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环境资源优化配置第一节经济效率的实现•设在一个简单的经济系统中,有经济主体(厂商或消费者)1和2,并存在两种资源:土地(L)和机器(M),生产且消费两种商品:小麦(W)和衣服(C)。•其生产函数为:•W=fw(Lw,Mw);C=fc(Lc,Mc)。•效用函数为:•U1=f1(W1,C1);U2=f2(W2,C2)第一节经济效率的实现•一、高效率的生产过程•假定资源的供给量是一定的,即•L=LW+LC•M=MW+MC•则可以把W和C的等产量线合并在一个埃奇沃思矩形图中:第一节经济效率的实现•由上述分析得出:•1.在生产过程中,资源投入可以有多种组合。•2.生产契约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代表一种资源配置状态下的高效率的生产方式。•3.生产契约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是一对W和C的等产量线的切点,因此,在该点上W的等产量线的斜率必然等于C的等产量线的斜率。第一节经济效率的实现•在该点且于制造商品W和C的两种资源L和M,其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必然相等:•MRTS(M,L)C=MRTS(M,L)W二、高效率的消费过程二、高效率的消费过程•由上述可以得出:•1.在消费过程中,商品可以有多种分配方式。•2.消费契约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代表着一种商品分配状态下效率最高的消费方式。•3.消费契约曲线上任意一点都是对个人1个人2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因此在该点上,两条相切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率必然相等。二、高效率的消费过程三、效用边界线•将这些效用可能性线位于最外侧的部分连接起来,就得到效用边界线。三、效用边界线•考察效用边界线可知:•代表效用水平的点置于效用边界线之外是不可能的;•代表效用水平的点置于效用边界线之内的是低效率的;•效用边界线是由一段段不同的效用可能性线组成的,因而不是真正的曲线。四、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一)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必然条件•1.高效率的资源配置•2.高效率的消费•3.对于所有消费者,任何两种商品的商品替代率应等于生产这两种商品的技术替代率,并等于商品的价格之比四、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二)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充分条件•在资源空间的所有等产量线和商品空间的所有无差异曲线是非凹的。这样也能保证商品空间和高效率生产可能性线和效用空间的效用可能性线凹向原点,以及最终效用边界线是凹向原点的。第二节帕累托最优的政策意义•当政策牌低效率状态时,从不完全经济效率的观点看,任何能够使政策效率水平提高的改进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用帕累托最优作为标准,则使任何一方受到损害的政策改进是不可取的。帕累托最优只承认使一方受益的同时至少不使他人受损的政策改进。第三节环境资源配置效率目标的选择•一、传统福利经济学在衡量环境资源配置效率时的缺陷•两大定理:其一,完全竞争市场中,一般均衡是帕累托最优的。其二,任何一个帕累托的最优配置都可以从适当的初始配置出发,通过完全竞争市场来实现。第三节环境资源配置效率目标的选择•在具体的分析方法上,传统福利经济学基于效用理论,提出了消费者剩余原则和“希克斯—卡尔多”补偿原则。•但是利用上述办法,对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却很难做出恰当的分析。第三节环境资源配置效率目标的选择第三节环境资源配置效率目标的选择•传统福利理论存在明显的缺陷:•1.货币因素在福利衡量中起主导作用。•2.“希克斯—卡尔多”补偿原则中的“补偿”仅仅是潜在的,是否采取补偿政策,取决于非经济的其他因素,从而这一福利标准仅仅是一种假想的补偿。第三节环境资源配置效率目标的选择•二、后福利经济的福利标准与环境资源配置效率•环境问题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福利经济学就不可避免涉及将环境指标转化为个人福利,再将个人福利汇总为社会福利的问题。第三节环境资源配置效率目标的选择•1998年诺贝尔奖得主阿马蒂亚·森对传统的福利经济学进行了批判性重建,创造性地提出了“功能—能力理论”和“部分序数理论”。第三节环境资源配置效率目标的选择•三、在可持续发展思路下对效率、帕累托最优的重新理解•效率、帕累托最优和可持续发展是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主题,环境经济学始终在研究三者的统一。第三节环境资源配置效率目标的选择•三、在可持续发展思路下对效率、帕累托最优的重新理解•要实现帕累托最优,即实现最大社会福利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盗用边界线与社会无差异线相切。(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