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时教学计划(精编5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初中课时教学计划(精编5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艾滋病专项课时教学计划1景芝镇临浯小学预防艾滋病培训教学计划一、总目标通过专题教育形式,使学生了解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培养其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学会保护自己,培养对自己、他人及社会的责任感。二、教学内容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内容专题一艾滋病的流行趋势专题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的危害专题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专题四艾滋病的症状,怎样预防艾滋病专题五个人行为与艾滋病预防专题六提倡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专题七国家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政策法规三、教学中应该采取的措施和方法1、每周一节预防艾滋病知识课,以期把预防艾滋病知识传递给每一个学生。2、定期举办预防艾滋病教育宣传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在校园内张贴宣传画与科普知识信息;在学校宣传栏制作预防艾滋病专题板报等。3、学校将继续利用班会课、思品课、校会、广播等途径,广泛开展宣传预防艾滋病预防知识;广泛征订适合学生阅读的预防艾滋病系列丛书用各类宣传教育报刊、杂志用各种宣传资料,包括各种宣传挂画、教育挂图和预防艾滋病科普VCD等,并举办校内相关的图片、诗歌、征文、禁毒知识竞赛,以期增强学生预防艾滋病的意识。4、组织学生进行“读一本禁毒书籍,看一场毒品预防教育专题片,听一场毒品预防教育专题报告,写1篇禁毒感想的文章”的活动,为提高广大学生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增强自觉抵御毒品的能力,使校园内形成一个人人防毒、拒毒的良好氛围。5、为丰富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活动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个直观的了解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平台,学校将联系并组织学生观看展览。6、注重形成社会、学校、家庭相协作的教育合力,共同加强对学生的预防艾滋病教育。四﹑教学进度安排1、艾滋病的原因与危害2、艾滋病的临床表现余4个阶段3、艾滋病的传播方式4、艾滋病的预防5、艾滋病的检测余监测6、国家对艾滋病的防治办法7、青少年中学生应该怎么预防艾滋病8、观看有关纪录片或者教育片9、(班会主题)预防艾滋病利于全人类景芝镇临浯小学预防艾滋、关爱生活培训总结学校按照上级文件精神,于9月8号上午,邀请了镇临浯卫生院的潘医生到学校做了《预防艾滋,关爱生活》的专题讲座。对每一位教师都进行了一次专题教育,让老师从中认识到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艾滋病的危害性,让每一位老师都要注意洁身自爱,远离艾滋。围绕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主题“遏制艾滋,履行承诺”,向老师们宣传艾滋病的危害及其传播途径等相关知识,学校决定在以后的时间里将对全体学生也进行一次专题教育。现作以下的总结。一、召开班主任会议和学生会会议,在同学中宣传青少年预防艾滋病知识活动。二、预防艾滋同伴教育活动的开展。同伴教育作为宣传艾滋知识的生力军,我校对此十分重视。成立了“青春教育同伴协会”,培养了多名防艾宣传志愿者,并在9月15日前后以班为单位,作“面对面”的同伴宣传教育活动,保证了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成效,至今,我校学生基本上接受了宣传教育。三、组织师生收看中央电视台专题晚会和全国大学生防艾宣传志愿者演讲决赛活动。结合我校情况,动员同学们通过电视直播收看中央电视台专题晚会和全国防艾宣传志愿者演讲决赛。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1)学制作各色各样的宣传板报、宣传画、宣传艾滋病基本知识。(2)广播与电视:为了使大家有深刻的认识,组织放映有关录象、片子有《艾滋《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等。(4)积极宣传艾滋病防治工作信息和防治知识,以突出科普知识教育为主。五、存在问题1、禁毒与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必须长抓不懈,但苦于环境条件的影响和财力、设施的不足,工作中尚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2、地方毒情和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情况无法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和把握(公布的统计数字与实情并不相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总体教育的发展。五、今后的工作计划禁毒与预防艾滋病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存在复杂的社会问题,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政府重视,需要全社会人的全力支持、共同努力、共同关心,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控制,有效预防。呼吁全社会人都来关心、支持预防艾滋病保健工作。总之,艾滋病的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问题,目前世界上无治愈艾滋病药物,且相当长的时间也难以有治疗的方法,只有坚持预防为主,坚持不懈的加强宣传,普及艾滋病的知识,提高人们的自我防护能力,才是预防流行的主要途径。在近期无特殊治疗及预防疫苗情况下,开展以学校健康教育为中心的全民宣教,是预防艾滋病在我国蔓延的最有效手段,健康教育形式很多,其中采用参与性教法,生活技能培训,同伴教育等在青少年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活动中,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方法。羽毛球课时教学计划2课时教学计划(羽毛球)人数:30人时间:45分钟教材内容:1、羽毛球正反手握拍教学。2、羽毛球正手发高远球技术。教学目标:1、准确的掌握羽毛球的握拍方法以及正手发高远球技术教学。2、培养羽毛球学习兴趣。重点:1、正反手握拍之间的转换。2、发正手高远球市手臂的挥动方法。难点:正手发球击球点位置。开始与准备部分一、课堂常规:1、集合学生整理队伍、清点人数。2、检查着装。3、宣布本节课内容。4、强调安全意识。5、安排见习生。教学要求:精神饱满、精力集中、严禁在课堂上讲话。组织形式:成三列横队站立如下图:○××××××××××××××××××××××××××××××二、准备活动1、头部运动2、扩胸振臂运动→手臂伸直3、体侧运动→侧身不转体4、体转运动5、弓步压腿6、俯步压腿7、活动手腕踝关节教学要求:学生态度端正,认真对待准备活动。组织形式:全体学生两手臂侧平举成体操队形散开。如下图:○××××××××××××××××××××××××××××××基本部分一、学习羽毛球的握拍方法(以右手为例)教学内容(正手握拍):1、右手握拍中杠,使拍框与地面垂直,张开右手使虎口对准拍柄斜棱的第二条线,用近似握手的方法。2、无名指和小指握紧球拍,拇指食指和中指自然放松贴于拍柄两侧宽面上,拍柄与掌心要留有空隙,准备发力击球。教法:教师边示范边进行详细的讲解。组织形式:1、让学生实际感悟握拍方法,教师依次进行纠正错误动作。2、组织学生正手握拍左右摆动(教师先示范)先慢后快30次×2组。3、正手握拍上下摆动30次×2组。4、握拍绕∞字转动(教师示范)先慢速10次,快速20次。5、教师巡回走动对学生错误动作进行纠正。教学要求:1、摆动球拍时手腕放松,握拍不能太紧。2、手臂伸直摆动。3、学生认真完成动作。教学内容(反手握拍):1、在正手握拍的基础上将球拍拍柄稍向外旋,拇指上提内侧贴在拍柄,食指稍向下靠。2、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自然贴靠在拍柄上,留有发力空间。3、食指和手掌末端小鱼际肌为支点,其余手指为力点,拇指前顶,有放松到握紧球拍柄,用近似杠杆原理的方法,发力击球。教法:教师边讲解边进行示范动作。组织形式:1、学生感受反手握拍的方法,教师给予指导纠错。2、反手握拍左右摆动(30次)3、反手握拍上下摆动(30次)4、结合正手握拍做正反手握拍之间的转动(10次)5、体会反手握拍的发力,用拇指发力。(10次)教学要求:1、握拍不能太紧,手腕放松。2、教师及时纠正错误动作。3、自己时刻检查手型,大拇指位置是否正确。二、羽毛球正手发高远球技术(以右手为例)。教学内容:1、两脚自然开立,左脚在前,脚尖对网,右手在后,脚尖稍斜,重心在右脚上。左手手指夹持羽毛球中部,自然抬举至胸前方。右手正手握拍放松屈举至体后侧,呈发球前的准备姿势。2、发球准备姿势站立,持球手松手放球,持拍手上臂外旋带动前臂充分伸腕,自下而上沿半弧形做回环引拍动作。3、在做引拍动作的同时身体随之转动,重心向左脚移动。当挥拍至身体右侧前下方,转体至接近于面对球网时,准备击球。4、当球面与球接触的瞬间,上臂和前臂迅速内旋带动手腕快速向前上方屈指展腕闪动发力,用正拍面将球击出。5、击球后,身体重心完全移至左脚上,持拍手随击球后的惯性动作自然向头部左前上方挥动,手腕呈展腕状态。教法:教师边示范边进行讲解。组织形式:1、组织学生做发球前的准备姿势,并进行纠错。(10次)2、学生持拍做引拍动作,并对错误动作进行纠正。3、身体转动与挥拍练习在一起做慢动作练习,逐渐加快。4、完整动作进行练习10次(不持球)5、教师持球发正手高远示范动作,并让学生持球练习。结束部分教学内容:1、教师集合队伍,清点人数。2、放松手臂活动。3、点评本次课程。4、对优秀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其他学生。5、归还器材。6、师生致谢,宣布下课。教学要求:1、认真放松。2、保持课堂安静。组织形式:成三例横队站立如下图:○××××××××××××××××××××××××××××××初中教学计划3理念是先导,学习是保证。为进一步转变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把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合的几篇关于教学计划的范文!2019初中教学计划精选1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积极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确定本年度教学工作重点为:以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改变教育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及教学常规管理,强化质量意识,积极进行课题研究,努力推进课程改革,结合新教材内容和我校学生实际,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灵活扎实地搞好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二、主要工作。1、努力实施新课程改革,以课改为核心,牵动学校整体教学改革,提高全员的课改意识,做好课改实施阶段性的总结,争创课改启动实施的示范校。2、要大兴教学研究之风,认真做好现有科研课题、教研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同时,做好已结题实验成果的推广使用工作,组织教师开展立足课堂,面向学生、服务教学实际的校本教研,努力构建学习型教师组织。3、探索常规教学改革。以作文教学、教学能力培养、英语口语交际等为突破口,强化教师落实课程改革的“三维度”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4、加强校本培训,加快校本课程的开发进程,培训中做到理论学习与基本功训练有机结合,做到信息技术掌握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做到发现问题与教学反思相结合。使培训工作制度化、内容化、科学化。5、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工程,通过学习、实践、研讨等形式,不断发现能人,培养能人,鼓励能人,搭建平台,训练培养一批青年教师,使其牢固树立名师意识,打造名师带名校效应。6、强化质量意识,认真做好阶段性检测,及教学质量分析,逐步规范学生作业,教师批改等常规性工作,探索新课改下的评价改革。7、在各科教学中注重加强环保教育,以课堂渗透为主,并辅以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8、加强艺体卫工作,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三、具体工作。1、加强师资培训,转变观念与新课程同行,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在课改新形式下,重视培训,努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制定与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的教师发展目标,转变教育思想、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树立为人的可持续性发展而教的现代教育理念,增强教师的整体素质。(1)组织教师继续学习新课程改革内容。理念是先导,学习是保证。为进一步转变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把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本年度,我们要继续加强教师的理论和业务学习,采用理论联系实际、集体与自学相结合的办法,要求每位教师每天自学《走进新课程》一书中的一问,做好读书笔记,每月记一次教育随笔,每节课后记教学随记。并经常交流,使先进的教育思想牢牢扎根于每位教师心中,从而更有的放矢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2)通过开展“拜师带徒,青胜于蓝;互帮互学,齐头并进”活动、群体教研活动、教师基本功达标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3)多方面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进修和培训的机会,以获取先进的教改信息,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2、抓常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1)抓好开学初各项计划的制定工作,学期中抓好计划的落实和监督工作,学期末、年末抓好各项工作的总结和评比。(2)组织各类教学竞赛和抽查,随时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