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激励与领导艺术(2天)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员工激励与领导艺术第一部分诊断与思考问题1、部门最辉煌、最成功的是哪一段时间,辉煌、成功到什么程度?2、导致成功的因素是什么?其中外部因素是什么?内部因素是什么?3、现在,这些因素还具备吗?4、怎样才能使成功因素持续下去?问题5、目前影部门响公司进一步发展提高的最大瓶颈是什么?6、造成这些瓶颈的因素有哪些?其中自身可控因素是什么?7、自身可控因素中,哪些是客观因素?哪些是主观因素?8、哪些必须由领导者主持或参与才能控制或改变?9、哪些因素自己就可以控制或改变?问题10、哪些现在就可以改变?11、哪些需要创造条件才能改变?12、需要创造什么条件?13、由谁创造条件?问题14、从现在做起,我应该做什么?15、制定行动计划(1)企业领导的计划(2)部门领导的计划(3)个人的计划戏说“企”字“企”无“人”则成“止”戏说“企”字要把“企”字写大,首先必须把“人”字写大员工激励与领导艺术第二部分问题与挑战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获取:解决人力资源的从无到有问题整合:解决人力资源的从外到内问题保持与激励:解决人力资源行为积极性问题控制与调整:解决行为方向问题开发:解决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开发问题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三个经典问题如何吸引如何留住如何激励如何吸引人才—东方电子东方电子,采用高工资战略。本科、硕士、博士的工资分别是2500元、4000元、10000元;最近,他们又将标准提高到4000元、6000元、12000元;近几年,吸引了大量人才;如何吸引人才—海尔海尔,采用的是高文化战略;工资收入,本科生1000元左右,硕士2000元左右,博士6000元左右。商用空调事业部人力资源部培训科长,月总收入2000元左右,工作时间12个小时;近几年,也吸引了大量人才。如何留住人才—IT企业我国计算机行业的某知名企业,自89年以来,每年招收100多名大学生,截止1999年,十年间共进大学生1800多人,但是,企业职工总数与89年相比,几乎没有增长。而每年离退休职工约20—30人。如何留住人才—咨询企业我国某著名咨询企业,创业于1987年,13年间共跳槽1000多人,平均每年近100人,而员工总数不过100人。几乎每年都有副总辞职,另谋发展;流出人员中在企业的服务时间平均不足半年;在流出人员中,大部分是能够独立承担项目的人员,约占78%;如何留住人才—传统企业在一般传统企业中,主动离职人员的数量,具有一个明显的规律:知识水平越高,主动离职率越高。(数据略)知识水平主动离职率如何激励人才—传统企业员工的激励也存在问题以体能劳动为主的传统企业内,例如:建筑公司的民工,对老板的领导作风、价值观、对事业的理想等基本上不予考虑;有时,甚至基本的自尊需要和安全需要都无法满足,但是只要工资收入高,就甘心干下去。如何激励人才—高知识企业以智能劳动为主的高科技企业,例如:IT企业和咨询企业,员工除了关心经济收入外,也很重视自己的自尊需要、社会需要、甚至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不仅如此,他们对老板(管理者)的理念、价值观、事业的理想也非常重视。如何激励人才—绩效考核1、某大学的干部民主评议(所有科级以上干部对副处级以上干部按照“德、勤、能、绩”进行评分……)2、某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为定量而定量……)3、月底考核的尴尬(平时没有积累,月底考核只能拍脑袋)4、考核结果的“大材小用”(考核结果只用来作为发奖金的依据……)5、更多的现象……问题的提出问题1、海尔的工资比东方电子低一倍,对人才的吸引力并不比东方电子小,为什么?2、与一般行业相比,IT行业、咨询行业中的员工流动率要高出许多,为什么?3、在传统企业内,随着知识层次的提高,员工流动率也有提高的趋势,为什么?4、知识水平越高的企业,内部管理越“乱”,为什么?5、知识水平越高的员工,越有“绝活”的员工,越“难管”,为什么??6、绩效考核几乎成为每一个企业的管理“瓶颈”,为什么????更现实的问题吸引高知识人才是否必须要高工资?只要高工资就行吗?工资之外,还有什么因素影响对人才的吸引力?如果流动率高是一个趋势,企业将如何面对?将管理目标定位在“降低流动率”上,还是在此基础上对管理目标重新定位?定位在哪里?绩效考核应该如何做????更一般的管理问题问题1、比起五六十年代,现在的人变了:“精”、“滑”、“自私”、“不听话”……为什么?2、比起五六十年代,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下降了,为什么?3、改革初期,奖金一度成为人们调动职工积极性的主要因素,目前效果也在下降,为什么?4、更多的问题????????管理者的迷惘1、改革开放的影响?2、社会进步的必然?3、商品经济的影响?4、知识经济的影响?5、人们思想变化了?6、管理者素质的变化?7、心理结构变化了?8、更多的思考……?员工激励与领导艺术第三部分人本管理的提出与基本理念员工行为动力结构研究人的任何行为,都有一定的心理基础。所以,探讨行为规律,必须首先探讨心理规律;所谓“精”、“滑”、“自私”、“不听话”;所谓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下降;所谓奖金的效果下降;这些都是从行为变化显示出来的,其原因固然有环境、政治、经济、时代等多方面的影响,但是,最根本的影响,还是来自心理结构的变化……1、权威的研究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荣格:自我、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人格类型……阿德勒:个人心理学:个人受奋力驱使追求优越适应环境霍尼:人格发展观:必须从文化因素上考虑人格的发展艾里克森:自我心理学:更强调自我的独立性。自我如何获得或失去力量,如何支配个人心理发展;人格8阶段奥尔波特:《人格:心理学的解释》。动力组织、心理生理系统……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学第三势力………………2、整合研究之一对心理学权威们的理论进行应用研究,对其共同点或相似点进行整合,会得出以下结论:1、在人的心理结构中,“本能”、“似本能”或“潜意识”等概念,是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同的;2、人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需要和动机”是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同的;3、在“自我”之上,存在超越自我、直接社会取向的动机。3、整合研究之二从心理学和行为科学角度分析,人的行为有两大动力系统:一是基于“个人取向”、“自我需要”的动力系统,即为了生存、交往、发展甚至实现自我价值而产生的动力系统,在这一系统作用下,人是“自我”为中心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维护“自我”的利益与机会;二是基于“超个人取向”或者“超越自我”的、完全社会化的动力系统,在这一系统作用下,人是以“社会”为中心的,行为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的价值、社会的理想,维护的也是社会的利益。4、整合研究之四为了论述方便,我们把前者称为“自我动力”,后者称为“超我动力”,分别可以定义为:“自我动力”是个体为获得一定的利益或机会满足纯“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动力;“超我动力”是个体为满足社会(有时表现为组织、企业等)利益、社会需要而产生的动力。每个人的行为都是“自我动力”和“超我动力”共同影响的结果。“自我”与“超我”有机结合,构成了人的主要动力体系。动力结构自我动力超我动力两个动力的驱动自我超我企业目标行为管理体系管理制度文化理念两大动力的平衡自我动力超我动力富了和尚穷了庙穷了和尚富了庙员工行为组织目标与个体目标的整合两种不平衡富了和尚穷了庙穷了和尚富了庙员工行为管理的实质员工行为管理的主要内容:1、使员工行为方向指向企业目标;2、使员工行为动力足够大;行为方向与行为动力取决于自我动力与超我动力结合而成的员工行为动力体系员工行为管理的实质是“想办法将两大动力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并使之共同指向组织目标”。6、整合研究之五超我自我外在力量的内化惩罚:责任心、道德感奖励:社会理想现实原则采取行动满足需要本能能量制造需要快乐原则愿望式满足最高法官奴隶最高司令本我心理结构假设7、整合研究之六超我自我本我•娇生惯养、该管不管的孩子心理结构•社会力量该内化的没有内化•自我膨胀,超我缩小的畸形心理结构•行为表现为任性、自私畸形心理结构18、整合研究之七超我自我本我•管教过严的孩子心理结构•该内化的内化,不该内化的也内化下来了,形成“超我过大,自我太小”的心理结构•行为特点是“听话”、“顺从”畸形心理结构22、关于儒家文化之二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忠孝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义为朋友两肋插刀,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儒家文化3、角色定位与行为准则人们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人们无非有两种角色:1.家庭角色2.社会角色当以家庭角色处理纵向关系时,以“孝”为最高准则;当以社会角色处理纵向关系时,以“忠”为最高准则;横向关系则由“礼”、“义”界定。每个人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都是一个结点。都有横向关系与纵向关系。4、对“自我”的影响无论家庭角色,还是社会角色;无论纵向关系,还是横向关系,都没有“自我”位置;“超我”却得到了异常的鼓励。人们从被迫到自觉、习惯地把各种道理、规范内化下来,“超我”越来越大;我们在这种环境中,生活了2500多年,经历了100多代人;每代人的“自我”都在承受着这种文化的压抑;结果——5、结论形成自我较小、超我较大的倾斜的心理结构6、中国人传统心理结构与行为机制的特点超我自我本我1、“超我”过大,唯上意识、群体依赖心理、爱面子等等;2、“自我”缩小,自主意识、独立意识、个性等不足;3、“本我”的需要受到超我过多的限制,自我从现实出发,不得不表现为虚伪、不直爽、……8、倾斜的心理结构: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心理基础•在“超我”中,共产党的价值观念被充分广泛内化了;•为劳动人民打天下、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成为超我的主体;•共产党成为“超我”依托的现实政治力量(三)中国人心理结构的演变1、文化大革命对心理结构的影响31、儒家思想遭到批判——传统心理结构赖以形成的文化土壤被破坏;2、砸烂“公检法”、“踢开党委闹革命”、“随意揪斗各级领导干部”,所有这些行为都被冠以“保卫毛主席、党中央”的旗号——超我所依赖的现实社会力量被虚化;1、文化大革命对心理结构的影响3、“文革”初期,绝大部分人参加文革的动机是纯洁的,是在对毛主席无限崇拜基础上的追随行为;4、随着文革的进行,许多奇怪的现象逐渐引起人们深层次思考:•奇怪现象•两派人:具有统一的目标——保卫毛主席党中央;同一个理论——毛主席语录;但是,却进行着你死我活的斗争!?!1、文化大革命对心理结构的影响5、“语录”成了人们达到“自我”目的的保护伞:•“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与“要文斗不要武斗”;•“陈毅同志是个好同志”;•“整篇讲话用了100多条领袖语录,都是有关发展生产力的,一条阶级斗争的也没有”。语录成了各取所需的宝库,成了“自我”生长的“塑料大棚”1、文化大革命对心理结构的影响6、“自我在”“语录”这个“塑料大棚”的保护下,冲破长期以来“超我”的压制,冲破原来儒家文化的羁绊,终于得到较大的发展2、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对心理结构的影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去除了“语录”的神秘色彩,人们的自我观点,再也不用引经据典用语录论证,“塑料大棚”被揭走了,自我开始独立于社会;3、改革开放对心理结构的影响刚从塑料大棚下解放出来的“自我”,还比较脆弱,需要较好的环境才能顺利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视物质利益,鼓励“少数人”先富起来、发展“商品经济”,这些政策犹如阳光雨露,滋润着“自我”,使“自我”得到健康的发展;•改革开始后,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都发生彻底变化,“超我”原来所内化的价值观念受到根本冲击,新的价值观念却没有及时到位,因此,“超我”对人的影响作用逐渐让位于日益发展的“自我”,于是,中国人传统的倾斜心理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自我“增大”,超我“缩小”……4、中国人心理结构现状及趋势注:所谓“增大”和“缩小”是指作用的增大或缩小,图示也是一种更直观的表达方式………(四)对目前管理模式的反思1、关于中国人人性的变化1、中国人变得“精了”、“滑了”、“自私了”、“不听话了”……所有这些行为的变化,都缘于中国人心理结构的

1 / 15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