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课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1.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1)环境演变的历程(2)生物灭绝的重要时期:末期和末期。生命出现以前地球表层的发主要是过程化学演化有机进化生物演化古生代中生代生命出现以后(即)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海生无脊椎两栖类恐龙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1)特点: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能够有意识地自然,并且能够有意识地提高这种适应和改造的能力。(2)表现:产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造成的增强,导致全球,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3)要求:人类必须尊重和顺应,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与的关系。适应和改造温室效应变暖自然规律诱发加剧社会经济建设环境生态保护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的关系利用结构图表表示生物进化对环境变迁及环境变迁后对生物灭绝的影响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由、大气圈、、土壤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断地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如下表所示:要素相互作用气候热量、水分主要来自地面,地面性质(地貌)直接影响到大气的水热状况及运动特征;绿色植物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作用水文各种水体之间存在水分交换,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也存在水分的交换,水文是各地理环境影响下的综合表现地貌由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受河流、风、波浪、冰川、地下水等影响生物受光、热、水、土等因素的制约土壤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交换地带,是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例:南方低山丘陵区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整体性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整体性的表现(1)要素间是和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甚至的改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其他要素整体例如,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乃至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如下图所示:2.整体性的表现(2)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还会对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地其他地区例如,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例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影响:如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滥伐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学法指导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要素对土壤的作用结论成土母质①土壤形成的②影响土壤的性状和组成土壤是一个构成复杂、不断变化的,其形成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气候①直接影响土壤的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与②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影响土壤的和生物①是土壤的来源②与的产生密切相关③土壤形成中最活跃的因素3.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为例)物质基础物理化学水热状况性质强度形成发育有机物质土壤肥力自然综合体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总结:各自然地理要素与土壤形成的关系特别提示: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生物对成土母质改造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有机质的积累过程。植物吸收养分,合成有机质,在母质中不断积累。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腐殖质,它能释放土壤母质所没有的氮素养分,并促使“一盘散沙”的土壤颗粒发生团聚,改善母质性状,形成土壤肥力。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2)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矿物质分解释放的元素很容易被淋失,而植物根系能有选择地吸收营养元素,储存在生物体内,并随生物残体的分解又释放到土壤表层。这种生物循环不断进行,其他元素逐渐淋失,而养分元素则在土壤表层富集起来。土壤的本质特性是肥力,而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有机质的含量。成土过程是土壤肥力的形成过程,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温馨点拨修复生态系统相互影响针对训练1.读我国南方某山丘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回答(1)~(3)题。(1)该地区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有()①水土流失加剧②土壤次生盐碱化加重③大气污染严重④洪涝灾害增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引起该地区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上升B.植被破坏C.气候恶化D.围湖造田(3)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地理要素的稳定性D.地理要素的独立性解析:(1)该地区属于丘陵地区,林地减少,耕地增多,致水土流失加剧,河道变窄导河流下游洪涝灾害增多。(2)植被破坏是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3)植被破坏导致了土壤、水文等因素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2010·浙江五校联考)土壤是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其形成和发展受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在森林土壤和草原土壤中,具有完整土壤分层示意图中的土壤层是________层和________层。(2)不同的土壤质地存在差异。决定土壤质地的最主要因素是()A.成土母质B.气候C.植物D.地形(3)(多选)不同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土壤类型不同。草原土壤出现的地区是()A.内蒙古地区B.江南地区C.潘帕斯地区D.华北地区腐殖质淋溶AAC(4)分析完整土壤分层示意图中A层的成因及影响其厚度的因素.枯枝落叶和动物的遗体被微生物的分解。影响厚度的因素:枯枝落叶的数量;气温高低对微生物活跃程度的影响;降水量所形成的淋滤强度;坡度大小和人类活动。(5)哪些自然灾害能够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土壤产生不利影响?干旱、沙尘暴、滑坡、大风(寒潮)命题视角1主要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例1(2009·高考天津文综)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回答(1)~(2)题。(1)该湖泊自然消亡的原因,据图可以确定的是()A.地壳上升B.水源减少C.气候变干D.物质沉积(2)湖泊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A.整体性B.差异性C.稳定性D.脆弱性解析:(1)观察三幅不同时期的湖泊示意图可以发现,湖泊中的沉积物质越来越多,湖泊中的水体逐渐被沉积物质替代,湖泊也就逐渐消亡,向沼泽、平原方向发展。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确定湖泊消亡这一问题的实质,简单地将自然地理环境变化的原因都归纳为较为常见的全球变暖,而不去分析图中的变化过程,从而误选“气候变干”这一选项。(2)根据该湖泊消亡引起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可知,某个地区某一自然环境要素发生了变化,则整个地理环境中的其他要素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不少同学因(1)误选C项,从而造成(2)的误选。规律方法总结:根据阅卷统计信息,有相当一部分考生不能抓住湖泊消亡这一问题的实质,简单地将自然地理环境变化的原因归结为较为常见的全球气候变暖,从而误选“气候变干”这一选项。事实上,自然环境变化比较脆弱的地方主要是温度条件或水分条件较差的地方,如我国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原区。命题视角2主要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运用古罗布泊湖岸线及河流入湖口三角洲分布示意图例2(2009·安徽文综)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地势逐渐降低。自A地至B地湖岸线由老到新,湖面逐渐萎缩,老湖岸线海拔高,新湖岸线海拔低。(也可根据水流方向或湖盆地势特点判断)古罗布泊湖岸线及河流入湖口三角洲分布示意图(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注入罗布泊的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河流入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后来,河流水量锐减,搬运作用显著减弱,三角洲位置后退。古罗布泊湖岸线及河流入湖口三角洲分布示意图(3)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开发的启示。充分考虑流域地理环境整体性,因地制宜进行综合开发。统筹上、中、下游用水,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关系;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和资源开发规模,调整产业结构,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解析:本题以罗布泊水面变化为背景,考查地势特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第(1)问:地势与湖面面积(湖岸线进退)变化相关,结合图中湖岸线变化判断即可。第(2)问:首先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然后结合河流水量与三角洲之间的关系判断即可。第(3)问:从环境的整体性和可持续发展角度结合干旱区域特征综合分析。规律方法总结:解答图表分析型非选择题时,首先要认真观察图表的名称、图例、注记等要素,根据题意明确读图分析的目的和对象;其次要仔细观察图表中地理事物及要素的特点,掌握基本内容,如注意观察掌握地理事物及要素的分布特点、发展演变过程、空间结构等;最后在读图表的基础上,分析地理事物及要素的关键,为解析提供条件。根据解答要求,以图表中的核心和关键点为中心,展开联系,如以关键知识点为中心建立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结构、地理事物发展的过程结构、地理事物及要素相互联系的逻辑结构等。以地理事物综合性为基础,形成对地理事物整体的、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对整体性的地理事物进行对比、分析、概括,发现问题的关键点,针对关键点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知识理论。根据试题要求,将分析结果归纳整理,组织语言进行描述。(2010·南通模拟)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完成1~3题。1.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①土壤水增多②库区蒸发量增大③蒸腾加强④植被覆盖率增加A.①③②④B.②④①③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解析:修建水库一方面导致土壤水增多,给植被生长提供更多水分,植被覆盖率增加,进一步导致蒸腾作用加强,水库周围降水增多;另一方面导致库区蒸发量增大,水库周围降水增多。2.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特征B.区域性特征C.差异性特征D.不稳定性特征解析:图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①土壤肥力下降②产生土壤盐碱化③洪涝灾害加剧④渔业产量下降⑤三角洲面积扩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④解析: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可以调节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同时大坝修建之后,径流趋缓,携带的泥沙减少,三角洲面积有减少的趋势。(2010·江苏盐城调研)读漫画“把云留住”,完成4~5题。4.与该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盐碱化B.大气污染C.森林破坏D.温室效应5.此图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B.差异性C.开放性D.同一性解析:图示景观为荒漠景观,主要是人类对植被的破坏造成的。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6.(2010·宿州模拟)读“某内流湖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1)该湖泊是世界有名的内陆湖________(湖泊名称)。简要分析该湖泊所处区域的气候特征及形成原因。咸海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年较差较大,降水稀少。深居内陆,离海较远,受海洋影响小,水汽难以进入。(2)该湖泊面积的变化特点是,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3)40多年前,图中A城市曾经是该湖沿岸一个繁荣的港口,也是著名的渔港,年产鱼量可达2万吨,但是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整个湖区的商业捕捞就基本上终止了,试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析该湖泊面积的变化趋势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湖泊面积不断缩小本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沿河发展农业,大量引水灌溉。入湖淡水补给不断减少,该内陆湖蒸发强烈,湖水盐度不断增大,环境恶化,鱼虾大量死亡。湿地面积不断萎缩,使该区域的气候更加干旱,沙尘暴天气频繁,土地盐碱化和荒漠化不断加重,湖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生生物濒临灭绝。解析:本题体现了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从经纬度位置和湖泊的形状可以看出该湖泊是咸海,咸海周围应

1 / 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