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有余数排列问题教案通过合作探究,发现“两种物体间隔排列一个接一个。两端对象相同时,两端对象数比中间多1;当两端的物体不同时,两个物体的数量相等。”这个规则。再来看看有余数安排问题的初三教案!欢迎咨询!三年级有余数排列问题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在图上表示各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并集体交流,使学生知道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2.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难点:知道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教具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回忆旧知,引入情境复习四个方向,请学生介绍学校四个方向的建筑物。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学校,可以使用校园示意图。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出示第4页彩图。1.这些小朋友正在绘制示意图,看过他们的情况你能说出绘制校园示意图时要画上哪些内容吗?2.生绘制校园示意图。3.小组交流展示。4.看第4页彩图,说说怎样画更简便、更清楚?三、巩固练习1.出示第6页第2题彩图。这是小明的房间,你能帮他介绍一下四面的摆设吗?2.一人说房间的陈设,一人绘制出平面示意图。要求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3.全班交流。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把有关方向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学会了绘制简单的平面示意图。课后请大家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一张标准的校园示意图给你们的爸爸妈妈看看,向他们介绍我们的校园。板书设计:绘制平面图三年级有余数排列问题教案2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体验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辨认东、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3.在观察主题图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重难点: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吗?这是我们祖国的骄傲,也是全国人民努力的结果,大家想不想看看首都北京的美景呢?二、愉快体验,探究新知1.观察主题图(1)出示第2页彩图。(2)我们现在来到了北京的广场,你们看见了哪些建筑物?愿意当小导游为大家介绍一下吗?同桌之间互相解说。(3)指名上台讲。2.学习例1:出示第3页彩图。(1)图上画的是小明和他的学校,你能告诉老师他在干什么吗?大家想和他一样去我们的操场上认识这四个方向吗?早上太阳在什么方向?面朝太阳,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方向?背对的方向是什么方向?学生相互说说自己前面的和后面的方向。现在同学们像老师一样伸开两臂,我们左手指的方向是北,右手指的方向是南。(2)让学生说说学校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建筑物。提问学校的教学楼等建筑物在操场的哪一面?(3)请4位同学面朝4个方向背对背站好,让他们说说自己面对的方向。引导其他同学观察和发现东西两个方向的同学背对背,南北两个方向的同学背对背。强调东西相对,南北相对。(4)回教室填写例1。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练习一第1题)?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3、你说我做:5人一组,1人指挥,4人做动作。(1人指挥站中间,4人听指挥站4个方向。)四、课堂小结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三年级有余数排列问题教案3教学目标:1、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当两端的物体相同时,两端的物体数量比中间的多1;当两端的物体不同时,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这一规律。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与应用规律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经历一一间隔现象中简单规律的探索过程。教学难点:初步体会和认识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关系间的规律教学过程:一、图片引入,揭示课题。师:出示喜洋洋和灰太狼排列在一起的图片,问学生排列有什么特点?你能猜出灰太狼后面的是谁吗?指名生回答。并揭示课题。像这样一个隔着一个排列,就叫间隔排列。(板书:间隔排列)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找一找间隔排列中的规律。二、主动探究,发现规律。谈话:小兔们听说我们今天要来找规律,已经在它们的花园里等着我们了,你们看,小兔的花园美不美啊?1、研究排列特点仔细看看图上都有什么呀?他们是怎么排的呢?(1)同学们说得很对,我们先来看一看活泼可爱的小兔和蘑菇是怎样排列的?生1:一个小兔一个蘑菇……师:还有不同说法吗?生2:它们是一个接一个排的。师:具体说说它们是怎样一个接一个排的呢?(一只小兔一个蘑菇一只小兔一个蘑菇)也就是小兔和蘑菇是一个隔一个排的。(2)说木桩和篱笆师:刚才我们讨论了小兔和蘑菇排列的特点,那么木桩和篱笆是怎样排列的呢?同桌互相交流一下。谁来说说。(3)说夹子和手帕师:夹子和手帕是怎么排列的呢?请谁来说(4)比较三排物体在排列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结论:每排的两种物体都是一一间隔排列。如果学生说不出,就问:用今天刚学到的知识,可以怎么说。2、研究个数规律下面我们就来重点研究一一间隔排列中两种物体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1)请小朋友们拿出作业纸,数一数每种物体的数量并把表格填写完整。核对数量。(2)比较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你发现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巡视。师:谁来说说你们小组的发现。生:小兔比蘑菇多1,木桩比篱笆多1,夹子比手帕多1。蘑菇比小兔少1,篱笆比木桩少1,手帕比夹子少1。师:经过比较,我们发现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都相差1。(3)为什么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都相差1呢?要解开这个疑问,我们需要继续研究。刚才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都很棒,老师还要来考考你们的动手能力。我们来给小兔分蘑菇吧,看看老师是怎么分的,把一只小兔和一个蘑菇圈起来看成一组,你们会分吗?那老师就把分蘑菇的任务交给你们了。分好了吗?在分蘑菇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生:最后一只小兔没有分到,多了一只小兔,少了一个蘑菇……师:是吗?(不相信的语气)老师也来分一分,真的是这样,这就说明小兔比蘑菇多1。请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把木桩和篱笆,夹子和手帕也分别一组一组地圈一圈,最后会怎样?师:我们先来看木桩和篱笆,最后怎么样?学生回答。师:这就说明木桩比篱笆(多1)。夹子和手帕呢?我们也一起来圈一圈,最后怎么样?师:这说明夹子比手帕多1。师: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了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确实相差1。(4)师:指着表格中的数据,可是为什么都是这些物体多1呢?生可能回答:最后一只小兔没有蘑菇了师:也就是说排在最后的是什么?(小兔)排在最前的呢?(小兔)一头一尾,也就是两端都是小兔,在这种情况下,小兔比蘑菇多1。师:木桩和篱笆这排物体两端都是什么?(木桩)所以木桩比篱笆多1。师:夹子和手帕这排物体谁多,为什么?(夹子多1,因为两端都是夹子,所以夹子比手帕多1)师:当两端物体相同的时候,排在两端的物体和排在中间的物体数量上有什么关系?小结:当两端物体相同的时候,排在两端的物体比排在中间的物体多1。(板书:两端物体相同)3、练习(核心问题:明确谁多,求的是多的还是少的,多1或少1)(1)出示小兔蘑菇图,师:这里有8只小兔7个蘑菇,如果接着往下排,一共20只小兔,还是每两只小兔中间有一个蘑菇,一共有多少个蘑菇?学生回答,说想法。(2)出示夹子和手帕图再看,夹子和手帕。如果把20块手帕像下面那样夹在绳子上,一共需要()个夹子。学生回答,为什么?师:同学们一定要仔细审题,要我们求的是排在两端的物体还是排在中间的物体。三、应用思想,拓展规律。如果把□和○一个隔一个地排成一行,□有10个,○需要几个?自己先摆一摆,画一画学生汇报,展示学生作业纸。(1)□○□○□○□○□○□○□○□○□○□□有10个,○有9个。(2)○□○□○□○□○□○□○□○□○□○□○□有10个,○有11个。为什么第一种摆法○有9个,而第二种摆法○有11个?A、师:○还有可能是几个?有没有可能○也是10个呢?这时候怎么排列呢?同桌讨论讨论,并把你的想法画出来。B、这里还有一种摆法跟前两种都不一样,我们来看看□○□○□○□○□○□○□○□○□○□○□有10个,○有10个。师:为什么像这样排成一行,○与□的个数相等呢?(板书:相等)如果也像刚才那样将一个□和一个○看成一组(暂时圈一个圈),大家想想最后余下的是什么?(没有多余)全圈。这也就说明了○与□的个数是相等的。师:老师这还有一种摆法,和第三种差不多,出示:○□○□○□○□○□○□○□○□○□○□□有10个,○有10个。师:为什么这两种摆法,○的个数和□的个数是相等的呢?师:两端物体不同,两种物体的数量是相等的。(板书:两端物体不同)师:□有10个,○最少几个?最多有几个?还可能是几个?师:在什么情况下,○比□少1?在什么情况下,○比□多1?在什么情况下,○和□数量相等呢?小结: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行,当两端物体相同时,两种物体数量相差1,并且是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当两端物体不同时,两种物体数量相等。刚才我们研究的是一个隔一个排成一行,如果一个隔一个围成一圈,出示这时,数一数□有几个?○有几个?仔细看,剪刀一剪,拉成直线,围成一圈其实也就是两端不同的情况,两种物体数量相等,数学可真神奇!四、联系生活、感悟规律。老师出示校园外的图片,要求学生说说看到的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黑色方块和黄色方块,红蜡烛和白蜡烛,跨栏的栏杆和跑道,柱子和栏杆,屋檐上圆木头和扁木头,石柱和石桌。瞧,人们把一一间隔排列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五、回顾反思、交流体会。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数学来源于生活,可以说,生活中有规律的现象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一定能发现更多规律,解决更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