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良好的儿科护患沟通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LOGO构建良好的儿科护患沟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儿科沈晓雯学时:0.5护患沟通定义:护患沟通是护士与病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交流的内容是与病人的护理及康复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同时也包括双方的思想、感情、愿望和要求等方面的交流。护患沟通是处理护患之间人际关系的主要内容,没有护患沟通,就不可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儿科护患沟通的目的目的护士与患儿及家属之间的沟通,其目的在于减少护患之间的距离,增加信任感,达成一致共识。有效的沟通与患儿的康复有着密切联系。沟通对象的特殊性患儿不善表达自已的病情及感受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宝贝家长格外紧张、焦虑,会对医护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要求儿科护士掌握更深的护患沟通技巧,加强社会、人文科学的学习个多月大的婴儿,医嘱开出,治疗药物领取并冲好后,按照平时操作常规,护士甲与乙将患儿抱入治疗室进行头皮静脉穿刺。操作过程中只听见患儿的哭闹,护士的小声嘀咕,数分钟后护士将患儿从治疗室抱出。患儿头部置静脉针,贴了不少胶布,家长一看,顿时开腔:“搞什么,进去这么久,还把我们宝宝的头发剃过了,你们到底打了几针啊?……”护士其实在打针前在帮宝宝剪指甲,而且只打了一针,哪里出问题了呢?有效沟通调查显示:30%的护士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如何与患者沟通;83.3%护士对沟通方式基本不了解;33.3%认为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应不加理睬。研究表明:77.78%患者希望每日与护士交流一次;86.9%患者选择护患沟通内容与疾病有关;80%护理纠纷是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导致。摘自医学教育网儿科家长心理特征与调适家长常见的心理特征:•焦急•不信任感•期望值过高儿科家长心理特征与调适护士与家长的心理调适策略:•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孩子的妈妈/爸爸•尊重•倾听儿科患者心理特征与调适患儿常见的心理特征:•恐惧•依赖行为•行为控制能力的减弱患儿心理特征与调适护士与患儿的心理调适策略:•优先满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运用温柔和蔼的语气•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鼓励赞美性的语言•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阻碍有效护患沟通的因素缺乏沟通技能及心理学知识,这是影响护患关系的直接因素传统的护理观念及行为根深蒂固独生子女因素患儿及家属期望值高患儿不善表达自已的病情促进有效沟通的技巧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安慰性语言鼓励性语言解释性语言告知性语言赞美性语言询问性语言语言艺术、学龄期患儿往往因为住院影响学习而不安心住院。有一次一位患儿因闹情绪不愿吃饭,原来是因为学习临近期中考试而心中不快,便劝慰道:“你是一个聪明懂事的孩子,应该知道只有身体健康才能保证学习优秀,你要安心养病,争取早日康复,我们护士阿姨都认为,凭你的好学和努力,一定能很快迎头赶上的。你自己说呢?”孩子懂事的点点头,表示立刻吃饭。安慰性语言、当家长提出各种问题,因人而异,恰如其分的回答。记得有一次,病房收治了一个力气特别大,又胖的1岁左右小男孩,静脉穿刺难度较高。好不容易在脚上打上静脉针,固定好后,家长却言辞激励的表示:患儿的脚裹得太紧,太别扭了,会让孩子脚扭伤、脚趾缺血的。当时护士就以冷静、坚定的态度解释到:“对不起,您的心情我们十分理解,但是我们的固定方法是十分专业的,脚摆放的是解剖位置,肯定不会扭伤,脚趾甲红润,肯定没缺血,请您放心。”一番话避免了一触即发的护患矛盾。解释性语言:护士准备给一位4岁的小男孩打针,下列哪项护理语言最有帮助?A:“你会觉得有点疼,但你是一个小伙子,我相信你能处理好这一切的。”B:“你已不是一个婴儿,我知道你不会哭。”C:“可以让你的妈妈握住你的手。”D:“如果你表现好,我就奖励你。”赞美性语言促进有效沟通的技巧非语言沟通•形体语言:包括点头、手势、抚摸、握手、依偎、搀扶、拥抱等。•书面形式: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知识的宣传等。•面部表情:始终面带微笑地投入工作。•眼神:学会用目光启动交往,用眼神表达反应。儿科有效的护患沟通是护士与家属之间的沟通,是处理护患关系的主要内容。2有利于增加护患之间感情,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患儿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3有利于获得患儿完整的病情资料,为治疗提供充分的依据,提高患儿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小结良好、有效沟通前提信任、爱心专业知识操作技能沟通技巧思考题促进有效护患沟通的技巧有哪些?如何与一位爱哭的患儿进行沟通呢?LOGO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