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沟通艺术banzhurendegoutongyishu主讲人:郑重辽宁教育行政学院2013年——内容提要——一、沟通的概念二、沟通的流程三、沟通的分类以沟通的基本理论为讲座结构,以班主任沟通的案例为支撑,以提高班主任的沟通能力为根本目的。注重观点和案例的高度融合。一幅图片,有人看见了少女,有人看见了老太太,有人既看见了少女又看见了老太太。一般讲,这叫看法不一样,观点不一致,意见不统一。从沟通学的角度讲,这叫信息不对称。——沟通的前提是信息不对称——把这看成耳朵就是少女把这看成眼睛就是老妪一、沟通的概念沟通是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把信息、情感和思想在个人和群体之间传递,并达成相互理解(共识)的过程。沟通的方式:①语言②非语言语言:口语和书面语非语言:①副语言:语气、语调、音量、逻辑重音等——你站起来②服装:穿着能传达信息。③空间:距离也能够说话。④肢体语言——表情、眼神、手势、姿态、动作等。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夸不好的学生使他变好。教育要适应学生应该是行动,而不仅仅是理念和口号。眼泪是沟通的符号2008年11月3日,奥巴马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竞选总统演讲,在讲到他外祖母对他的影响的时候潸然泪下。他的外祖母是白人,2008年11月2日病逝。新华网报道:2005年4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首次握手。领带颜色可以传达语言不便表达的信息。国民党的主色调是蓝色,共产党的主色调是红色。——1945年重庆谈判——中小学生最应该有的面部表情应该是这样的微侧的身体专注的神情巧妙的手势一、沟通的概念沟通是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把信息、情感和思想在个人和群体之间传递,并达成相互理解(共识)的过程。沟通的方式:①语言②非语言沟通的内容:①信息②情感③思想2011年10月21日,第四届全国班(团、队)会课展示大会于山西省晋中市召开。来自全国二十个省市的六十余名班主任进行了主题班会课展示。照片上的班主任是来自浙江绍兴第一中学的王金娣老师。她的主题班会“以梦为马——我的人生我做主”获得高中组一等奖。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余光中字里行间抒发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感。初中生日记一则2001年6月10日。晴。今天考试有同学打小抄,我认为,初中生平时考试打小抄是一种“大公无私”的行为,因为他把“荣誉”留给了班级和学校,而把隐患留给了自己。初中生诚信教育从考试不打小抄开始。二0一一年七月于清华园一、沟通的概念沟通是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和群体之间传递,并达成相互理解(共识)的过程。沟通的方式:①语言②非语言沟通的内容:①信息②思想③情感沟通内容中,信息数量最大,情感最难以把握,思想观点最具有价值,也最容易引起争议。——思想观点——教育的理想与现实课堂教学是什么?班主任首先是课堂教学的承担者。从沟通学的角度来讲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训练能力的过程,它应该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信息传递、情感交流、思维碰撞的过程。课堂教学活动的每一个40分钟,都是师生共度的生命过程和生态过程。师生双方都应有积极的、快乐的情感体验。发送者准备发送的信息编码接收者接收到的信息解码符号化思想(2)思想(1)收符号符号还原(途径)反馈背景噪音理想的沟通:思想(1)=思想(2)通道二、沟通的流程案例:秀才与卖柴人古时候一个秀才去市场卖烧柴,远远看见一个卖柴人走来。秀才:“荷薪者过来!”卖柴人:走到跟前。秀才:“其价如何?”卖柴人:2块1捆。秀才:“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卖柴人:?走人事例:英语老师述职沟通就是信息在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的流动。理想的沟通是信息发出者发出的信息和信息接收者接收的信息完全吻合。信息发出者发出信息的目的,就是让信息接受者理解信息。好的沟通一定是站在听者的角度去说。有效的沟通不在于说的人说了什么,而在于听的人听明白了没有。——案例启示——沟通前要调整好沟通频道案例:到底是谁“笨”?某学校,一个老师讲一道例题,第一遍学生没听明白,第二遍学生还是没听明白,第三遍学生还是没听明白。这个时候老师有点忍不住了,说:“你们怎么这么笨,我讲了三遍你们都没听明白!”老师的话音刚落,从教室的角落里传出一个微小的声音:“是啊,真够笨的讲了三遍都没讲明白!”教师作为教育者(信息发出者)没有说不明白的理由;学生作为学习者(信息接收者)有听不明白要求重讲的权力。温馨建议:今后老师们讲课,尽量多问学生我讲清楚了吗?尽量少问学生你们听明白了吗?前者是在苛求自己,后者是在苛求别人。苛求自己,能进步但不舒服;苛求别人,舒服但不能进步。——沟通的理想状态——①我清楚我想说什么②我表达的正是我想说的③对方理解的内容正是我要表达的——沟通的换位思考——你不是在卖东西,而是在帮助对方买东西;你不是在说话,而是在帮助对方理解你说的话;你不是在上课而是在帮助学生学习。接收信息的他传递信息的你——沟通漏斗示意图——你说的话已经不是你真正想说的话你听的话已经有别于别人所说的话讲课人: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主持人:家是讲情的地方是不讲理的地方人际之间误解不可怕可怕的是误解了不“话解”幸福是说不出来的,说出来的就不是原来的幸福,幸福是主观感受。——“理解”别人的“不理解”——案例:踢球与面子一名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下课在班级的教室里面踢足球,打坏了班级窗户的玻璃。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严厉地批评了这名学生而且批评的时候有“上挂下联、左顾右盼”的行为。结果该生极力辩解,死活不肯承认错误,师生沟通陷于僵局。——案例分析——作为初二学生,对这件事情的对错是有判断能力的,他之所以辩解,其实不是在捍卫错误,而是在捍卫尊严(面子)。老师教育学生,学生往往拒绝的不是教育的内容而是教育的方法和形式以及教育者的态度。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在受到强烈的负面刺激的时候,会产生自我价值保护逆反。换一种沟通方式班主任来到教室之后到打碎了的玻璃前查看。上课!起立!老师好!同学们好!(欲擒先纵)下课的时候,老师说:“谁把玻璃打碎了到我办公室去一下。”(沟通背景)学生到办公室一定承认错误。(心服口服)再次上课,严厉批评这种错误行为(就事论事)虽然该同学犯了错误,但是,承认错误的态度还是很不错的(三明治法)班主任的威信是建立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的。既能合情合理地解决问题,又敢于坚持原则的班主任——威信就高。班主任用错误的方法纠正学生的错误,无疑就是错上加错。某些不良的教育后果正是潜藏在教育过程的细节失误之中。班主任的威信是通过处理一个个具体问题一点点获得和失去的。案例:你为什么又打架?一名初三的学生,一个月内打了三次架。第三次打架后,班主任气愤的把该生叫到办公室。班主任:你为什么又打架?学生:低头无语。班主任:上次我和你说的那些道理你都就饭吃了?啊!学生:低头无语。班主任:你自己说说,你上次怎么和我表的决心。学生:仰望天棚。班主任教育无效,把这个学生送到了政教处。学生有拒绝沟通的权力,处理问题之前先处理情绪。政教主任这样沟通:①我想你三次打架一定是有原因的?学生:那当然了。②能不能把打架原因和老师说一说?学生:一五一十地说。③解决这些问题除了打架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学生:沉思后说,有。④能不能保证半个月之内不再打架?学生:尽量争取吧。⑤教导主任和学生拉钩。沟通应该由听、说、问三种行为组成。应该是三种行为成比例的出现(7:2:1)。总是喋喋不休地说,是不称职的沟通者;总是沉默不语也是不称职的沟通者。教师要学会询问,通过问让沟通对方把真实的想法呈现给你,你再把有针对性的建议告诉对方,避免先入为主,隔靴挠痒。教师要学会倾听,倾听基本要领:①竖起耳朵②看着对方③别轻易打断④别心不在焉影响师生之间关系最大的破坏性因素,是教师的情绪失控和言语失控。教师情绪和言语失控的根本原因不是情绪调节能力不强,而是因为教师对学生问题行为的“误判”;“误判”必定激起学生更强烈的反弹,于是引发师生之间的恶性互动与恶性循环甚至将事情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读懂学生是走出误判的关键。三、沟通的分类1、单项沟通和双向沟通从信息发出者与接收者的地位是否互变的角度,可将沟通分为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单项沟通时信息发出者只发出信息不接受信息,信息接收者只接收信息不发出反馈信息。比如政教处用广播通知、班主任网上学习、看学校通告等。双向沟通时双方互为信息发出者和接收者,即双方在沟通中的地位不断变换。比如和学生个别谈话、课堂教学中的师生行为。农民在种地教师在讲课农民种地是把种子播撒在松软的土壤里。如果农民把种子播撒在水泥地上,它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教师讲课是把知识的种子、智慧的种子、情感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思维(心灵)之中。如果教师讲课没有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不就和农民把种子撒在水泥地上一样吗!沟通沟通,沟是手段,通是目的,沟而不通就等于没沟通。教学是一种双向沟通,必须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完成,教而不学无异于没教。您是张丹的妈妈吗?班主任:谓,您是张丹的妈妈吗?家长:是啊。班主任:我是你女儿的班主任,张丹这几天上学总迟到。家长:是吗?班主任:是不是你们家早饭做的晚啊?家长:这几天饭是晚点。班主任:以后早饭尽量早点,免得孩子上学迟到。家长:好的,放心把王老师,谢谢您!案例:您是张丹的妈妈吗?班主任:谓,您是张丹的妈妈吗?家长:是啊。班主任:我是你女儿的班主任。张丹这几天上学总迟到。家长:是吗?班主任:你得好好管管她啊。家长:奥?班主任:再见!沟通三段论①是什么——问题②为什么——原因③怎么办——办法——如此这般的回答——某高中一年级班主任在学生开学的第一天给学生留两个问题,要求书面回答:1、上高中后你准备采取什么方式学习?初上高中没有经验,采取什么方式学习?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边学边试。2、三年之后你准备报考什么大学?报高了怕别人笑话,报低了怕自己笑话,三年之后再说。可贵之处在于说自己所真想的,而不是仅仅是满足老师所希望听的。学生上课回答问题,不是讲自己的想法,而是揣摩老师向让学生怎么回答。不好教的学生,成就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好管的学生,成就了教师的管理能力——感谢他,成就了你!——案例:字和脸蛋——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小男孩,脸蛋长的特别漂亮,但字写的特别不漂亮。这个小男孩参加课外作文训练班。一天,小男孩的妈妈来接他,语文老师摸着他的小脸蛋说:“小伙子脸蛋长的多漂亮!嗯,如果你的字能写的能和你的脸蛋一样漂亮就更好了。以后每天坚持写两页田字格,然后让妈妈检查。行吗?”小男孩眼睛放光地对语文师说,行!——评价的规则——先说优点再说缺点再说建议优点尽量说足缺点尽量说准建议尽量具体讲课者:用案例说明自己提倡的观点。听课者:通过案例理解观点,再用观点做指导,生成属于自己的“案例”。——特别提醒——爱面子,这是中国人的共性,这种“面子文化”决定了中国人的表达方式——委婉、含蓄、甚至拐弯抹角。这是习惯问题,不能用好不好做标准来衡量。老师会不会说话(会不会沟通),是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影响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在教师,判断师生关系好坏的权力在学生。就如同评价演员演出水平和效果的权力在观众一样。——老师我要说!——一名初二班主任为了弘扬班级正气,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每月开一次班会,主题就是“老师,我要说!”方法是每人发一张一样规格的白纸,让同学们写出一个月以来班级好的现象和不好的行为(具体且提不名字),并加以简单的评价。写完之后,统一收上来“洗牌”,再发下去让全班同学念。都是本班同学说的,不知道是谁说的;说的都是本班的人和事,说谁谁知道。——案例点评——作为老师,不仅仅要懂得给予学生需要的教育更要找到让学生坦然接受的途径,前者是责任,后者是艺术。在教育者传达的教育和被教育者接受的教育之间,横亘着一层“薄膜”——教育(沟通)方法。怎样有效的突破这个层“薄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