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的生态环境与发展摘要: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有着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由于人口、经济、资源的多重压力,目前,鄱阳湖面临水土流失、水质污染、土壤退化、水旱灾害频繁、生物入侵多性锐减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鄱阳湖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鄱阳湖鄱阳湖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从其所处的资源地位和重要要意义来讲,整个鄱阳湖区具有世界生命湖泊网、国际重要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3大显著特征。鄱阳湖是我国公布的首批国家重点湿地保护地之一,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作为地球之肾和湖泊湿地类型,鄱阳湖湿地被普遍认为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1]1鄱阳湖生态环境现状1983年至1988年,鄱阳湖区被定义为鄱阳湖水域、洲滩所属的沿湖11个县市(九江市、湖口、都昌、星子、德安、永修、波阳、余干、进贤、南昌、新建县)行政疆域的总称,面积为19761.5km2[1];江西省进行农业区划时将鄱阳湖地区作为“简明农业区划1号一级区”“赣北鄱阳湖平原粮棉油畜水产区”�的简称,其范围除沿湖11市外,增加了外围毗邻的14个县市,共计25个县市(九江、湖口、都昌、星子、德安、永修、波阳、余干、进贤、南昌、新建、彭泽、瑞昌、临川、东乡、丰城、清江、高安、安义、乐平、万年、余江县、原抚州市及南昌、九江市区),面积为38760.6km2,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23.22%。平原岗地间河网密布,加上鄱阳湖水域,形成了中国、也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区域。1.1鄱阳湖区植被及动态变化鄱阳湖区在全国植被分区中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自然条件复杂,植被类型多样,是亚洲东南部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的起源中心之一,至今保存有银杏、水松、金钱松、冷杉、鹅掌楸等孑遗植物。其中,自然植被主要包括森林植被、湿地植被和沙生植被[2]。1.1.1森林植被鄱阳湖区现存的天然森林植被主要是次生林,是在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下由原生植被经长期逆向演替形成。湖区森林植被受海拔高度影响有明显垂直变化,低山、丘陵针叶林主要类型分布于海拔1000m以下[2]。根据资料[3],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鄱阳湖区周围低山丘陵森林资源遭受到严重破坏,不少采伐地未能及时更新,有的成了疏林地,有的演替为灌草丛,更有不少地方由灌草丛进一步沦为荒山荒地。根据“新时期山江湖工程总体规划纲要”资料汇编,鄱阳湖区现有森林面积27.6万hm2,占全省森林面积的2�9%,活立木蓄积量1289万m3,占全省活立木蓄积量的4�4%,森林覆盖率31�8%,大大低于江西省平均水平。1.1.2湿地植被分布在湖泊、水库、池塘、沟渠等水域,由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组成[3]。根据资料,鄱阳湖湿地植被面积2262km2,占全湖总面积2797km2(按照多年平均最高水位,吴淞高程17�53m计算的湖泊面积)的80�8%,植被从岸边向湖心随环境梯度和水深的变化呈不规则的带状分布,按照建群种的生活型可分为湿生植物带、挺水植物带、浮叶植物带和沉水植物带。湿地植被是鄱阳湖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鄱阳湖湿地植被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发生着一系列的演变,其总的趋势是分布面积逐年减少,逆向演替趋势明显,近年来植被恢复初现端倪。但是,湿地植被带完整性遭破坏,原来呈现明显环带状分布的植被生态系列,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正日益残缺不全、支离破碎。据资料记载[2],20世纪50年代鄱阳湖湿地洲滩上芦荻群丛遍地皆是,其植株高大,是洲滩上普生性植物和优势群种。但由于过度放牧、樵采和翻耕灭螺等人为直接破坏和堵支并流、围垦等改变水文条件,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已大为减少,仅散见于薹草等群丛之中,改变了草洲植被种群结构。1.1.3沙化植被鄱阳湖区现有沙化荒地267km2,其出露高程50~200m[3]。鄱阳湖湖滨固定沙地的植被覆盖度一般都大于30%,植物种类也比较丰富,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流动沙丘上植被的覆盖度一般小于15%,植物种类极其单调,自然分布的种类基本上只有单叶蔓荆等少数几种灌木[2,3]。1.2鄱阳湖生物多样性现状鄱阳湖区生物资源极为丰富,种类多、数量大、珍稀濒危物种多。在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中,鄱阳湖的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生物量最大,生物多样性程度也最高[3]。鄱阳湖区水生生物以藻类、浮游动物和水生植物为主,其中维管束植物已经查明的有102种,植物分布面积达到2262km2[2,3]。湖滩、洲地上生长着非地带性的草甸和各种湿地植物[2]。鱼类是鄱阳湖最重要的经济水生动物,共有122种,占江西鱼类种数的68.29%[2]。鄱阳湖区生活的哺乳动物共有52种,如属国家保护的珍稀兽类:云豹、獐、河麋穿山甲、灵猫、小灵猫、金猫等[2]。鄱阳湖区内还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植物2400多种,主要为常绿阔叶林。1.3鄱阳湖区土地利用现状依据全国土地利用详查及资料,对1986年到2004年的近20a间的鄱阳湖区耕地、林地、建设用地、水域变化现状进行分析。由图1可知,前15a耕地的数量与结构变化不大,稳中有所增加,但是近年来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全区耕地面积,1986年为53�99万hm2,占土地面积27�66%;2000年为54�54万hm2,占土地面积的28�88%;15a来净增加耕地5538�17hm2,比1986年增加了1.03%;但从2000年开始,耕地面积有所减少,到2004年为止,减少到50�19万hm2,比1986年减少3.80万hm2,减少了7.03%。1.4水情水势及泥沙现状1.4.1降水量鄱阳湖区1984年前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570mm,以东部余干梅港1823.6mm最大,西部德安梓坊1358.2mm为最小。南部年降水量高于北部。根据资料,1985年至1990年年均降水仅1547.6mm,1991年至1995年年平均达到1643mm,1996~2000年年均降水量1727.66mm,2000年至2004年年均降水量为1558.4mm。受季风影响,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各季之间相差很大,多年平均降水量1月至3月份占年总量20.1%,4月至6月份占年总量48.2%,7月至9月份占年总量48.2%,10月至12月份占年总10.5%。2鄱阳湖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2.1湿地植被退化较严重长期以来,鄱阳湖湿地植被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发生着一系列的演变,其中人为因素的影响更为强烈。鄱阳湖滩地发育良好,发育系数达0.79[8],但由于长期掠夺式的利用和围垦,实际分布面积逐年缩小。长期以来,鄱阳湖洲滩植被基本上处于一种掠夺式的无序利用状态,利用方式粗放、原始,只利用不保护,使洲滩植被的产量和质量下降,大大降低了资源的利用价值[2]。2.2水土流失不断加剧根据资料,鄱阳湖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达47�449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0.6%,占山地面积的41.2%。水土流失面积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这也是造成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5条主要河流及鄱阳湖的严重淤积的重要原因。2.3土地沙化日趋严重据遥感调查[5],鄱阳湖区现有沙化土地面积3.89万hm2。其中固定沙丘0.67万hm2,半固定沙丘1.36万hm2,流动沙丘0.85万hm2,沙改田1.0万hm2。鄱阳湖风化流沙以3~5ma-1的速度向群众居住地和生产区推进,淹没大量农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更为严重的是流沙冲进鄱阳湖,淤塞水道,抬高河床,将严重影响鄱阳湖的泄洪和航道的畅通。2.4洪涝灾害日益频繁首先,鄱阳湖区地处鄱阳湖平原中部。由于江西东、西、南群山环抱,只有北部的鄱阳湖平原地势低洼,因此,构成了辐聚状的鄱阳湖水集,其流域集雨面积达16.22km2(江西境内15.71万km2)。由于江西属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加上汛期长江洪水对鄱阳湖湖水的顶托作用,使得鄱阳湖区每年7月至9月常常洪水泛滥,水涝频繁[2]。其次,鄱阳湖汇集�五河�来水,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导致大量泥沙入湖淤积,使河床湖底不断抬高,湖泊调蓄能力严重衰退,在汛期往往出现小流量、高水位,小洪水、大灾情�,加大了防汛的压力,加剧了洪涝灾害。2.5鄱阳湖水质污染呈上升趋势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崛起,全省农药、化肥施用量增加,湖区地表径流和“五河”携带的面源污染物、工业废弃物排入湖体,造成湖泊水质恶化,水生生态系统结构遭到破坏,综合功能减退,湖泊老化过程加快。江西省2004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为54949万t,与2000年42083万t相比,增加12866万t,增加了23.4%,从2000年至2004年这5年期间,年平均增长率为16.67%。同时,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2004年生活污水排放量为65143万t,与2000年53812万t相比,增加了21.06%,年平均增长率为6.3%[7]。由于鄱阳湖湿地是鄱阳湖水系物流的汇聚中心,流域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94.1%[6],全省的废水排放后绝大部分最终都要随水系的水流入鄱阳湖。全省废水排放量的增加,必然导致鄱阳湖水中污染物的增加。3可持续发展对策为了给人们创造长远的利益,必须采取措施加强鄱阳湖的综合管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3.1制定和完善与鄱阳湖湿地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与湿地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是有效保护湿地和实现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3.2加强鄱阳湖湿地管理机构和管理机制建设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是鄱阳湖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完善鄱阳湖管理机制,就必须全面了解周边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情况和鄱阳湖湿地功能、作用,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实施鄱阳湖的总体开发和保护。应借鉴国外大江大河流域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保护的成功经验,建立高效、权威并具有科学运行机制的流域管理机构,强化对流域的宏观调控和重大决策权力,实行流域统一规划,统筹安排,统一管理。确立鄱阳湖地区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湿地行政新关系。建立经济调控机制,妥善处理好沿湖群众生产生活与湿地保护的关系,改变沿湖群众对湿地资源依赖的状况,改善湖区产业结构,尤其是农业结构,如把捕捞与养殖结合起来,改变单一依靠捕捞为生的状况,降低捕捞强度,才能有效地保护增殖渔业资源。积极地引导和开发湖区的替代产业,切实解决群众的生计和生活水平的提高。3.3实施人工控湖工程洪涝灾害和湖泊的调蓄功能衰退,是影响湖区生态环境质量以及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一方面有必要构建战略性控制工程,调蓄长江及“五河”洪水,兼有发电、航运、供水、水产水产等综合利用效益;还可利用水位调节有效地蓄水灭螺,控制湖区血吸虫病蔓延。另外,则应抓紧实施“退田还湖、平垸行洪”,有效增加鄱阳湖的调蓄容积,做好加高加固圩堤、分蓄洪区建设、疏浚河道等措施,有效地减轻湖区洪涝灾害;另一方面要加快鄱阳湖周边地区的森林植被恢复进度。鄱阳湖周边地区湿地森林资源贫乏,为了巩固鄱阳湖流域完整的森林防护体系,有必要在湖区宜林土地上最大限度地发展防护林、经济林和人工用材林,提高湖区森林覆盖率。3.4实施防治相结合的保护措施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入湖河流污染物的排放。严格控制五河特别是赣江南支、乐安河上游沿岸厂矿的废水排放,减轻有机物及重金属的污染,加强湖岸周围经济环境的管理,沿湖5000m以内的企业排放的污水必须达到国家地表水四类标准,对沿湖拟建项目严格执行国家“三同时”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议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强沿湖及湖内污染治理。随着近年来五河及周边地区地表径流排污量的增大,鄱阳湖的富营养化程度正在向中度阶段发展,重金属污染也日益严重,仅靠湖区的自净能力难以保证其良好的水质,因此需采用人工措施提高湿地的生物修复功能。种植去污植物则是经济又有效的办法。还可借鉴国外经验,实施一些环境保护工程措施。如在岸边斜面上修建小型等级堤坝,起到贮留污泥、净化水质的作用;重金属污染严重的河口处进行底泥疏浚,以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