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法除法教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数乘法除法教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小数乘法除法教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小数乘法小数除法解决问题【第一篇】小数乘法小数除法解决问题1.一个长方形花圃,长,宽为,现把这个长方形花圃的四周围上篱笆,需要篱笆多少米?这块长方形花圃占地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整数)2.一个乒乓球售价元,一筒乒乓球有12个,买5筒乒乓球要多少元?3.一只梅花鹿高。一只长颈鹿的高度是梅花鹿的倍,这只长颈鹿高多少米?梅花鹿比长颈鹿矮多少米?4.一个房间长,宽。现在要铺上边长为的正方形地砖,100快够么?5.王老师从家骑车到学校要用小时,家离学校有多远?如果他改为步行,每小时走5km,用小时能到学校么?苹果:元/箱,梨子:元/箱,香蕉:元/箱。学校食堂准备购买下面这些水果,100元够么?学校电脑室的地面是长方形的,长为,宽为,用边长为的正方形地砖铺地,100块够么?(不考虑损耗)小明家的客厅长,宽,现在用边长为的正方形地砖铺地,100块这样的地砖够用么?(不考虑损耗)足球:元/个,羽毛球元/个,中国象棋元/七、小数乘法和除法【第二篇】第七章:小数乘法和除法知识点梳理:1、小数乘整数:表示若干个小数相加2、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变大:一个小数向右移动一位扩大10倍,向右移动2位,扩大100倍。3、小数除法的运算: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另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4、小数除以整数:与整数除法一样,知识多个小数点而已5、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点向左移动等于对小数进行缩小,左移一位缩小10倍。典型例题:1、启发:西瓜8毛钱一斤,要求“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3”是求几个相加的和?这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有一个因数是小数)2、是几位小数?×3的积是几位小数?3、3斤苹果,买了斤,你能求出妈妈买的这苹果的单价吗?4、出示例2:除以10、100、1000各是多少?5、妈妈去农贸市场买了3千克鸡蛋,付了20元,找回了元,平均每千克鸡蛋多少元?6、甲数比乙数多3,甲数除以100后正好是,乙数是多少?7、小马虎计算除以一个数时,由于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点错了一位,结果得到了12,原来的除数是多少?8、甲乙两个数的和是,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等于乙数,则甲数是多少?课后练习: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千克=()克千米=()米克60克=()千克380平方分米=()平方米2、一个数的7倍是,这个数是()。3、是23的()倍。4、把米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米。5、连续减去()个后所得的数为。6、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它们的和是()。7、已知两个数的商是,如果被除数扩大100倍,除数也扩大100倍,那么商是()。8、甲乙两个数的积是,如果甲数扩大100,乙数扩大10倍,那么,甲乙两数的积是()。9、两个数的商是,如果被除数扩大100倍,除数缩小10倍,商是()。10、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甲数为,乙、丙两数的平均数是()。11、一个数先减去4,再将差扩大4倍,再加4,将结果缩小4倍,得,原来这个数是()。12、甲、乙两数的商是,如果甲数扩大10倍,乙数缩小10倍,这时甲、乙两数的商是()。13、一瓶油连瓶重千克,用去一半后,连瓶还重千克。原来有油多少千克?瓶重多少千克?14、足球价钱是元,比一只排球的价钱2倍少元,一只排球多少元?15、修路队修两条路,第一条路长千米,比第二条路的3倍多千米,第二条路长多少千米?16、甲、乙两数的和是,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正好等于乙数。甲、乙两数各是多少?17、甲、乙两数的差是,乙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和甲数相等,甲数是多少?18、甲数减去乙数等于,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等于乙数,甲数是多少?19、五位裁判给一位体操运动员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得分分;如果只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分分;如果只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得分分。如果不去掉最高分与最低分,这位运动员的平均得分是多少?小数乘法和除法【第三篇】小数乘法和除法(二)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第九册第94页例7和“试一试”,练习十八第1、2题。学情分析:本学期学生已学习了小数除法,并已经掌握了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求小数的近似数,还学了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所以在教学求商的近似值时,主要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小数除法计算中商的近似值。2、让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教学过程:一、复习1、写出下表中各数的近似值。精确到个位精确到十分位精确到百分位精确到千分位学生独立完成,校对后问:精确到个位,你是怎么看、怎么想的?精确到十分位呢?使学生明确:精确到哪一位,就再往后看一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值。2、求出×积的近似值(保留一位小数)(点评:本环节的设计主要让学生复习回顾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在一般情况下,往后看一位,采用“四舍五入”法。为学生学习求商的近似值作了铺垫。)二、教学例71、出示例7下面是几种动物在水中的最高游速。动物名称海狮海豚飞鱼速度(千米/时)405064提问: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帮助学生理解最高游速、千米/时的含义)2、板书问题:海狮的最高游速是每分多少千米?学生独立列式,交流:40÷603、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40÷60,请一个学生上台板演。教师巡视,发现有些学生算着算着就停笔了。提问:你们怎么不算了呀?学生交流:除不完。4、谈话:为什么会出现除不完的情况呢?大家仔细观察一下竖式,你有没有什么发现?交流过程中教师相机把每次的余数40都用红粉笔描画。谈话:正因为每次得到的余数都是40,添0后再除所得的商也就一直是6。(板书:余数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商也就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象„„这样的小数,就叫做循环小数(板书:循环小数:„„)5、谈话:像这样除得循环小数的情况,我们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值。提问:如果把这道题的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结果是多少?学生尝试把横式和答语写完。问:你是怎么做的?(保留两位小数就是要精确到百分位,要看千分位上的数是6,要向前一位进1,约等于)交流:(1)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2)横式上写“≈”号(3)答语中要写“大约”板书:40÷60≈(千米)答:海狮的最高游速大约是每分千米。提问:列竖式时,很多同学都除了很长一串,如果你事先知道保留两位小数,你会怎么做呢?小结:以后遇到要求近似数的时候,要先看清楚精确到哪一位,除的时候,只要再多除一位就可以了,这样可以节省解题的时间。(点评:利用学生在计算中产生的认知矛盾,老师适当地介绍了循环小数的含义,并让学生把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对循环小数的介绍是结合具体的除法计算过程,作了形象的描述,让学生在直观水平上认识了循环小数。)三、试一试1、提出要求:你能算一算海豚和飞鱼的最高游速大约各是每分多少千米吗?(得数保留三位小数)2、学生尝试完成,教师巡视校对50÷60≈(千米)64÷60≈(千米)答:海豚的最高游速大约是每分千米,飞鱼的最高游速大约是每分千米。3、比较试一试的两题与例题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都列除法来计算,且都不能除完;不同点是:例题要求得数保留两位小数,试一试的两题要求保留三位小数,所以除的时候要除到万分位;40÷60时,每一次的余数、每一次的商都相同,而50÷60,64÷60时,却不是这样。)4、提问:这两题在解答时有什么要注意的?使学生明确(1)列竖式时要除到小数点后第四位(2)横式上要写“≈”,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3)写答语时要用“大约”(4)除法竖式中,除数每添一次0,商就要商一次。5、对呀,64÷60,有没有同学的结果是呢?你知道错在哪里吗?让我们一起再来算一遍。教师边板书边强调:第一次商1后得到的余数4添0得40,40小于60,仍不够商,这时一定要先商0,再在40后再添0,得40后继续除。板书:除法竖式中,除数每添一次0,商就要商一次。6、揭示课题:这几点就是我们在求商的近似值时要注意的。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商的近似值”(板书课题:商的近似值)(点评:有了例题学习的基础,试一试放手让学生自己解答,但这两题与例题又有不同之处,教师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明确了求商的近似值时的注意点。并充分考虑到小数除法中没有商中间有0的除法例题,因此对64÷60作了讲解,符合教材实际与学生的需求。)四、练习1、写出下面各循环小数的近似值。(得数保留三位小数)„„≈„„≈„„≈„„≈学生独立完成后再校对2、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商的近似值。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16÷23÷(1)学生观察题目,思考,怎样解答比较好?(2)交流:a、因为每一题都要分别保留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所以可以各列一个竖式,成为9道题。b、一道题,只要列一个竖式,算到小数点后第四位就行了,然后利用这一个竖式上的商直接把三个要求都完成,这样一共列三个竖式就行了。所以第二种方法更简便、快捷。五、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虽然今天学习的内容没有很大的思维难度,但是对计算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同学们一定要认真仔细地看清楚题目,要求我们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多算一位,并认真地把每一步都算对。(总评:本设计将以往的计算课与概念课的教学融为一体,计算教学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正确率,所以要掌握科学的计算方法;概念教学要清晰明了,让学生理解概念的含义。本节课通过计算让学生直观感知了“循环小数”的特征,通过多层次的练习,让学生熟练地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小数乘法和除法一【第四篇】第一课时:小数乘整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69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计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教具:课件。学具:计算器。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提出课题。师:同学们,有关小数的计算,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指名提问)那么猜猜看,有关小数的计算还得有哪些?师:是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第一课时“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习得方法。(一)依据信息,提出问题。1、出示例题场景图,提问:请看屏幕,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生1:夏天每千克西瓜元,冬天每千克西瓜元。(好的,你说。)生2:冬天的西瓜比夏天贵。说明:是的,反季节的水果价格比较贵。2、提出问题。师:根据这些信息,要求“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你会列式吗?学生列式。同意吗?(二)解决问题1。1、尝试。激发:×3就是小数乘整数,能不能自己想办法算出得数?先想一想,再在练习本上算一算。算好了,请举手。学生思考、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用的方法。2、交流。师:算好了,谁先来说说?生1:用加法:++=。引导:板书++,问:怎么算?想三八二十四,写4进2。3个相加算出结果,也就是×3表示什么?说明:是的,小数乘法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生2:元=8角8×3=24角24角=元引导:你有想到这种方法吗?有想到的请举手。问:为什么要把元换算成8角?也就是把小数换算成了整数8。(板书:小数―整数)评价:很好,能用元角分的单位换算,计算出结果。生3:因为8×3=24,所以×3=。引导:有这样想过的请举手。你是怎么想的?这样想有没有什么道理呢?我们一起来看,这里的8根据小数的意义,可以看做…(8个),8个乘3就是…24个,24个就是。是这样吗?3、比较。师: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在算×3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想到了什么?〖8×3〗也就是都把小数乘整数变成了…整数乘整数。4、列竖式。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你说我来写,先写…,再乘3,3写在哪儿?(板书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