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有效沟通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班主任的有效沟通丽水学院教育学院张骑一、班主任有效沟通问题的提出1、社会转型对班主任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当今社会转型发展、学校改革创新的大背景下,班主任的角色定位仅仅是教育和管理职能还不够,还应该是学生理想信念的引领者、道德行为的示范者、良好学习习惯的指导者、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心理问题的疏导者、地位平等的对话者、文明生活的倡导者,同时还是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他人”。可以说,班主任的素质如何,工作成效如何,不仅对学生在校的学习甚至对学生一生的成长成才有很大影响,而且对学生家庭幸福乃至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影响极大。2、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基础教育步入了由全面普及转向更加重视提高质量、由规模发展转向更加注重内涵发展的新时期。中小学班主任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班主任工作仅仅停留在以往班主任工作的爱心、责任心上是不够的。如果班主任工作吸引不了学生,得不到学生的喜爱、信任,就不能有效地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成功的中小学教育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尤其是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从一定意义上说,班主任对学生的吸引力、影响力、教育力的大小,取决于与学生交流沟通水平的高低。3、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需要2009年8月12日,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该规定明确指出,班主任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身心健康,富有人格魅力,善于做思想教育工作。该规定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要求班主任教师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公平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更强调注重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方式,积极主动地与其他课程任课教师、少先队、团委、政教处沟通,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加强与社会、社区的联系,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班主任工作中的沟通内容如何、方式方法是否得当,关系到班主任工作的效果与评价。4、促进班主任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在目前学校教育中,有些班主任教师习惯以“权威的形象”凌驾于学生之上,采用“我说你听”、“我管你服”的教育管理模式,学生对此常常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与班主任对着干,班主任只能忙于应付由此产生的各种问题。这就要提高班主任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实际上,班主任许多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组织管理能力都是在教育实践中通过自己的磨炼或教学相长而逐步形成的。班主任教师要在工作中探索、尝试、优化与学生沟通的方式和策略,有效协调各方关系,形成教育合力,从而提高工作的有效性,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二、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有效沟通的内涵、特征谈到沟通,并不是会说话就会沟通了。沟通是一种理念,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方式,一种技巧。沟而不通,就失去了意义。沟通需要条件,需要环境,也需要投入。班主任工作中有效沟通对做好班主任工作影响很大。1.有效沟通的内涵沟通的英文为communication,字源为拉丁文communis,意思是共同的(common),也就是藉着分享讯息、理念或态度,与人建立共识(commonness)。种种中文“沟通”解释有共同点:沟通具有联络、通讯、交往、交流的意思,沟通的目的是求得沟通者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认可。有效沟通,应满足以下的条件:(1)发送者发出的信息应完整、准确;(2)接受者能接收到完整信息并能够正确理解这一信息;(3)接受者愿意以恰当的形式按传递过来的信息采取行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有效沟通,就是班主任凭借一定的渠道,与沟通对象双方都充分表达了对某一信息的看法,达到相互理解、相互认可的过程。2.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有效沟通的特征(1)具有同理心同理心就是指能易地而处,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情绪,感同身受地明白及体会身边人的处境及感受,并可适当地回应及满足其需要。孔子就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对于中小学班主任而言,同理心是指教师要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和位置上,设身处地地理解当事人的内心感受及内心世界,并同时把这种理解传达当事人。[案例]:比如,学生因事迟到教师甲:“你怎么搞的?为什么不早点到校?下次不准迟到。”教师乙:“迟到了,脸红了,我想肯定有原因,能说说吗?”教师甲以单纯责备、命令的口吻与学生对话,只顾自己“畅所欲言”,不给学生开口的机会,这其实是在堵塞孩子的耳朵或让他们闭嘴,未能主动搭建师生对话沟通的桥梁。学生有理无处辩,有冤无处伸,憋在心理的委屈,只能增加对教师的埋怨情绪、怨恨心理;而教师乙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理解学生,把自己对学生的了解和感觉诚恳地说出来,并给学生以陈述理由的机会,则有助于师生间的相互了解与沟通。(2)会积极倾听倾听,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是有效沟通的起点,是心与心的交流。班主任工作中过早、过多的评论,会给学生造成一种心理压力,使其不能继续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导致沟通中断。倾听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三个层次的倾听,听者是专心而有效地倾听。倾听除了“听”的动作之外,还有明确的目的指向,需要经过意义转译、选择、评价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不断地获取信息、作出判断和信息反馈,需要主动参与和持续高度集中注意力。同时,倾听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声音,还包含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等。因此,倾听是通过听觉、视觉接收和理解对方思想、信息和情感的过程。倾听的核心是思考,是互动,是感悟。[案例]:一次一个三年级的学生忘记带上课的东西了,快上课的时候学生去找老师,下面是学生和老师的一段对话:学生:我把数学课用的东西全都忘记在家里了。教师:哦,你遇到问题了。学生:是的,我忘记带数学书、题目纸和练习本了。教师:想想看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学生:我赶快回家拿……不行,这样接着的英语课我就耽误了。教师:嗯。学生:或者打电话给妈妈,叫她帮我送来……可时她有时不听电话……也可能正好没空。教师:那么这个办法有可能行不通。学生:是啊!对了,我可以先向隔壁班的同学借一本数学书用一用,然后拿张白纸重新抄题目来做练习。教师:看样子你把问题解决了。学生(很高兴地):是的,谢谢老师!以后我得记着点,睡觉前检查一下书包。(3)有恰当的非语言沟通技巧[案例]:预备铃响了,班主任站到了教室门口。几十个孩子像野马归厩似的奔进教室,有的满脸通红,有的气喘吁吁,有的还大声嚷嚷,似乎在争吵着什么……正式上课铃响了,一些学生竟不顾教师的存在,还在吵着嚷着,打小报告的声音此起彼伏:“老师,他拿我笔……”;“老师,他骂我……”;“老师,他还在讲笑话”……案例中的这位班主任运用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她没说什么话,但运用了掌声、微笑等非语言手段,巧妙机智地化解了矛盾,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实践中我们看到,急着表达却又一时找不到合适话语的学生,班主任只要亲切地拍拍他,他就会平静下来;班主任走进教室拾起一片纸屑,就会有许多学生查看周围地面并整理干净。这些,都无需班主任教师用有声的语言表达。中小学班主任有效沟通的一个公式经实践验证的中小学班主任有效沟通的一个公式是:沟通=55%外观形象和肢体语言+38%语气语调+7%语言内容。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面无表情、声调平稳地说:你真好。我们能准确判断他的真实情感与态度吗?但加上不同的非语言表达,这句话就会被演绎得非常明确,而且可以意思各异。第一种,柳眉倒竖、声色俱厉;第二种,面带微笑、语调轻松;第三种,羞羞答答、语气娇嗔。显然,话还是那句话,但却传递了完全不同的意思。非语言沟通技巧非语言沟通技巧中,首先要拥有合适的外观形象和肢体语言。学生喜欢亲和力强的教师,他“目中有人”:总是用亲切的目光主动捕捉学生的视线,且不漏过一人。面带有感染力的微笑、在谈话中不时地与对方进行目光接触,传递着和善与明了,这样的班主任老师是很容易让学生与家长接受的。班主任老师对学生做出摸摸头、拍拍肩的触摸,可表现其平易近人、亲切随和、对学生的关爱。明朗、低沉、愉快的语调最能吸引人,说话速度放慢、咬字清晰、音调富于变化(有精神)、语气亲切(或热忱、关怀)、注重礼貌等,都可以促进有效沟通。(4)沟通对象有预期反应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沟通,是凭借沟通达到想要得到的效果,这就意味着班主任进行沟通的对方要有预期反应。达不到预期反应或甚至是相反的反应,那不管班主任教师在技巧上多娴熟,都不是有效沟通。当然,要达到预期反应,不是一次或几次沟通就能达到的,有的需要多次沟通、多方沟通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案例]:学生小林主动找我,说昨晚晚自修结束后她感觉身体不适,就一个人去了医院,途中碰到了班上的另外三个私自外出的女同学。我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到小林是气汹汹离开宿舍的,而并非是因为生病。我请小林把她在医院看病的病历卡等交出来。不管我怎么说,她始终坚持说:“我已经把病历卡丢掉了。”我又找来了她同宿舍的好朋友小红(班长),小红告诉我……三、目前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有效沟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大众媒体经常有关于师生在班级工作中冲突事件的报道,这说明中小学班级中师生沟通中存在着明显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中小学班主任仍然受办学传统观念影响,习惯用单一的权威方式去管理学生,引起了学生不同程度的反感。问卷调查发现:(一)有效沟通的现状1、沟通行为滞后2、沟通形式单一3、沟通效果一般(二)有效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1.重说理教育,轻实践教育2.沟通方式单一,沟通方法简单(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2.技巧方法的缺乏3.对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缺乏正确的态度四、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有效沟通的方法1、了解、尊重对方只有了解对方,才能尊重理解对方,才能消除隔阂、消解误解、化解矛盾。只有对对方充分了解了,才能更准确地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才能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沟通才能发挥实效。教育名家李镇西老师为给一位学生找一个“帮助人”,他不是采用老师指定的传统方式,而是首先与全班谈话,表示要和一些学生谈心,让有上进愿望的学生主动提出接受教师的帮助,然后从要求帮助的学生中优先选择自己谈话的“目标生”,同该生共同分析学习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征求学生的意见并共同商定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让其“主动”为自己选择了一个“帮助人”。事实上该生自选的“帮助人”就是教师事先已经锁定的目标。如此改变行动策略,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实施有效沟通,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会更强,效果会更好。2、运用多种沟通技巧班主任应善于运用各种语言与非语言沟通手段,以达到有效沟通。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一个鼓励的目光,示意“老师相信你,坚持,你一定会成功的。”又如,看到学生的书或笔掉在地上,顺势捡起,微笑着放在学生桌上。再如,学生趴在桌上精神不好时,用手轻轻抚摸一下他的头,使他感觉到自己这样做是不好的。虽然都只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或一个动作,但让学生感受到的是班主任老师的关心与爱护,能鞭策学生进步,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在沟通时应注意倾听、创设轻松的环境。如,当学生犯了错误,要选择场合单独交流,心平气和而不是怒气冲天、训斥指责。针对班级出现的某种问题,班主任应精心设问,让学生对有关问题、事件作出较为详尽的反应,并直接重复或用某些词语如“嗯”、“讲下去”、“还有吗”等,来强化学生叙述的内容,鼓励学生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与家长沟通交流也是如此。家长来校,一个无人打扰的场所,一杯热茶,一张笑脸,一句亲切的问候,家长就会倍感受到尊重。与家长打电话,尊重家长的时间选择,以商量的口吻与家长交流。不应等学生退步或犯错时请家长,平时也要与家长多联系,尤其是学生取得成绩时,更应向家长道喜,祝贺学生进步。3、善于在活动中沟通班级活动可以把班级变成更有意思、更让人喜欢的地方,它可以帮助班主任更好地了解每一个学生,解决最近学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让学生们彼此了解和关心,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可以让任课教师与学生相互增进了解、表达情感。班主任应在班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在愉悦学生课

1 / 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