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环卫一体化具体实施方案【汇编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具体实施方案【汇编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某区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方案【第一篇】XX区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推进全区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提高城乡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实现城乡环境卫生质量整体提升,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创建文明城市为着力点,以建设农村三年人居环境为突破点,以XX区“创建城市管理示范区”为落脚点,全面改善城乡环境卫生水平,在XX、XX、XX三个乡农村建立健全环境卫生体系,全面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建立健全保洁、清运、收集“一把笤帚扫到底”的模式,逐步把城乡环境卫生纳入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轨道,从根本上改善乡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有效提升城乡环境卫生整体水平,营造整洁、优美、和谐的城乡人居环境。二、任务目标按照管理标准化、队伍专业化、机制常态化的运行模式,加快环卫工作模式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高城乡环卫保洁水平。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立“抓点、连线、成片,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总体格局,树立3年奋斗目标。(一)2018年,以XX村为示范点,重点打造环卫一体化的标杆典型,同时不断总经验,完善实施方案;2018年年底前以XX乡的XX个村,XX乡的XX个村为一条线,逐步铺开城乡环卫一体化范围;(二)2019年,扩展水泊寺乡以及其他村的覆盖面,实现60个村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三)2020年全部乡村建立环境卫生长效机制,环境卫生见到成效。以“点、线、面”布局,以示范点引领更多村开展集中整治;以一条线辐射贯穿更多的村参与到一体化大布局当中;通过服务范围全面覆盖,驱动城乡一体化管理模式形成一种长效机制。三、主要内容(一)坚持“两不变、一提升”的基本原则。实行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明确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两不变、一提升”。“两不变”是指区和乡下拔的经费不变,各村用于卫生的经费不变;“一提升”是指农村环境卫生整体水平提升。在经费不变的前提下,实现环境卫生整体水平提升目标,要进一步强化管理,加强队伍建设,优先使用各村现有的保洁人员,经过考核合格的留用;要进一步加大环卫设备设施的投入,购置垃圾挤压车,建立垃圾转运站、水冲公厕基础设施;要进一步提升村民环境卫生意识,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二)建立“村收集、处转运、市处理”的垃圾处置体系。实现农村环境卫生整体水平提升,关键是垃圾处理。要以全省农村三年人居环境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专项建设资金,在每个村建立1-2个垃圾转运站,同时购置必要的垃圾挤压车和收集车。为每个村配备垃圾桶、垃圾箱、收集车,由各村组织人员,对每户村民家里的垃圾进行上门收集;收集起来的垃圾倒入垃圾转运站,由区环卫处对垃圾进行二次挤压后,转运到指定的处理地点;运送到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垃圾,由市负责统一无害化处理。建立起完整的垃圾处置体系,形成“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有保障”的一体化推进机制。(三)推行“三个清洁公司对应三个乡”的管理模式。把三个清洁公司的工作任务,按就近原则分散到四个机扫公司,由机扫公司担负起三个清洁公司的清扫保洁任务,让机扫公司“吃饱喝足”,实现高效率运转,满负荷工作。解放出来的三个清洁公司,分别对应管理三个乡的环境卫生,单位名称可以命名为“XX区××乡环卫清洁公司”,接受区环卫处和乡政府的双重领导,进行全方位覆盖、无缝隙对接、一体化管理。(四)建立“区、处、乡三级联动”检查考核机制。对三个乡XX个村的环境卫生工作,要健全完善“区考核中心考核、区环卫处随机抽查、三个乡政府日常检查”的三级联动考核机制,根据三个部门的考核结果进行汇总。对于工作靠前,成绩突出的乡村,区级资金以奖代补,从而鼓励先进,调动各村参与环卫一体化的积极性。(五)开展“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宣传活动。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引导村民配卫生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各有关部门、单位要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宣传媒介,采取入户宣传、横幅宣传、开会宣传、微信宣传、广播宣传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好做法、好典型、好经验,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更新生产生活方式,切实增强村民的环卫意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支持、共同参与环卫事业的良好氛围。(六)推进“一把笤帚扫到底”的战略规划。城乡环卫一体化,最终目标就是要在XX区管辖范围内,实现“一把笤帚扫到底”。在市区范围内,主要清扫保洁所有市内道路,保洁绿篱、清除小广告、打扫学校卫生、打扫无物业小区;在农村范围内,清扫保洁村子里所有的道路、延伸到辖区内铁路、公路、高速路、河道两侧,村与村之间连接路,林带周边、厂区周边等部位。要充分发挥环卫部门的人员优势、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降低人工成本,节约财政资金,提升全市环境卫生的整体水平。同时,要发挥“数字城管”和“智慧环卫”作用,对所有涉及环境卫生的保洁进行一体化检查考核,从而全面升级监管水平。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分管副区长任组长,三个乡、城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XX区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总体规划,明确各级各部门工作职责,总结并推广先进工作经验。各乡、各城管部门也要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加强协调调度,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扎实推动工作发展。(二)强化资金保障。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管理的投入力度,按照职责分工,将农村环卫保洁运行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同时根据实际,拓宽融资渠道,以政府投资为主鼓励社会投入参与,实现资金筹集的多元化。(三)完善管理模式。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一体化运作的思路,积极开展农村环卫保洁和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专业化、精细化管理。同时,要强化监督考核,把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之中,要定期考核、具体到村。城乡环卫一体化发言稿【第二篇】城乡环卫一体化发言稿各位领导、各位代表:非常感谢党委政府给我这次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村庄环境卫生管护工作。我们望岛村两委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体村民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团结带领村民搞好新农村建设,重点抓好村内环境卫生长效管护工作。下面我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今年的工作重点,并结合这些工作和大家共同交流一下工作体会。我村两委工作总的思路就是:坚决执行镇党委政府的决定,时刻与党委政府保持一致,对党委政府布臵的各项任务、安排的各项工作,始终竭尽全力、不折不扣地完成。对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我们也是这样自我要求的。村里各项工作的贯彻和落实靠的是村民的支持,这其中当然也包括环卫一体化工作。要想赢得村民的支持,就必须讲究工作方法。下面我主要跟大家交流一下我村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中的一些思路。第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先进分子的带头作用。我村两委干部3人,我负责总体工作,李占麦和王翠妮具体负责卫生督导,二人同村保洁员一起重点管护村容村貌,保持常年干净。村两委三人我们拿出两人专门管理村内环境卫生,可见我们近几年对维护村容村貌的重视程度。望岛全村323户,856人,保洁员5人,拉垃圾1人,分管着全村所有的大街小巷。我们要求每一个保洁员必须管好自己辖区的工作,每天出工,保持路面清洁,沟渠干净,花池整洁,垃圾桶摆放整齐。这几年他们都严格按照我们的要求在认真工作。我村有党员48人,村民代表32人,加上保洁员6人,村两委干部3人,这89人所在的89户占全村总户数的四分之一,我们利用这四分之一的先进分子,让他们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从自身做起,从自家房前屋后做起。村干部带头,全体党员参与,全体村民代表行动,在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的积极带动下,全村村民积极行动起来,每家每户都积极参与清理房前屋后一堆一撮的垃圾堆,用全村的力量改善村内环境。第二,形式上注重宣传,充分利用大众舆论的导向作用。今年环境卫生涉及到每家每户房前屋后、路边沟渠。我们首先是利用村广播反复宣传,加大力度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村民走正道,列举一些生动的事例,提高村民对环卫一体化的认识程度。宋朝有个大学士叫陈元靓的,说过一句名言,被后人略加改动,成为“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在当时本来是带有批判性质的,贬义,讽刺挖苦当时的社会风气,没有集体意识、团队精神,人们做事各顾各的,一盘散沙,没有互帮互助的精神。我们现在是新时代的文明人,是有素质的一代人。但是我们现在就要求村民:你就扫清自家门前雪;清除房前屋后垃圾堆,你就各家管各家。在目前这个时期,你每家每户暂时都先别管别人,你就看好你自己房前屋后就行了。要是连这一点你都做不到,还不如封建社会那些古代人。我们通过一些事例,激发引导村民产生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精神。今年党委政府对农村环境卫生检查非常频繁,也非常严格,从村内到村头,一丁点垃圾也不准有,要求精细化管理,并对村内垃圾堆进行拍照,张贴在政府大厅内曝光。对我们来说这是一种压力。看见自己村被拍,我们也觉着很难看。要想脸上不难看,工作就必须要干下去,还要干好。我们要将这种压力转变为动力。我把我村的照片全部复印,带回村,组织支部村委开了个碰头会,共同想办法。第二天由两委成员把照片攥在手里,大街小巷串,找到户与照片进行比对,顺便也看看村民的态度。所到之处,围观的村民很多,大家都争先看照片,并七嘴八舌地议论,被拍照的户感到很难为情,不好意思,都赶紧收拾。而另外一些卫生有问题但没有被拍到的户,这次都很庆幸自家门前垃圾没有照上去,同时又恨心虚,所以马上回家收拾。而那些房前屋后收拾的很干净的户,这次都感觉很自豪,他们流露出一种自信心和荣誉感,说话走路都展展扬扬的。所以这次把照片带回去逐户查找在我村起到了很大作用,此后的很多天里,村民都时常在一起议论照片的事。这件事在望岛村民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时刻警示和督促着他们,不能邋遢到街面上,房前屋后一堆一撮垃圾也不能放。这比照片挂在政府大厅上的力量大多了。所以说好事可能变坏事,坏事也可能变好事,就看我们怎么处理。第三,规矩上保持连贯,充分依靠群众自觉的卫生习惯。我村街道从来不允许任何村民在路面上囤小麦仓棒棒,粮食晒干了如果谁家不想及时卖掉那就必须搬家去。每年10月底,我村都会进行全面街道清理,多年来已经养成习惯。村内街道上的垃圾桶必须摆放整齐,村民倒垃圾后必须自觉盖严桶盖,垃圾不许扔在桶外,这也已经成为村民的习惯。全村上下形成了一个保护环境卫生的良好风气。每年春季和秋季是柴草和杂草进村的重点时期。我们村两委都会提前宣传,打好预防针。并严加看管,决不允许任何一户把柴草拉进村,村里的很多规定,由原来的被动管束变成了现在村民的自觉行动。第四,思路上强化差异,充分提高干部个人的工作能力。农村的环境卫生总的来说底子差,要做好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保持良好的村容村貌,把环境卫生长期维护好,形成有效的长期管护机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农村人口多,村民的文化层次不一样,性格脾气不一样,综合素质良莠不齐,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随时都有可能被随地倾倒。你今天看见村里挺干净的,说不准明天哪家的房前屋后就出现一堆一撮垃圾。甚至有些人是故意的。作为村干部,要及时深入到各家各户,了解具体情况,尤其是对有意见有情绪的村民,要做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对这类村民千万不能冲动,更不能硬碰硬。一旦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不但不收拾卫生,还会跟你对着干。你越是说收拾,他就越要扔垃圾、越要堆草、越要乱放,看你能怎么办。到那个时候你就束手无策了。所以说冲动是魔鬼。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斩不断,理还乱。作为农村支部书记,是村里的一把手,村里的一切事情,村民都看你怎么处理,怎样解决。绝大多数村民都是支持工作的,都希望村集体能更好;有个别户、个别人,本质不坏,就是对村里的事情一时想不开、看不惯,才说一些过激的话:但也有些人可能一贯不支持工作,就爱跟你对着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具体去了解,区别对待,分类处理。对比较麻烦的事情,我们必须挺身而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