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军转干部典型先进事迹材料(精编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模范军转干部典型先进事迹材料(精编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模范军转干部典型先进事迹材料(精编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先进事迹军转干部先进个人事迹1军转干部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一个在大型企业工作的军转干部,倾其大半生积蓄,辞职回到生他养他的黄桥老区办农场,为乡亲们探索结构调整之路,又把农场无偿捐给当地政府———在xx月16日公布的第五届____(省、市、区、县)精神文明新人新事候选人名单里,人们看到这样一个名字——叶留玉。就是他,放弃舒适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到生他养他的农村老家;就是他,为了给乡亲们调整农业结构趟出条新路,投入大半生积蓄,吃尽千辛万苦办起一个农场;就是他,在事业蒸蒸日上、效益节节上升时,将农场无偿捐赠给当地政府。采访叶留玉时,他平静地说:“树立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实现人生价值,是我毕生追求的目标。”决策:辞职返乡宣堡,地处黄桥老区,是泰兴有名的银杏之乡。33年前,叶留玉从这里走入军营,当上了一名工程技术兵。____年,正营级的他军转业到仪征化纤公司,先后任基建设备科科长、木制品厂厂长等职。就在事业一帆风顺的时候,____年,年届半百的叶留玉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辞职返乡,为乡亲们做点事情。对此,不论是单位领导还是亲朋好友一时都很难理解:老两口在仪征有着良好的待遇和生活条件,两个女儿一个已大学毕业在南京工作,一个正上大学四年级,“养养老、忙忙好”,过现成日子多好,为何偏要回老家找罪受?然而,老叶不这样认为。老区淳朴的民风培育了他敦厚善良的性格,20年军旅生涯养成了他脚踏实地的作风。此前每次返乡,他都通过探亲访友、走村串户了解家乡的点滴变化。____年初,叶留玉和老伴一起回乡探亲,发现庄上不少土地抛荒。一问才知道,当地农民习惯了稻麦两熟的传统种植模式,由于近年来粮价下跌,辛辛苦苦种一年田赚不到几个钱,想搞农业结构调整,又苦于心里没底,不知该如何着手。对故土有着深厚感情的叶留玉,看到这种状况心疼不已。难道种田真的没赚头了吗?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老叶决定发挥自己信息渠道广泛的优势,回乡搞种植养殖业,为乡亲们调整农业结构引条路子。和老伴统一思想后,老叶召开了家庭会议。他对两个女儿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回家乡不图名不图利,就想实实在在为父老乡亲们干一点事情。你们都已长大,该自己努力奋斗。我觉得,给子女留思想、留形象比留钱物更有价值。”熟知父亲品行的女儿们表态,坚决支持父亲,倾全家之力为家乡作贡献。苦干:建起农场辞职内退之前,叶留玉就十分关注农业发展。他先后订阅了800多元的报纸杂志,搜集整理了几大本农科资料,电视上的农技节目他更是常看常思。为确定项目,他先后十几次下苏南、去安徽、跑浙江,最终确定了立体规模种养模式。在宣堡镇政府的扶持下,____年10月,叶留玉接手镇西北一片偏远的林场,开始了他的再创业之路。这是怎样的一片林场呵!60多亩的土地除了四周有一些水杉树、围沟与其他田块隔开外,只有几间上可洞天、下无片席的破烂平房。没有水没有电,有的只是杂草丛生、地势高低不平的大片荒地。300米开外还有一个殡仪馆。签订租赁协议的当晚,叶留玉独自一人宿在了农场。在这个与城里家中三室一厅有着天壤之别的破屋子里,他怎么也睡不着。凌晨1点多正当他迷迷糊糊进入梦乡时,却突然被一阵随风吹来的送葬声惊醒。漆黑的夜晚,凄厉的声音让人毛骨悚然,叶留玉索性起身到田里割来杂草,聚拢点燃。范文2尊老敬老党员事迹材料我叫时xx,家住埠村镇埠东村,现在埠东村委会工作,兄弟四人,上有70多岁的父母,全家总共有18口人。多年以来,我们兄弟孝敬父母,兄弟妯娌和睦,邻里团结,遵纪守法等方面做了一点应该做的事情,下面就几个方面作以下汇报:一、孝敬父母我和妻子刘爱莲是____年初结婚,至今已有十九个年头了,一直和父母同住一个院、同吃一锅饭。我们是这样想的:父母岁数都大了,他们一辈子经历的苦难不可胜数,可想而知。随着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了勃勃生机,我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好、越来越红火,但我们绝不能因为生活好了而忘记生我、养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了我生命,抚养我们成人,是他们带我步入社会,教我怎样做人,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是做人最起码的标准,人人都要有一颗善良的尊重父母的心,我们的良知不仅仅埋在心里,更重要的是落实在行动上,精心赡养我们的父母,我们父母岁数都大了,生病长灾是必然的、在所难免的。我的母亲,从年青时身体就不好,有冠心病、胃下垂等疾病,每年都要住几次院,每当这个时候,都是我第一个带母亲去医院就诊,尽管我的工作很忙,但每次都是坚持到母亲病情稳定、痊愈后才离开病房。今年夏季的一个傍晚,天上的雨哗哗的下个不停,突然听到我的妻子焦急地喊:“你快来呀,咱娘病了。”我立即赶到母亲的房间,看到母亲吃力地低着头,呕吐不止。我没有再多想,立刻撑起雨伞,找了出租车,把母亲送到了医院,楼上楼下拿药、输水,一直忙到下半夜一点多钟,直到母亲的病情稳定下来,这才喘了一口气。我父亲今年也70多岁了,身体一直也很好,从小就基本上没打过针、吃过药,但天有不测风云,有次重感冒的确把我们吓得够呛,连续几天高烧不退,医生猜疑是不是患了出血热,为得证实,我与妻子两天往返于济南传染病医院化验血样,直到结果出来,排除了这种可能,这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陪父亲住了十二天院,直到父亲身体康复。从那年起,每年的春、秋两个季节都要给父亲输水疏通血管,减少患病的机会,常言道:“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个时候,我都和妻子、儿子说,不要和老人计较小节,尊敬老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虽然有些话年轻人不爱听,但绝无恶意,我们要耐心听,等听完再作解释,这样就会化解某些误会。所以结婚十几年来,婆媳关系一直很融洽,从没红过脸、吵过架。好心就有好报,我们对父母的精心照料,同时也换取了父母对我们儿孙的疼爱,每当工作都忙的时候,父母总是能给我们烧好开水、做好饭菜,照顾好两个上学的孩子,使我们安心工作。二、兄弟团结、妯娌和睦我们兄弟四个,有三个是中共党员,虽然都已分家过日子,各自有各自的家庭,但我们是分家不分心,每当家庭有事或困难的时候,我们总本稿版权是是聚在一起,共同商量解决困难的办法,特别是对待老人的问题上,我们都是争先恐后地孝敬父母的。比如:每当我父亲住院交药费的时候,我们兄弟四人都是争着去交钱,争着在医院照顾父亲。我父亲当时住的病房和医生值班室对门,当时的蔡群医生都受了感动,说:“在这里住院的病人这么多,但像你们这样伺候父母的,还真少见,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她们妯娌之间更是互相谦让、互相体谅,从不为鸡毛蒜皮的事计较,都本着以和为贵的态度对待对方,无论是对待自己的公婆还是对待侄子、侄女,都像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和亲生子女一样,一心一意。模范军转干部2一个把教育当“良心活”的人广东肇庆理工中等职业学校董事长梁承华践行科学发展观事迹2010年01月26日16:21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梁承华同志是广东省肇庆理工中等职业学校的创办人、董事长,曾被评为全军“雷锋式战士”、“雷锋式干部”、“全国模范军转干部”、“改革开放30年中国民办教育十大杰出人物”、“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广东省创业之星”。2009年6月2日,作为全国模范军转干部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09年12月28日,中共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广东省军区作出决定,在全省广泛开展向梁承华同志学习的活动。梁承华同志以一颗朴实善良的心,抱定为国分忧、献身教育的理想,凭着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极端负责的精神,用超乎常人想象的毅力和坚韧,经过14年的艰苦努力,从无到有,从一个只有30名学员的小型培训班,发展成一所拥有20多个专业、300多名教职员工、近7000名在校学生、为社会培养了2万多名优秀人才、资产近两个亿的国家级重点民办职业学校,他是民办教育举办者队伍中乃至教育战线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杰出代表。办一所让贫困家庭的子女进得来、读得起的学校梁承华出生在广西一个少数民族家庭,家境贫寒,初中没读完便辍学随祖母学医,耳濡目染祖母治病济困。1977年应征入伍,他训练刻苦,是部队有名的铁汉子和军事能手,曾冒死从火海救人,自己身负重伤;1979年他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出生入死,三次立战功,又身负重伤。1986年,梁承华转业到肇庆市政府部门工作。有一次下乡调研,他走进一户何姓农户,见到何家2个主要劳动力得了重病,3个孩子初中未毕业就辍学种田,家境十分贫困,此后他每月寄200块钱给何家,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两年后他再次走访何家,看到何家贫穷依旧,内心深受刺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办一所让贫困家庭的子女进得来、读得起的学校,让他们学知识学技术改变命运!”他心中冒出这个强烈的念头。为了这个念头,他在肇庆这个欠发达地区奋斗了14载。1995年,他毅然辞职,创办肇庆理工中等职业学校。一个小学毕业生办教育,谈何容易!自己知识不够可以学,更让他痛苦的是亲人朋友不理解、启动资金难筹措、授课教师不愿来、办学经验不足......这些都没有吓倒梁承华。14年来,他凭着一腔热血和赤子之心,以一名战士超乎常人的毅力、胆量和智慧,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扎扎实实地走出了一条民办中职学校创业、发展之路,办成了一所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学校,办成了一所体现党和政府的政策、充满人间真爱的学校。14年来,他卖掉房子,让妻儿挤住单身宿舍,自己省吃俭用,却花1200多万元资助3000多名学生读书;还设立“爱心基金”,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建立困难学生伙食补助制度,每月给每位困难学生补助50-100元;低学费招生,甚至采取“先学后付”方式,让贫困学生欠费上学,毕业挣钱后再补交学费。让一个人的理想成为一群人的共同事业1995年,民办教育还是个新鲜事儿。人们用异样目光看着梁承华和他的学校,老师要按月签合同才肯上课。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他以钢铁般的意志、坚强的决心和发自内心的真情感动老师,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力量感染老师。副校长李四明讲过一个故事:1995年底,学校资金困难发不出工资,梁承华疯了一样四处借钱。老师们准备打包走人,劝他早些放弃。他情急之下伸出手指按在烧得滚开的水壶上,坚毅地对老师说:“如果相信我的办学决心,就叫停。”当老师们喊停时,一块皮肉完整地粘在了水壶上!老师们震惊了:“这样一个有血性、有意志的人,什么困难能击倒他?这样一个一心扑在事业上的人,什么事情办不成?”第一批老师留下,再以后,更多的老师集聚到梁承华身边来。梁承华十分注重师德师风建设。一次新老师培训班上,他拿出一张100元钞票对大家说:“看得到这上面的血、汗吗?我们收的每一分学费,拿的每一分工资,都是学生父母的血和汗,我们要对得起这些父母,也要让学生对得起他们的父母!”他关心老师成长,设立优秀教师奖励机制,鼓励老师良性竞争,但从没辞退过一位老师。学校每年选送一批优秀老师到专业大学脱产学习,到大型企业跟班学习,参加各类学术会、研讨会,让老师专业有进步、事业有奔头。新老师入校,他再忙也要亲自过问、帮助解决入户、子女入托读书等问题。逢年过节,他到车站买好票,送外地教师上车,再叮咛一声“回来时我再来接你们。”老师有情绪时,他苦口婆心地谈心交心,化解疙瘩。2009年,他向校董会提议,包销紧邻学校的一栋商品楼,学校贴钱解决教职工的住房问题。“在梁校长这里,我们不仅领到工资,更收获真情、温暖和人格的力量。他的理想就是我们共同的事业。”李四明追随梁承华14年,一语道尽老师们的心声。学校就是要改造人、塑造人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相当部分是难以调教的问题型孩子。家长送孩子入学,常说“帮我管住他”。梁承华总会认真回答:“我们不仅会管住他,还会让他成人、成才。”熟悉梁承华的人形容他是“铁纪柔情男子汉”。好多家长就是冲着学校“铁纪柔情”管理特色而来。他有自己的育人理念:“办学不能为了赚钱,我们要把教育当良心活来干,学校就是要改造人、塑造人,收进来毛坯,送出去精品,要对得起人,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党和政府!”他将“凭军人作风生存,靠专业技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