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精编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精编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赤峰市农机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第一篇】赤峰市农机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赤峰市农机研究推广中心李延军字体:大中小关闭近几年来,赤峰市确定了以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促进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新思路,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努力,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数量上由少到多,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已经成为全市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力量。现有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较好地解决了农机规模化作业与小农户分散经营的矛盾,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减轻农户劳动强度,解放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市农机研究推广中心对全市12个旗县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了认真摸底调查,现将调研报告总结如下:一、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是农机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建立和发展农村牧区农牧机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地方的农机化水平,代表着该地区的农机化发展程度。目前全市已经在工商部门注册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为98个,有社员6268个(户),拥有大、中、小型拖拉机及配套机具5698台(套),承担着全市1250万亩耕地的生产作业任务。二、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形式和效应(一)农机合作社与种粮农户之间的有机组合,互惠互赢,共同发展。2009年,由阿旗农机大户孙祥振任法人代表的坤都镇振城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工商部门完成登记注册,登记注册资金100万元。该合作社是一个由农民出资联办,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民主管理、实现共同发展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有成员7人,购置了大中型拖拉机、农机具、收获机械等农用机械,目前该服务组织已拥有拖拉机11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6台,自走式玉米收获机1台,配套农机具17台(套),配套机电井24眼,为农户提供青贮、翻地、播种、玉米收获等“一条龙”服务。该合作社现承包土地面积近5000亩,承包期限19年,服务农户87户。该合作社充分发挥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服务作用,由于合作社农机服务收费合理,2009年农田、草场作业量达到万亩,作业收入52万多元,推广新技术2项。(二)龙头企业牵头与农机户、农户有机结合,其运转形式是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宁城县德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原是经营种子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企业,在此基础上组建了德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它改变了传统耕种模式,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优势,实现“良种”配“良法”,挖掘品种的增产潜力,推广精量播种技术。2010年该社与农户签订耕种合同1200份,实现了统一给农户提供种子、化肥、药剂除草、农机作用服务,实现了跨旗、县的辐射作业规模。通过统一作业,使农户有更多的时间去从事其他产业活动。该社还安装了一套价值21万元高效、全自动、自走式现代化节水灌溉系统,为当地的节水灌溉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三)农机大户之间的有机结合,其运转形式是承包土地、代耕代种和作业服务为主,联合开展机械化生产作业。松山区长青专业合作社发展速度非常快,到2010年作业面积已达7000亩,占所在村土地面积的30%。它通过租赁、土地入股、代耕代管三种流转形式实现规模经营,对于租赁的土地,按当年每亩预计总收入的45%提前支付,差额秋后补齐;入股的土地,按近三年平均纯收益乘以经营权年限,减除资金时间价值(同期银行贷款利息)按年折价,算作股金,参与分红;代耕代管的土地,合作社每亩收取180-230元的代耕代管费,产量收入归农户所有。入股和租赁的耕地实行农资、耕、种、管、收、销六个生产环节都由合作社统一组织操作,分户核算,农户的经营权流转的地块,实际上只是保留了一种收益权,流转到合作社的地块采用“确权不确地”的管理办法,实现了集中连片、规模经营。连成片的土地,不但给大型多功能农业机械施展威力创造了条件,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也得到了迅速恢复和提高。(四)基层组织牵头,把有机户与农户联合在一起,统一调度、统一标准、统一作业,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2009年,在喀喇沁旗农机部门的组织指导下,乃林镇农机站牵头,成立了由112名有机户参加的乃林镇佳丰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大中机车122台,配套农机具254台(套),把松散的农机作业变成集中、划片、分组作业,使有机户和农户达到互惠互利合作双赢。合作社统一调度机车、统一作业标准、统一收费标准、统一规范外来作业车辆、统一为作业车辆联系配件、燃油供应。合作社在200亩高产项目区内进行了全程托管尝试,即把农户田间所有作业由合作社统一安排机械耕种,实行全程机械化,从播种到田间管理一直到秋天收获都用机械来完成。经过对比实验,项目区内农田投入成本减少200元,产出效益提高15%,农户的劳动力获得解放,可整年外出打工,增加收入。(五)设立规模化种植示范基地,充分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1、松山区哈拉道口镇郎君哈拉村是土地规模化经营试点之一。该村在土地规模化经营项目的实施中,结合松山区农机化发展实际,确定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为经营主体,建设成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引进试验示范的基地。该项目区的经营权归郎君哈拉村农机合作社即“赤峰常青农机服务合作社”所有。合作社在项目区投资100多万元,打机电井8眼,铺设地下管道4000米,安装变压器4台,架高压线路3850米。共投入大型拖拉机4台,小型拖拉机10台,装载机1台,勾机1台,秸秆还田机2台,深松旋耕机8台,铲运机1台,助埂机3台,气吸式播种机15台,中耕机施肥15台,玉米联合收割机3台。合作社统一管理后,重新规划耕地,打破原来一家一户的界埂,重新规划畦田,以适应农机化作业,达到农机农业的有效结合。项目区规模化经营后,土地规模化面积逐步扩大,农业良种、测土施肥、新技术灌溉等模式得到有效结合,充分发挥了农机试验示范基地的作用,逐步成为土地集约化经营的典范,有效地促进了松山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2、松山区碱洼子村“金秋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是2008年由9个有机户联合起来在工商部门注册成立的,该村以合作社为依托的农机示范园区建设,直接发挥了“减少农牧民,富裕农牧民”的作用,在促进土地流转方面,活化了劳动力要素,产生了“走一家、富两家”的效果。该合作社购进大中型动力机械6台,精量播种机、深松机、玉米联合收获机等配套机具12台,合作社的资产达100多万元。为了实现了统一管理,统一存放,统一维护保养,金秋农机合作社自筹资金22万元,兴建了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的农机大院,设有办公室2间、会议室3间、封闭式车库8间、零配件库3间,机具棚120平方米。2009年该村召开村民代表及党员会议,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土地流转及规模化经营试点工作,土地流转经营试点面积5000亩,该村土地流转采取三种形式,即合作社承租、农民土地入股和合作社代管代营,以此探讨不同形式农村土地流转经营的实施效果和有效途径,以达到四个目标:即在不减少土地种植面积、不减少粮食产量、不减少农民收益的前提下,达到土地经营规模化、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利灌溉自动化、生产技术标准化,把农民从传统农业中解脱出来,从事二、三产业,增加非农收入。现在该专业合作社已完全带动了周边乡镇农机化技术的发展,充分发挥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头作用。三、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主要作法(一)在培育上择优发展在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把扶持较大规模、较强服务能力、有较好社会影响的农机大户作为扶持重点进行培育,采取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长效机制,以此推动我市农机专业合作社进入一个良性的发展轨道。(二)在经营上培养引导在运行过程中,我们注重培养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服务功能上实现多元化,经营上走市场化的路子,不仅引导其开展田间作业,同时开展技术培训、机械维修、新技术推广等服务项目,推动我市农机社会化服务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需求为出发点,以综合效益为目标,通过合作社的优势跑业务,组织成员开展各种作业,以经济效益带动发展和建设,让农民看到合作社带来的实惠,激发大家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合作社建设和服务的开展。(三)在发展上政策倾斜积极协调与各部门合作,为农机户提供作业或需求信息,积极争取项目和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购置和使用农机具给予补贴。在安排项目时,优先安排农机专业合作社,给予重点扶持,以农机项目的建设来带动合作社的建设。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和效果通过调研,我们对现有农机专业合作社所发挥出来的作用和效果总结如下:(一)农机专业合作社将农机手与作业市场连结起来,提高机具利用率,增加农机手收入。通过合作社,把本地区拥有的农机服务组织调动起来,开展跨区作业,开辟了作业市场,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二)农机专业合作社成为了联系政府部门和农民的桥梁,有效拉动农机消费市场,协助农机主管部门开展工作。向农机主管部门传达农民的真实想法和意图,使农民能够获得真实的市场信息及政策精神,由此作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决策。(三)农机专业合作社提高了农民的协作意识,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合作社为农民提供了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技术上互帮互学,利益上互助互利,信息上争相传播,增强了他们的自我保护、争取平等权利的意识,避免了自身利益受到侵害。(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明显。农机专业合作社推动了农牧业产业化和订单农牧业的发展。实现了作物品种的统一,即可按订单生产,也可以按市场需求整体出售,从而提高了农畜产品增加值,促进了农业的增产增收。五、当前农机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调研发现,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我市的农牧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在今后的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主要的问题,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作业项目较少,服务领域狭窄。我市现有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大多数仅经营常规农业机械,如拖拉机、旋耕机、深耕犁、联合收割机,主要从事机耕和机收工作,而只有联合收割机实现了跨区作业,机械的利用率不高,作业量小,收入较低。并且合作社对新型农业机械信心不足,投资怕担风险。导致机耕作业市场竞争激烈,效益比较低,同时,也影响了先进适用的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进程。(二)土地分散、规模化程度低。受土地分散、地块过小的限制,农机作业的效率与节本增效的潜能没有发挥出来。完全依靠自我发展速度缓慢。地方政府及涉农部门,要制定出台相关的支持政策措施,要用扶持龙头企业和农牧业产业化建设的思路办法,来谋划农机合作社的发展,从而加快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生产。(三)各地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不平衡。有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起步较早,到目前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水平。但大多数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规模小,合作范围不广,层次不高,规范不严,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合作社的成员大多是农民,基本素质比较低,缺乏发展活力,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能力差。(四)政策、资金扶持难以到位。《合作社法》明确规定中央和地方财政应当分别安排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培训、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服务。国家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采取多种形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金融服务。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很多地区地方财政并没有建立专项资金,在对合作社建设机库棚场、示范区机耕道建设、深松免耕作业等项目的补贴资金不到位,并且金融信贷资金也不是很通畅,春耕作业所需贷款难以及时到位,这些都阻碍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六、加强我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几点建议(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今后农机化发展与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要率先学习掌握《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精神,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典型经验,及时发现和总结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的新动态、新亮点和新典型,加深对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把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明确农机化发展的组织模式以合作社为主,将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支持主体,在财政、税收、信贷、政策性保险、用电、用油,特别是用地上给予支持,协调各部门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