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母亲的谎言》是第三单元许多课文的选读。课文内容简单,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富有哲理。课文讲述了一位母亲的三次家长会。三次家长会,儿子成长的四个阶段,来看看五年级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的教案吧!欢迎咨询!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抓住课题理解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2、学习从人物的言行中体会人物丰富的心理和情感,并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想象,揣摩人物内心。3、理解课题“圣诞蜡烛”的含义,感受科林对父亲的爱和用实际行动克服困难的顽强毅力,懂得“爱”能创造“幸福”的真谛。4、小组合作,进行合理的读写整合训练,发展学生表达能力。重点:1、学习抓住课题理解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2、从人物的言行中体会人物丰富的心理和情感。难点:1、理解课题丰富的内涵既是重点又是难点2、小组合作,进行合理的读写整合训练,发展学生表达能力。教学准备:教师:ppt课件、学生:复习第一课时内容并做好课前预习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检查预习1、复习课文概况2、检查课外预习情况认真读课文8-22节,然后简要复述科林是怎么点亮灯塔的。(1)、学生交流,师随机板书()点亮灯塔()搜集煤油()询问方法(2)、补全板书二、品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及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句子意思,体会人物丰富的心理和情感。1、询问方法师:科林带着对父亲的爱,决定重新点亮为船只导航的灯塔,他去询问了看塔人达菲先生,认真读课文8——16小节,仔细找一找,哪些句子体现了科林急切的心情?用直线划出。A、根据学生交流出示相关句子B、自由朗读体会,抓住关键动词C、交流,指导朗读(1)找寻特点(2)明确作用(动作描写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D、知道人物的语言也是为表现人物内心服务的(1)找寻特点(2)明确作用师:语言描写也是刻画人物的方法,是塑造人物,揭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E、分角色朗读2、自学搜集煤油A、学生自学:B、集体交流(1)句子出示(2)寻找关键词(3)明确作用C、根据提示齐读,读出感情3、体会人物精神品质师:科林的成功用达菲先生的话说是创造了一个奇迹,你觉得呢?板书:毅力爱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体会科林的心情变化,感受科林的幸福。1、师:灯塔终于点亮了,为在浓雾里漂荡了一周的渔船照亮了道路。此时的科林心情如何?会想些什么呢?出示:听着平安夜的歌声,看着远处经过自己努力点亮的灯塔,科林十分()心想:()。2、理解课题中“圣诞蜡烛”的含义。(1)师:有了灯塔的导航,渔船终于靠了岸。灯塔给科林一家带来了什么?给渔船上所有人,和他们的家人带来了什么?带着问题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板书:幸福(2)情境说话:圣诞的钟声敲响了,虽然科林没有点燃那根圣诞小蜡烛,但是他觉得因为(3)理解课题四、课堂练笔,读写整合科林是如何搜集到第一杯煤油的?展开你的想象,写一写,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揣摩人物心理活动。1、小组交流,学生代表执笔2、集体交流,师及时指导3、及时修改,再作交流五:小结作业布置科林用了三小时搜集了四桶煤油,前后三小时科林的心理有些什么变化?请你写一写科林搜集煤油的整个过程,注意有详有略,通过言行展现人物的内心。板书:(成功)点亮灯塔13、科林的圣诞蜡烛(努力)搜集煤油(急切)询问方法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课文自己学习文中的生字、新词。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读读母亲对儿子说的谎话,细细感受,了解母亲三次说谎的用意,体会母亲教育儿子的一番用心良苦。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母亲三次说谎的用意,体会母亲教育儿子的一番用心良苦。教学重点:读读母亲对儿子说的谎话,细细感受,了解母亲三次说谎的用意,体会母亲教育儿子的一番用心良苦。教学难点:了解母亲三次说谎的用意,体会母亲教育儿子的一番用心良苦。教学准备:课件,收集作者的生平简历。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出示:谎言(从谎言这个词语入手)在现实生活中,结合自己谈谈“谎言”2、出示课题:12、母亲的谎言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指名分节读课文,思考:母亲在听到老师对她儿子的评价时,她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三、再读课文,感悟领会。1、出示句子:幼儿园时:“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到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别的孩子的妈妈都非常羡慕你的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上小学时:“老师对你充满了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苯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一定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初中毕业前夕:“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了,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细读母亲的三次谎言。)学习第一节指导朗读母亲的谎言母亲在什么情况下,说谎的?母亲的心情是怎样的?儿子有什么表现知道朗读2、归纳文章的结构现实——母亲的心情——母亲的谎言——儿子的表现3、运用上述结构,自学第二节、第三节读第四节悲喜交集什么意思?母亲为什么悲?为什么喜?4、想象说话儿子会对母亲说些什么?四、总结全文,以练促悟。1、总结全文。2、完成阅读新体验。五、作业布置师:读完这篇文章,我们在被文中母亲的言行感动的同时,不禁会联想起父母对我们的教育。你的父母是怎样教育你的,你能体会它们的用心良苦吗?(和你的父母作一次口头或书面交流。)完成说写双通道板书设计:母亲的谎言三次谎言:欣赏鼓励动力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3教学目标:1、在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生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不屑一顾”、“破天荒”、“黯淡”、“温顺”、“悲喜交集”的意思。2、品味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走进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有感情朗读相关内容。3、学会归纳三次家长会的不同情形,理解儿子成功的关键是母亲善意谎言的鼓励,感受母爱的无穷力量,学会体谅父母,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教学重点:品味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词句,理解母亲说谎的真实动机,感受母亲说谎时内心的感受,并有感情朗读。教学难点:感受母亲说谎时强颜欢笑的悲痛,理解儿子的成功离不开自己的努力。教学设计:一、导入揭题1、谈话导入:师生从自身出发,交流父母在自己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期望,以及自己的真切感受。2、总结:不管父母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其目的都处于对孩子的爱。但你们可知道父母为这深深的期望往往会付出了很多很多。3、有这样一位母亲的故事,听来催人泪下。师板书课题,生读题。说明:在导入部分请学生谈谈父母各个阶段对自己的期望,以及自己对此的感受,让学生初步感知父母为自己的成长所付出的良苦用心;同时,为研读重点部分体验文中母亲听到老师的批评、指责时心理的无比痛苦,以及面对儿子时的耐心和鼓励做好铺垫。在此基础上,老师小结引出课题,为学生奠下情感基调。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出示:听了这话,两鬓已经斑白的母亲悲喜交集,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流下,滴落在手中的信封上……引读,理解“悲喜交集”。自读第4小节,了解母亲“喜”的原因。板书:高中考上清华大学2、那母亲为什么又“悲”呢?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思考:母亲悲的是什么?并用简要的语言例举相关的事情。3、自读课文后,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板书4、小结:由于儿子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差,屡受教师的批评、指责。板书:批评指责本文篇幅比较长,按“我”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这一时间发展顺序讲述了母亲开家长会后对儿子说的三次谎言,最后一小节既是课文的,又集中表达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一个“悲喜交集”概括了母亲十几年的内心感受,这个词是全文的行文线索。教学时,先通过老师的引读,让学生初步感知母亲浅层次的“喜”——儿子考上了清华大学,然后带着问题“母亲为什么悲?”读课文,了解并概括使母亲感到“悲”的相关事例,为展开对课文的研读作准备。三、研读重点,感受母亲丰富的内心世界品读家长会老师对母亲说的话,感受老师对母亲的态度。1、出示老师的前两次对“我”评价:“你的儿子可能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住,你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在第4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你带他去医院查一查。”⑴自读,尝试着读出语气。⑵指名读,引导学生想象面对一个这样的孩子,老师的态度。在基础上理解“不屑一顾”。⑶再指名读,要求读出“不屑一顾”的语气。2、引读第三次家长会时,母亲因没有听到老师点儿子的名字而感到出乎预料,不习惯,引导学生用词语想象母亲面对老师时的心情,感受母亲内心的惶恐,不安。说明:前两次家长会上老师的话内容相似,都是老师批评、指责儿子,因此同时出示两次家长会上老师说的话,让学生先自读体会,在读中初步感受老师对待儿子的态度,进而理解“不屑一顾”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次有感情朗读。而第三次家长会则通过老师的引读,通过想象体会母亲心情,从中感受母亲因屡遭指责后诚惶诚恐的心理。品读家长会后母亲对儿子说的“谎言”,感受母亲对儿子的期待和内心的悲痛。1、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父母家长会上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后的态度。2、出示母亲对儿子说的话:“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别的孩子的妈妈都非常羡慕你的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老师对你充满了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一定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⑴对比朗读,老师读在家长会上说的话,学生读母亲对儿子说的话。⑵自读母亲对儿子说的话,从母亲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⑶组织交流,随机板书:表扬充满信心非常满意小结: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期待和鼓励板书:鼓励期待3结合母亲听了老师的话后的感受,谈谈母亲说话时的心情,学生交流。4、在朗读中体会母亲内心悲痛,但为了儿子却强颜欢笑,用谎言来激励儿子。指导朗读带这份感情再读课题。说明:很多学生都有在家长会后被父母批评的经历,因此让他们结合生活经历谈父母的态度,他们有话可说,体会更深,而文中母亲的做法却决然不同。学生在朗读母亲的话时,从话语表面的意思来看,母亲是高兴的、喜悦的,可一旦结合上文,就可深深感受到母亲内心深处的那种痛苦,为了鼓励儿子,她在强颜欢笑。因此,教学时,教师先采用对比朗读,让学生初步感受母亲内心和表面的不一,再引导学生从母亲的谎言中了解她对儿子的鼓励和期待,在此基础上读好母亲说的话,体会母亲说话时的心情,通过层层推进,使学生真正理解“谎言”背后的深刻含义。㈢从儿子的变化中,感受母亲的“谎言”给儿子带来的力量和勇气。1、假设母亲前两次家长会后都把老师的批评、指责如实地告诉儿子,儿子会怎样。2、找出文中描写儿子行为发生变化的句子。3、交流儿子的变化,理解“破天荒”、“黯淡”、“温顺”,想象儿子变温顺后的表现。板书:破天荒温顺等小结:在母亲的鼓励下,儿子在不断的进步。板书:进步4、出示儿子考入清华大学后说的话:“妈妈,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尽管你说的都是骗我的话。我知道这些话只是一层纸,一捅就破,但我还是喜欢听,因为它成了我学习的动力。”⑴读了这句话,你想对儿子或母亲说些什么?⑵组织交流,体会儿子的懂事和母亲的良苦用心。板书:懂事⑶指导朗读。5、带这份感情再读课题。6、联系学生实际,明确不管父母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其用意都是善意的。说明:这一环节主要通过两种完全不同结果的对比,感受母亲说谎的真实动机,感受母亲教育的高明,再带着这种理解读题。儿子的哭声里既有对母亲深深的感谢,也是为自己这些年艰难的求学经历而哭,正确理解了儿子哭声里包含的丰富情感,就不难体会儿子的懂事。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根据板书回顾全文:读幼儿园的时候,老师说儿子有多动症,而母亲,小学的时候,老师说儿子,而母亲;初中时老师说儿子,而母亲;高中毕业后,儿子。母亲悲的是——,喜的是——。2、音乐渲染,读文章的最后两句话。3、总结:儿子能考入清华大学,是因为,因为。说明:回顾三次家长会,既是让学生再次整体感受课文内容和母亲的良苦用心,进一步理解母亲此时为什么悲喜交集,在背景音乐的渲染下,学生的情绪也很容易被调动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