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总论1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要1.1.1项目名称:都兰县枸杞种植基地。1.1.2建设性质:新建。1.1.3项目申报单位:都兰县农牧局。项目负责人:韩青林,局长。1.1.4建设地点建设期限:建设地点:都兰县各乡镇。项目建设期为1年,即2018年3月—12月。1.1.5建设任务和规模:建立经济枸杞种植基地11000亩,并套种紫花苜蓿优质牧草,达到效益年后,年产枸杞子110万公斤,牧草1650万公斤。整地11000亩,购种苗242万株,植苗242万株;紫花苜蓿种子5500公斤,购置化肥550吨;科技培训农民1000人次。1.1.6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1072.9万元。其中:整地投资176万元、苗木投资532.4万元、植苗投资96.8万元、化肥投资220万元、草种投资33万元、培训农户投资6万元、项目前期费投资8.7万元。资金来源:1、申请财政资金580.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4.1%。其中:州级财政资金406.07万元,占财政资金的70%;县级配套资金174.03万元,占财政资金的30%。2、项目建设群众自筹资金492.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5.9%。第一章总论2其中:自筹资金220万元,占自筹资金的44.6%;投工投劳6.82万个工日,折资272.8万元,占自筹资金的55.4%。1.1.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建设枸杞基地11000亩并套种牧草,项目达到效益年,年产枸杞110万公斤,牧草1650万公斤,增加产值2447.5万元,利润585万元,项目投资利润率54.5%,静态投资回收期4.5年。项目村农户增收1820元,人均增收455元。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2.1《海西州枸杞套种牧草项目建设书》;1.2.2国家和青海省、海西州有关农牧业和农牧村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产业政策、产业发展规划等。1.2.3项目区资源条件、市场前景、产业政策和有关资料。1.3综合评价1.3.1综合评价项目建设具有丰富土地资源,产品有市场销路,技术有保证。项目建设能推进枸杞产业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增加市场供给,经济效益可观,对发展都兰县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大意义。1.3.2论证结论项目符合当前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种植的发展要求,可操作性较强,辐射带动能力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项目技术上可行,实施和运行保障可靠,项目建设是可行的,建议立项实施。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3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背景枸杞是茄科多年生落叶灌木,是名贵的滋补良药,味道甘醇,药性平和,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柴达木枸杞颗粒大而饱满,肉质肥厚而核少,色泽艳丽而味甘,可与闻名国内外的宁夏枸杞相媲美。据有关部门检验分析,柴达木枸杞糖份和安基酸含量还高于宁夏枸杞,是制造养生滋补品的上好原料。柴达木枸杞现已畅销全国各地。柴达木盆地是青海枸杞的主要产地,柴达木枸杞高达2-4米,单株覆盖达3-4m2,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流失作用,是一种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优良经济树种。枸杞是一种耐旱、耐盐碱、喜光照的经济灌木,适宜在柴达木盆地生长发育,大力发展枸杞基地建设,有效增加植被,减少了农业用水,为干旱荒漠化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牧民的持续增收开辟新途径。《海西州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十一五”规划》中规划枸杞产业布局面积达20万亩,其中都兰县种植面积8万亩,确定为特色主导产业,充分发挥企业和农牧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加速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进程,促进农牧业经济持续发展和农牧民收入增加。在发展特色产业,加强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建设、调整农业结构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的大背景下,为发挥区域农业资源优势,发展枸杞产业,把柴达木枸杞产业做大做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出都兰县枸杞种植基地建设项目。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42.2必要性1、枸杞基地项目建设是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农村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收入渠道狭窄。建设枸杞基地项目除大幅度增加项目区群众的收入外,还可以吸纳附近农牧民进行枸杞果的采摘、晾晒和初加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开辟新的就业岗位。项目实施后将建成大片枸杞林,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带动和促进项目区第三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加了产出,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把资源优势、洁净环境优势和技术优势尽快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为项目区现代农业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是项目区防治土地沙化、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群众收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措施。2、枸杞基地项目建设是防治土地沙漠化、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都兰县是青海省沙漠化土地重点分布区之一,根据青海省沙漠化土地普查的数据分析,年增沙化速率大于2%。通过枸杞基地建设,经济灌木林扩大,大幅提高林、草植被的覆盖度,减少水土流失,增强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降低风速、吸纳沙尘等生态功能,减少风沙的危害,有利于遏制荒漠化土地的蔓延势头,有利于盆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因此,枸杞基地建设项目是项目区生态建设的重要工作,对推动全县防治沙漠化、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3、枸杞基地项目建设是发展特色产业、调整农业结构需要。都兰县种植业因灌溉水资源不足,产量低下,土地沙化严重,分布有大量的中低产田耕地、弃耕地和宜林沙地。该地区是枸杞种植适宜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5区,充分利用上述土地资源进行枸杞基地建设,并在种植早期郁闲度较低时,种植紫花苜蓿等多年生豆科牧草,增加经济效益,使其经济和生态功能不断增加,既调整了种植结构、改良生态,又发展特色农业,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4、枸杞基地项目建设是增进人民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项目产品为预防和治疗各种文明病和老年性疾病提供了有效的防病治病的良药,有利于现代文明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促进身体的健康,延缓衰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枸杞还是重要的观赏植物,项目建设进一步推动项目区在净化生态环境的同时,能够美化生产和生活环境,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户外观光,旅游或参与枸杞果、叶的采摘修剪等活动,放松身心,舒缓心理压力,陶冶情操,以增进身心健康,使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第三章建设条件6第三章建设条件3.1项目区概况地区3.1.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都兰县位于柴达木盆地南缘,包括察苏镇、香日德镇、夏日哈镇、宗加镇等8个乡镇。全县土地面积4万平方公里。3.1.2自然资源状况3.1.2.1气候资源:都兰县地处大陆腹地,海洋暖湿气流受高山阻隔难以进入盆地,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3-4.4℃,日较差10~25℃,≧0℃的积温1800-2569℃。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透明度大,云少,年平均日照数3190小时,日照百分率63%,辐射热量724千焦/平方厘米,比我国同纬度地区高,有丰富的光热资源。降水少,蒸发量大,年平均降水量93毫米,年蒸发量为1883.7毫米。年平均风速3.7米/秒,大风日数45天。3.1.2.2土壤资源:根据都兰县农牧业资源区划文集资料:项目区土壤主要是棕钙土、灰棕漠土,土层较厚,质地轻粗,土壤养分中等,显碱性PH7.5-8.5之间,有机质含量1.2%左右。项目区土壤少磷、少氮、富钾,需加强磷、氮肥料施用。3.1.2.3水资源:项目区水资源为较不丰富,河流有夏日哈河、察苏河、香日德河、洪水河、诺木洪河,年径流量10.57亿立方米,项目区水利灌溉设施基本配套。3.1.3社会经济和技术状况3.1.3.1都兰县辖宗加镇等8个乡(镇)109个行政村。据2006第三章建设条件7年都兰县统计年鉴,全县总人口7.5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5.36万人,由汉、蒙古、藏、回、土、撒拉等19个民族组成。项目区项目户3215户12860人。3.1.3.2农牧业生产水平:小麦平均亩产250公斤,油菜亩产量125公斤,青稞平均亩产为200公斤,耕地潜力尚没有发挥,属中低产田类型。3.1.3.3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2007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48137万元,比上年增长15.2%;固定资产投资25700万元,较上年增长91.6%;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264万元,同比增长19.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2554元,同比增长12%。根据“十一五”规划,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以平均15%的速度递增,对农牧业的投入资金将会大幅度增加,完全有能力为枸杞基地建设项目提供配套资金。3.1.3.4农牧业科技报务体系状况:都兰县现有农业技术推广站、林业技术推广站、种子站等科技事业单位,农林牧科技服务体系比较完善。全县现有农林水专业技术人员145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54人,初级职称83人,通过技术服务、科技推广、人员培训、现场指导等服务手段,为农牧民进行农牧业生产提供了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是项目建设的技术保障。3.1.4基础设施3.1.4.1水利工程:全县建设有夏日哈、察苏、香日德、诺木洪等灌区,水利设施配套,多为砼防渗渠。3.1.4.2农业机械:都兰县有农机总动力11.22万千瓦。其中:耕作机械7186台7.85万千瓦,配套农机具7149台套。第三章建设条件83.1.4.3交通及电力:青藏公路横穿全县,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农电线路通达,电力供应可以得到保证。村级道路和人畜饮水工程完善。3.1.5建设地点选择都兰县选择各镇农业区建设枸杞种植基地1.1万亩,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枸杞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体建设地点:宗加镇3400亩、巴隆乡2700亩、香日德镇1700亩、香加乡300亩、夏日哈镇200亩、察苏镇2700亩。种植土地多为耕地,部分为撂荒地。3.2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3.2.1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项目区地域开阔,交通方便,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广大农户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高,自筹资金能力强。省州县政府对此项目高度重视,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这些都有枸杞种植基地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主要有以下方面:3.2.1.1政策环境条件:根据州级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规划,枸杞已定为今后5年发展重点特色产业,全州种植面积要达到20万亩,都兰县布局8万亩,并制定了特色产业发展优惠政策。以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加速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发展特色产业,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建设枸杞种植基地项目符合产业化结构调整方向,是柴达木盆地以水为基础的绿洲农业的发展方向。县政府十分重视和支持枸杞种植基地建设项目,为开发枸杞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第三章建设条件93.2.1.2资源条件:项目区是枸杞种植的生态适宜区,具有发展有机枸杞产业的自然条件和洁净的生态环境,该地区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且近紫光成分含量高,昼夜温差大,能够获得枸杞果叶的高产;项目区有丰富耕地资源、水资源和较为丰富的种植经验,地势开阔平坦,土地肥沃,作物长势良好,水利水利工程基本完善,基地所必需的物质基础有保障。广大农户的生产积极性高,有较好项目资金配套能力。因此,在此建设枸杞种植基地项目上有很大的优势,能确保项目实施,发展规模经济效益和生态建设效益。3.2.1.3市场条件:该项目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扩大柴达木枸杞种植规模,发挥规模效应,为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成功的示范。据调查,市场销路有保证:一是枸杞干果产品按有机食品的要求进行包装、贮藏和保鲜,为扩大销售范围,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创造条件。二是与青海力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签订合同,部分基地产品当地订单销售。3.2.1.4科研开发能力:项目建设单位已聘请县农业和林业技术站为项目建设技术依托单位。都兰县林业站现有专业技术21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7人,助理工程师13人,技术力量较强、造林经验丰富,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完全可以保证项目建设的技术需要。综合上述,在枸杞种植基地项目建设领导重视,技术有保证,产品有市场,配套资金能及时到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建设此项目是完全可行的。3.2.2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项目区属干旱荒漠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是一个以水决定生第三章建设条件10物产量的生态地区,因此,项目的建设和正常运行取决于水资源量,要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减少高耗水作物,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利用效率,为项目发展提供清洁、充

1 / 3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