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杨修之死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杨修之死教案《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以感叹的方式叙述了曹操杀死杨修的过程和原因,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曹操与杨修之间的矛盾冲突。再来看看初三语文杨秀芝之死的教案!欢迎咨询!初三语文杨修之死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资料,分析了解曹操、杨修的性格特征;2、学习本文透过典型事例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法;3、获得人生启示和写作上的启发。[教学重点]能复述课文,分析了解人物性格;讨论杨修死因,记叙顺序。[教学难点]探究杨修之死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入激趣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首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创设适合本文教学的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情感随着音乐仿佛回到三国那硝烟弥漫的战场,曲终,让学生说说这是那部电视剧的主题曲,然后导入:这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个经典故事:《杨修之死》2、走进作者罗贯中和《三国演义》(先由学生介绍,然后多媒体展示主要资料)二、整体感知1、学生听读课文,要求学生不看书,回答下列问题;1〉杨修是怎样死的?2〉文章共写了几件事?2、自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1〉给不认识的字注音不理解的词注释。(实用工具书,小组讨论或请教老师解决)2〉请用一个短语或句子概括每个故事。3〉复述故事要求每人选取其中一个故事用自己的话来复述,要重点突出,条理清楚,声音洪亮,说出每次曹操的心理反应,然后叫七个学生分别来复述下列故事,大家以起来作简要评价。鸡肋事件,改建园_,分食酥饼事件,“梦中”吴质事件教植杀吏答教事件四、再读课文,分析人物性格1要求:先用几个词概括出人物性格并说出依据。安排:一二组分析杨修的性格,三四组分析曹操的性格。2、教师小结补充说明历的曹操与小说上的曹操不一样,让学生辨证地、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五、讨论:1、杨修因何而死?关于杨修的死因,有人说,杨修是恃才放旷招致杀身之祸,有人说是因为曹操忌才妒贤,处死杨修以除后患根据本文,你的看法是什么?并说出理由。2、本文采用了什么样的记叙顺序?六、作业1、如何做人:小说中的曹操和杨修都不是完人,假如让你给曹操和杨修各进一言,你会和他们说些什么?对你本人待人处世有哪些借鉴作用?2、如何为文:学习本文,你学到了哪些叙事手法?对你以后的作文写作有什么启发?七、小结总结归纳本节课学习的资料,表扬学生的学习成果留下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假如你是曹操,你会如何对待恃才放旷的杨修?假如杨修与曹丕交好,曹操还会杀死杨修吗?等等在《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歌声中结束本课的学习初三语文杨修之死教案2[教学设想]《杨修之死》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1自读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本文叙述的是魏蜀汉中争夺战最后阶段,曹操军队撤退前的情况,本文从不同侧面展开了曹操和杨修的矛盾冲突,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本文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这是培养学生欣赏小说作品能力的良好教材。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反复研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注意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掌握生字词。能正确找出文中顺叙与补叙部分,并能具体分析补叙的作用。评析曹操和杨修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之后,让学生一起背诵曹操的《龟虽寿》和《观沧海》,拉近与曹操的距离。再找同学讲几个关于曹操的故事,初步感受曹操的性格。2、学习生字词3、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问:通过阅读你发现课文有什么突出的特点?结构、思想内容等方面都可分析。学生回答后,根据学生的分析,制定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果老师事先预想的目标学生没有提到,老师可适当补充。4、学习目标确定后,进行分组讨论。每四个同学组成一个课题攻关小组,每人都是研究员。每个学习目标就是一个课题,课题攻关小组任意选择,研究自己最感兴趣的课题。所选课题,可以是一个,也可是多个。所选课题研究完了,还有剩余时间,再去研究其他课题。二、一、作者和《三国演义》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才华出众。但时局,政治,才人志士流落荒野。罗贯中郁郁不得志,转而编著《三国演义》,以古鉴今,抨击时政。是继施耐庵之后,又一个以小说创作流芳百世的小说家。他广泛搜求了有关平话、戏剧和传说,参考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三国故事进行了再创造;以史实为基础,融合大胆而合理的想像和虚构,创作了“七实三虚”的历史小说巨著《三国演义》。罗贯中在这部巨著里,借叙述魏蜀吴三国征战的历史故事,对作了愤怒的抨击,提出了自己的鲜明政治理想──仁政。这个观点形成全书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使曹操和刘备两个艺术形象鲜明对比,互相衬托,以强烈谴责,热烈颂扬仁政。三、1、本文语言简洁凝练。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中所写的6个故事。(答案参见指导书。)杨修卖弄聪明1.破字忌2.分酥恶杨修揭穿曹的心思3.破梦愈恶杨修参与曹的家事4.吴质事件愈恶5.教植出门怒6.教植作答杀修之心2、这七个故事各表现出曹操和杨修的什么性格特点?(答案参见教师用书。)曹操的复杂性格:即十分诈,又有深谋远虑。阴险虚伪、狡诈猾。杨修的聪明才智和“恃才放旷”3、画出表现曹操对杨修态度变化的词语。明确:忌——恶——愈恶——愈恶——怒——有杀修之心4、记叙的顺序有哪些?(顺叙、插叙、补叙、并叙等)本文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顺叙、补叙)找出补叙部分并思考补叙的作用。(与顺叙相结合,层层深入,揭示杨修之死的原因,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极具吸引力。)第二部分从记叙的顺序看属于哪一种?本部分与题目有什么关系?明确:补叙目的在于说明杨修之死的深层原因,揭示杨修之死是曹、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5、根据课文的记叙顺序可把文章分为几部分?明确:三部分——1至3段为第一部分,写杨修被曹操所杀。4至9段为第二部分,写杨修和曹操之间矛盾的发展过程。10至12段为第三部分,写曹操兵败班师。由这个分析,我们还可看出本文补叙在结构上的作用:使文章的结构层次分明。6、曹操杀杨修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思考课后第三题来解决这个问题。7、曹操强行进兵,结果惨败,写这个情节与杨修之死有什么关系?明确:有关系。写此情节,意在证明杨修死前的分析和预见是非常正确的,从而揭露了曹操杀杨修是忌才,“惑乱军心”只是借口。8、假如你是曹操,你会不会杀死杨修?理由是什么?如果不会,你要如何安置这个锋芒毕露的不大听话的人物?这个问题,不要求有统一答案,学生可畅所欲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9、假如你是杨修,你会如何与曹操相处?也不要求答案统一。10、《大回》一文中有句话:“能人全都死在能耐上。”学了本文后,你对这句话有没有更深的理解。畅所欲言。四、拓展阅读。阅读教学用书P83《曹操为什么杀杨修》,了解曹操杀杨修的其他原因。若没有时间,老师可将材料印发,让学生课下阅读。或者将其内容概括如下:孔融、弥衡因不肯依附与曹操,先后被杀。杨修与其二人气味相投,算是一派,他虽身归曹操,心却不依附。这早被曹操看在眼里,恨在心里。杨修之父杨彪曾任汉献帝太尉,被曹操诬陷入狱,后经孔融申辩,方才放出,回家闲居。可见曹杨两家早有芥蒂,这也是杨修死因之一。五、总结老师概括这节课所学内容,表扬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谈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自己有哪些收获。六、布置作业:阅读〈〈三国演义〉〉初三语文杨修之死教案3教学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和罗贯中,掌握课文资料和叙述顺序。2、积累文言词汇,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潜力。3、分析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4、分析理解杨修的死因,深入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5、总结杨修之死给我们的启示。教学难点:探究杨修死因,总结杨修之死给我们的启示。教学重点:1、能用自己的语言,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2、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音乐导入: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其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作为欣赏者的我们,仿佛又被带到了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在三国的历史舞台上,以前有过许多鲜活的面容,涌现出许多的人物。我们以前接触过其中的两位,一位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一位是知人善任的刘备。人们常说:三国看智,水浒看勇。三国有无数的智者,有被重用的幸运者,也有被埋没甚至残杀的不幸者,这天,让我们共同学习罗贯中的《杨修之死》,共同来关注杨修的命运,并能从杨修的身上得到一些启示。二、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72回,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时诸葛亮已智取汉中,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败,只好退兵斜谷口,以待时机。但终因蜀兵用心防守,难以进取。“杨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三、学生初读课文,掌握字词庖(páo)官主簿(bù)谮(zèn)绰(chāo)刀恃(shì)才放旷麾(huī)四、整体感知1、理清结构,复述故事要点。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杨修被曹操所杀。第二部分(第4――9自然段)记叙杨修和曹操之间矛盾的发展过程。第三部分(第10――12自然段)写曹操兵败班师。2、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在这些事中,杨修表现如何,曹操态度怎样?①破字忌;②分酥恶;(杨修卖弄聪明)③破梦愈恶;(杨修揭穿曹的心思)④吴质事件愈恶;⑤教植出门怒;⑥教植作答已有杀心。(杨修参与曹的家事)3、你认为杨修之死的原因是什么?一是由于杨修能够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思考到留他在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总想找一个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杀掉。二是杨修恃才放旷,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置军纪于不顾,扰乱军心,因此,他的被杀是咎由自取。三是由于杨修已深深卷入曹丕和曹植争夺的斗争之中,曹操为身后人的安危思考必定会杀掉他的。4、你认为曹操杀杨修是否有理?有有理之处,也有无理之处。有理之处:杨修身为曹操的高级幕僚,不思帮忙军队度过难关,反而影响军心,确实该杀。无理之处:一是曹操确定了具有暗示性的口令,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职责;二是处罚不公,斩杀了杨修,对自己的亲戚却没有丝毫处罚。5、第二部分从记叙的顺序看属于哪一种?本部分与题目有什么关系?补叙目的在于说明杨修之死的深层原因,揭示杨修之死是曹、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6、课文第三部分资料与题目有什么关系?明确:意在证明杨修死前的分析和预见是十分正确的,活曹操输给了死杨修,目的在于揭露曹操杀杨修是忌才,“惑乱军心”只是借口而已。7、曹操兵败,却又厚葬杨修,这是为什么?表现了曹操什么性格?曹操兵败,证明了杨修预测的正确性,众人对他杀杨修之举自然有疑意。曹操厚葬杨修,能够堵住众人之口,在众人面前表现出知错就改的举动,以笼络人心。这一举动,表现了杨修阴险虚伪的性格。8、你如何评价杨修和曹操?从他们二人身上在为人处世方面你有什么感想和收获?杨修:恃才放旷。曹操:阴险虚伪、狡诈猾。让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只要答案合理,不强求一致。现代青少年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有一部分人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养成了一些自私,惟我独尊,狂妄自大的坏习惯。杨修的死因与他的心理障碍有关。一个有心理障碍的人往往表现为:无法正确调整情绪,控制个人言行,狂妄自大、放荡不羁、孤傲自负……期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互相理解、尊重,在当今这个提倡合作、团队精神的社会里找到自己的位置。五、教学小结透过这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三国》中杨修和曹操的性格特点,学习了透过典型事件刻画人物的方法。明白了杨修的死因,也获得了一些启示,望大家能在杨修身上学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祝愿每个人都能拥有完美和谐的人际关系。六、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2、预习《范进中举》。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