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共同示范建设工作汇报材料(精编5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两个共同示范建设工作汇报材料(精编5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两个体系建设交流汇报1加快体系建设提高服务效能全力推进重点助残实事广陵区残联(2012年2月15日)“两个体系”建设是满足残疾人基本需求和维护残疾人根本利益的制度性保障,也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残疾人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措施,近年来,围绕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目标,我区紧密结合实际,出台了一系列助残惠残的实施意见和政策措施,优先发展残疾人迫切需要、受益面广、社会效益好的服务项目,目前,“两个体系”建设起步良好,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明显改善,残疾人事业步入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现就相关情况汇报如下:(一)着力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环境逐步优化。为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建设,我们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在政府主导的框架内把“两个体系”建设纳入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先后制定了《关于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扬广委发(2010)23号和《广陵区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扬广府办201172号),进一步落实了各项扶残助残政策,为“两个体系”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法律、政策保障。从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最直接、最关心、最迫切的基本生活、基本服务需求入手,我们在残疾人帮扶助学、扶持创业等方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残疾人的优惠政策:09年出台了《广陵区重度困难残疾人生活护理补助实施方案》,2010年在此基础上,与财政局联合出台《关于印发的通知》,向405名符合条件的“双无”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费补贴万元,向85户多残家庭和10名托养人员发放生活补贴及托养服务护理补贴万元,2011年向202名低保重度残疾人发放重残补贴金万元,帮助重度残疾人解决生活护理面临的实际困难,切实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有效改善了重度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在市残联助学奖励政策的基础上,我们在09年对《广陵区残疾人家庭子女及残疾学生考学奖励实施办法》进行了修改,提高了残疾学生考学奖励的标准,同时扩大了救助范围,形成帮扶助学长效机制。几年来先后向考取高中以上学校的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发放考学奖励及教育专项补贴万元,切实帮助贫困残疾人家庭解决筹集子女学费的实际困难。为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创业激励机制,2010年出台了《广陵区残疾人自主创业奖励意见》,通过多种形式对残疾人创业提供资金扶持,先后投入专项资金万元,扶持150户残疾人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帮助他们实现“造血式”的保障。我们还认真贯彻市残工委关于对城区7-17周岁残疾人实行临时生活救助制度,将市残联下拨的7-17周岁残疾人生活补贴向120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发放,共完成补贴发放万元。此外,组织2200名残疾人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向95名残疾人机动代步车车主发放了燃油专项补助,使残疾人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此外,在政府主导的框架内,相关部门也修订了一系列新的惠残政策,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基本医疗及大病统筹,如:《广陵区被征地农民特困群体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补助办法》(扬广府发2011135号),落实了重度残疾的被征地农民享受社会养老保险补助;卫生部门制定了农村残疾人大病统筹办法,将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白内障复明、精神病给药等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民政部门修订《广陵区无固定收入重度残疾人员生活救助实施细则》,对无固定收入重度残疾人员实施生活救助;区残联将贫困精神病患者纳入市残联“免费给药”范畴,实行动态管理;这一系列惠残政策的出台,进一步健全了普惠加特惠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有效提高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从而使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参与社会生活能力有了进一步增强。(二)切实加快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残疾人生活状况不断改善。在推进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依托优质社会资源和服务载体,把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列入优先发展的民生工程,加快残疾人服务体系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1、积极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目前全区建成的社区(村)康复室有42家,进一步完善了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六个乡镇街道也实现了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室全覆盖,并对照《江苏省乡镇街道残疾人康复室建设标准》,全部通过了验收,增强了对残疾人的康复服务能力。2、努力落实儿童康复训练机构。为把6岁以下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工作落到实处,我们不断加大对儿童康复机构的建设力度,雏鹰儿童康复发展中心是我市首家专门针对孤独症、智力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机构,康复师资力量雄厚,业务水平过硬,我们投入专项资金进行设施建设,专门聘请了南京有关专家定期对残疾儿童的个训计划进行指导评估,还聘请了五台山医院专科医生作为康复心理指导顾问,进一步提高了训练效果,目前中心通过了省级验收。此外,市特殊学校聋儿语训中心,春蕾聋儿语训中心,以及设立在广陵康复医院的肢体儿童康复训练部,作为市、区定点基地,都为我区落实特殊儿童免费抢救性康复训练搭建了极好的工作平台。3、认真推进托养机构建设我们依托街道邻里中心的优质平台,大力推进残疾人公共综合服务设施布点,进一步规范残疾人托养机构建设,按照省残联“社区港湾计划”标准,先后建成汶河街道旌忠寺托残所、“福寿”托残所等多家托养机构,作为集日常托养、功能康复、休闲娱乐、生活护理为一体的残疾人综合服务平台,社区残疾人在这里可以享受到理发修脚、康复咨询、生活照料等就近、便利、人性化的服务。目前全区共建成残疾人托养机构5个。4、切实开展创业扶贫基地建设我们依托现有企业或经营户作为带动平台建设残疾人扶贫基地,全区建成6个扶贫基地,其中市级2个,区级4个,安置和辐射带动200多名残疾人脱贫,还建成集生产销售,技能培训、劳动示范为一体的残疾人创业示范点4个,帮助更多渴望自主创业的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5、逐步健全信访维权机制为切实维护贫困残疾人合法权益,我们积极与区司法局联手,形成工作机制,在2011年7月挂牌成立了广陵区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积极争取部门配合实现残疾人维权工作资源整合,拓宽残疾人帮扶服务领域,与区法院结对共建“模范法官”工作室,与广陵区法律援助中心共建资深律师工作室,确保残疾人的合法诉求得到及时有效处理。与五台山医院心理专家结对共建心理咨询工作室,对有心理偏激障碍的残疾人进行心理疏导矫治,对涉及残疾人的劳务纠纷开展劳动仲裁调解,有效拓宽解决残疾人法律援助维权问题的空间和渠道,进一步推进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体系的完善。6、稳步推进残疾人组织建设根据国务院残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意见》精神的要求,在市残联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公开选聘,面试和统一的业务培训,我们为七个乡镇街道残联、50个社区残协和24个行政村残协全部配备残疾人专(兼)职委员,并为他们购买公益性岗位活动,解决了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100%完成了规范化建设达标任务。目前我区“区残联-街道(乡镇)残联-社区(村)专(兼)职委员”三级残疾人组织网络已经形成,残疾人组织机构健全规范,工作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下一步打算1、政策带动,狠抓助残保障体系建设。下一步,我区将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纳入“幸福扬州”建设实施项目,继续完善出台残疾人生产生活、就医就业就学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着力扩大扶助面、受惠面:落实为农村特困残疾人代交部分最低养老保险金政策、对个体经营或灵活就业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给予补贴、对盲人按摩企业的从业残疾人给予保险补贴政策等。2、项目推动,狠抓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从助残惠残项目入手,健全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做到医疗与康复相结合、托养与庇护相结合,劳动技能培训与就业安置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一是发挥社区康复服务品牌效应。以满足广大残疾人实际康复需求为出发点,新建5家社区残疾人康复室;二是发挥残疾人综合服务平台作用。按照省残联“社区港湾计划”标准,努力完善托养服务机构体系,2012年实现乡镇(街道)残疾人托养机构全覆盖的整体目标;三是依托沙头、李典等镇的瓜果蔬菜种植基地,大力建设农业种植扶贫基地和自主创业示范点,辐射带动残疾人自主创业,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实现“造血式”的社会保障。3、合力联动,狠抓基础工作体系建设。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既是“两个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进“两个体系”建设的组织保障。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工作队伍建设,规范基层工作运行机制,定期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和宗旨教育,切实提升基层残疾人组织的服务效能,真正做到基层残疾人工作有人抓,残疾人的事有人管,残疾人的困难有人帮。街道办事处“两个一”示范工程工作情况汇报2根据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在区创建办的指导下,东坪街道今年对文明城区的创建工作进行了精心部署,围绕“创建文明城区、建设美好家园”这一主题,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品位为重点,以“清洁社区”为工作切入点,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落脚点,加强城市管理,完善各种基础设施,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使居民群众享受到创建工作带来的实惠。一、组织领导网络机制1、领导机构建设。街道成立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领导机制,主要负责全街规划的制订、督查、考核等工作。2、工作网络建设。社区成立专门的示范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由主任任组长,负责日常工作。成立示范工程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示范工程中难点、重点问题。两个小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形成有人管事、有人干事、有人查事的工作网络机制。二、日常工作需求机制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造“两个一”示范工程,提高我街社区管理水平,我们组织了调查,调查目的是了解基层干部和社区居民对社区建设的反映;了解基层干部和社区居民对创建“文明城市”的反映;为今后街道决策提供原始资料。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群众对社区目前能提供的服务项目最认可为:社区治安服务,占%、劳动就业服务,占%、计生服务,占%、环境卫生服务,占%、老年人服务,占%。调查在创建文明城市中,社区应基本具备哪些服务项目。在被调查的57人中,半数的居民认为应提供的服务项目有(按得票多少排名):医疗保健服务、社区治安服务、劳动就业服务、环境卫生服务、老年人服务、文化娱乐服务、计划生育服务、残疾人服务、文化娱乐服务、邻里协调服务共计10大服务项目。在创建文明城市中,社区最急需为社区居民解决什么问题。列举的项目共计14项,每一位居民最多选择其中的5项。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名列前5位的热点问题是:社区治安、劳动就业、环境卫生、医疗保健、老年人服务。在创建文明城市中,居民认为最不文明的行为有哪些的调查中,我们列举了16种不文明的行为。从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排出的10大最不文明行为,分别是:1、乱抛垃圾、2、公共场所乱贴乱画、3、环境不卫生、4、违规散养家禽,宠物随地便溺、5、随地吐槟榔、6、车辆乱停、乱摆、乱放、7、随地吐痰、8、街头散发小广告、9、行人车辆不遵守交通规则、10、随地大小便。上述数据,就是街道抓文明城区建设,打造“两个一”工程的日常工作。社区的创建就围绕居民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展开。三、重点工作亮点机制今年,街道、社区反复调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4个社区确立各自亮点工程。三角坪社区:洁净小区行动;万福社区:一点一线工程;横街社区:两个一示范工程;石巷子社区:清洁房前屋后行动。各社区各自拿出工作方案,按照方案进行实施。四、先进典型激励机制主要来说就是:“三个一”,推介一名先进个人、管理好一条路、树立一个示范社区。人:目前横街社区的沈清秀已推荐为湘潭市第二届文明标兵的候选人。路:东湖西路东坪段,按文明示范路的标准进行管理。社区:确立横街社区为全街的文明城区创建工作示范单位。五、督促检查奖惩机制1、月督查:每月进行一次督查。2、季通报:每季进行一次工作通报。3、季讲评:每季进行一次工作讲评,总结得失,累积经验,推介典型。4、年度考核奖惩。市、区及相关部门的检查、街道月督查、季通报的资料,年底进行考核记分。前2名进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