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联组织部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社联组织部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假期里,我参考下载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这本书,被Xi总书记的亲身经历和信念深深震撼。更明显的是青年习近平重感情,讲亲情,勤思考,善思辨,志存高远,知行合一。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是Xi总书记的初心。这种坚定的想法是有感情基础的,和他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是一脉相承的。这本书是几个采访对象口述收集的采访记录,有和他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有和他朝夕相处的当地村民,也有当年和他认识、相交的各界人士。这些采访对象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以真实的细节从各个方面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乏其体魄”的经历,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在那段知青岁月里,田间地头的一锄一犁、掏心窝子的一言一语,构成了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人生观、励志成才的鲜活教材,是一面给我们当代大学生的镜子,每个大学生都可以对鉴自省。我所理解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于我而言,就是青年习近平在融入群众中确立了理想信念,在艰难曲折中实现了精神升华,在实干苦干中绽放了青春华彩。15岁时,习近平来到黄土地时也曾迷茫、彷徨,然而22岁离开时他已有了坚定的信念,那就是:“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走到哪里,永远都是黄土地的儿子。”从迷茫到有信念·有能力·有担当大地,总是能反哺最浑厚的力量,提供最为精确的人生价值的坐标系。“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青年,唯有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方能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15岁的迷茫:到梁家河的第一个冬天,苦闷孤独的习近平按捺不住,跑回了北京,又被送到父辈曾经参加革命的太行山根据地。姨和姨夫给习近平讲当年如何做根据地的群众工作,说:我们那个时候都找机会往群众里钻,你现在不靠群众靠谁?听了长辈的话,习近平回到梁家河。母亲齐心还特意给大队支书梁玉明写了一封信,恳请支书好好管教近平,帮他渡过难关。渐渐地,村里人发现,近平开始变得踏实,劳动上也更加积极主动。到1972年再次回北京探望父亲前,习近平已经是一个可以挣满十工分,与村里人相处融洽的“自家人”,也开始参与村里的各项工作了。从不习惯、不适应到与老百姓打成一片,除了家人的鼓励支持,陕北百姓的接纳包容也至关重要。同在延川县的知青黑荫贵回忆,老乡们对知青生活上照顾有加,思想上也从来不“看碟下菜”,疏远所谓成分不好的知青。在淳朴的陕北百姓眼里,干活好坏远比出身好坏更重要,虽然可能是大字不识一个,但是却十分尊重有知识、有文化的“好后生”。在那样的年代下,这样宝贵的品质,就像坚实的臂膀,为知青们撑起了一片晴天,一方厚土。青年习近平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特别善于做人的思想工作,既有执行力又有很强的战略定力。他刚上任要办铁业社,村子里的能人不干,他通过谈心谈话,把工作做通了,铁业社的事办成了;他办沼气,从四川来陕北帮忙的技术员要回老家,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技术员最终没有半途而废;改造村里一个“二流子”,在批斗会上他不仅没有骂人家,而是一条一条说理,最后还让这个有艺术特长的“二流子”在会上唱了一曲信天游,后来,那个50多岁的“二流子”转变成了一个好社员。青年习近平从来不说过头话,但该做的事说一不二,丁是丁,卯是卯。当时有些人当领导,裙带关系严重,把亲戚朋友照顾得很好,多吃多拿多占。青年习近平当书记后对知青、社员一视同仁,绝不做不公正的事,所以大家都信服他,认为他公正,没有私心。习近平自己也说:“要当好一个村的领导,必须一碗水端平。群众最讲究的就是‘公道’二字,最信服的就是公正的人。哪怕一毛钱的事,你处理得不公,群众也不答应;10块钱的事,你处理得公道,群众也不会有意见。无论大事还是小事,该咋办就咋办。”对人民有感情·人民也对他有感情他办事有条理,说话有道理,群众把他看成自家人。他眼里没有贫富贵贱之分,他尊重每个人。他与人交流、谈话的时候,即使对方是再穷的人,他也全神贯注地听。青年习近平是一个重感情、讲情义的人,他对群众的感情是实在的、具体的。他把自己称作农民,他和群众打成一片,无论是老汉、后生、娃娃、婆姨,他都能跟大家聊到一块儿。习近平对人民群众的这种感情,从口述人的话中也实实在在的看到了。比如,年纪轻轻的他就很本能地对革命前辈很尊重。他们一帮知青刚到梁家河的一天早晨,习近平和同伴走到一户人家院子里,得知主人的老母亲是一位当年支持革命的普通妇女,因年迈过世,习近平先是客客气气地征求主人家的意见:“我们能不能进去看看”,然后进到窑洞,面向炕上老人的遗体恭恭敬敬地鞠了几个躬。这是一种朴素的发自内心的真挚的感情,也可以说是流淌着红色血脉的亲情。再比如:“近平教我写名字”、“近平把粮票和钱压在了碗底下”、“近平开会时我们不瞌睡”、“近平既一心为民办事又善于为民办事”等等,这些淳朴而亲切的生活点滴,让乡亲们得出了一个结论:“近平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习近平对人民有感情,人民对他也有感情,1975年在他离开梁家河时,一推开窑洞门,全村男女老少站满一院子自发为他送行,就连腿脚有残疾的人也挪着步子到了习近平的窑洞门口,送了一程又一程,依依不舍。老乡们哭了,习近平也哭了,说“要不我不走了”。这是一句发自肺腑的心声。临走的时候他对乡亲们说,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离开梁家河后,他还是念念不忘当地人民,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比如,在厦门工作时他写信给延川县委书记帮忙给村里通电;在福建省委工作时联系给村里办了所学校;他两次帮助一位患骨髓炎的村民治病,救了他一条命。这类例子,不胜枚举。2020年,已是党的总书记的习近平携夫人再次回到梁家河,40年过去了,梁家河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沟的名字,谁住在哪一口窑洞,谁的大名小名,他都记得清清楚楚。关于读书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我深深为习近平主席青年时期如饥似渴读书、孜孜不倦学习的精神所敬服。习总书记在回忆当年知青岁月中的读书生活时,说:“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当年,习近平同志作为从北京来的知青,带的书装了“两个很沉的箱子”,却并没有在庄稼汉眼里显得格格不入。相反,他扎根在这里,用脚丈量着黄土地的宽广与厚度。青年习近平思想很活跃、很解放,他勤于思考、善于思辨。他头脑中新思想新观点新想法很多,有年轻人特有的激情与闯劲儿。青年习近平勤奋好学,读书到了夜以继日的程度,这在同伴中非常突出。但重要的是他不读死书、死读书,而是带着问题读、带着思考读,有自己独特的分析对比方法。一方面,他会就一个观点、一个史实找出很多相关的参考书籍来阅读比较,从不同的侧面去了解和分析这个问题。另一方面,他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也会跟别人进行讨论。这样,就历练出他思路宽广、思想活跃、善于辨析的能力。即便身处困顿,习近平同志始终没有失却对知识的渴望、对人生的信念。“少年心事当拏云”,青年人的蓬勃朝气,或许会遭遇生活的崎岖坎坷,然而决不可忘却远方的志向。这不是个人得失的算计,而是民胞物与的抱负。为人们干实事青年习近平在插队生活中,带头参加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学会地道的延川方言,把每件事都干得很漂亮。他在借调到赵家河大队整队时,把公窑外面又臭又脏的厕所修好了,这看似一件小事,意义却很大。他搞整队成绩出色而被提拔担任了梁家河大队的党支部书记,以满意的答卷踏上他步入政界的第一步。在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他办沼气有模有样,真把农户家的灯点亮了;他亲自下到井里带领村民打水井,解决了全村的吃水问题;他办了一个铁业社,解决了社员劳动工具的需求;他带领村民打坝地,给村里增加了几十亩耕地;他还种烤烟、办代销店、办缝纫社等等。上世纪80年代,他从耿飚秘书的岗位决定下基层到河北正定做农村工作,也是抱着“干好了成就一番大事,干不好就在下面为老百姓做些实事”的踏实态度。习近平曾经用“扣扣子”比喻价值观的养成,他说,青少年时期的价值取向不仅影响个人成长,更决定了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就像扣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习近平,用梁家河的七年,扣好了自己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梁家河的田垄上,在乡亲们的口碑中,习近平总书记一句“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来诠释了青年习近平所坚持的信念。“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李大钊的一番话,是对全体青年人的勉励。今天的青年,站在“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的历史节点,更当努力思索,自己所追求的人生是什么样,自己所参与建设的中国未来是什么样。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