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社区读“梁家河”心得体会范文晚饭后,像往常一样,女儿做作业,我看书。今天看了《梁家河》。正看得入迷的时候,突然听到写作业的女儿问:“妈妈,这是什么书?”我抬头一看,女儿正盯着书的红色封面,一脸好奇。我合上书,指着封面回答,《梁家河》。女儿又问:“书里写了什么让你这么着迷?比我看的《绿野仙踪》好看吗?”看着女儿的一系列问题,我知道这个好奇宝宝的好奇心已经被“梁家河”吸引了。如果我不向她解释清楚,我将无法阅读今天的书。我不得不冷静下来说:“这本书包含了习近平总书记年轻时的许多故事。写完作业一起看《梁家河》怎么样?”女儿高兴地答应了,为了早点读书,她很快就完成了作业。在共读中我和女儿都被《梁家河》深深的吸引了,其中第六十四页,“吃的记忆”里面有这样一段话:“黑子,我前几天没吃上白米饭了!嘿,你咋吃上这好东西了?印堂家给我送来一碗,可把我吃香了!习近平说着,还好像刚吃过一般”。质朴的语言,生动的讲述,让我产生许多感触,在我的印象里,我身边的这一代同龄人,好像从来没有因为“吃”遭什么罪,起码的白米、白面、饱饭顿顿都有,我也只是从父母谈起的下乡生活里,从电视剧里,从部分书本文章里,了解到那个年代吃喝都是问题的现状。8岁上二年级的女儿就更是蜜罐里泡大的,从来不知道一碗米饭的珍贵,更不会对“吃”有什么记忆。处在幸福年代的她们,拥有着来自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宠爱,拥有着想方设法给他们提供的良好教育,优秀的兴趣特长培训,拥有着得天独厚的物质生活基础,寄托着一辈辈的“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期望,他们拼的是优秀的成绩,出类拔萃的特长……没有经历过,何谈真真切切的感受?在缺衣少粮的年代,一碗大米就是满满的幸福,得不到的东西更容易让人珍惜。因为有时拥有,就不觉得弥足珍贵。我在感慨时,女儿突然说:“妈妈,我明白《悯农》的意思了,就是要珍惜每一颗粮食,因为还有很多人吃不上,比如像《梁家河》书里的习近平总书记和黑子爷爷。”这让我有了一种意外惊喜,原来女儿看懂了。时代日新月异,新时期我们国家日渐强大。我们不再处在那个“吃穿问题”的年代了,孩子们从电视、手机、电脑里所见到的、学到的,有些我们都解答不了,或者说有些我们都不懂……但历史不能忘记,懂得珍惜当下,才会过好未来,梁家河是一个有大学问的地方,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一个缩影。我通过《梁家河》对教育孩子有了更深的感悟,要把曾经的故事和经历融入进孩子的生活里,带他们走走田间沟渠、有机会多参加农耕文化教育、懂得“粒粒皆辛苦”,看看我们小时候看的电影、电视剧,感受感受圣地延安饱经沧桑的老照片、老物件,陪伴她们共同体验,一起长大!让她们知道,现在的美好生活是怎么来的,唯有懂得,才能更加珍惜。在我的心里更希望她能从这本书的字里行间,从总书记在梁家河的成长故事中,向总书记学习,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和价值追求,成为一个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人。不知不觉,半个小时的读书时间到了,女儿意犹未尽的对我说:“习近平总书记的故事真有趣,明天美文还读《梁家河》!”“好的”,我微笑着回答:“明天继续读《梁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