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认识风筝了解风筝的基本结构和不同类型,感受风筝的对称美。了解风筝的起源,激发对民间艺术的兴趣,萌发民族自豪感。来看看中班教案,认识一下风筝吧!欢迎咨询!中班教案认识风筝1活动目标:1.让孩子、家长、老师共同分享参与游戏的乐趣,加深家园情、师生情、亲子情。2.给孩子表现自我的机会,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孩子交往能力的发展。3.通过活动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心愿,促进家园同步教育。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放飞美丽的风筝。活动的具体安排及注意事项如下:活动安排:8:30——8:40在朝阳公园北门集中8:40——8:50提出制作风筝的要求8:50——10:30鼓励幼儿与家长自由大胆设计风筝10:30——11:00家长把孩子的心愿记录下来,老师、家长和孩子一起放飞风筝。11:00结束活动、幼儿由各家长送至幼儿园午餐。爱心提示:1.请家长带一盒笔(水彩笔或油画棒均可,老师会带水粉)。2.请家长给孩子穿适量的衣服、轻便的鞋子。带适量的水和食物,自带摄像机或照相机。3.5月12日早上8:30准时在朝阳公园北门集中。4.活动中注意培养孩子合作、互助、分享的良好的社会性行为5.教育孩子爱护环境,不攀折花草树木。6.教育孩子注意安全,不攀爬栏杆,不在河边逗留、玩耍。7.为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请各家庭在活动结束时清理自己的垃圾,并教育孩子不能随便扔垃圾。8.11点左右结束活动,活动后自行安排活动,没有特殊要求。9.请家长关注自己孩子的安全。10.参加家长人数不受限制。11.活动中,以孩子绘画为主,家长参与绘画前、用色前,要征求孩子的意见。12.重点:设计的画面,要讲求对称,家长必要时要做指导。中班教案认识风筝4活动概述:正值春季到来之际,邀请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一起制作风筝,放飞风筝放飞想象,充分享受diy的乐趣,感受春天的到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留下温馨美好的回忆。同时,借由创意风筝的活动可提升孩子右脑思维的开发。活动对象:1岁半到8岁均可协父母参加活动时间:20年4月14日活动流程及内容:1、报到:接待到场家庭家长与孩子签到(工具:签到本,笔)2、家长领取制作创意风筝材料(白色风筝,线板,彩笔)1套3、巧手风筝diy家长和小朋友在规定区域内共同设计、绘画独具创意的风筝。4、休息收拾现场环境;上洗手间等;场地转移。各家长及小朋友手收拾垃圾到垃圾桶5、风筝飞飞以家庭为单位放飞风筝6、颁奖及活动结束主持人宣布风筝节各奖项,宣布结束。在“放飞风筝”的活动环节后可设计安排“设计奖”“配合奖”等奖项的评选。7、孩子作画的同时,主持人给孩子科普风筝的由来。风筝源于春秋时代,至今已2014余年。相传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到南北朝,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当今,我国放风筝活动,在对外文化交流,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发展经济和旅游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操作原理:众所周知,风筝上天有两个必要的条件:(1)风筝要在有风的天气下,风筝才能放飞;(2)风筝都得有提线的牵引,“断线的风筝”在短暂的飘远之后必定会掉下来。扬力作用扬力的产生:风筝在空中受风,空气会分成上下流层。通过风筝下层的空气受风筝面的阻塞,空气的流速减低,气压升高;上层的空气流通舒畅,流速增强,致使气压减低;扬力即是由这种气压之差而产生的,这正是风筝能够上升的原因。以上可知,扬力的产生有2个要素:(1)风力;(2)牵引力;这就解释了开头提出的问题。在风力、牵引力和由此产生的扬力三个力的作用下,风筝在空中基本上是达到受力平衡的。风筝在空中的受力:风力的方向基本上是水平方向,而风筝受风的角度和上扬力的大小,可以由提线方便地控制。中班教案认识风筝2活动目标:1、学习用优美轻巧的声音唱歌。2、通过符号掌握和表现歌曲中的连贯与停顿。3、能正确地对待评价,并从同伴的表演中获取信息。活动准备:1、对风筝的形状、特征、玩法有一定的了解。2、两种不同符号的条形卡纸。3、打击乐器若干。活动过程:一、在《化蝶》的乐曲的伴奏下,做“蝴蝶飞”进教室,每句句末做采花蜜动作,表现乐句的起止。二、复习歌曲《柳树姑娘》。1、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歌曲,谁会用优美和活泼的唱法演唱歌曲。2、全体幼儿分成两组,用唱衬词的方法,练习简单的二声部合唱。三、学习唱新歌《放风筝》。1、春天到了,一阵阵春风吹来,小朋友都到田野去玩,有的小朋友还放起了风筝,你们有没有见过风筝呀?幼儿学习新歌词,教师说出歌词后,与幼儿一起有节奏的念歌词。2、教师范唱歌曲,幼儿感受歌词优美的情绪。3、我们来听钢琴是怎么唱歌的,钢琴唱一句我们就跟着唱一句哦,幼儿跟随教师轻声学唱曲。4、教师出示条形卡纸。比较两种符号的表现方法。(连贯与断顿)教师出示波浪线问:“你们知道这代表什么吗?”幼儿自由猜测。教师,这个符号在唱歌中表示连贯,就是我们要一直唱。教师出示小三角形的卡纸,这在唱歌中会表示什么呢?哦,这在唱歌中表示要短顿的唱。5、倾听歌曲伴奏,体会歌曲的什么地方要连贯的唱,什么地方要短顿的唱。6、边看教师(幼儿)指符号,边唱歌曲。我们来看着图来唱歌,我来请唱歌好听的小朋友做小老师,指图我们唱歌。四、有表情的唱歌。1、讨论:用怎样的歌声表现风筝在天空中飘盈?用怎样的歌声表现放风筝时的快乐?2、根据讨论的结论,进行练习。(优美连贯;活泼轻巧的)五、轮流到教室前面进行表演,其余幼儿学做评论员,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学习他人的长处,正确对待同伴的评价。六、复习活动:打击乐《拔跟芦柴花》。1、在教师与幼儿的指挥下,分别演奏两次,注意演奏时用合适的力度,与同伴合作表演。2、正确的收拾活动室,整理打击乐器。中班教案认识风筝3活动目标:1、解风筝的基本结构和不同种类,感受风筝的对称美。2、初步了解风筝的由来,激发对民间艺术的兴趣,萌发民族的自豪感。3、愿意设计制作简易风筝,感受创作活动的快乐。活动重点:了解风筝的基本结构和不同种类,感受风筝的对称美。活动难点:能大胆设计制作简易风筝活动准备:1、集各种造型和颜色的风筝,布置风筝王国。2、有关风筝的课件1份,风筝卡片若干。3、纸张、水彩笔、竹签、线、胶带等风筝制作工具。活动过程:一、参观风筝王国,了解风筝的基本结构和不同种类,感受风筝的对称美。1、欣赏各种不同类型的风筝,引导幼儿观察讨论。①这些风筝真漂亮!还有什么词语可以夸风筝漂亮?②你看到有什么风筝?③在其他地方还见过、放过什么风筝?④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2、了解风筝的基本结构,感受它的对称美。①讨论风筝是有哪些部分组成的。②认识风筝的各个部分及作用。(风筝的画面、骨架、线)③了解风筝尾巴的作用。④引导幼儿发现风筝左右对称,感受风筝对称美。观察一个风筝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图案、骨架、尾巴)⑤小结:风筝是对称的,只有对称才能放到天上去。3、观察、比较、讨论,了解风筝的不同种类。①组织幼儿讨论各式各样的风筝除了大小、图案、颜色不同外,还有什么不一样?②了解风筝的种类:平面、立体、串式。③练习分类。二、观看课件,初步了解风筝的由来,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1、观看课件,了解风筝的由来、演变过程。2、组织幼儿讨论:刚才的故事中介绍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三、设计制作简易风筝,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1、调动幼儿创作的积极性,激发创作欲望。2、教师示范制作简易风筝,提醒创作要注意的地方。3、幼儿自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4、制作好的风筝放到展板上,互相欣赏、交流。四、活动延伸:组织幼儿拿着自制的风筝到院子里放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