、COPD等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50国家卫生标准: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规定环境空气中SO2一小时平均浓度为0.50mg/m3(二级标准),日平均浓度为0.15mg/m3(二级标准)。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51三类地区的含义•一类地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二类地区:城镇规划中的居民区,商业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农村地区等•特定工业区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52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53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542.氮氧化物(NOX)来源:汽车尾气,工业生产大气污染:主要是NO2和NO。毒性:NO2NONO2+烃类光化学烟雾NO2+多环芳烃硝基多环芳烃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55氮氧化物的危害:•呼吸系统:呼吸道刺激症状•血液:亚硝酸盐与Hb结合高铁血红蛋白症和血管扩张组织缺氧紫绀、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及中枢神经损害。•慢性中毒:类神经征•NO2与SO2和O3分别具有相加和协同作用,造成呼吸道阻力增加以及对感染的抵抗力降低。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563.颗粒物颗粒物:颗粒状态的物质统称颗粒物,包括固体颗粒和液体颗粒。沉降性颗粒物:直径>100m的颗粒物悬浮性颗粒物:直径≤100m的颗粒物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57卫生学(第7版)·第二章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