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水务局2022年度工作总结范文及2022年度工作计划范例区水务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打算范文一、工作总结(一)坚持以水务工程建设为主导,推动宜居武侯建设。圆满完成宜居水岸一期工程。截至x月,累计完成投资xx.x亿余元,新建河堤xx.x公里,铺设绿道xx.x公里,新增滨河绿化xx万余平方米,打造节点景观xx处,文创产业招引和消费场景营造初现成效。强力推进宜居水岸二期工程。二期已初步竣工。累计完成新建和改造河堤xx.xx公里,埋设截污干管xx.x公里,新增滨河绿化近xx.xx万平方米,新建绿道xx.xx公里、标准化公厕xx座,打造江安河金江明珠段、永康段(梦想集市至x号驿站)、金花社区公园段、黄堰河潮音水岸广场、清水河万寿桥示范段等重要节点景观xx处,新建现代农业体验园和运动公园各x处,建成智慧水务指挥调度中心及相关附属工程。极力构建蓝绿交织的大美景观,江安河武侯段、清水河示范段先后获评x市“最美河湖”。有序推进水系连通一期工程。全面启动楠杆堰取水口及水系连通工程和鸡公堰水系恢复工程,已完成工程总量的xx%。江安河武侯段、清水河万寿桥段获评全市“最美河湖”殊荣。(二)坚持以深化河道治理为重点,筑牢绿色生态本底。持续推进水环境治理。紧盯高攀河、火烧堰等河道实施深度治理,完成绕城内排水户管网检测xxxx户,高效推进xx件央督涉水案件和市总河长交办的x处下河排口问题整改。强化河长制工作落实。持续深化“三长共治”,开启“企业河长”对话新模式,组织“七进”系列宣传活动,推动河长制管理落地落实。加强供排水行业监管。强化对xxx个二次供水设施常态化检查监测,理顺排水许可办理并严管排水行为,严格落实污水处理站运营维护。(三)坚持以乡村振兴为抓手,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抓实疫情防控工作。紧盯散居院落疫情防控不放松,累计开展疫情防控检查巡查xxxxx人次,落实“四问四登记”xxxxxx人。加强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对全区x个街道xx个村(社区)级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全覆盖检查,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台帐》,确保集体资产管理平稳可控。强化涉农行业综合监管。依法对xx家企业开展行业许可现场勘验,xxxx余人次抓实秸秆禁烧和天然水域禁渔巡查工作,完成涉农区域旱厕整治xxx户。持续推进对口帮扶。扎实抓好帮扶项目收尾工作,xx个帮扶项目全部竣工,完成文书类档案和项目档案的整理归档。(四)坚持以平稳衔接为基础,抓好供销系统撤并改。完成供销联社合并工作。严格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今年x月牵头完成原区供销社合并移交,保证工作平稳衔接。健全供销系统组织体系。x月组织召开第三届临时社员代表大会,改选区供销联社理事会、监事会,完善“三会”制度建设,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深化供销系统改革。按照政企分开要求,成立“x市武供联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将xx处物业交由该公司统一管理,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二、工作打算(一)聚焦美丽宜居示范区建设,持续推进水环境整治。一是强力推进河道污染源治理攻坚。抓实高攀河、火烧堰等城区河道深度治理,全力推进绕城内排水户病害管网整治。二是深入推进供排净治一体化改革。全面理顺排水监管职能职责,加强供排水行为监管,实现全域供水、排水、净水、治水闭环管理。三是持续深化河长制改革。纵深推进“三长共治”模式,启动智慧河长大数据中心建设,力争年内建成数据中心硬件平台,实现河长制管理全域化、智能化。(二)围绕“天府蓝网”规划,抓实重大水务工程建设。一是全力抓好“天府蓝网”工程。主动对接x市“天府蓝网”规划,尽快启动武侯“天府蓝网”建设,对未纳入宜居水岸项目的二道河、苏坡六斗渠等进行整体打造。二是全面完成水系连通一期工程。扎实抓好楠杆堰、鸡公堰标段工程建设,紧盯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不放松。三是高效推进宜居水岸项目运营监管。积极探索“蓝色经济”实现路径,依托现有景观节点,精心打造新兴消费场景,培育壮大文旅特色产业,实现生态价值与市场价值的效益最大化。(三)坚持绿色创新发展,不断提升农村工作质量。一是抓实涉农区域疫情防控。保持涉农区域新冠疫情防控高压态势,加强散居院落疫情防控督查检查,坚决防止疫情反弹。二是抓好集体资产监管。扎实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完全融合,严格落实《x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条例》,提升集体资产管理规范化水平。三是抓细农业综合监管。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回头看”,紧盯涉农区域人居环境整治、宠物诊疗机构及农兽药经营、秸秆禁烧、天然水域禁渔等重点环节加强巡查监管。四是强化供销系统运营管理,推动社有资产保值增值,并精心做好退休职工服务保障工作。(四)加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深化巩固对口帮扶成效。一是着力提升基础设施支撑功能。推进受扶地村级道路新改建,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指导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二是充分发挥人才引领作用。指导受扶村开展返乡农民工、脱贫户进行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帮助完善教育培训体系,积极培育乡村振兴带头人,夯实乡村振兴组织基础。三是赋能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帮助受扶地实施“互联网+就业服务”,建立跨区域岗位信息共享、就业供给清单发布和精准对企劳务输出机制,引导区内农产品流通企业与重点村特色产业精准对接,帮助建立销售网络,积极助农增收。(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