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语文《过秦论》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必修三语文《过秦论》教案“过”:动词,指过错,过秦,指秦过错;它是一种散文风格。文章由三部分组成,分别对秦始皇、秦二世和子婴三世治理秦国的失误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既总结了秦亡的教训,又肯定了秦亡前的功绩。今天网友整理了一些三语必修课《论秦》的教案。让我们来看看!必修三语文《过秦论》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贾谊,整理归纳文中的实词、虚词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2、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借古讽今的方法。教学过程:导入语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是哪个朝代?(秦朝)秦朝是很强盛的,李白说“秦王扫六合,虎势何宏哉”。秦朝统一天下时,势不可挡,所向披靡。然而,它却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它治理天下时天怒人怨。为什么统一天下时秦王朝势不可挡,而治理天下时却天怒人怨呢?历史上很多王朝都想从这段历史中汲取有益的教诲,为自己的统治提供借鉴。《过秦论》就是一个非常有见解的阐释。作者介绍贾谊是西汉初期著名的辞赋家、政论家,年轻时就很有才名,二十多岁就被汉武帝召为博士,不久就升任大中大夫。他在政治上主张削弱藩王的势力,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对外主张全力抗击匈奴,对内主张发展农业以增强国力。由于他直言敢谏,在朝廷上极力主张革除政治弊端,因而触犯了当时权贵们的利益,于是遭到众多权贵的攻击和排挤,终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又被召为梁怀王太傅。怀王年轻,喜欢纵马奔驰,不慎坠马身亡。贾谊自惭失职,郁郁而死。贾谊的政论文如《论积贮疏》、《治安策》、《过秦论》等,分析形势,切中时弊,有深刻的独到见解,被鲁迅评为“西汉鸿文”,“疏直激切,尽所欲言”。他的辞赋也很有名,以《鵩鸟赋》、《吊屈原赋》为代表。解题汉文帝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帝王,贾谊因此写了这篇政论文来为他提供政治上的鉴戒。“过”:动词,指出过失,过秦,指出秦的过失;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文章共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总结评论了秦始皇、二世、三世子婴三代治秦的过失,既总结了秦亡的教训,也肯定了秦亡之前的成就。教材选的是第一部分。在中国散文史上,《过秦论》首创了“史论”这一体裁,对汉以后的散文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作者偏于注重文章豪迈的气势,文中列举的论据与史实或许有出入的地方。字词、文言知识点和内容1、秦的过错究竟是什么?课文中有一句话最能体现作者观点,哪一句?明确: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2、作者说“攻守之势异也“,那么秦攻和秦守时形势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根据秦如何攻而一步步强大,如何守而一步步败落的发展过程,为文章归纳各段落大意。崛起:地利、人和、内政、外交发展秦:南取,西举、东割、北收—宰割、分裂反衬诸侯:统帅之坚、阵容之整齐、文臣武将之多、军队数量之众—请服、请朝(对比)前期:奋余烈、履至尊、取百越、却匈奴过秦论极盛后期:焚百家、杀豪杰、弱人民、严控制设想:据高城、临深渊、守要害、传万世始皇:余威震于殊俗灭亡陈涉:出身、才能、兵力、武器结果:天下响应,并起亡秦陈涉:平民锄耰棘矜谪戍之众深谋远虑成败地位装备军队素质能力异变仁义不施,析因九国:君王钩戟长铩九国之师向时之士(对比)攻守之势前期秦:致万乘之势、百又余年、六合为家、崤函为宫功业相异也后期秦: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反(对比)本文特点1、用叙事来说理(提示:题目为“过秦论”,即指出秦的过失,按常规的逻辑推理,似乎该一点点的罗列出秦的过错。因此从题目来看,它是1论说道理的说理文。但从文本内容来看,是不是全部都在说理呢)用叙事来说理,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概括地说明了秦之由盛而衰的全过程和主要现象,同时还贯穿了作者本人的观点来说明其所以兴衰的关键所在。这就帮助我们对这一段历史事实有比较清楚的认识。2、用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下面几段中,都有类似的句子。这样,气势充沛,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3、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请君入瓮”的故事武则天命令来俊臣审问周兴,周兴还不知道。来俊臣假意问周兴:“犯人不肯认罪怎么办?”周兴说:“拿个大瓮,周围用炭火烤,把犯人装进去,什么事他会不承认呢?”来俊臣叫人搬来一个大瓮,四面加火,对周兴说:“奉令审问老兄,请老兄入瓮!”周兴吓得连忙磕头认罪。比喻拿某人整治别人的法子来整治他自己《过秦论》文言知识归纳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膏腴(yú)逡(jùn)巡藩(fān)篱蹑(shè)足B.迁徙(xǐ)崤(yáo)函鞭笞(tāi)锋镝(zhé)C.瓮牖(yǒu)黔(qián)首氓(méng)隶劲弩(nǔ)D.万乘(shèng)铦(guā)利钩戟(jǐ)阡(xiān)陌词类活用之形容词作名词(1)崤函之固(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2)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3)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4)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5)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6)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词类活用之名词作动词陈涉瓮牖绳枢之子,词类活用之形容词作动词且夫天下非小弱也使动用法外连横而斗诸侯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吞二周而亡诸侯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序八州而朝同列特殊句式(1)判断句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2)被动句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3)宾语前置句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一词多义(1)制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秦有余力而制其弊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2)亡追亡逐北,伏尸百万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吞二周而亡诸侯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3)利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4)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5)遗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蒙故业,因遗策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6)度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挈大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7)以为铸以为金人十二以为桂林、象郡……,以为固二、译句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2、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4、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5、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6、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7、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8、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教学反思《过秦论》是贾谊的1非常有气势的政论文。从此文来看,贾谊是颇富才情的,他是西汉时期杰出的政论家和辞赋家,作为一个伟大政论家,他二十岁时就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贾谊的一生或许是个悲剧,贾谊的悲剧不在于怀才不遇,因为他的才不是一般的才,而是一种足以作为帝王之师的才。为帝王师,为皇帝出谋划策,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何等的荣耀。贾谊生前支了不少招、出了不少谋,但后人公认其招其谋见用者稀,于是便由李商隐来发一长叹。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贾谊和中国许多文人一样,都没办法真正地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常常被排除在帝王之外,渴望得到帝王的赏识却偏又不能如愿,于是他们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文字功夫上,铺排纵横,洒洒洋洋,用文字本身来吸引舆论的关注,进而争取得到皇帝的欣赏。无疑,贾谊也是如此。我们来看看被后人惋惜和崇敬的贾谊以及贾谊的《过秦论》。从《昭明文选》到《古文观止》似乎历代文人都将此文奉为经典,可见其文字铺排渲染之功力。贾谊之写《过秦论》气盛而情浓,仿佛一战国纵横家再世。贾谊是在大汉朝开平盛世之下写此文的,独见古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他对秦王朝的统一过程是极其赞美的,不惜波墨如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这种汪洋恣肆笔锋大概也只有贾谊才能写得出了。秦王朝争得天下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但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农民义军的打击下还不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于是他很自然地就说出了这是因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尽管后来的历史证明了贾谊确有先见之明,但我不知道处在歌舞升平中的汉文帝看了此文后心中有何感喟,不知这是不是贾谊的悲剧根源之所在,因为高高在上的帝王更喜欢歌功颂德的文章,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标榜自己是个贤明的君主。我无论如何都没办法把《过秦论》这么大气的文章和那个因梁王堕马而郁郁寡欢、从而早逝的贾谊联系在一起,我不知贾谊是否是自己选择这样的一种悲情生活,而正是这种选择才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猜解。而正是这种悲剧,才得到了司马迁的赏识,以至于为他写传记时,把他和屈原列在了一块,在司马迁的心中,他是极喜欢磨难英雄的,在他看来,屈原和贾谊是同一类人,虽然他们的人生是个悲剧,但他们同样可以让后人景仰。我不知道是贾谊成全了文学史还是历史成全了贾谊,亦或是贾谊自己成全了自己。无论如何,贾谊都为我们留下了经典性的文字。他让我们知道,即使看似最枯燥的政论文,依然可以写得很壮美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