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教学设计(精编3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离子教学设计(精编3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离子教学设计(精编3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离子方程式教学设计1第二课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设计思路本节的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是新课标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简单分类法,并能对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分类的基础之上,学习的一类研究电解质溶液反应本质的反应类型。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复分解反应的知识已有一定的认识,知道了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知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对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本质——离子反应及其条件的探讨。在进行时,充分利用探究实验的功效,采用实验、观察、思考与交流等方式,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好本课时的内容。这样做,一方面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实验使学生的认识经历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有了一个飞跃,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意识。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2、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课文及练习,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情投入,体验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科学研究过程。教学重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的第一课时,知道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本节课我们学习第二部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思考、复习明确本节学习对象、重难点板书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提问:同学们解读标题,你认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大致分几部分?2部分,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投影学习目标自学学习目标(集体诵读)创设情境通过上节课所学,离子反应研究对象是什么?研究对象所处状态是什么状态下?既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如果我们将不同电解质溶液混合而反应,其实质就应该是离子反应。电解质、水溶液引入概念板书:1、离子反应⑴定义: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理解定义,诵读并记笔记强化概念学习设疑离子反应会引起离子数目变化吗?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做实验2-1,观察现象,分析离子种类和数目是否有变化。第1页,共3页投影实验2-1做实验,分析变化,并汇报。1号实验无现象,混合前后离子种类和数目均无变化。2号实验有白色沉淀生成,混合前后Na+和Cl-无变化,SO42-Ba2+生成白色BaSO4沉淀而减少。综合分析可知电解质溶液反应的本质是离子反应,离子反应的实质是离子数目减少。培养学生从宏观现象到微观解释的思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想训练学生归纳总结概括能力。板书:⑵、实质:离子数目的减少思考,记笔记创设情境表达变化我们一般用方程式,初中表达化学物质变化用化学方程式,为表达电解质的电离用电离方程式,表达离子反应就用离子方程式。板书⑶表达:离子方程式①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反应的式子诵读、理解、默写引出离子方程式概念设问作为初学者,按怎样的步骤书写可完整表达离子反应呢?自学课文32页交流互动⑴书写步骤的第二步拆写,哪些物质可以拆写哪些不可以?⑵为什么易溶、易电离物质要拆写为离子形式,而气体、水、沉淀不拆呢?⑶易溶、易电离物质主要都包括了哪些类物质呢?⑷单质、氧化物、微溶物的处理呢?单质、氧化物不以离子形式存在,不可拆。微溶物,若为生成物则不可拆,若为反应物,比如Ca(OH)2若描述为澄清石灰水则要拆,若描述为石灰乳则不拆。⑸第三步删离子时要等量删去(6)方程式检查两个守恒,特别是电荷守恒,因为电解质溶液始终为电中性。(7)投影仪实例讲解⑴易溶、易电离物质要拆写为离子形式,而气体、水、沉淀不拆。⑵易溶、易电离物质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而气体、水、沉淀不以离子形式存在。⑶强酸、强碱、易溶盐突破重点、难点,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板书②书写步骤:写、拆、删、查投影练习1:判断下列化学反应是否为离子反应,若是请写出离子方程式,若不是请说明理由。(1)大理石与盐酸反应(2)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铜(3)铁跟稀硫酸反应(4)硝酸钾与氢氧化钠在水溶液中混合(5)氧化铜溶于盐酸独立练习和小组讨论结合++(1)CaCO3+2H=Ca2+H2O+CO2↑++(2)不是离子反应,非溶液状态(3)Fe+2H=Fe2+H2↑(4)不是离子反应,混合前+后离子种类和数目未发生变化(5)CuO+2H=H2O+Cu2+考察本节所学概念。考察本节重难点掌握情况。创设情境透过现象看本质,观察2-2实验现象分析变化,找本质,并探寻规律投影实验2-2做实验2-2,观察实验无现象,写表中四个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均为-H++OH=H2O考察难点掌握情况,探寻中和反应的实质并使学生发现规律投影练习2:根据离子方程式,写出化学方程式(1个即可)第2页,共3页(1)2H++CO32-=CO2↑+H2O(2)Fe+2H+=Fe2++H2↑+—+-(3)2H+SO42+Ba2+2OH=BaSO4↓+2H2O书写并班内交流考察本节重难点掌握情况。板书③意义:一个离子方程式可以代表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也可以代表一类反应。集体阅读课本32页创设情境学习了离子反应的定义、实质、学会了表达、我们来探究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实验2-3,请同学们利用初中所学知识判断反应的类型,答:复分解型板书2、发生条件(复分解型)明确学习的对象,以免以偏盖全完成实验2-3,1号实验产生蓝色沉淀离子方程式为Cu2++2OH-=Cu(OH)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产生沉淀。2号实验加入酚酞先变红,滴加盐酸后变为无色,离子方程式为-H++OH=H2O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产生水。3号实验产生无色气体离子方程式为2H++CO32-=CO2↑+H2O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产生气体和水。培养观察能力,严谨规范的表达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问题能力板书生成沉淀、气体、水理解、记忆—投影思考与交流举例如粗盐提纯、SO42检验等等了解离子反应在生产、生活、实验中的应用小结本节学习了离子反应定义、实质、表达以及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投影作业:课后2、5、9、10板书设计第二节离子反应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1、离子反应⑴定义: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叫~⑵实质:离子数目的减少—+⑶表达:离子方程式SO42+Ba2=BaSO4↓①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反应的式子②书写步骤:写拆删查③意义:可以代表一个反应也可以代表一类反应2、发生条件(复分解型)生成沉淀、气体、水课后反思1、本节课所有实验都安排为学生实验,。学生通过自己亲手做实验理解化学比观看老师做要深刻,更能感受化学学科的魅力。当学生看见蓝色絮状氢氧化铜生成,都说好漂亮的蓝色。简单又安全的实验学生自己做,学生很有成就感,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极大兴趣。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本节的难点,为强化理解和记忆及应用,先采用自学,再教师讲解并和学生交流理解关键词句,最后立即训练。从课堂练习信息反馈来看,本节难点顺利攻克。3、离子方程式检查的两个守恒在课堂上都作了明确要求和应用,只是由于时间关系,电荷守恒原因只用一句话---电解质溶液始终为电中性讲解,未做过多解释,有待在以后的练习中再继续要求和理解。第3页,共3页离子教学设计2教学目的:知识:1.初步了解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2.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情感:通过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想象和描述以及原子和离子的比较,学会比较、抽象思维等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能力:培养想象思维能力1.教学重点:离子的形成,教学难点:对原子核外电子分层运动的空间想象的形成的了解教学建议:由于课程标准对本节课要求不高,所以要掌握好分寸只要能形成初步观念就可以了,教学力求直观,方法可多样计机算动画、挂图、充分利用课本图表等教材分析:本课题是在学习原子结构和元素概念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的过程。本课题难点比较集中,有微观表征:电子的分层排布、离子的形成;有化学用语: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也有把宏观与微观架起桥梁的知识: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这些内容是引领学生把学习注意力由宏观世界转到微观研究的重要过渡,为学生探求宏观物质变化的奥秘打开了一个微观领域的窗口,是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和向往,是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兴趣的一个很好的素材。教学方法:探究(想象、猜想--探索证明--归纳、)讲述、计算机辅助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教师富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作品--《漫游原子世界》,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附文:我是一个小小的电子,我在原子里围绕着原子核不停地转动,虽然空间很大,但我和我的同伴总想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可是原子核这个小老头很有能耐,虽然只占原子的一丁点空间,里面却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正好把我身上的负电深深吸引。2、计算机多媒体显示原子的结构设问:?:以钠、氯原子为例,说明钠、氯原子是怎样构成的。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它们能否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呢1.学生猜想: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2.学生交流:向你的同学说一说你想象中核外电子如何运动?3.探究证明假设:阅读课本图文4-4教师并计算机多媒体投影核外电子排布图借此引导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理解电子分层排布学生仔细观察课本4-9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及核外电子根据能量不同分层图师生共同讨论归纳结论小结:从小结中引入新课钠、氯核外的电子在一定的范围空间里高速运动,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进一步把课引深再问其他核外多个电子的原子又如何的?当钠原子和氯原子形成稳定化合物时他们核外的电子又发生什么变化?变化后是否还是原子?二、引导探究核外电子的排布.教师启发:科学家在探索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时,也经历了假设、猜想的阶段,然后通过科学的手段、借助先进的仪器进行实验测定、检验而得到真理的。那么电子为什么有的排在第一层?有的排在第二层?各电子层上电子数目有什么规律?(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后,进一步启发学生对电子排布的遐想,提醒学生到高中后还会有更深入的研究,有兴趣的同学可自己查阅有关资料)一、核外电子的排布1、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电子层分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层介绍原子结构的一种表达手段2、原子结构示意图(讲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几点含义练习巩固:向你的同桌说一说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3、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第一层电子数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电子,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4、元素的分类、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观察课本表4-4一些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投影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教师设问: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He为2),达到稳定结构,故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金属元素原子和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未排满,要趋向稳定,怎么样才能达到目的呢?(制造探究情境,诱导学生下一步的探究)学生讨论:根据上图总结出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易失电子。元素性质不稳定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个或等于4个,易得电子。元素性质不稳定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除氦只有2个电子)其他都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性质较稳定二、离子的形成探究离子的形成我们知道了核外电子的排布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查一查钠原子和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其结构特征及元素性质讨论当钠原子和氯原子形成稳定化合物时他们核外的电子又发生什么变化?变化后是否还是原子?讨论课本4-10钠与氯?气反应形成氯化钠图或让学生以拟人化形式表演后得出表演:两个学生通过观察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扮演钠原子和氯原子(头上贴元素符号,身上贴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电子),其他同学当裁判。(表演的形式活泼而又巧妙地考查了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理解,学生热情高涨地参与,课堂活跃起来)什么叫离子?如何区别阳离子和阴离子?离子符号的书写应与原子有什么不同?.离

1 / 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