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沟通交流的艺术技巧你真棒,孩子你真能干,孩子,把家里收拾得这么干净!这只小猫画得真可爱,孩子,你真棒!适时给予孩子客观评价“妈妈,我比赛得了第一名。”欢欢放学一回家,就高兴地拿出获得的奖状和奖品给妈妈看。但是正在看电视的妈妈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哦,很好。”拿着奖状瞄了一眼,就放在一边了。本来开开心心的欢欢觉得非常失望,一个人闷闷地回到自己的房间。我们的父母常常在不需要的时候,给孩子过分的呵护,却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对他们表示出冷淡。孩子在比赛中得了冠军,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父母应该替他高兴,应该对他的行为给予肯定的评价。而这位妈妈却如此平淡地打发了孩子高兴的心情。孩子会怎么想呢?他会觉得很失落,觉得妈妈原来这样地不关心自己。以后再有什么,他也不会去跟妈妈说了。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希望在某个时刻去获得别人的认同。这是通过别人来认识和肯定自己的一种方式。孩子也一样。他甚至更希望别人多关注自己,尤其希望得到爸爸妈妈的肯定和赞扬。作为父母,应该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在家里,父母对孩子漠不关心,甚至不闻不问,都会让孩子产生孤独感。他画了一幅画,没人来看;他考了好成绩,没人来理;他洗了一大堆衣服,没人来夸;他比赛获奖,没人祝贺……好像他只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父母根本不注意他。长期下去,他会把自己隐藏起来,与父母离得远远的。适时地给予孩子客观评价,并不需要费多少时间,也不需要花多少心思。当你看到孩子主动把房间打扫干净时,称赞一句:“真能干,家里看起来舒服多了。”当你看到孩子画了一幅画的时候,评价一句:“真棒,想象力不错!”当孩子兴高采烈地拿着比原来有进步的试卷让你看,你仔细看一遍,然后对他说:“做得不错,字写得也漂亮!”孩子要的,也许并不是一句赞扬的话,他要的只是你的一份重视。在他看来,这就是表明你很关心他。其实孩子最害怕的是孤独,是没人理他,没人重视他。父母的一份赏识,会让他觉得很安慰,很受鼓舞。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你会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吗?看待某一样事物,用不同的眼光,就会得到不同的认识。对待孩子也如此。经常嘲笑孩子的母亲和懂得欣赏孩子的母亲,看到的孩子是截然不同的。说到这里,想起一个故事:有位老太太,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卖雨衣的,二儿子是卖遮阳帽的。每到下雨天的时候,她就替二儿子担忧,怕他的帽子卖不出去。可一到艳阳高照的日子,她又为大儿子担忧,怕他的雨衣卖不出去。她整天发愁,后来终于病倒了。有天,有个邻居对她说:“下雨天的时候,你大儿子雨衣肯定卖得好;出太阳的时候,你二儿子的帽子肯定抢手。不管天气怎样,他们都能赚钱,你还愁什么呢?”老太太一听,觉着挺有道理,再也不犯愁了,这病也就慢慢好了。仅仅是转换一个角度,对事物的认识就大大不同了。看待孩子,也同此理。当你用赏识的眼光去看他的时候,会发现他的许多不一般的优点。孩子也许贪玩一点,但是头脑灵活,能说会道;也许寡言少语,但是成绩非常好,而且心地善良;也许有点任性,但是做事很有主见……只要你善于去发现,就一定能看到他身上值得肯定的地方。不会有哪一个孩子一无是处,也不会有哪一个孩子毫无缺点。父母应该做的,就是善于去发掘孩子闪光的一面,并且给予真诚的赞扬。肯定他的优点,就等于告诉他什么行为值得保持下去。这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有时哪怕孩子做事并不是那么理想,也要给予表扬和肯定。比如,孩子动脑筋做了一件事,可能在你看来,这事太小,不值一提,但是他毕竟付出了努力,你可以夸他一句“你真聪明”。这样的话有一种暗示作用,是一种间接的鼓励。他得到了鼓舞,会更加努力,真的变得聪明起来。假如是你会怎么做妈妈是这样认为的,你呢?换了是你,你会怎么做?“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呢?”不要小看了这简单的一句话,也许他能影响到一个孩子的一生。下面的三个观点,都是从这一句话里延伸出来的。孩子的发散思维能力可以慢慢培养善于思考的大脑才是能够进步的大脑。一般来说,孩子的好奇心是很强的,即便父母不做提示,他也会主动去思考令他感到好奇的事物。但是,这种自主性毕竟是有局限的,因为孩子没有太多的生活经验和阅历体会,他的思考往往很单一,不具有发散性。做父母的完全可以有意识地为孩子提供思考的线索或者思路,引导他的思维扩散开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常常在特定情景下问孩子:“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举个例子。你的孩子很喜欢看电视。与其强迫孩子不看电视,惹他不高兴,还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就某一个情节,问孩子换了是他,他会怎么做。这个时候,孩子就会把故事当作一个现实的问题来思考,并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在思考的过程中,孩子能在心里经历现实中不能经历的体验,获得一种认识或者感悟。这个时候,他已不再是单纯地在看电视了,而是在以独特方式培养思维能力。很可能你随意的一句“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会让孩子的脑子里翻腾无数的奇思妙想。让孩子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小孩子犯了错,往往喜欢把责任往别的孩子身上推,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惯。这么小就不为自己的过错负责任,长大了还会有责任感吗?当然,孩子自己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不过是因为害怕挨打挨骂而撒谎,而让别人代自己受过。对于推卸责任的孩子,父母要帮助孩子认识到他的做法的利害关系。也不必费太多的口舌,你用上这句“假如是你,你会怎样”就可以了。这就是一种换位思考,把孩子置于他人的位置,让他设身处地地考虑别人的处境。当孩子想到自己被人这样冤枉,甚至“陷害”是多么地气愤和委屈时,他一定会明白自己的做法是多么得不对,甚至可耻。孩子从小就学会冷静分析别人的立场,将来长大了,他思考问题也就不会片面化和偏激了。锻炼孩子表达自我的能力有些小孩子经常不能完整或者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是因为他们天生笨拙吗?还有些人到了中学,成为大孩子了,仍然一说话就紧张,结结巴巴,这也是他们生来愚钝吗?不是的,只不过是锻炼得少了而已。你可以发现,那些表达能力差的孩子,要么是从来就没有向别人陈述意见的念头;要么就是对自己缺乏足够信心,有想法却不敢表达,更愿意附和别人;要么就是过于看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缄口不语;再要么就是心理素质差,人一多就紧张,临时怯场。其实,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平时的锻炼慢慢克服的。对于平时不爱表达意见的孩子,父母随时都可以就某件事提问:“妈妈是这么看的,你觉得呢?”提醒他思考,引导他表达。对于那些缺乏自信的孩子,可以问他:“换了是你,你怎么办?”不论孩子的表达多么幼稚可笑,父母都要严肃对待,千万不能取笑,都要对他的表达予以评价,有时不妨称赞一二,给他一些鼓励。相信他的自信会逐渐培养起来,表达能力也会随之提高。一句话的学问,你参透了,真的能培养出一个好孩子来谢谢你,孩子帮我拿一下报纸,谢谢你,孩子。孩子,谢谢你送妈妈礼物。父母对子女说“谢谢”并非客套在中国的大多数家庭里,并没有说“谢谢”的习惯。不光是家庭,就是朋友之间、亲戚之间,也总觉得道谢是很见外的事。大家都觉得,既然如此亲密,用得着那么客套吗?没错,我们不习惯说“谢谢”,就是因为我们把它仅仅当作一种客套。尤其在家庭里,父母不会这么说,也不会教育孩子这么说。他们都把互相之间的给予当作理所当然。做父母的,还有这么一种心理:“孩子是我抚养长大的,我给他吃,给他住,给他穿,供他上学,难道在家里让他帮我做点事,我还要对他说‘谢谢’?”照这个意思,父母养了孩子,那么孩子为父母做什么都是对父母的回报。那这跟交易有什么区别?人和人之间是需要互相体谅,互相存有感激之心的。哪怕是父母和孩子,也不例外。父母给予孩子生命和好的生活,抚养孩子成长,这是孩子应该感激他们的。即使父母不说,他的内心里也一定潜在着这种感情。那么,父母也要尊重孩子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的所作所为。孩子帮了你的忙,做了一件令你开心的事,你都有理由对他真诚地说声“谢谢”!这个时候,你是在无形中教育孩子要有一颗感激的心,要对别人的给予表示谢意。有一天,他一定会以同样深厚的感情,来回报你为他付出的一切。该说“谢谢”的时候,就应该切实做到。比如你要孩子帮你拿鞋子、递东西,他的确是帮助了你,你当然得道谢,这是最基本的礼仪。对孩子而言,这也是对他的努力的一种肯定。父母的感激对他来说是莫大的支持和鼓励。他从中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与作用,体会到了付出的快乐。这些对孩子的成长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经营一个会说“谢谢”的家庭什么样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当然是有爱的家庭。那么有爱的家庭又是什么样子?无疑,应该就是一个人人都充满了感激之情的家庭。可以想象,当一个人从另外一个人那里获得了应当的感谢之后,他的心情是愉快的、充实的,他会不自觉地对别人也给予应该的感激。一个家庭不正需要这种互相感激的氛围吗?孩子帮了忙,你对他说声“谢谢”,不仅让他觉得很开心,而且也会让他产生“下次有机会再帮忙”的意愿。父母经常对孩子说“谢谢”,孩子自然也明白感激父母。也许有人会反驳:“心里知道就行了,干吗非要说出来?”可是许多事情,你不说,别人怎么知道你是怎么想的?的确,重要的是有一颗感激的心,但是惟有我们时时把这种感激当作习惯,才能培养出如此一颗心啊。我们要把“谢谢”说出口,不是为着一种形式,而是需要把它当作我们生活的习惯,当作一种习以为常的东西。说“谢谢”源于我们心中真诚而美好的爱,让我们随时都知道,有幸福的生活,是拜很多人所赐。哦,这是老爸的杰作吗?真是让人激动的惊喜!勇敢一点勇敢一点,你能唱得很好的!勇敢地说出来,你的看法很不错!你给了孩子勇气吗?你是否在孩子跌倒时让他学会自己站起来?你是否在孩子有新想法时给他机会去“冒险”?你是否常常对孩子说“勇敢一点”?父母常常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胆小怕事,可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孩子的胆量是慢慢锻炼出来的。而父母,正是培养他们的好“老师”啊。有的孩子胆小,怕黑,也怕自己一个人待在家里。要是恰好父母有什么事要出去,必须留孩子一人在家,孩子死也不肯一个人待着。没有办法,父母只好说:“这么害怕呀,那算了,你跟着我们吧!”要知道,一个人对于黑暗的恐惧很可能是会持续一辈子的,并不一定成人之后就能消除。所以,你的孩子要是这样,就应该慢慢让他适应黑暗,而不是逃避。还有的时候,孩子有一些新想法。比如,本来一直是家长送他上学的,但是有一天他突然说以后不要家长送了,愿意自己一个人去。这很可能是因为他觉得自己长大了,还让父母送,会让同学们笑话;也可能是因为他体谅父母,怕他们太辛苦,总之这个想法对他来说,是个不错的改变。可是父母能够理解吗?他们也许立即表示反对:“不行!你一个人不安全!”孩子自己已经有胆量去尝试他能做的事了,为什么父母不对他的勇气给予鼓励?实际上,你把一些要注意的事项,如过马路要看看红绿灯,注意车辆,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等等,都告诉他,孩子的表现不会让你失望的。也有的孩子天生聪明,他们善于思考,脑子里老有一些奇怪的想法。也许有一天他产生了打破常规的想法,比如他用报纸做了一顶古怪的帽子,想戴出去给小朋友“欣赏”,可是又怕给人家笑话。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要也来打击他的积极性,说出“这个帽子这么难看!”、“别人肯定会取笑你的!”这样的话来。不如给他打打气:“勇敢一点嘛,小朋友也许会抢着戴呢。”要知道,这是孩子创造力的体现,他有这样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的勇气,为什么不支持呢?勇敢不等于冒险生活中,孩子因为第一次做某事,或接触某件东西,很可能产生畏惧感,在应该给予“勇敢一点”这样的鼓励时,家长不能吝啬这几个字。可是,家长也必须明白,鼓励孩子勇敢并不等于是让他去冒险。孩子跟别的小朋友闹了矛盾,厮打了起来,你不去劝架,反而鼓励他说:“别怕,勇敢一点,你打得过他的。”这就是在怂恿他使用暴力了,是万万不可的。勇敢必须是正当的行为。做父母的怎么能给孩子做坏事的勇气呢?这迟早要害了他。对于一些冒险的尝试,比如游泳,在之前也先告诉孩子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并且大人要从旁指导。不赞成无意义的冒险,比如孩子说他要爬到一棵大树的树顶上,这样的勇敢不是勇敢,而是逞能了。这一点必须让孩子明白。除了行为上的勇敢,还有心理上的勇敢。比如勇敢地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勇敢地对待自己的过错。这更需要父母的悉心指导。早知如此,我就逃学了。这样的话伤孩子自尊给我滚!就当我没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