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度人事劳资管理人员岗位培训讲义1第一部分基本概念1、工资。工资是指由用人单位定期用货币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工资的主要形式有: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以及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劳动保险、职工福利待遇、出差补助、独生子女补贴、劳动保护的支出等不是工资总额的范围(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1989、09、30国务院批准)。工资总额是养老保险交费基数的依据。2、工资标准。工资标准亦称工资率,国家、部门或行业、企业单位对职工规定的在一定的时间内的具体工资数额。有日、月、小时、年工资标准。3、标准工资。标准工资又称基本工资,它是指职工按工资标准领取的工资。4、工资形式。工资形式是指职工计发工资的形式。分基本工资形式和辅助工资形式。基本工资形式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时工资分小时工资、日工资、月工资、岗位工资、职务工资;计件工资分无限计件工资、有限计件工资、累进计件工资、超额计件工资、提成工资、包工工资。辅助工资形式有奖金和津贴。奖金分综合奖、单项奖、质量奖;津贴分工资性津贴、保健性津贴、奖励性津贴、物价补贴。2009年度人事劳资管理人员岗位培训讲义25、加班工资。加班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用人单位应支付的报酬。6、最低工资。依据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它不包括加班加点工资,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以及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劳动者保险、福利待遇和企业通过贴补伙食、住房等支付给劳动者的非货币性收入等。◆自己上网查或到当地劳动部门咨询:当地目前最低工资标准是多少?执行时间、文号。(市、县)7、平均工资。(1)平均工资是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等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平均工资表明在一定时期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高低的主要指标,是正确确定工资总额、分析各类人员之间工资状况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2)计算方法一定时期内的工资总额平均工资=—————————————同期内职工平均人数2009年度人事劳资管理人员岗位培训讲义3一般有小时、日、月、季、年的平均工资。常用的有:月、季、年的平均工资月工资总额1)月平均工资=—————————————月职工平均人数季度工资总额2)季平均工资=—————————————季度职工平均人数年工资总额3)年平均工资=—————————————年职工平均人数◆自己上网查或到当地劳动部门咨询: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是多少?执行时间、文号。(市、县)8、工资总额。(1)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2)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一)计时工资;(二)计件工资;(三)奖金;(四)津贴和补贴;(五)加班加点工资;(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3)工资总额的计算原则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根据。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以及其他根据有关规定支付2009年度人事劳资管理人员岗位培训讲义4的工资,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按国家规定列入计征奖金税项目的还是未列入计征奖金税项目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应列入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4)计时工资是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包括地区生活费补贴)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包括:(一)对已做工作按计时工资标准支付的工资;(二)实行结构工资制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基础工资和职务(岗位)工资;(三)新参加工作职工的见习工资(学徒的生活费);(四)运动员体育津贴。(5)计件工资是指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包括:(一)实行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限额计件、超定额计件等工资制,按劳动部门或主管部门批准的定额和计件单价支付给个人的工资;(二)按工作任务包干方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三)按营业额提成或利润提成办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6)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包括:(一)生产奖;2009年度人事劳资管理人员岗位培训讲义5(二)节约奖;(三)劳动竞赛奖;(四)机关、事业单位的奖励工资;(五)其他奖金。(7)津贴和补贴是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一)津贴。包括: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保健性津贴,技术性津贴,年功性津贴及其他津贴。(二)物价补贴。包括:为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上涨或变动影响而支付的各种补贴。(8)加班加点工资是指按规定支付的加班工资和加点工资。(9)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包括:(一)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或计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二)附加工资、保留工资。(10)工资总额不包括的项目:(一)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有关规定颁发的发明创造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支付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以及支付给运2009年度人事劳资管理人员岗位培训讲义6动员、教练员的奖金;(二)有关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各项费用。具体有:职工死亡丧葬费及抚恤费、医疗卫生费或公费医疗费用、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费、集体福利事业补贴、工会文教费、集体福利费、探亲路费、冬季取暖补贴、上下班交通补贴以及洗理费等。(三)有关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待遇的各项支出;(四)劳动保护的各项支出。具体有:工作服、手套等劳保用品,解毒剂、清凉饮料,以及按照1963年7月19日劳动部等七单位规定的范围对接触有毒物质、矽尘作业、放射线作业和潜水、沉箱作业、高温作业等五类工种所享受的由劳动保护费开支的保健食品待遇。(五)稿费、讲课费及其他专门工作报酬;(六)出差伙食补助费、误餐补助、调动工作的旅费和安家费;(七)对自带工具、牲畜来企业工作职工所支付的工具、牲畜等的补偿费用;(八)实行租赁经营单位的承租人的风险性补偿收入;(九)对购买本企业股票和债券的职工所支付的股息(包括股金分红)和利息;(十)劳动合同制职工解除劳动合同时由企业支付的医疗补助费、生活补助费等;(十一)因录用临时工而在工资以外向提供劳动力单位支付的手2009年度人事劳资管理人员岗位培训讲义7续费或管理费;(十二)支付给家庭工人的加工费和按加工订货办法支付给承包单位的发包费用;(十三)支付给参加企业劳动的在校学生的补贴;(十四)计划生育独生子女补贴。9、职工人数、平均人数。(1)年(季)末人数:指填报单位年(季)末的总人数。包括:①在岗职工;②聘用、留用的离退休人员;③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④其他从业人员;⑤不在岗职工。按照“谁发工资谁统计”的原则,在单位领取劳动报酬、生活费的人数都应由发放单位统计。注意:①在期末人数中不包括利用课余时间打工的学生及在本单位实习的各类在校学生。②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参军人员无论原单位是否仍发生活费或补贴都不再统计在期末人数中。③不包括本单位办理正式离退休手续的离退休人员。(2)平均人数指标解释①月平均人数:以报告月内每天实有的全部人数相加之和,除以报告月的日历日数。计算公式为:2009年度人事劳资管理人员岗位培训讲义8月平均人数=报告月的日历日数部人数之和报告月内每天实有的全对人员增减变动很小的单位,其月平均人数也可以用月初人数与月末人数之和除以2求得。计算公式为:月平均人数=2月末人数月初人数在计算月平均人数时应注意:①公休日与节假日的人数应按前一天的人数计算。②对新建立不满整月的单位(月中或月末建立),在计算报告月的平均人数时,应以其建立后各天实有人数之和,除以报告期月日历日数求得,而不能除以该单位建立的天数。②本季平均人数:以报告季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除以3后求得。计算公式为:本季平均人数=3之和报告季内各月平均人数③年初至本季止累计平均人数计算方法:如:1-3季度平均人数=99213321月平均人数月月平均人数或季度平均人数第季度平均人数第季度平均人数第④年平均人数:是以12个月的平均人数相加之和除以12求得,或以4个季度的平均人数之和除以4求得。计算公式是:2009年度人事劳资管理人员岗位培训讲义9年平均人数=1212个月平均人数之和报告年内或:年平均人数=44个季度平均人数之和报告年内在年内新成立的单位年平均人数计算方法为:从实际开工之月起到年底的平均人数相加除以12个月。年平均人数=1212月平均人数开工之月平均人数10、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劳动者在因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而减少劳动收入时给予经济补偿,使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共济性和普遍性等特征,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项目。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主要是全体劳动者,目的是保障基本生活,具有补偿收入减少的性质。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政府给予资助并承担最终责任。社会保险实行权利和义务相对应原则,劳动者只有履行了缴费义务,才能获得相应的收入补偿权利。11、退休返聘人员。2009年度人事劳资管理人员岗位培训讲义10退休返聘是指用人单位中受雇佣者已经到达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从用人单位退休,再通过与原用人单位或者其他用人单位订立合同契约继续作为人力资源存续的行为或状态。包括:受雇佣者到达法定离退休年龄,在原工作岗位延长一定的工作时间;受雇者离退休后在劳务市场重新进行择业,到原用人单位之外的单位工作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退休返聘人员,年龄在退休年龄之上,已经开始享受养老保险,随之其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就终止了。因此,不算作劳动者,不在《劳动合同法》的规范调整之列。用人单位不与返聘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也不能为之缴纳社会保险。退休返聘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应该与之签订劳务合同,在其中将双方的权利、义务、待遇问题写清楚。12、岗位工资(1)概念:岗位工资是指以岗位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劳动条件等评价要素确定的岗位系数为支付工资报酬的根据,工资多少以岗位为转移,岗位成为发放工资的唯一或主要标准的一种工资支付制度。它主要的特点是对岗不对人。岗位工资制有多种形式,主要有岗位效益工资制、岗位薪点工资制、岗位等级工资制。但不论哪种工资制,只要称为岗位工资制,岗位工资的比重应该占到整个工资收入的60%以上。实行岗位工资,要进行科学的岗位分类和岗位劳动测评,岗位工资标准和工资差距的确定,要在岗位测评的基础上,引进市场2009年度人事劳资管理人员岗位培训讲义11机制参照劳动力市场中的劳动力价格情况加以合理确定。(2)岗位工资的起源工资是劳动的报酬。若要确定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多少,首先要计量劳动者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因此,劳动的量化是工资方案设计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按劳分配没有能够真正贯彻执行,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找到能够比较准确衡量劳动量的标准。不同的劳动者,在相同劳动时间内的劳动,不仅有数量的差距,还有质的不同。若要实现按劳分配,就必须把各种各样不同质的劳动转化为可以相互比较和衡量的劳动,首先要统一“度量衡”。这就需要把不同质的劳动按照不同的系数折算成一定数量的标准劳动。对不同质的劳动的量化,就要找出各种具体劳动的共性。从劳动力的劳动耗费上看,具体劳动的差别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劳动复杂程度;二是劳动强度;三是劳动责任;四是劳动环境。工业革命有三大特征:即机械设备的发展;人与机械的联系;工厂的建立,劳动专业化大大提高。随着生产设计化程度不断提高,劳动分工越来越趋于复杂化,劳动岗位成为生产过程的基本单元,不同劳动岗位的劳动者付出的劳动差别很大。因此,对劳动的评价可以用岗位评价代替。劳动四要素可以通过岗位劳动复杂程度,岗位劳动强度,岗位劳动责任,岗位劳动环境所体现。运用岗位评价方法对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