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管理现代企业管理教案(刘军)第一章企业概述第二章管理概述第三章组织第四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五章市场调查与预测第六章经营决策与计划第七章战略管理第八章产品开发管理第九章质量管理案例分析--中国的海尔世界的海尔现代企业管理自编讲稿刘军1《现代企业管理》一、教材和参考书:二、《企业管理》是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主干专业课。课程教材选用的是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的由邵一明、马嫣主编的《现代企业管理》(2001年),包括组织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市场调查与预测、经营决策与计划、战略管理、质量管理、学习型组织等内容。课程将根据大家所学知识作必要调整。据我所知,与企业管理有关的教材有(1997年以来):1《企业管理》科学出版社沈维涛主编2000年(厦门大学面向21世纪系列教材);2《企业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宋克勤编(内容较简单,不是很合适)2001年;3《现代企业管理》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李建中主编1998年;4《现代企业管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孙焱林、童万鑫编1999年;5《现代企业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李启明编1999年(成人高等教育规划教材);6《现代企业管理》安维、孙健升、陈元荧编著2000年(中国人民大学成人高等教育系列教材);7《工业企业管理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蒋思尧编1997年。参考书可以考虑书上的1、4、5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九十年代出版的一套工业企业管理书籍以及与企业管理有关的书籍(如《学习型组织》、《管理沟通》等)。1陈启申:《MRPⅡ:制造资源计划》,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2陈佳贵:《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3黄群惠:《管理信息化:新世纪生产管理变革主线》,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4赖茂生:《企业信息化知识手册》,北京出版社,2000。杨锡怀《企业战略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美,戴维贝赞可等《公司战略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彼德·康戴夫著《冲突事务管理——理论与实践》,何云峰等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理查德·E·沃尔顿著《冲突管理》,李建国,陈忠华译,河北科技出版社,1992科塞著《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迈克尔·里杰斯特著《危机公关CrisisManagement》,陈向阳、陈宁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美,托马斯·达文波特等《信息技术的商业价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美,德鲁克《动荡年代的管理》,工人出版社,1989美,德鲁克,《后资本主义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美,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后工业社会的来临》罗仲伟《适应性企业:急剧变动时代的战略思维》,广东经济出版社。美彼德·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郭进隆译,上海三联书店,2二、学习本课程的意义:1谈谈管理的作用——问题:管理能为企业创造多大效益?我们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最早开始重奖科技人员的事发生在珠海,当时重奖一所房子、一辆车子,大约100多万元,当时很多人大声叫好,中国开始重视科技人员的贡献了。接着报纸上就有篇文章,题目是“给邓小平奖多少?”。因为,在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提出了八个字“改革开放”、“一国两制”,它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划时代的影响,那么我们该给邓小平同志奖多少?科技人员是应该奖励,科技人员的贡献也比较直接、明确,一项技术的使用、一个产品的改造就可以使企业产生多少多少的效益。但是,管理水平的提高,如一个观念或思想的转变,一种思路的推广,一项管理制度的出台,它们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是一种整体的推动作用,它会使企业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实际上在企业里面,观念、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的价值和作用是无法估量的。用得好、用得正确,往往可以使企业员工,包括许多技术人员具有更高的热情,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这里,管理起到了放大器的作用(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使科学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因此,管理也是生产力。2学习企业管理的现实意义——问题:中国企业管理如何面对“入世”?中国已经加入WTO,狼已经来了。事实上,作为中国企业(包括所有中国企业——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需要共同解决一个问题:企业管理如何面对中国加入WTO后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尽管“入世”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利有弊,利大于弊,但它对企业管理的冲击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企业运行和管理的外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步伐是在渐进式改革和外部环境缓慢变化下进行的,忽视或放松管理还可以相安无事,那么,毫无疑问,加人WTO所遭遇到的体制和规则改变,将使这样的外部运行环境荡然无存。来自外部的强制性竞争压力将使国内企业既不能也不敢再在管理上掉以轻心、马虎度日,否则,就意味着自取灭亡。加入WTO,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国门大开——进一步降低关税,减少非关税壁垒,向外国资本、跨国公司开放更多的投资领域和市场,即更多的外国商品和服务将涌入中国,导致中国市场竞争加剧,原有的市场份额面临重新分配。这种竞争对几乎每一个产业或每一家企业的冲击都是巨大的(我称之为结构调整或革命),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无疑将大大恶化,企业管理的难度也将前所未有地增加。②中国“人世”将强化对国内优秀人才的争夺。外国资本和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后对各类人才的争夺将对中国企业的生存构成最大威胁,优秀管理人才匮乏将对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产生灾难性的影响。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中国“入世”以后,外国资本和跨国公司将会以高薪聘用、委以重任、出国培训、组合报酬等种种优厚条件,以及科学高效的人才管理方式与中国企业甚至中国政府争夺人才,这将加重中国企业特别是国企人才流失的困难处境。人才安全是中国入世后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最近,中国外经贸部的一位参与世贸谈判十多年的官员被一家外国公司以年薪一百万元挖走。中国科学院一些研究所内的专业人才和一些军工企业的高级人才也开始跳槽到外国公司。中科院物理所的高级人才已由原来的七百人下降到四百多人﹔在西部某省承担国家某国防项目的三个主任设计师也被外国机构挖走。(摘自凤凰网2002年2月4日《入世后的中国经济与人才安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入世”将使中国的每一个企业家或企业经营管理者真正理解什么是现代企业管理,以及现代企业管理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这也就是我们要学企业管理的要意所在。3大学生只有学好本领,才能报效祖国。3此问题在讲《管理学原理》中已阐述过。当然它也是同学们寻求一个好职业的前提条件。第一章企业概述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人们从事生产、交换、分配等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那么什么是企业?它具有哪些特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标是什么?企业有哪些形式?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为什么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些问题都是本章要回答的。一、企业的概念和特征。所谓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性活动的独立核算经济单位。如工业企业、农业企业、商业企业等(辞海)。企业管理学研究多以工业企业为主要对象。作为一个工业企业(如杭州橡胶厂),必须具有以下一些基本要素:1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设备和资金——财和物;2要有一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土地(车间和厂房);3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工人和管理者——人;4从事社会商品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企业活动的内容(生产朝阳牌轮胎);5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法人地位——法人(傅冬明厂长是法人代表);6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利润。企业具有以下特征:1企业是一个经济性组织——盈利性。或者说,从经济角度看,企业是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盈利性的经营实体。企业有别于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后者是靠财政拨款的,不是赢利单位;而企业只有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获得利润,才能生存和发展。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管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2企业是一个社会性组织。从系统论观点看,企业自身是一个系统,按照自身的规律有序地运行,同时它还是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企业的供、产、销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同时还受政治、法律、道德、心理、社会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企业直接向社会提供商品或劳务,满足社会的需要,同时对社会发展、政治进步、文化繁荣产生重大影响,发挥重要作用。企业的目标不仅是追求利润,还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企业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如可持续发展问题就涉及到人类、社会和企业。(元宵节——企业赞助)今天世界出现了一种崭新的企业新概念,即企业已不再被看做只是为拥有者创造利润和财富的工具,它还必须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负责。3企业是一个独立的法人。法人:自然人的对称,是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利和义务的组织,如公司、社团等。具有法人资格的相对独立的企业,至少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必须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验资、名称、场所、组织和经营范围等);二是独立核算,在银行设立帐户,独立行使财产支配权;三是独立自主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并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从法律的角度说,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的从事经营活动的法人组织。4企业是一个自主经营系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必须使企业成为开放的经营系统,创造完善的市场环境和秩序。让企业自主经营、自由进出市场(自由化和市场化)、公平竞争、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效益。这就要求我们减少对企业的干预,特别是行政干涉。二、企业的目标企业的目标有两个:第一是获利。企业首先要考虑的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因为企业职工的生活要有保障,就要有很好的经济收入(我校招生由第四批降为第五批);企业要扩大生产规模,就要追加投资,这一切都要求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一定4的利润,以保证企业生存和发展目标的实现。第二是满足社会需要。企业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具有经济的功能,而且是一个社会性组织,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首先,企业是吸收社会劳动者就业的的场所,是社会劳动力与其他劳动要素结合的场所,是实现人的价值,创作社会财富的场所。其次,作为社会物质与文化产品的生产者,企业最大的社会价值是不断地生产和提供人们需要的物质和文化产品,不断提高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人类的文明与进步。最后,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实体,企业是国家乃至社会引导、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最终执行者。国家和社会有关经济的政策、法规、计划等最终要落实到企业执行,企业在维护社会经济秩序、营造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促进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管理的任务。[美]彼得·德鲁克著,孙耀君译:《管理——任务、责任和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6-59页工商企业的管理必须始终把经济上的成就放在首位,在每一项决策和行动中都这样。它只有通过自己在经济上的成果才能证明自己有存在的必要及自己的权威。如果一个企业在提供经济成果方面失败了,它就失败了。如果一个企业未能以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向消费者提供他们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它就失败了。如果一个企业未能提高或至少维持把付给它的那些经济资源的物质生产能力,它就失败了。而这就意味着企业有责任获得利润,而不论一个社会的经济或政治结构或思想意识形态是怎样。管理当局的每一项行动、每一项决策、每一项考虑,都必须把经济上的成就放在首位。管理的第二项任务是使工作富有活力并使职工有成就感。工商企业(或其它任何机构)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人。它通过富有活力的人力资源来完成它的任务。它通过完成工作来取得成就。因此,使工作富有活力是首要的职能。但与此同时,在今日的社会中,这些机构日益成为个人取得生计并取得社会地位、与人交往、个人的成就和满足的手段。因此,使职工有成就愈来愈重要,并且是一个机构所取得成就的衡量标准。它日益成为管理的一项任务。按照它本身的逻辑把工作组织起来仅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并且是困难得多的一步是使工作适应于人——而人的逻辑同工作的逻辑是根本不同的。使职工有成就意味着要把人看成是一种有着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