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你知道初三上学期的语文教案怎么写吗?《元日》是北宋大诗人王安石描写春节到来的名句。来看看初三上学期的语文教案吧!欢迎咨询!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1一、导入1、课件:迎新春2、说说看你想到了什么?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过年的感受。3、揭题:在有关春节的古典诗歌中,有一首古诗流传甚广,影响深远,那便是王安石的作品《元日》。4、解题:元日二、学文1、初读,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2、学贵有疑:预习时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师板书。3、学应有法,解疑哪位同学能帮助解答?你是怎么知道的?请把你的学法金钥匙告诉大家。教师相机指导。爆竹:炮仗鞭炮指名书写,师范写。(·)的爆竹声(噼里啪啦噼噼啪啪此起彼伏)岁:年,哪些词或诗句也曾用到岁?岁岁平安“一岁一枯荣”除:除去送走过去屠苏:草名酒曈曈日:初生的太阳太阳初升时光亮的样子新桃旧符:老师也有把金钥匙,每一单元的整体预习是非常重要的。请同学们翻开123页,拿起笔来,不动笔墨不读书,咱们快速地默读开卷有益:过年,你就明白新桃旧符是什么了。指名说:桃符是什么?它就是现在的春联。4、理解感悟①明诗意: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同桌试试,指名说,课件:结合画面,再次描述。师描述②想象说话:快过年了,你是什么样的心情?根据你的生活经历,说说你过年时总做些什么?请同学们闭眼想象,脑子里就像在演电影一般浮现出过年时的情景,你仿佛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师范读,生想象,指名说。③指导读:同学们的想象力真是丰富,把过年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景象描绘出来。真棒!不知道你能不能用你的声音和表情把元日的热闹气氛表现出来?自己试试。指3-4名读,评价④背诵,画面辅助。三、拓展,了解春节的各种习俗1、贴春联: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指名读,渗透春联的知识:春联有上联和下联之分,还有横批。2、对对联:你能试着对出下联吗?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迎新春。3、课文插图里也有一幅春联,你能读出来吗?被挡住的字咱们帮它填上: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横批:辞旧迎新相机了解除夕夜5、贴春联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憧憬与祝愿,增加了节日的气氛。语文天地里也有一幅对联,请看:·莺歌燕舞春无限,雨顺风调岁有余。你能说说它表达了什么样的祝愿吗?6、交流带来的春联。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2教学要求:知识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情感目标: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能力目标: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具准备:字典、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插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读通诗歌。上课前,我们先来读一组词语。1.孩子们,当这些词语出现在你的眼前,你想到了什么?——过春节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过春节的?(放爆竹、贴春联和福字、拜大年)2.你们想知道古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吗?宋代诗人王安石就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叫做《元日》。(板书)读题。3.解题:古人用“元”表示头、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什么意思?指哪一天?古人认为春节是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故又称“三元”。再读课题。4.想听听这首诗吗?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气氛?二、品词析句,体悟诗情。1.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古人到底是怎样过春节的呢?自己读读这首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节,人们放起了鞭炮,听着“噼里啪啦”的声音,我们的心都情不自禁地被感染了。诗中的哪个词就是指“鞭炮”呀?(爆竹)你们知道除夕夜的爆竹声,哪一时刻最响?为什么?那一时刻,新旧更替,这个“除”的意思就是----更换。这里的“岁”是什么意思?年,哪些成语或诗句也曾用到岁?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读了这句诗,你一定想起了自己在除夕夜放鞭炮的情景,能给大家说说吗?从这鞭炮声中,你仿佛听出了什么?是啊!这响亮的爆竹声充满了喜庆和希望,这响亮的爆竹声送走了旧岁,迎来了新春。谁来读?人们放爆竹就是为了辞旧迎新啊!怎么能不快乐呢?齐读。▲“春风送暖入屠苏”在这阖家欢乐的日子里,人们除了用放鞭炮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还会喝口香醇美味的屠苏酒。知道什么是屠苏酒吗?这可不是一般的酒,它可是除夕之夜,人们将最新鲜的屠苏草浸入酒中,大年初一一大早全家人欢聚一堂,迎着和煦的春风,品这新年第一口酒!想象一下,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呢?评:人们的心中一定会涌起一阵阵暖流。是啊,就像春天里的风一般给你带来温暖。那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春风不仅把温暖的气息送入屠苏酒中,更将这暖暖的春意送进了人们的心田!谁来吟一吟这句诗?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古代人在礼仪上一般讲究先长后幼,可是只有饮这屠苏酒时是先幼后长!不相信?有诗为证:“不觉老将春共至,手把屠苏让少年。”这正是因为新春开元,年轻人又长了一岁,充满着朝气和活力。长辈们希望他们在新年里能有新的作为!回忆一下,大年初一,长辈们常会怎样祝福你?2.小结:同学们,听着清脆的爆竹声,品着醉人的屠苏酒,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你们心中一定充满着喜悦之情。(出示两行诗)指名读。评价:听着你的朗读,我们好像已经融入了那快乐、喜庆的氛围当中去了。愿意和他一样快乐吗?咱们一起读吧!▲“千门万户瞳瞳日”其实除了放鞭炮、喝屠苏酒之外,人们还会用其他方式欢度春节。除夕之夜,人们常常会一夜不睡觉,为的就是迎接新年的第一缕阳光。你知道“曈曈”是什么意思吗?这个词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看偏旁,跟什么有关?形声字,“曈”(由暗渐明)——曈曈:古诗的语言追求精练,这里却舍得用两个字。为什么呢?重叠使用,就是为了强调太阳刚升起时明亮的样子。想象一下,在经历了一夜的等待之后,人们看到东方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多么温暖,多么令人欣喜!那一轮瞳瞳红日,在守岁的人们眼里其实象征了什么?(光明与希望)那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千家万户都照进了温暖而明亮的太阳)这阳光也照到了人们的心里,在新的一年里。让人感到前途一片光明,充满希望。谁能读出这种充满光明,充满希望的感觉?齐读。▲“总把新桃换旧符”是呀!瞳瞳红日象征着美好的前景,那红彤彤的春联其实也寄予了人们的希望与喜悦之情。知道古人怎么称呼春联吗?他们把它称之为“桃符”。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桃符”的?你们看:这就是桃符。古人认为桃木是一种神木,可以避邪。所以在上面写上字或像这样画上画,就可以避邪祈福。后来桃符就逐步演化成了我们今天的春联。我们书上的彩图中就有一副春联,你们注意到了吗?老师用简体字把它写出来了,你会读吗?这可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它以工整的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抒发了美好的愿望。让我们再来读一遍。“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一句什么意思?人们的这一举动有什么含义吗?当你换下去年已经陈旧的春联,换上崭新的春联时,你的心中是怎么想的呢?3.小结:难怪古人在春节时“总把——”,“桃”和“符”指的都是?压缩省略,交替使用,古诗的语言多么凝练!让我们一起诵一诵三四两句诗。4.总结:放爆竹、饮屠苏、换桃符,几个典型画面,寥寥数语,就给我们勾画出欢度新年的喜庆景象。时至今日,人们每到辞旧迎新之时,仍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王安石的这首《元日》。指名读。就让我们在这种喜悦的气氛中,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读好这首诗吧!齐读。5.孩子们,王安石笔下的,仅仅是一幅节日风俗图吗?此时的他,已度过了人生中第四十九个元日,每一次都是这样过春节,为什么偏偏在这年写下《元日》呢?有时候我们了解了作者和写作背景后,对诗歌的理解会更加深入。(出示背景,生浏览)看出什么来了吗?是啊,他坚信自己政治改革的春天必将来临,到时定会辞旧迎新,万象更新!这就是所谓的“诗言志”(板书)啊!诗是表达作者情感,表达作者志向的。现在的你,对这首诗一定更加深有感触,那就让我们融入朗读吧!配乐读。6.我们曾经学过王安石的另一首诗《梅花》,还记得吗?在这首诗中,诗人又寄予了自己怎样的志向呢?这时的王安石变法失败,_辞职,十分孤独。但他仍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诗中的梅花,正是作者人格的化身。齐读。7.总结:同学们,不管是《元日》表达出的对变法的充满希望,还是《梅花》所表达出的高洁坚强,无一不在托物言志,借诗传情。所以,我们在读一首诗的时候,更是在读诗人的一颗美好的心灵,希望你们都能用心去读好每一首诗歌,每1文章!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3一、教学目标:1、读准“爆、屠、曈、符”的字音,认清字形,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能背诵。2、通过讨论及合作交流,学会“屠苏、曈曈日、桃符”等生词,理解诗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3、通过关于春节民俗资料和诗歌背景资料的补充阅读,体会本诗所描写的场景和所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喜爱我国的民俗文化。二、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三、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春节民俗,搜集春联。2、教师制作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解题。1、课前循环播放过年的相关乐曲及图片。2、非常高兴今天能和我们四(2)班同学一起学习《元日》这首古诗。来,齐读课题。3、同学们,刚才课前你们听到的歌曲、看到的图片十分喜庆,一般是在什么时候听到、见到?(过年)提到过年,我就想到“新年”一词,[出示:新年]平时我们所说的“新年”一般有两个时间,你知道分别是指什么时候吗?[出示:元旦:阳历1月1日;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这里的“元”是什么意思?[出示:元:第一、起始。]元旦就是阳历的第一天,春节就是农历的第一天。4、现在你知道课题什么意思了吧?(板书: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元日》这首诗给我们描绘的就是人们欢度春节的情景。你们喜不喜欢过春节啊,让我们一起欢快地再读一次课题。(二)检查预习,读准古诗。1、这首诗是宋朝的宰相王安石写的(板书:[宋]王安石)他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位大诗人。2、课前同学们都做了预习,下面就看看大家的预习效果,谁能接受我的第一个挑战[出示:挑战一]。指名读诗(2人),相机正音。3、老师发现,刚才两位选手很了不起,尤其这几个生词读得特别准确[出示:爆竹、屠苏、曈曈日、桃符],谁再来教教大家。指名1人读其他跟读。会读还要会写,我们再来记一记这几个生字的字形:三个生字结构都不一样,一起说说?知道“爆”字为什么是“火”字旁?注意可别写错。在书上描红(P132),提醒写字姿势。4、让我们把生字带进古诗,一起挑战第一关(齐读古诗)。(三)交流学习,理解诗意。1、通过学习,我们已经能把古诗读正确读流畅了。接下来我要发出第二关挑战[出示:挑战二]。2、引导学法:同学们,我们只有读懂了词语的意思才能理解诗句的意思。看一看,这首诗里你有哪些词语不明白的?[出示全诗,相机点击词语]3、平时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是怎样解决的?(指名说)是的,我们一般有三个途径解决:[出示:(1)联系上下文猜测;(2)查找资料(字典、词典、辞海、网络等);(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或请教别人。]4、现在你能利用上述的解词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吗?[出示诗歌]集体交流。[相机出示“屠苏”、“曈曈日”、“桃符”的解释]5、理解了重点词意,现在就请你准备迎接挑战,说说诗句的意思。你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跟前后左右同学一起讨论。6、交流理解诗意:[出示全诗](1)第一句:A、谁来挑战第一句?(在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一年又过去了。)B、指导朗读: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人们都在“噼里啪啦”放鞭炮,给你什么感受?(板书:热闹、喜庆)指读(2人),男女分别读。(2)第二句A、谁来挑战第二句?(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人们喝了屠苏酒感到很温暖。)B、组织交流:理解“入”。这“温暖”仅仅指的是人们身体上的温暖?(心里还充满了希望。)C、指导朗读:谁能读出这温暖的、充满希望的感受?指读(2人)小组读。(3)第三句A、谁来挑战第三句?(千家万户都照进了温暖而光亮的太阳。)B、指导朗读:太阳给人温暖、光明与希望,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读(2人),齐读。(4)第四句A、谁来完成最后的挑战?(每年春节时人们总要用新春联换掉旧春联。)你知道春节贴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