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市大气PM,2.5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姓名:王同桂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环境科学指导教师:陈刚才20070420重庆市大气PM,2.5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作者:王同桂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相似文献(7条)1.期刊论文杨复沫.贺克斌.马永亮.张强.CadleSH.ChanT.MulawaPA北京PM2.5化学物种的质量平衡特征-环境化学2004,23(3)以北京2个采样点连续采集的样品对PM2.5中的元素、水溶性离子和含碳组分进行分析.车公庄和清华园PM2.5中有机物的含量分别为27.8%和30.9%,是含量最丰富的物种,其次是二次无机粒子、土壤尘、元素碳和微量元素.PM2.5中约有24%的质量未能鉴别成分,相关性分析表明,含碳物种的估算所引起的偏差可能是主要的原因.采暖期重污染周和春季沙尘周PM2.5的化学物种构成悬殊,反映了季节性变化的源排放和特殊气象条件的综合作用.2.期刊论文HANBo.韩博.冯银厂.毕晓辉.薛永华.吴建会.朱坦.丁建清.杜元新无锡市区环境空气中PM10来源解析-环境科学研究2009,22(1)于2005年采集了无锡市区PM10源和受体样品,并测定了无机元素、水溶性离子和碳等组分的含量.采用OC/EC[即ρ(OC)/ρ(EC)]最小比值法确定了二次有机碳(SecondaryOrganicCarbon)对PM10的贡献,并据此重新构建了受体化学成分谱,使用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CMB)和二重源解析技术对无锡市区的PM10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城市扬尘是无锡市环境空气中PM10的主要来源,其分担率达50.49%;煤烟尘和机动车尾气尘的分担率也分别为13.97%和7.80%;其他重要源类按分担率依次为二次有机碳,SO42-建筑水泥尘,NO3-,土壤尘和钢铁尘等,其中二次有机碳年贡献值为6.94μg/m3,年分担率为6.18%.3.期刊论文陈灿云.梁高亮.王歆华广州市大气细粒子的化学组成与来源-中国环境监测2006,22(5)对广州市四个不同功能区(石井、荔湾、天河和海珠)的夏季大气PM2.5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监测,并测试分析了其化学组成(有机碳/元素碳、水溶性离子和元素).结果表明,广州市夏季PM2.5的平均浓度为97.54μg/m3,其化学组分有机物、SO42-和EC对PM2.5质量浓度贡献最大,分别占PM2.5质量浓度的42%~52%、25%~47%和10%~17%.化学质量平衡模型研究表明,机动车排放和煤燃烧是对广州市大气PM2.5影响最大的污染源,其贡献率分别为54%~75%和32%~52%.4.学位论文陶俊重庆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2003本论文分别于2001年7月、10月和2002年1月、4月在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渝北区环保局、江北区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渝中区儿童附属医院、南岸区环保局、沙坪坝气象局、九龙坡区杨家坪中学七个采样点采集大气总悬浮颗粒物,采用先进的仪器对颗粒物中有机碳、元素碳、无机元素、水溶性离子进行了分析和测试,研究了重庆市大气颗粒物中有机碳、元素碳、无机元素和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状况以及相互关系,并且采用化学质量平衡(CMB)模型对重庆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来源进行了解析。主要获得如下结论:1.重庆市主城区大气TSP质量浓度季节变化比较明显,最大浓度出现在秋季308.7μg/m3,最低浓度出现在春季130.2μg/m3,全年平均浓度为217.1μg/m3。就空间分布而言,TSP年均值浓度最高值在江北区322.3μg/m3,北碚区对照点最低44.13μg/m3。同过去10年来监测结果比较,虽然TSP的污染有所好转,但污染仍然很严重。2.重庆市主城区大气TSP中有机碳和元素碳全年平均浓度分别为60.84μg/m3,11.51μg/m3。其中OC/EC为5.64>2,说明重庆市存在二次污染。且其浓度季节变化也比较明显,有机碳最大浓度出现在秋季105.8μg/m3,最低浓度出现在夏季36.50μg/m3,元素碳最大浓度出现在冬季15.10μg/m3,最低浓度出现在春季9.00μg/m3。就空间分布而言,有机碳年均值浓度最高值在南岸区最高84.27μg/m3,北碚区对照点最低15.67μg/m3。元素碳年均值浓度最高值出现在江北区17.37μg/m3,北碚区对照点最低3.55μg/m3。3.重庆市大气TSP中重金属浓度季节变化同样比较明显。秋季重庆市大气TSP中Cr、Cu、Zn和Pb四种重金属污染是最为严重,其质量浓度分别为0.87μg/m3,0.07μg/m3,0.98μg/m3,0.29μg/m3。春季各种重金属污染最轻,其质量浓度分别为0.08μg/m3,0.04μg/m3,0.48μg/m3,0.09μg/m3。就空间分布而言,沙坪坝区Cr和Pb浓度最高,分别为1.49μg/m3,0.41μg/m3,江北区Zn和Cu浓度最高分别为1.52μg/m3,0.11μg/m3。九龙坡区Cd浓度最高为0.02μg/m3。大气TSP中重金属的年均浓度分别为Cr0.29μg/m3、Cu0.06μg/m3、Zn0.71μg/m3、Cd0.01μg/m3、Pb0.22μg/m3,且各类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0,说明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污染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4.重庆市大气TSP中Na+、Cl-浓度比较低,K+、Ca2+、NO3-、SO42-四种离子浓度相对而言也比较高,离子浓度季节变化各区不尽相同。沙坪坝区阴阳离子总含量最高26.25μg/m3,北碚区对照点最低6.25μg/m3。重庆市各区NO3-/SO42-比值均比较低,说明重庆市大气污染主要来自于固定污染源。并且发现OC和NO3-、SO42-两种二次气溶胶有很好正相关性,这说明重庆市二次气溶胶污染比较严重。5.根据CMB模型的解析结果发现重庆市大气TSP主要的污染源是建筑尘、扬尘、煤烟尘、机动车尘和钢铁尘它们的贡献率分别为24.6%、30.3%、18.1%、10.0%和7.6%,总和为90.6%。其中未能解析部分为9.4%。5.期刊论文陶俊.陈刚才.钟昌琴.TAOJun.CHENGang-Cai.ZHONGChang-Qin重庆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来源解析-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23(4)于2001~2002年在重庆市7个采样点采集了TSP,并收集了7类尘污染源的TSP样品.对受体和源样品进行无机元素、有机碳、元素碳及水溶性离子分析,得到受体和源成分谱,用CMB模型解析了重庆市大气TSP来源.结果发现:各源类对TSP贡献率为扬尘30%、建筑尘25%、煤烟尘18%、机动车尘10%、钢铁尘8%、其他9%.与1992年解析结果比较发现:从1992年到2002年重庆市主城区大气TSP来源发生了转变,从煤烟尘和钢铁尘为主的污染逐渐变成以建筑尘、扬尘、煤烟尘和机动车尘混合型的污染.6.期刊论文袁中新.林勋佑.陈昌煚.江森纬.王家麟.YuanChung-Shin.LinHsun-Yu.ChenChang-Jeong.ChiangSen-Wei.WangCharlesJ-L道路旁大气悬浮微粒之理化特性及污染源解析-中国粉体技术2009,15(2)旨在探讨道路旁悬浮微粒之理化成分,并解析其可能的污染来源.悬浮微粒采样作业于2003年5月~2004年1月期间进行,悬浮微粒样本采集时间包括春、夏、秋、冬四季的假日与非假日,所采集的悬浮微粒样本经化学成分分析可得水溶性离子成分与金属元素成分,并透过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式及逆轨迹模式进行污染源解析.测量结果显示,假日的大气悬浮微粒PM10浓度高于非假日,而假日与非假目的总悬浮颗粒则无明显变化.此外,道路旁悬浮微粒PM10主要受非交通源的长程传输与当地的交通源所影响,而总悬浮颗粒则主要源自于附近道路的车行及逸散扬尘.另就悬浮微粒化学成分而言,金属元素成分以Ca、Fe、Al最多,水溶性离子成分则主要为SO42-、NO3-、NH4+等二次污染物.受体模式及逆轨迹模式分析结果得知,污染来源主要为交通污染及道路扬尘,然而,亦有相当部分的污染来自上风处的非交通源.7.学位论文秦传高徐州市区可吸入颗粒物的源解析及街道扩散模拟2008采用化学质量平衡模型(CMB)对徐州市区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进行解析,得到了各污染源的贡献值和分担率,为徐州市进行可吸入颗粒物污染防治提供重要依据。运用CFD中的Fluent软件对典型街道峡谷中的气流场及PM10污染物浓度分布情况进行了模拟研究,为合理规划、设计街道峡谷布局以减轻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在徐州市区开展可吸入颗粒物来源的研究,采集了土壤尘、煤烟尘、冶炼尘、建筑尘、道路尘和扬尘六类污染源样品,在铜山兽医院、淮塔和黄河新村设立3个功能采样点,分别在2007年9月和2008年1月,采集了可吸入颗粒物(PM10)受体样品。对采集的源样品和受体样品进行预处理后,测定了其中无机元素、水溶性离子、碳元素和多环芳烃四类化学成分的含量,得到了徐州市可吸入颗粒物的源成分谱和受体成分谱,利用化学质量平衡模型(CMB)对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进行解析,得到各个源对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贡献值和分担率。徐州市区PM10全年源解析结果为:可吸入颗粒物第一来源是扬尘,贡献率为40.1%;接下来依次为二次粒子(硫酸盐和硝酸盐)31.3%;土壤尘14.0%;煤烟尘8.5%:冶炼尘4.1%;其它1.9%。在所识别的各源类中,治理的重点应以扬尘、二次粒子和煤烟尘为主。PM10中多环芳烃的源解析结果为,煤烟尘污染源的全年贡献率为64.00%,说明煤烟尘是PM10中多环芳烃的主要贡献源。运用CFD中的Fluent软件对典型街道峡谷中的气流场及PM10污染物浓度分布情况进行了模拟研究,模拟了不同形状的建筑物所构成的街道峡谷。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形状的建筑物结构改变了街道峡谷内的风速分布,从而对街道峡谷内污染物分布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链接:下载时间:2010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