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沟通真的让心灵相通Comments|Tags标签:fMRI,大脑,核磁共振,沟通,神经,资讯资讯小分队发表于2010-08-2316:58人们常用“波长对上了”,来形容两人特别投契、交流自如的那种感觉。最近神经科学家发现,这种说法还真有些科学道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GregStephens和UriHasson利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可测量大脑血液流动情况变化),同时监测讲述过程中讲述者和收听者的大脑活动。他们发现,说和听使用的是大脑中相同的神经子系统,而并非分开的两个。而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同一时间,讲述者和收听者的大脑活动区域有很多重叠的部分,两者的大脑活动出现了同步现象。根据fMRI扫描后对受试者做的调查,研究人员还发现,扫描结果中有复杂的神经反应的相互作用,对应着两人对故事有共鸣,就仿佛语言连结了两个受试者的大脑。论文发表于7月27日的《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这个发现并没有解释人们为什么能“对上波长”,因为大脑同步是沟通顺畅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当把检测到的大脑活动区域与人们的语言相联系时,其具体功能显得并不明确。不过这个发现支持了心理学家的“互动语言同步”(interactivelinguisticalignment)理论,也就是说,通过语言交流的人会由于共享概念基础而变得亲近。研究者说,如果我说“你想要咖啡么?”你会说“好的,两份糖”。你不会说“好的,请放两份糖在我们之间的盛着咖啡的杯子里”。“人们共享同样的词项、语法结构和前后文框架。而这些不仅仅是抽象的发生的,确确实实是在大脑中发生的。”研究者并没有测试电话通话或视频聊天中对话双方的脑部同步情况,但Hasson猜测“面对面的交流中同步会更强”。研究者还认为,对话应该会产生比讲故事这种单方面讲述更强的大脑同步,下一步他们将对深入交谈、而不是讲述或倾听长故事的人们进行大脑扫描。不过在这之前,研究人员表示他们会先对沟通失败的情况作调查。人人都是民间心理学家(folkpsychologist),谁都知道有共同语言的人感觉比较亲密,青梅竹马的关系更不容易动摇(25岁之前的婚姻更幸福),故事中带有更多的细节比较让人信服,看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GregStephens和UriHasson的研究以后才发现,原来这些都可以用“波长”来解释——他们语言同步得比较好,波长对上了~认知神经松鼠悠扬说,这个实验设计的很巧妙。以往我们都只关注了个体在认知活动中的反应,但是在社会活动,或是人际交流中大脑的状态又是如何?这个实验揭示,所谓心灵相通也真的具有物理的背景。并且大脑的这种同步还和实际交流的效果密切相关,收听者理解故事的效果越好,同步的程度越高,这说明这种同步不仅限于低层次的物理刺激,且有语言加工的相类似构成。文章的原作者UriHasson其实前不久也去了北京,如果参加了松鼠会组织的国际认知科学大会“神经电影之夜”的同学可能已经有幸聆听了他关于神经电影学的讲解。相信他的这一系列工作能为我们了解大脑在人类交流沟通方面起到重要的启示作用。Comments|Tags标签:原创,微小青春期,性早熟,激素门新京报·新知周刊发表于2010-08-2318:07文/箫汲“激素门”事件终于有了结果。近日,卫生部通报,被抽查的奶粉激素含量均未异常,3例婴幼儿单纯性乳房早发育与奶粉无关,协和医院内分泌垂体性腺学组组长伍学焱认为,应属于“微小青春期”现象。那么,性早熟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微小青春期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现象呢?“指令错误”导致性早熟女孩在8岁以前,男孩在9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的都可以被认为患有性早熟,表现是出现乳房发育、月经初潮、阴毛胡须发育、突然长个子等等。性早熟的危害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孩子的心理还未做好进入青春期的准备,身体却已开始发育,会导致患儿心理发育异常;另一方面,性激素有促进骨骼发育的作用,会造成患儿骨骺提前闭合。他们虽然一时身高猛蹿,高出同龄人许多,但最终身高会比其他人矮。性发育越靠前,这种情况就越严重。要理解性早熟发生的原因,我们先要了解人体内控制青春期性发育的开关的构造是怎样的。人体内控制生殖系统发育的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系统。其机制就好像老板给下属传达指令一般。老板想要让员工小王干活,会先打电话给秘书:“让小王打份报告”。随后秘书打电话小王,告诉他:“老板要你打份报告”。小王听到秘书传话以后,马上心急火燎地打出报告,下发给全公司员工。对人体来说,下丘脑就是老板。它会放出一种称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物质,敦促垂体(秘书)给性腺(小王)发指令,垂体释放“促性腺激素(Gn)”命令性腺开始工作。而性腺打出的“报告”就是性激素。性激素使人体的第二性征发育。正常情况下,“老板”在青春期开始前不会随便差遣“小王”去做事。不过,一旦“上传下达”的通路上出点岔子,“小王”就会提前分泌性激素,启动青春期发育。其中,如果因为老板提前通知秘书而导致的性早熟,其过程和青春期发育完全一样,称“真性性早熟”,罹患真性性早熟的患儿甚至可以有生育能力。而秘书、小王没有接到上级指示就私自行动,导致的性发育称“假性性早熟”。“微小青春期”多能恢复正常影响“人体公司”上传下达通路的,并不仅限于“从食物中摄入过多雌激素”,垂体、性腺或者肾上腺的肿瘤,神经系统的感染、外伤,下丘脑肿瘤,甚至精神因素,都可能引发GnRH分泌增多引起真性性早熟。其中,因为摄入过多雌激素导致的性早熟,没有GnRH分泌,属于假性性早熟。如果患儿被查出是真性性早熟,或者停用奶粉之后症状不消失,那么由奶粉引起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了。从媒体的报道来看,此次受累的患儿只有几个月到十几个月大。这个月龄的孩子出现乳房发育等“疑似”性早熟表现,还要考虑其他可能,如“单纯性乳房早发育”。从某种角度来讲,这可以算作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当宝宝还在母胎中时,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受到母亲的激素水平控制。宝宝出生以后,母体激素的影响消失,但自己的调控功能还不完善。这就好像是一个新创业的老板,手下也都是刚入行的员工,业务生疏。因此刚出生的宝宝,偶尔会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轻度失控,性激素水平增高的现象。这可能会使女婴出现乳房发育、阴道流血,男婴出现阴茎勃起、睾丸稍增大等症状。“微小青春期”说的就是这种现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出现“微小青春期”是性腺功能完好的表现。在一些性腺发育不良的患儿身上,“微小青春期”的表现会减退,性激素的水平也会比同龄儿要低。一般来讲,由此导致的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的患儿,除了上述反应以外,没有任何青春期发育的表现,且发病的年龄大都小于2岁。虽然有部分患儿稍后会转变成真性性早熟,不过大多数患儿稍后都能恢复正常。所以,只要定期去医院复查,万一发生真性性早熟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即可。小于2岁,仅有轻度乳房发育等表现,都和这次“性早熟”事件中的患儿相符合。所以,对年轻的妈妈来说,在宝宝出现类似性早熟的症状时,不妨先找医生进行全面的检查。倘若一味归咎于奶粉,而忽略了其他可能的病因,或许反而会延误治疗,耽误宝宝的健康。[松鼠快评]聚焦“小龙虾-肌溶解”事件Comments|Tags标签:原创,小龙虾,快评,洗虾粉,肌溶解科学松鼠会发表于2010-08-2415:29如今,“麻小”已经成为夏日的“应季食品”。“麻小”配啤酒的路边档在很多地方都已经成为“街边一景”。然而,8月23日,《扬子晚报》报出“南京多人疑因食用小龙虾致肌肉溶解”的报道,再次拨动国人因多次食品安全问题早已绷紧的神经。很快,全国各地的媒体纷纷介入了这一事件的报道,“小龙虾”很快成为媒体热词,新闻评论也纷纷出台,关于“小龙虾”的种种旧闻、谣言也都被翻了出来。那么,以专业眼光分析媒体、网友给出的现有材料,会得一个什么样的认识呢?不妨来看看松鼠会的各位松鼠是如何立足于专业知识以及科学文献,对这一事件目前发展状态的分析。关于“横纹肌溶解”一般不会造成太大的问题●媒体声音“腰酸、背痛,脸色煞白,站都站不起来……”“在食用龙虾仅仅几个小时之后,程小姐就出现了全身酸痛的症状,‘背痛得非常厉害,像针刺一样。’此外程小姐还觉得呼吸有些困难,但没有一般食物中毒之后恶心、呕吐、拉肚子的症状。”“肌肉细胞膜被破坏,使得肌肉细胞中的内容物被释放到血液中,这些内容物就包括大量的肌红蛋白。由于肌红蛋白需要通过肾脏来排出体外,而肌红蛋白本身就是个“大个子”,所以很容易阻塞肾小管,影响肾功能。”(《扬子晚报》·南京多人疑因食用小龙虾致肌肉溶解)●松鼠声音药学松鼠窗敲雨表示,尽管名字听起来很可怕,但这个病其实没有那么严重……虽然是肌细胞破坏,但也不会一下子把肌肉整块溶掉。有些药物就会引起肌溶解,例如他汀类的降脂药,还有一些药合用增加风险。不过在临床上发生率并不高,而且只要提醒病人注意流感样的肌肉痛,再定期查查,一般不会有很大问题。此外,窗敲雨一直觉得横纹肌溶解这个名字应该改改,不明真相的群众们第一次听到时都是惊恐万分的反应……生物学松鼠色人查了资料后则对这个病给出了补充说明:肌溶解(rhabdomyolysis)是当肌肉受伤时,肌肉中的一种叫做肌球素(Myoglobin)的蛋白质被释放出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这种蛋白质在肾脏会被过滤,并可能被分解成有毒物质,危害肾脏,这可能就是为啥我们会看到酱油尿。造成肌溶解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是酗酒、外伤、癫痫、机体过劳、肌肉缺血性萎缩、遗传原因等等,但某些药物也可能造成这种病,几乎每个地方都提到的是降胆固醇药statins、可卡因、安非他明、海洛因,等等。也有国外报道提到某些细菌或者病毒可能造成肌溶解。总而言之:很多因素都可能导致这个疾病。关于“洗虾粉”草酸柠檬酸不太可能是“肇事者”●媒体声音“小贩承认自己的龙虾是洗虾粉洗的,但是具体洗虾粉是什么成分,小贩也说不上来。”(《扬子晚报》·南京多人疑因食用小龙虾致肌肉溶解)“刘佳主任医师介绍,洗虾粉由工业强酸‘草酸’构成,草酸酸性为醋酸的10000倍,是导致‘肌肉溶解症’的主要原因。草酸等化学物或其代谢物可在肾小管内形成结晶,堵塞肾小管,导致出现急性肾小管堵塞等症状,甚至引发急性肾衰竭。”(新华网)“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所长顾振华说,截至目前,本市未发现过‘吃小龙虾疑致肌肉溶解’相关病例。事实上,‘洗虾粉’不是食用碱,主要成分是柠檬酸和亚硫酸盐。这两种成分属于合法的食品添加剂,但是相关法规明确其使用范围,用于清洗小龙虾属于违规。‘不过,这两种成分并不会引起肌肉溶解。’”(《新闻晨报》)●松鼠声音食品工程松鼠云无心对“‘草酸致肌溶解’说”感到怀疑,草酸(乙二酸)在食物中是广泛存在,菠菜中就有不少。草酸本身有腐蚀性,但如果量大的话,在进入血液之前就会对人的消化系统产生刺激,迅速导致呕吐恶心的反应。而目前报道的病人,起初几小时内并无明显反应。至于“柠檬酸和亚硫酸盐”,云无心表示,它们在食品中使用广泛,应该不会是“凶犯”。不过从目前报道来看,“洗虾粉”成分究竟如何、是否还含有其他成分、不同地区的不同产品有没有成分差异……这些问题尚未有最终检测结果。因为此物成分不明,所以对“洗虾粉”本身难以评论。需要做的是:从医学上找出“横纹肌溶解”的产生原因;然后检测洗虾粉中是否含有那些“嫌疑成分”。根据常理推测,如果真是“洗虾粉”作祟,那么其中的“有效成分”应该具有这样的特征:小分子,能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运送到肌肉组织;特异性地对肌肉组织发生作用,但对于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无明显影响。多数随同食物发生作用的有毒有害成分都会产生先恶心呕吐的症状,然后才发生其他进一步的作用,所以这种成分应该是一种比较特别的物质。事实上,如果无法证明“洗虾粉”是罪魁祸首,那么问题就将更加复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松鼠表示,从生产角度看,此类物质一直游离在“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加工助剂”的边缘,两者监管力度很不一样,助剂是不需要在标签中注明的,但添加剂就必须注明。据说在老版国标里食品加工助剂是隶属食品添加剂,同级监管的。结果新版里没提这茬。导致这个“灰色地带”经常会出些猫腻,主要靠行业自律……*食品加工助剂:使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