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调研重要讲话稿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四川调研重要讲话学习心得体会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调研时强调,近期,我国一些地方发生洪涝地质灾害。各有关地区和部门要立足于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提前做好各种应急准备,全面提高灾害防御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幅员广阔,各类自然灾害风险种类多、影响大,部分地区还长期受到滑坡、泥石流、洪涝、森林火灾等灾害的困扰。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居安思危、查漏补缺,健全灾前、灾中、灾后的全过程灾害风险防范体系,不断提高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强应急准备,打好防灾减灾的“提前量”。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关键是要突出一个“防”字,做到“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一方面,要强化预案修编和演练。结合本地历史性灾害发生情况,完善各类专项应急预案,明确预报预警信息发布、量化预警和应急响应启动标准,建立健全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并开展经常性的救援演练,提高实战能力。另一方面,要做好人员、物资和装备准备。坚持底线思维,明确各类灾害事故的救援队伍组成要求、编制规模、物资和装备类别。此外,要加强防灾减灾宣教培训,各级媒体要发挥宣传警示作用,对灾情信息要及时发布,引导群众开展紧急避险。要在全社会培育应急文化,加强对各级干部和社会群众的应急能力培训和灾害科普教育,确保灾害来临时有力组织、有序应对。强化隐患排查,消除灾害风险的“隐蔽点”。城市无论规划、建设还是管理,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自然灾害风险防范体系建设融入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中,让防灾减灾综合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一方面,要摸清自然灾害风险底数。以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普查为契机,补齐防灾减灾的硬软件短板,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向城市防灾减灾信息化系统建设倾斜,增强对灾害风险的全域感知能力。另一方面,要强化灾害隐患巡查排险。加强重要基础设施安全防护,特别是对医院、供水、供电、通信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要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确保设施设备运行安全。要提高降雨、台风、山洪、泥石流等预警预报水平,加大交通疏导力度,提高灾害风险和安全隐患的人防、物防和技防水平。抓好救灾救助,稳住生产生活的“定盘星”。灾害事故发生后,救灾是否及时、救助是否到位,直接关乎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方面,要提高抢险救灾能力。强化消防救援力量和地方救援队伍、社会救援力量的协同对接,充分发挥属地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的“主力军”作用,确保灾害发生后能迅速组织力量抢险救灾,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另一方面,要强化灾后救助。严格落实核灾报灾工作程序,做到应报尽报。在做好抢险救灾工作的同时,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扎实做好受灾群众帮扶救助和卫生防疫工作,防止“大灾之后有大疫”。同时,要将加大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脱贫地区的倾斜支持力度,督促指导各项救灾救助政策落细落实,坚决防止因灾致贫返贫。防灾减灾工作一头连着国民经济主战场,一头关乎千万百姓幸福家。在应急准备、巡查排险、救灾救助上想办法、下功夫、出实招,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我们一定能够筑牢防灾减灾的“万里长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