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激励与激励理论第一节、需要第二节、动机第三节、行为第四节、激励与激励理论教学目标:理解需要、动机、行为、激励的含义,动机的功能,行为的影响因素,需要、动机、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激励理论及其应用。重点:动机的功能,行为的影响因素,激励理论及其应用难点:激励理论基本概念:需要、动机、行为、激励一、需要的概念需要是指人对某种目的期望获得的愿望。需要是人们行动的出发点。二、需要的产生1、刺激因素:(1)内部刺激(2)外部刺激:如看海报、去听讲座2、产生机理人的本能及心理活动客观环境内部外部刺激需要意向定向第一节、需要(1)目标性:需要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不存在无指向物的需要。(2)无限性与不满足性: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每个单独的个体总是处于需要状态之中。(3)转移性:某种需要若因主客观条件不具备而未能解决,会转移到另一种需要的满足。(4)发展性:需要的发展是无止境的。有低层次的需要,也有高层次的需要。三、需要的特点1、按性质可分:物质需要:对食物、金钱等的需要精神需要:对文化、道德、地位、成就、归属的需要2、按迫切程度可分:间接需要:比较概括的、抽象的需要,以理想、志向的形式表现出来。直接需要:目前最迫切的、具体的、也较易获得的需要。3、按范围可分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四、需要的分类一、动机的概念动机是行为的心理动力,它引发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并由于行为后的有利结果而强化行为。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但需要一般并不直接引起行为,只有当需要转化为动机后,才能发动和维持行为。人的需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着人的动机的复杂性。第二节动机二、动机的分类1、根据动机产生的途径内部动机:来源于工作本身的兴趣、成功的满足感和创造的愉悦感。外部动机:由外部刺激(如物质条件、奖惩制度等)对人诱发出来的动机。2、按动机在活动中所起作用大小:主导动机:在复杂的活动中,往往存在着多种动机,有一个最为强烈、最稳定的处于支配地位的动机,它支配、激励、影响行为,决定了动机的特征。辅助动机:其它起补充作用的动机。微弱,不稳定,处于次要地位。3、根据动机出现的时间:先天性动机:基于人的生理平衡而产生的原始动机,如需要食物、趋乐避苦等;习得性动机:经过后天学习而获得的动机,如对地位、权力的获得欲望。三、动机理论(一)快乐主义理论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快乐是指肉体的健康和灵魂的平静。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人生的快乐、幸福是人们生活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评判一切的标准,是人生的基本原则。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仍是得到快乐。他把人的欲望分为三类:(1)既非自然的也非必要的,如获得荣誉等;(2)自然而非必要的,如准备一点奶酪,想吃时可以享口福,这种欲望并不能增加新的快乐;(3)既自然又必要的,如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等。只有第三种欲望才是重要的,满足这种欲望,才能获得快乐和幸福。快乐是我们天生的最高的善,但我们并不选取所有的快乐,当某些快乐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痛苦时,我们常放过这些快乐,如果我们忍受一时痛苦而可以有更大的快乐随之而来,我们就认为某些痛苦比快乐还好。(二)本能学说1、生物学家威廉·詹姆士:根据低等动物表现出来的大量复杂的先天行为,推论出人类意识之外的非理性成分,他认为人类有许多非习得本能,如哭喊、好奇、模仿、妒忌、爱、同情等,都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并影响人的行为。2、动物行为学家洛伦兹:认为本能是某种动物所特有的一种天生的固定的动作模式,特点是:(1)天生;(2)不随时间而改变;(3)在物种所有成员身上普遍存在;(4)为某种动物所特有。(5)本能也并非无缘无故地释放,它由刺激引起。3、英国学者麦独孤:本能是一种遗传的或是先天性的心理倾向,人类的一切动作都可视为基本的遗传的本能。不论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先天的遗传倾向,是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基本源泉或动力,是在个人与民族的性格和意志的理智能力引导下逐渐发展形成的基础”。人类十大本能:逃避、拒斥、好奇、好斗、自尊、自卑、生殖、群聚、创造、贮取。--类似于荣格的集体潜意识4、弗洛伊德的本能学说生的本能(性本能、性爱):代表着爱和建设的力量,表现为生命的成长。性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术语,它最终包括了肉体快乐的每一种来源,我们可把它看成生存本能或生殖本能,与性爱相连的能量叫力比多。破坏本能(攻击本能、死的愿望、死亡本能):代表着恨和破坏的力量,表现为攻击和侵犯。当一种本能未被满足时(当能量未被释放),就会产生压力导致紧张,比如剥夺了食物都会导致极度饥饿。快乐原则:快乐是由本能所驱动。人被欲望所激励去寻找或接近欢乐,避免痛苦和不快乐。四、动机的功能1、引发功能:动机引发行为,充当行为的直接原因。2、导向功能:使有机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目标进行和发展。3、强化:由于行为带来有利结果而使行为的努力程度、出现频率得以巩固和增强,或因为行为导致的不良后果而使行为受到抑制。一、什么是行为就是人的活动,指人或动物表现的和生理、心理活动紧密相联的外显运动、动作或活动。行为由一连串的动作组成,基本单元是动作。个体或组织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有意识的活动过程。(1)个体的行为和组织的行为(2)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行为(3)工作中的行为:朝着组织目标的适宜行为;背离组织目标的不适宜的行为。(4)心理行为和物理行为第三节行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华生认为心理科学的研究对象应是人和动物的行为,而不是心理或意识。他将有机体应付环境的所有活动统称为行为,而行为最基本的成分是肌肉收缩与腺体分泌,两者均是机体对内外部刺激的反应。华生极力贬低神经系统尤其是脑的作用,认为神经系统不过是感受器与反应器之间的联络器,除传递刺激外别无它用,华生把人的心理过程完全简化为肌肉与腺体的活动。二、行为理论三、行为的特征1、主动性:一个人在社会的行为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经常是自动发动、自觉自愿的,它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2、动机性:人的任何一种行为的产生都是有起因的,这个起因就是动机,起因可分为内在原因(人的需要引起的)和外在原因(外部刺激等)。3、目的性:人的行为是有目的,而不是盲目的。4、可塑性:人的行为是有意识的,因而也是可以改变的。人的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有时不一致,因而其行为就会受挫折。为了避免受挫折或受挫折后及时改变行为,往往采用学习、训练和总结等方式改变原来的认识,调整自己的行为。四、行为的影响因素1、兴趣决定动机行为所要达到的目标方向。2、价值观代表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好坏、善恶以及重要性的评价。它决定人们期望、态度和行为的心理基础。3、抱负水准是指一种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某种质量标准的心理需求。决定着动机行为要达到的程度。有三个因素影响抱负水准:成就动机的强弱,过去的经验和第三者的影响。4、环境的影响德国心理学家勒温:人类行为取决于内在需要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当人们的需要尚未得到满足时,个体就会产生一种内部力场的张力,而周围环境(外在因素)起导火线作用,行为公式:B=f(P×E)B——行为F——代表系数P——个人的需要(内在心理因素)E——外界环境的影响(自然、社会)行为B是个人P与环境E交互作用所发生的函数或结果,或者说行为是人与环境的函数。五、人类行为一般规律(1)目标律任何行为都指向一定的目标。这些目标可能是主体之外的任一客观事物,如金钱、住房、轿车、职位、名誉等。目标“拉动”人们付出努力去获得。(2)动机律所有行为均有动机“驱动”。动机启动并维持人类行为的生理、心理状态,如欲望、需要、兴趣、信念、情绪等。人的行为在动机的驱动下指向目标。(3)强化律预期目标或有利结果作为强化物增大了行为重复出现的概率。(4)遗传律一个人的行为特征部分决定于从父母双亲那里获得的基因的状况。如果遗传基因有缺陷,将导致人类行为的变态。(5)环境律一个人的行为特征决定于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6)发展律个体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行为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如能力的提高、性格的改变、知识的积累等。(7)差异律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人格特质、价值观、兴趣、动机等方面存在差异,源于遗传、环境、情景等影响。劳动力多样化有利于组织绩效的提高。(8)本我律虽然一个人在行动时考虑到法律与道德的约束,但在本质上个体只顾追求自己的利益、自己的目标。第四节激励及激励理论一、激励的概念及其意义1、什么是激励组织行为学认为,激励是指对人的内在动力的激发、导向、保持和延续作用。它包括三个因素:某一刺激所引起的行为动力的激发;行为导向某一目的物;行为得以保持和延续。2、激励对管理工作的作用1)有效的激励造就了企业的软环境,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思想。2)激励能开发人的潜能,提高工作的绩效和满意度。P(工作绩效)=f(A×M)P(performance)绩效A(ability)能力(间接因素)M(motivation)激励水平(直接因素)心理学家詹姆士发现普通人在工作时一般只运用了10%的潜力,这尚未用上的潜力可通过适当的技术开发出来。按时计酬制度下员工只需发挥20-30%潜力即可“称职”,若给予充分的激励,潜能的利用率可上升到80-90%。所以激励就是推动个体付出努力的一种心理诱导。“警觉性实验”—验证激励的作用要求对A、B、C、D四个人数相等的组,辨别指定光源的发光强度变化,认为有变化即向实验者报告。A组(控制组)不给予任何奖励的暗示;B组(奖惩组)每正确辨别一次奖励5分钱,每错报一次罚款1角;C组实行个人竞赛,看谁觉察力最强;D组实行集体竞赛,说要跟另一组比赛,看哪组觉察力最强。各组实验结果(平均误差次数)如下图所示:实行激励的三个组的绩效明显高于未施行激励组,个人竞赛组绩效最好,人的工作绩效取决于他们的能力和激励水平(积极性)的高低。0510152025平均误差数控制组奖惩组个人竞赛组集体竞赛组目标满足需要紧张消除二、激励过程模式需要心理紧张动机行为新的需要三、激励理论(一)内容型激励理论–该理论重点研究是什么因素激励人们努力从事自己的工作。其代表性理论包括: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2、奥德弗的ERG理论3、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4、麦克里兰的成就需要理论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1943年由美国学者马斯洛(Maslow)提出(1)基本要点人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是人的饥、渴、性、生育等基本生理机能–安全需要——泛指广义的安全。如职业、劳动、心理、环境等方面的安全–社交需要——包括友谊(友好交往、忠诚与爱等)与归属感–尊重需要——包括自我尊重(自信心、自豪感和胜利感)与社会尊重(能力、成就得到社会的认可)–自我实现的需要——指人们发挥潜能、实现社会抱负的需要马斯洛(AbrahamMaslow)的需求层次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2)心理发展与需求强度对于一般人而言,这些需要由低到高排成一个阶梯,在低层次需要得到相对满足之后,就会产生更高一级的需要,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行为。一个国家的人民对各个需要层次的分布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直接相关。不发达国家,生理、安全需要占主导人数的比重大,高层次需要的比重小;发达国家情况相反。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人的需要层次结构,也因生产力水平变化而异。需要种类1935年百分比1995年百分比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敬需要自我实现需要35%45%10%7%3%5%15%24%30%26%对美国工人优势需要变化的估计戴维斯(K.Dvis)曾就美国的情况,估计如下:(3)理论概括①强调需要对激励的重要关系,即需要的普遍性原理;②强调需要分为层次,成阶梯式逐级上升,即层次性原理;③高层次需要不仅内容比低层次需要广泛,而且实现的难度愈益增大,激励力量增强,即主导性原理。任何一种需要基本满足后,下一个需要成为主导需要,个体顺着需要层次的阶梯前进,基本满足的需要不再有激励作用。正如先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