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碳达峰碳中和调研文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022年11碳达峰碳中和调研文章发展机遇助推口市工业绿色发展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的一场大考,必须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意义、基本思路和实践要求。抢抓“双碳”机遇赢得工业绿色发展的先机2021年9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意见》从顶层设计上明确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主要目标、减碳路径及2相关配套措施。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碳中和“1+N”政策体系,提出了“碳达峰十大行动”,并对部分达峰行动提出了明确的时间目标。随后,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生态环境部、科技部、工信部等多个部委相继出台贯彻落实意见,在加强监管、规范社会各行业低碳要求的同时,也为很多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对我市而言,应借势“双碳”战略,将千载难逢的产业发展机遇转化为我市全新的发展动力,谋划新的产业布局,以资源换产业,借势布局绿色能源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构建相关产业体系,助推全市经济加速上行。“双碳”目标下,光伏、风电、氢能等资源新兴产业加速扩大,与其相关的产业技术研发基地、金融服务、交易市场、物流服务等产业也会受到明显拉动,我市的低碳产业、零碳产业、负碳产业等领域有巨大的成长空间。同时,我们应积极抢抓碳汇建设机遇。要利用现有生态环境提高碳汇水平,建立生态系统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全方位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在市内选取有资源、有能力、有意向的企业,重点培育开展区域性碳交易试点,提升产业实力和产业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市工业领域聚焦绿色高质量发展,突出创新驱动,强化协同融合,创新发展能力持续增强,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绿色工业基础薄弱。工业3规模小、生产力水平低、重型和新型工业产业缺乏。新引进企业规模小、散,精细化程度不高,工业发展缺乏强劲增长点;二是绿色工业的成本压力较大。绿色工业对生产技术、机械设备、厂房设施配套等要求相比传统产业更高,而且新产业和新产品的研发周期较长,企业成本投入大,资金回笼慢,在融资困难的情况下,企业生产、生存困难;三是绿色工业的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绿色工业需要做到资源最大化利用,实现最小的污染排放,需要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管理模式。我市缺少科研中心、创业孵化中心,中等技术学校和专业职业培训机构也较少,加之经济落后,很难吸引专业技术人才加入,也难以留住本地优秀人才。做强主导产业筑牢工业绿色发展的根基产业是经济发展的“脊梁骨”,产业是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载体。2019年7月,口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口省重点发展的12大重点产业,我市涉及五个:信息智能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食品产业、文体旅游产业。十二届市委提出“构建五大绿色体系,培育壮大六大产业”。从省、市重点产业布局和“双碳”政策走向看,我市与碳达峰碳中和密切关联的新能源、大数据和高端制造产业将迎来政策风口。做强新能源产业。口是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4撑区,是国家规划的新能源基地和重要的电力输送通道节点。拥有国家风光储输试验中心、全国首个风电研究检测试验基地以及风机总装、叶片制造等生产企业,已形成了涵盖开发应用、装备制造、科技研发、技术服务等相对完善的新能源产业体系。口是我国华北地区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风能资源可开发量达4000万千瓦以上,太阳能发电可开发量达3000万千瓦以上。2022年1月6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发展“十四五”规划》,要求各有关部门强化责任担当,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创新方式方法,加大协调指导力度,帮助口解决可再生能源本地消纳能力不强和外输通道能力不足的问题,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机制,建设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平台,加快可再生能源先进技术创新成果的运用,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效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我市要牢牢抓住机遇,组织力量创新突破,探索“双碳”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把国家政策变为实实在在的产业红利。同时,积极培育“可再生能源+”业态,构建多元赋能发展格局。围绕可再生能源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推进可再生能源与乡村振兴、创新创业、社会公益等融通发展,构建多业态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国务院5确立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大数据产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典型代表。口市把大数据产业作为六大产业之一,上下发力为数字经济打造了一方沃土。2022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口等区域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口集群等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口位列其中,为我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撑。国家发改委《关于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各地“利用绿色能源”:鼓励使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通过自建拉专线或双边交易,提升数据中心绿色电能使用水平,促进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结合储能、氢能等新技术,提升可再生能源在数据中心能源供应中的比重。鼓励能源充裕地区围绕数据中心就地发展数据加工、数据清洗、数据内容服务等偏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市要抓住机遇,扩大领先优势,扶持开展数据中心建设的新能源企业,打造以数据中心为主要负荷的源网荷储示范项目。同时在产业链硬件制造侧和应用侧,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推进实体经济融合,加快大数据应用,构建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力争通过3至7年时间,将口市打造成为世界级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产业集群、国家级绿色数据中心创新示范区、国家级核心大数据装备制造基地、全国大数据创新应用先行区,建成“中6国数坝”。做强绿色高端制造产业。2021年12月,工信部正式印发《“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要求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采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能源、资源、环境管理水平,深化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数字化应用,赋能绿色制造。提出壮大绿色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2025年绿色环保产业产值达到11万亿,未来制造业中高效加热、余热回收等工业节能装备,低能耗、模块化、烟气、固废处理等工业环保装备,以及工程机械、机床、内燃机等再制造装备,将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口市拥有35个工业行业,基本形成了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可再生能源、电子信息、矿产品精深加工五大产业为主的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装备制造业门类齐全,整机装备制造能力在全省独树一帜,绿色高端制造成为新时代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在做强三大产业的同时,要认真做好工业绿色发展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一是构建绿色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主辅产业配套的产业集群。对照省制造业先进绿色低碳工艺技术装备目录,明确绿色化改造升级方向,以“千企绿色改造”助力“万企转型”,用绿色经济置换传统资源型产业;二是推7动工业低碳转型,实施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行动。重点谋划一批有利于推动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应用示范工程,打造双碳先行示范企业,争取成为国家首批双碳试点示范区。在不断降低单位GDP能耗的基础上,抢抓碳达峰时间段,扩大全市能耗总规模,为全市未来发展争取较为宽松的能耗环境;三是提高绿色制造能力。加快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绿色制造领域的应用,培育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全市主导产业发展的载体。围绕重点行业和开发区,加大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创建力度,培育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的领军力量。深耕产业链条打造工业绿色发展的核心城市竞争,关键在产业;产业竞争,核心是产业链。口省工信厅公布的全省制造业24个产业链条中,口市涉及9个,分别是:大数据、云计算产业链、无人机产业链、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工程机械产业链、先进环保设备产业链、冰雪装备制造产业链、智能电网产业链、先进储能装备产业链、氢能产业链。与全省其他市相比,我市存在着产业链关键环节掌控力不强、产业链层级有待提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度不高等问题。产业链连接着工业运行、创新孵化、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人才引育、政策制定等重点工作。通过产业链的做大8做强来振兴工业经济,为工业绿色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编制“产业链”发展规划,做好顶层设计。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结合我市“六大产业”发展现状,科学确定我市重点产业链。逐链编制工作方案,逐一分析产业链结构和特点,发掘产业链上瓶颈和优势,明确每条产业链总体发展目标,细化每条子链的发展方向。逐链梳理前10至30强骨干企业,建立重点企业库,形成“一企一策”服务台账。制定“十四五”期间每条产业链应达到的规模和年均增长率,逐链确定人才目标、创新目标、项目目标,确保产业链发展可监测、可量化,切实提高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全面推行“链长制”,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按照“一条产业链,一位市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套工作方案”模式,由市领导担任链长,调研服务龙头企业、重大项目、重点园区,统筹协调产业链重大事项。市级部门和重点园区分管负责人担任副链长,牵头落实“七个一”工作机制:即组建一个专家服务团、培育一批支撑机构、发展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打造一批园区载体、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梳理公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套专属政策组合包。实施企业撮合对接活动,提升企业间协作配套水平,围绕主导产业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推9动上下游配套,产供销一体,畅通产业链循环,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做强企业主体,厚植产业发展基础。企业是经济的基本细胞,工业企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主体。一要下大力培育规上企业,掀起工业项目建设热潮。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以新建项目和临规企业为重点,逐项目、逐企业建档立卡,加强动态监测,及时送政策、解难题、疏堵点,确保项目尽快建成投产,企业及时申报入统。各级政府和工信部门要把抢抓“双碳”机遇,新上工业项目作为主责主业,突出建设实施,突出招商重点,突出园区保障,确保新增规上工业数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要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数字化改造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通过技术赋能,在工艺革新、流程再造、良品率提升、新产品设计开发、库存管理、物流配送等产业链、供应链各个环节提质增效,通过数字化生产和服务,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创造新的市场空间。建议市委、市政府,制定《口市关于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意见》,明确年度工作重点,提出具体帮扶措施,树立标杆示范企业,完善服务方式,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全市472家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全覆盖,产业数字化水平进入全省中上游行列。10降低工业企业营商成本,推进绿色项目落地。建议市县政府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上下功夫,想方设法降低企业税费成本、融资成本、物流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一是对新引进的项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开辟“绿色通道”,建立“直通车”制度,在用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立足“抓龙头、铸链条”,将项目建设放在龙头企业和产业链上,开展以商招商、以情招商,拓展招商渠道;三是建立健全土地利用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全面推进“标准地”改革。加大园区低产、劣势企业的清理力度,通过土地置换、盘活、回收等分类处置办法,最大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