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在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4月2日)董绍辉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民政工作会议及近期国家、省、市系列重要会议精神,总结去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今年任务,动员各级各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适应新常态,谋求新作为,奋力开创全市民政工作新局面。2014年,全市民政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民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民政工作有作为、有创新、有成效。开展了“阳光低保”专项行动,清退2.6万人,新纳入2万人;城市低保、农村低保每人每年分别提高720元、400元,五保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分别提高1500元、600元,全年发放低保、五保金5.61亿元;新增改造养老床位9324张,4处县级社会福利中心投入使用,新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56个、农村幸福院115个;对全市884个社团组织进行了清理规范,注销、撤销45个;陵城区挂牌成立,城区面积扩大3倍多。市民政局在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中荣获一等奖,在市政协评议6个民生部门工作中获得第一名。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全市民政系统有一个讲政治、顾大局、负责任、能干事-1-的领导集体,得益于民政战线有一支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的队伍,得益于民政部门有一个真情为民的优良传统。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向关心支持民政事业的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刚才,几个单位和个人作了典型发言,很有特点、很有成效,大家要认真学习借鉴,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就做好今年民政工作,我再讲三点意见。一、做好民政工作,要心中有民、心中有责,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经济发展趋缓,民生保障提速,成为新常态下的新特点,加之今年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民政工作面临的形势、发展的阶段、群体的诉求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必须树立新思维,主动适应,积极应对。一是要更加注重底线思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多些雪中送炭,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民政面对的对象绝大部分是老者、弱者、穷者、困难者,都是最需要帮助的群体,一定要有托底意识,构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安全网”。一方面服务对象要托底,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临时救助、救灾应急等各项制度的作用,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另一方面工作内容要托底,解决好服务对象最迫切、最现实、最具体的问题,守住最后一道防线。民生项目建设要注重资金使用效益,以功能齐全、满足需要为目的,切忌贪大求洋,搞形象工程。-2-二是要更加注重市场思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民政要提升水平、发挥作用,首先要科学界定民政业务管理权限,不要大包大揽、事事都管,把该管的事管住管好。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基础上,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有效利用市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在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社会救助等方面,通过落实优惠政策、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竞争机制等方式,最大限度利用市场主体解决需求,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公共服务效益最大化、政府投入最优化。三是要更加注重法治思维。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决定。民政工作政策性强、社会关注、群众关心,更需要依法开展,用制度制约权力,用法律维护民政对象的合法权益。要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作为民政重大决策的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要规范文明执法,完善执法程序,严格操作流程,强化制约监督,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体系。要善于将广大群众对困难救助、优待优抚等方面的诉求转化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善于将社区治理、社会救助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固化为制度成果,善于将老年保障、福利慈善等方面的成熟制度上升为政策规范,用法治来引领民政工作的开展,把民政置于阳光之下。四是要更加注重创新思维。民政事业的改革发展归根到底靠改革创新来推动。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传统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积极建立现代民政治理体系,增强内生动力,推动民政工作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要坚持服务群众,不断加快民政信息化进程,-3-运用新的技术平台、网络平台织密防护网,筑牢工作基础,推动民政工作由传统型向科技型转变。要坚持问题导向,下气力解决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回应群众和社会的关切,推动民政工作在落实中提升能力、创新发展。二、做好民政工作,要找准重点,突破难点,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全市民政系统要把工作放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总体判断和大局中来谋划推动,找准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承担好改善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解决民需的重要职责。(一)加快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要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将我市建设成为养老宜居城市。一是坚持养老社会化。政府要履行好“保基本、建机制、强监管”的职能,保障好该供养的人员,社会养老要通过政策引导,使社会投资者通过合法经营、提高质量,有利可图、有钱可赚,成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要制定配套政策、优化市场环境,在降低养老服务业的准入门槛、土地供应、资金投入、税费减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放开价格控制,允许养老服务机构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制定价格,允许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提取一定比例的年度盈余收益,用于奖励投资者,激发民间资本的投资热情。要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养老用途不改变、服务水平不降低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现有公办养老机构改革,促进各类养老机构公平竞争。民政部门要加紧出台标准规范,健全养老服务行业准入、退出、监管机制,加强对养老服务市场的监督检查,促进养老服务工作规范运作,有序发展。今年新建改造养老床位9000张、新建57个日间照料中心的任务,应主要靠社会化的手段来解-4-决、来运营。二是推进养老产业化。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和培植从事老年人产品生产和服务的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层次,形成聚集效应。要积极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兴办各类养老机构,推动中高低档相结合,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相协调,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身体状况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吸引更多的外地老人来我市养老。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引进专业团队进行建设、运营和管理,大力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打造德州养老服务品牌。三是创新社区养老模式。要学习借鉴北京寸草春晖、德城区柴市街社区等先进的养老服务模式,通过合理定价、优质服务,在为入住老人提供全面服务的同时,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康复护理、安全援助等多样化的上门服务,既较好满足社区老人需求,自身也实现微利经营,保证社区养老的可持续发展。要充分利用12343养老服务平台,进一步丰富服务内容,扩大服务领域,增加服务单位,以信息平台为枢纽,连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的服务单位和人员,让老人通过一个按键、一个电话就能享受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今年要实现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全覆盖。四是提升乡镇敬老院管理水平。经过近几年的建设改造,乡镇敬老院硬件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下一步的重点要放在提升管理、提升服务上来,制定完善养老院所的管理规定和考核评定标准。公开选聘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对工作“热心、细心”,对老人“爱心、诚心”人员为老人服务,保证敬老院的和谐稳定。要在搞好物质保障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入院老人的人文关怀,通过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五保老人的精神生活,化解老人心理问题,让老人安心舒心。要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好防火、防盗、防中毒、出入登记等-5-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人员,完善预案,有效预防各类事故发生,让老人安全放心。五是加快农村幸福院建设。农村幸福院是提升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抓手。今年要完成32个农村幸福院的建设任务,进一步扩大农村养老设施覆盖面。要因村制宜,方便实用,以满足老年人吃饭、活动等基本需求为出发点,够用就好。要注重作用发挥,深入了解农村老人需求,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让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互帮互助、共建共享,真正使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二)着力提升社会救助体系。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是实施精准救助。要继续深入开展“阳光低保”行动,完善公开公示、近亲属备案制度,健全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加强信息比对,把该保的人保起来,把不该保的人清出去,切实防止“人情保”、“关系保”。要加快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救助资金同步增长机制,逐步提高低保标准和五保标准,扩大保障覆盖面。今年城市低保要提高到每人每月380—400元以上,农村低保每人每年提高到2600元以上,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每人每年分别提高到4300元和3300元以上。要规范使用好福利慈善、社会捐助等资金,加大对困难边缘群体的救助力度,帮助其度过难关,避免陷入困境,成为困难群体。二是提高防灾救灾能力。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树立防大灾、抗大灾思想,按照市级救灾仓库物资储备不低于500万元、县级不低于200万元的标准,将救灾物资尽快储备到位,预留出救灾储备资金,以备救灾之需。要总结好2012年抗涝救灾的经验做法,完善救灾预警、应急响应、灾害评估等机制,加强队伍演练培训,增强应急能力,有效应对突发灾害。在救-6-灾时要把握好国家政策,认真做好统计核查、信息上报工作,争取上级更多资金,保障群众生产生活。三是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护。今年,省政府将对我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护机制试点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各县市区要按照标准加快救助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救助保护条件,提高救助服务质量。要选调政治素质高、专业素养好、实务技能强的年轻干部充实工作队伍,健全完善岗位责任制、安全责任制、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等制度,推进救助站规范运行。要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救助保护工作机制,加强源头管控,加强街面巡查,确保我市人员不流出,外来人员全救助。四是完善“8+1”大救助机制。要认真落实国家《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将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教育、住房、就业、临时救助和社会力量全部纳入统一救助平台,分类管理,按需施救,综合施救,最大限度发挥政策资金效益。民政部门要统筹做好各项政策、资金的有效衔接,研究解决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等信息共享问题,推动实现救助资源共享、供需衔接、公开公正。各乡镇(街道)要统一受理申请窗口,实行“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三)积极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社会治理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民政部门深化改革的主阵地。一是强化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要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新型城乡社区管理机制,引导社区多元建设主体在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治有效衔接、良性互动。建立健全社区工作标准和服务准入制度,建立统一规范的评估制度,深入开展示范创建活动,推进社区-7-管理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村改居”,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创新管理模式,扩大试点范围,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规范社会组织管理。要加大监管力度,规范社会组织行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民主决策机制,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推动社会组织自主运作、自律发展。继续开展社团清理工作,查处社会组织违法违规行为,建立“黑名单”制度,提高社会组织诚信度和公信力。要进一步深化社会组织登记制度改革,降低登记门槛,培育发展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加大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扶持力度,支持引导公益组织充分发挥作用。三是提高社会事务服务水平。要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经济发展需要,积极开展区划调整规划前期工作,推动城镇化建设,扩大城市空间,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要深入推进殡葬制度改革,规范婚姻登记、收养等事务管理,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四)扎实推进双拥模范城创建工程。一是做好迎接双拥模范城验收工作。今年全市将迎来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考评验收,德城区、齐河县等相关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多年来开展创建活动的成功经验,对照验

1 / 3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