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YE2010/20011工作機構手冊1目次一ICYETAIWAN簡介二工作機構注意事項(一)工作機構注意事項(二)附件一機構與交青學習服務契約參考方案附件二工作機構應有/不應有的期待2ICYETaiwan簡介ICYE(InternationalCulturalYouthExchange)為一非營利組織,其宗旨為透過各國青年的交換計劃,藉由跨文化的學習與了解,以促進文化交流與世界和平;每年有超過600位青年參與ICYE,在30多個國家間從事文化義工交流活動;目前ICYE有34個會員國,總部位於德國柏林,同時也是UN-ECOSCO,UNESCO,UNESCO-NGO…..等國際性組織的會員,為一歷史悠久的國際性文化交流組織。ICYE起源於1949年美國一群兄弟會基督徒邀請德國青年到美國進行文化交流,期盼藉由相互了解,以促進國際親善友誼,預防世界大戰再次發生;次年,德國教會認同此活動及宗旨,遂接待美國青年一年,這就是ICYE前身InternationalChristianYouthExchange的由來。此後義大利、奧地利等交戰國紛紛嚮應,亞洲的日本亦於50年代加入ICYE文化交流活動。1991年夏,當時台南YMCA林信堅代總幹事於韓國參加YMCA世界年會時,透過漢城YMCA總幹事的引介,得知ICYE的宗旨與信息,並於該年年底參與ICYE大會。經由林代總幹事的努力,回國後成立ICYE台灣分會,並向大會申請於隔年開始與個別會員國進行雙邊交換,此為ICYE台灣分會之開端。1992年,ICYE台灣分會有5位青年分赴德、義、瑞、芬、日,從事義工文化交流一年,同時有芬蘭與德國交換青年來台擔任義工。該年底,林代總幹事於ICYE大會中,代表ICYETaiwan向大會申請為聯盟準會員,獲得接納。1993年,ICYETaiwan共有10位青年到國外擔任義工,並接待11位外藉交換青年來台;1994年有16位青年外派,並於該年度ICYE大會中,ICYETaiwan獲大會接納成為聯盟正式會員,林代總幹事並榮任亞太區會主席。自1992年至今已有200多名中外籍青年透過ICYETaiwan,於27個國家間(迦納、奈及利亞、獅子山、芬蘭、瑞典、挪威、冰島、丹麥、英國、比利時、德國、法國、西班牙、瑞士、奧地利、義大利、印度、尼泊爾、南韓、日本、澳洲、紐西蘭、玻利維亞、哥斯大黎加、墨西哥、美國、加拿大)體驗人生一段難得的經驗。過去因義工簽証取得不易及未立案之故,ICYETaiwan附屬於台南YMCA之下,並獲得YMCA許多協助。但隨著組織日見規模,申請及出國的交換青年增加,有感於未來發展的需要,ICYETaiwan遂脫離台南YMCA,並於1998年9月26日正式成立社團法人,為內政部合法立案機構(台內社字第九O一三七五一號),會中選出林信堅牧師為第一任理事長。1999年2月林牧師辭去理事長一職,遂由廖安惠小姐接任;2002年1月於會員大會中選出簡明山先生為第二屆理事長,2007年8月於會員大會選出林頌恩小姐為第三屆理事長。我們期待,藉著ICYE從事推廣的文化交流活動,能使一般非富裕家庭出身的台灣青年,3也有機會出國擴大他們的視野、增進外語能力及獨立自主。同時,也由於國外來台交青在各機構從事志願服務工作,通過和同事、接待家庭建立的友誼而能促進國際親善、互相了解,並為台灣在國際上爭取一些生存空間。同時,在國內的工作單位以及接待家庭,因為有你們無私的協助與奉獻,不僅促進良好的國民外交,更是讓來台的交青深入體驗到台灣濃厚的待客之道,這不僅僅是我們的文化因子,更是我們在傳達台灣的概念給國際人士得知。工作機構注意事項(一)敬愛的工作機構:首先要歡迎貴機構加入ICYE的國際大家庭,ICYETAIWAN非常感謝貴機構以無比的愛心與包容,願意接待一名外籍青年到您的機構一起學習,一同體驗不同文化、思想、生活態度以及情感的交流。這一年交換青年來台灣當義工的主要目的,在於經由日常生活中體驗人與人、國家與民族及文化之間的互動,認識台灣種種與學習中文等等,透過在機構的學習和參與,得以認識、瞭解整個服務機構的服務性質和功能,而能進一步清楚事工的精神所在。一方面配合服務機構的要求,經由互助與互動得以對機構的事工及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或多或少貢獻一己之力,另一方面也在學習及付出當中,發掘並認識自我而有所成長。因此,煩請服務機構能給予交青各方面的機會做多方的嘗試體驗。剛開始時,或許機構同仁還不甚清楚該如何安排一個既不懂中文,又沒有相關實習經驗的外國青年,在您的機構從事長達近十個月的義工服務,因而或多或少感到困擾與疑惑。事實上相對地,對許多剛剛高中畢業二十出頭的交青來說,要下決心繳交一筆為數不少的行政費,參加這長達一年的國際交流計畫,不僅得離開熟悉的家鄉到遙遠不可知的國度,去從事在自己國內只曾聽過卻從未接觸過的各種社會事工服務,還得學習如何在一個沒有人會說自己母語、瞭解自己國家的地方,接受磨練堅持下去,要接受此種自我考驗,他們多多少少也會感到惶恐與害怕。同樣地,對他們的親人及朋友來說,有的會感到捨不得,有的會很難理解為什麼他們不去參加旅遊團玩玩就好,或乾脆去唸個學位,卻反而選擇當交青學習更深入的台灣文化等等……這個國際交流活動乍看近似不可思議,事實上卻提供可塑性極強的青年人有機會深入瞭解一個國家,實實在在與當地人共同生活相互學習。很多年輕人因此而打破成見,擁有4更寬廣的國際觀與人生觀,體會無遠弗屆的愛心,立志日後從事民族文化社會福利事工,並且也更加認識了自己與母國的一切。在他們生命轉變最大的這一年當中,與他們一起分享成長的最主要參與者便是服務機構的同事與接待家庭的家人,因此懇請各機構同仁能把交青當成是共同學習的朋友,在多方面主動給予機會,積極鼓勵交青,協助他們適應新的環境與生活,相信日後您會深為交青真誠且可愛的付出所感動,亦會對他們一年來的成長與轉變感到欣喜。以下是幾點需要拜託服務機構費心的事項,相信經由貴機構的配合,將使交換青年儘早適應在台灣的生活,同時貴機構在事工推行方面也能較為順利。基本原則:溝通/誠摯/尊重1.在各方面都請務必主動跟交青溝通與外國人相處(尤其是西方人),最重要的就是必須直接溝通,最忌拐彎抹角或忍耐隱瞞,以免雙方產生誤解時不能解決。若是您對交青的作為、想法有不瞭解或不贊同之處,都請主動提出,陳述事實說出心中感受,彼此和氣誠心溝通,相互尊重,理解對方的個人與文化背景,如此可以解決不少不必要的磨擦。千萬不要口頭上客套,實則心生不滿,以致總有一天超過忍耐底限而導致衝突。這一點對於我們一向以和為貴的台灣人來說,或許不太好做到,但這卻也是服務機構所需學習的:「有話直說,不用不好意思」。2.請機構同仁多多主動認識、關懷交青由於機構同仁平常工作繁忙且擁有自己的生活圈,所以可能較難有時間與交青認識、深交。而一般交青多半較熱情,也較容易受傷害,他們常期待真心認識而不只是光打招呼的朋友。因此,請機構同仁偶而也能主動關懷他們。交青來機構並不是要增加同仁的負擔,而是雙方學習,彼此適應接納。尤其同仁對待交青的態度往往是決定交青能否融入該工作環境的重要關鍵之一,如果同仁能把交青視為服務機構的一份子與之和樂相處,讓交青清楚自己的義工工作性質、事項以及待在這兒的目的,使他得以產生我需要這個地方,這個地方也需要我的信念,那麼交青就能更加積極投入他的義工服務。3.鼓勵交青多方面的嘗試及體驗5交青的志工服務性質即在於多方學習、嘗試與體驗,成效反而是其次。因此若交青有意願也有興趣,請儘可能讓交青嘗試、參與不同的工作,而非太過於強調交青的工作效率以及表現必須達到一般同仁的標準。煩請機構能夠以更包容的心態來看待交青的服務表現。4.由專人擔任交青的督導在確定交青要來貴機構服務之後,煩請指派一位同仁擔任交青在機構的督導員,協助交青在機構的學習事宜,擬定學習計畫等等。如此一來得使交青明瞭在機構可同何人商議。二來對於ICYETAIWAN這邊在接洽時,也能得知應與何人商量交青的事。5.與交青共商學習計畫的內容或許在交青還沒來之前,貴機構對交青未來一年可以做的義工工作已有一初步的分派與計畫。而在交青來到機構的頭一星期,可以先讓他對機構各事工性質與內容有一概略的認識,接下來便是根據交青個人的能力興趣以及機構事工的需要,雙方共同商量交青的初期工作內容及時數,擬定學習工作計畫與契約。這份學習計畫可依實際情況如每兩三個月調整修改一次。簽定學習契約的主要目的在於使機構、接待家庭、交青和ICYETAIWAN都能明白彼此應盡的權利與義務,也使交青能明白擔任義工期間在機構應配合遵守的注意事項等等。這一點敬請機構的負責人及交青督導員與交青共同商量擬定學習計畫及契約,所擬草案請先給ICYETAIWAN瞭解內容,溝通之後再簽定正式契約交與相關人員保存(參考方案可見附件二)。此外若有可能,懇請機構代為安排交青的語言學習,如幫他找人教他中文或是交換語言的課程,並納入工作的學習計畫。關於義工服務時間方面,每週的學習時數最多為35-38小時,意即每週不超過38小時。所謂學習時數,包含在機構的服務時間及參加機構的活動,甚至是基於交青意願想要到別的相關單位服務見習的時數等等都可涵蓋在內。因為交青參與義工計畫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來台灣多方學習,而不是一定得固定留在某個地方,待上固定時數,或是一定得做到什麼程度才算數。6.注重交青個人隱私請服務機構注重交青的個人隱私,特別是提供交青住宿的機構,請不要太過問交青下班後去哪,因為往往善意的詢問反對交青造成干涉與困擾。交青希望在機構服務的時間是做事的時間,下班之後就是他自己個人的時間。67.請將每個交青視為獨立的個體,不要有比較或忽略的心態若貴機構已有接待其他外國義工服務的經驗,那麼在如何與外國人相處方面,相信貴機構已有相當多正確的認識與體驗。但是對於交青而言,這卻是他頭一次處在全部都是外國人的環境下,對他來說什麼都是新的。因此煩請機構不要將新來的交青當作只是另一個外國人外國人都是這個樣子而有忽略或普遍化的看法,或是給交青壓力,過度將他跟以前的外國義工比較他們之間的好好壞壞。希望機構同仁能夠拋開國家、種族的刻板化印象,真實去認識交青這個人,真心去接納他,那麼相信您一定能在某些事物上有所改觀,擁有較全貌的認識。8.關於設備的使用,請事先談妥機構內的設備如電話、傳真、影印機的使用問題請機構事先與交青約定,例如允許撥打市內電話、外縣市長途電話則有限制使用時間或須依規定付費等等;國際電話的部份亦可規定,例如可打到國外再叫對方打過來,或是禁止打國際電話等等。事先說明清楚,雙方即可避免心結的產生。9.請跟交青多說中文交青來台這一年最主要即在於認識台灣文化,體驗台灣生活及學習多項事物如普通話、閩南話等等,因此請機構同仁在儘可能的範圍中幫助交青適應在台灣的一切。在初期,雙方唯一的溝通語言也許只能靠英文,但在兩三個月之後待交青已能慢慢聽得懂並會說一點點中文時,請機構同仁能夠協助交青,務必以中文與交青對談。因為經由每天與機構同仁的生活對談練習,漸漸地會使交青的中文聽說能力越來越好,無形中也會使他與台灣人的溝通互動會越來越強,越有動機想認識這裡的人和文化。這對交青在台一年的助益及影響極大,尤其ICYETAIWAN所舉辦的活動越到後期會使用越多中文,甚至是完全只用中文,因此懇請機構同仁在這方面也能特別代為配合。根據歷來的經驗,如果交青身旁的人跟他說太多英語,甚至是把交青當作練習英語能力的對象,這種情形通常會導致交青過度依賴英語,喪失學習中文的動機及興趣,或甚至產生不正確的心態,例如:認為他沒有必要學中文,台灣人反而應該跟他學習英文才對,以及如何想辦法兼英文家教多賺點外快….等;如此一來,不但使交青停留在英語圈子而覺得台灣社會難以介入,同時也阻斷他的自我學習和認識更多台灣人事物的機會,有的甚至在後半年因為感到適應困難,而不得不中斷他的義工服務計畫提早回國;交青因為沒能通過人生中自我考驗的關卡,日後甚至拒絕任何有關自我磨練的計畫,原先交流活動的美意,反而因為沒有貫徹到底,以致於對他的人生成長經驗造成負面影響,這些都是不可不慎之處。因此懇請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