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简单几何性质教学设计(精编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椭圆简单几何性质教学设计(精编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椭圆简单几何性质教学设计(精编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椭圆几何性质教学设计流程图1篇1:教学设计-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说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1)第二章第2节,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这节课是结合椭圆图形发现几何性质,再利用椭圆的方程探讨椭圆的几何性质,是数与形的完美结合,让学生在了解如何用曲线的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由数到形,由形到数”的转化,体会了数与形的辨证统一,也从中体验了数学的对称美,受到了数学文化熏陶,为后继研究解析几何中其它曲线的几何性质奠定了重要基础。2.教材的内容安排和处理考虑到椭圆的性质有较多拓展,我将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来完成,本课为第一课时,主要介绍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及其初步运用,在解析几何中,利用曲线的方程讨论曲线的几何性质对学生来说是第一次,因此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认知特点,改变了教材中原有研究顺序,引导学生先从观察课前预习所作的具体图形入手,按照通过图形先发现性质,在利用方程去说明性质的研究思路,循序渐近进行探究。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椭圆几何性质的理解和运用,而且更应重视对学生进行这种研究方法的思想渗透,通过教师合理的情境创设,师生的共同讨论研究,学生的亲身实践体验,使学生真正意义上理解在解析几何中,怎样用代数方法研究曲线的性质,巩固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达到切实地用数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识上,要掌握如何利用椭圆标准方程的结构特征研究椭圆的几何性质;学生的体验上,需要关注学生在探究椭圆性质的过程中思维的过程展现,如思维角度和思维方法。教学难点;利用曲线方程研究曲线几何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离心率定义的给出过程。二.学生的学情心理分析我的任教班是普班,大多数学生的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很强,但是他们的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烈,又具备了高一学习阶段的知识基础,因此依据以上特点,在教学设计方面,我打算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问题情境,结合图形启发引导,组织学生合作探究等形式,都符合我班学生的认知特点,为他们创设了一个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三.教学目标本着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原则,结合我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掌握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并能初步运用其探索方法研究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亲身的实践体验,利用椭圆的方程讨论椭圆的几何性质,经历由形到数,由数到形的思想跨越,感知用代数的方法探究几何性质的过程,感受“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的数学真谛,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重要地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自然和谐的教学氛围中,通过师生间的、生生间的平等交流,塑造学生团结协作,钻研探究的品质和态度,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椭圆几何性质的发现,学生得到美的感受,体验到探究之后的成功与喜悦。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的数学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使学生扎实地学会学习,真正的学以置用,为此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下:教学方法: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情境激趣法、引导发现法、合作探究法等等。(一)情境激趣法: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同时也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开阔他们的视野。(二)引导发现法:符合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三)合作探究法:1.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2.使学生体验到团结协作的力量以及探索发现的成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手段:新课标要求,立体几何的教学要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对于本节内容,我也采用了这样的思路。本节借助多媒体辅助手段及实物投影,创设问题情境,并通过图形引导学生形象直观地体验由数到形的过渡,便于学生观察、认知、探求、发现、归纳。五.学法指导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兴趣是前提)。例如导入,通过“神六”号这样一个人们关注的话题引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如,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利用曲线方程研究曲线性质,为了解决这一难点,在课前设计中改变了教材中原有研究顺序,让学生从观察一个具体椭圆图形入手,从观察到对称性这一宏观特征开始研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使他们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亲身体验几何性质的形成与论证过程,变静态数学为动态数学。教学中也突出多媒体辅助知识产生、发展和突破重、难点的优势,从而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过程与方法的掌握,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六.教学过程这是本节课教学过程的流程图,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五大环节,特点是以知识与技能为载体,过程与方法为主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目标的设计原则,突出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在本节课辅助知识产生,发展和突破重难点的优势。篇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教学设计《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教学设计哈工大附中闫晓丽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选修1—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椭圆的性质,能根据性质正确地作出椭圆草图;掌握椭圆中a、b、c的几何意义及相互关系;(2)通过对椭圆标准方程的讨论,使学生知道在解析几何中是怎样用代数方法研究曲线性质的,逐步领会解析法(坐标法)的思想。(3)能利用椭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德育目标:(1)通过对问题的探究活动,亲历知识的建构过程,使学生领悟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体验探索中的成功和快乐,使学生在探索中喜欢数学、欣赏数学。(2)通过“神舟7号”飞天圆梦,激发学生爱国之情。(3)培养学生既能独立思考,又能积极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椭圆性质的探索过程及性质的运用。教学难点利用曲线方程研究椭圆性质的方法及离心率的概念。教学方法发现探究式教学组织方式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师生共同探究相结合。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展示“神舟七号”飞船在变轨前绕地球运行的模拟图):,是我国航天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实现了几代中国人遨游太空的梦想,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知道,飞船绕地运行了十四圈,在变轨前的四圈中,是沿着以地球中心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运行的。如果告诉你飞船飞离地球表面最近和最远的距离,即近地点距地面的距离和远地点距地面的距离,如何确定飞船运行的轨道方程?要想解决这一实际问题,就有必要对椭圆做深入的研究,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求椭圆的性质。(引出课题)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谁能说说椭圆的标准方程(学生回答)。二.探索研究1.范围教师:同学们继续观察椭圆,如果分别过a1、a2作y轴的平行线,过b1、b2作x轴的平行线(课件展示),同学们能发现什么?学生能答出:椭圆围在一个矩形内。教师补充完整:椭圆位于四条直线x=±a,y=±b所围成的矩形里,说明椭圆是有范围的。x2y2教师:下面我们想办法再用方程2+2=1(ab0)来证明这一结论的正确ab性。启发学生,用方程讨论图形的范围就是确定方程中x、y的取值范围。从方程的结构特点出发,师生共同分析,给出证明过程。x2y2由2+2=1,利用两个实数的平方和为1,结合不等式知识得,abx2≤a2且y2≤b2,则有|x|≤a,|y|≤b,所以-a≤x≤a,-b≤y≤b。2.对称性的发现与证明教师:椭圆的图形给人们以视觉上的美感(课件展示椭圆),如果我们沿焦点所在的直线上下对折,沿两焦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左右对折,大家猜想椭圆可能有什么性质?(学生动手折纸,课前教师要求学生把上节学习椭圆定义时画的椭圆拿来。)学生们基本上能发现椭圆的轴对称性。教师:除了轴对称性外,还可能有什么对称性呢?稍作提示容易发现中心对称性。教师:这仅仅是由观察、猜想得到的结果,怎样用方程证明它的对称性?师生讨论后,需要建立坐标系,确定椭圆的标准方程。不妨建立焦点在xx2y2轴上的椭圆的标准坐标系,它的方程就是2+2=1。ab教师:这节课就以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例来研究椭圆的性质。教师:这样建立的坐标系对称轴恰好重合于坐标轴,我们先证椭圆关于y轴对称。为了证明对称性,先作如下铺垫:(一起回顾)教师:在第一册学过,曲线关于y轴对称是指什么呢?学生:曲线上的每一点关于y轴的对称点仍在曲线上。教师:要证曲线上每一点关于y轴的对称点仍在曲线上,只要证明-----学生:曲线上任意一点关于y轴的对称点仍在曲线上。在学生尝试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当他们难以把握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向,难以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时,这就需要教师适时进行启发点拨。教师:同学们阅读教材中椭圆对称性的证明过程,仔细体会并思考“为什么把x换成-x时,方程不变,则椭圆关于y轴对称”。请一位学生讲解椭圆对称性的证明过程,以此来训练学生表述的逻辑性、完整性和推理的严谨性。教师对学生的证明进行评价。教师:用类似的方法可以证明椭圆关于x轴对称,关于原点对称。课件展示x2y2对称性并总结:方程2+2=1表示的椭圆,坐标轴是其对称轴,原点是其对称ab中心.从而椭圆有两条互相垂直的对称轴,有一个对称中心(简称中心).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一环节进行反思,即通过建立坐标系,用椭圆的方程研究椭圆的性质,这种方法我们今后经常用到。投影显示下图及问题问题:图中的椭圆有对称轴和中心吗?指导学生思考讨论后获取共识:坐标系是用来研究曲线的重要工具,而椭圆的对称性是椭圆本身固有的性质,无论椭圆在坐标系的什么位置,它都有两条互相垂直的对称轴,有一个中心,与坐标系的选取无关。(此问题也为后面研究平移变换埋下伏笔)。3.顶点的发现与确定教师:我们研究曲线,常常需要根据曲线上特殊点的位置来确定曲线的位置。教师提问:你认为椭圆上哪几个点比较特殊?由学生观察容易发现,椭圆上存在着四个特殊点,这四个点就是椭圆与坐标轴的交点,同时也是椭圆与它的对称轴的交点。教师启发学生与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抛物线)的顶点作类比,并给出椭圆的顶点定义。教师:能根据方程确定这四个顶点的坐标吗?由学生自主探究,求出四个顶点坐标。即令x=0,得y=±b,因此b1(0,-b),b2(0,b),令y=0,得x=±a,因此a1(-a,0),a2(a,0)。结合图形指出长轴、短轴、长轴长、短轴长、长半轴长、短半轴长,半焦距,点明方程中a、b和c的几何意义和数量关系。由学生探究得出椭圆的一个焦点f2到长轴两端点a1,a2的距离分别为a+c和a-c。教师指出,这在解决天体运行中的有关实际问题时经常用到。4.离心率教师:我们在学习椭圆定义时,用同样长的一条细绳画出的椭圆形状一样吗?同学们能回答出:不一样,有的圆一些,有的扁一些。请同学们思考:椭圆的圆扁程度究竟与哪些量有关呢?课件动画演示此时学生展开讨论,可能有的说与a、c有关,也可能说与a、b有关等等。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化抽象为具体,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学生从演示实验观察到由于椭圆位于直线x=±a,y=±b围成的矩形里,矩形的变化对椭圆形状的影响。矩形越狭长,椭圆越扁;矩形越接近于正方形,椭圆越接近于圆;当矩形变为正方形时,即a=b时,椭圆变为圆。即当比值bb越小,椭圆越扁;比值越大,椭圆越接近于圆。aabcbc2a2?c2a2?c2由于===,所以当越大时,越小,椭圆?()aaaaaa2cbc越小时,越大,椭圆越接近于圆。把比值e=叫椭圆的离心率,aaa分析出离心率的范围:0<e<1。结论:椭圆在-a<x<a,-b<x<b内,离心率e越大,它就越扁;离心率e越接近于0,它就越接近于圆。所以说离心率是描述椭圆圆扁程度的量。bc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比值、的大小都能反映椭圆的圆扁程度,为什aac么定义是椭圆的离心率呢?因为a、c这两个量是椭圆

1 / 4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