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开展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汇报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社区开展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汇报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社区开展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汇报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工作调研汇报【第一篇】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工作调研汇报材料一、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情况**县自2002年至2016年共创建民族团结示范村9个,其中:民族乡8个,民族乡以外的民族村1个;按族别分:纯壮族村3个、纯彝族村2个、纯瑶族村1个、彝汉杂居村2个。9个示范村共规划了51个项目,总投资870万元,其中:民族工作部门补助了16个项目,补助资金228万元。二、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成效(一)产业支撑明显增效。一是传统产业有新发展。在巩固提升现有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利用示范村当地资源优势积极开辟新的增收渠道,同时带动了家庭养殖业的发展,形成了家家搞经营、户户有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二是林产业将为林农增效。示范村抓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契机,将本村宜林荒山荒地还权于民、还利于民,让群众主动栽种各种经济林果,把林地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形成新的增收产业。三是劳务经济得到壮大。通过示范村的创建,使群众观念发生了转变,大部分村民利用农闲时节就近或外出打工,增加收入。(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一是居住环境得到改善。通过示范村建设以前的脏乱差切实得到了改变,实现了庭院绿化,有条件的农户房前屋后还种上了花草,大部份家庭买了电视、摩托车,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二是村内环境得到美化。通过示范村村庄道路建设,目前各示范村走在村内,道路整洁,生态和谐的示范村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三)增收渠道明显拓宽。示范村通过更新发展理念,群众积极投身到小康村建设中来,并自觉拓宽增收渠道,在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部分群众积极利用农闲时节打工,拓宽了增收致富渠道。9个示范村,创建前后对比,年人均有粮增5-10%,年人均纯收入增8-15%。(四)先进典型明显增多。通过鼓励发动、宣传带动,在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中,各示范村涌现出了一批新的典型人物,他们在村里带领群众发家致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共同参与村子制度管理,为村子的和谐发展尽了很好的责任。(五)带动作用明显发挥。在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带动下,高良乡:大高良村的群众自发投资30万元硬化进村主干道1条540米,1620平方米;硬化村内道路1条米,平方;新建畜牧小区56间平方米;清除“三堆”60余堆,修建公厕1个,户均有一口沼气池,制定了卫生值日制度。在民族文化发展方面,纳厦纳平山苗族民间文化也和新安村并驾齐驱,共同影响着周围各族民间文化健康发展。五龙乡:新庄科村的群众自发投资11万元完成了小矣古改造房屋7800余平方米;投资万元完成了箐口硬化村间道路公里、改造墙面6000余平方米。龙庆乡:马背冲村的群众自发投资20余万元完成村庄水泥路改造1公里;下池布格村群众自发投资20余万元完成村庄道路改造3公里;架荣村群众投工投劳投资30万余元完成村庄道路硬化4公里;下池布格村群众自发投资20余万元完成村庄道路硬化3公里;为改变过去的一进村到处是牛屎马粪、臭气冲天的面貌,山黑坡村民自行投工投劳在自家门前砌起了围墙,花池、人畜分居,改变了过去的脏、乱、差等现象。(六)民族文化特色明显凸现。示范村建设以前,群众生活条件差、村内基础设施落后、自然环境没有较好保护、群众思想观念滞后、民族文化没有引起重视,农民的生产生活习俗正逐步被汉化。示范村建设中,各级各部门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群众意愿,从建筑、饮食、服饰、宗教、医药、文艺等方面一边保护,一边挖掘,尽力保护当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民族特色能充分凸显出来。示范村建设以后,特别是民族文化广场的建成,使各民族风情更加浓郁,民族特色更加鲜明,民族关系更加和谐,在丰富、充实当地民族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七)群众观念明显改变。通过示范村的创建活动,群众讲究卫生、爱护花草、勤劳致富、增进民族团结、增强爱国主义的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爱村、护村、知法、守法、讲文明、树新风的风气日渐浓厚,村子各种制度日渐完善;3/7各示范村成立了卫生组、红白理事会、建筑队等组织。群众自觉轮流打扫卫生,管护好自己家的庭院美化,一家赛一家致富,一家赛一家供孩子上学,一家赛一家孝敬老人,整个村子文明程度有较大提高。(八)民族团结理念深入人心。在创建工作中,通过组织群众加强民族团结、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活动,使示范点群众深刻认识到开展“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工作的目的、意义、指导思想、目标、要求等具体内容,最终实现民族工作的主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进方向,充分认识到创建“民族团结示范村”是促进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是巩固和发展民族地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任务,是具体落实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关心爱护的好政策。创建活动使示范点的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性,认识到民族团结工作需要大家积极投身参与,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进一步做好民族团结稳定,促进地方民族经济的发展。三、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经验(一)重视组织领导。为了确保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的顺利推进,县民宗局指派专人负责,乡党委政府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副书记、乡长为副组长,相关班子成员、村委会支书、村组长为成员的建设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抽调专人具体负责该项目的申报、协调、落实和建设实施中的监督、检查和指导。(二)重视项目管理。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坚持“群众主体、政府主导”的原则进行,建设资金采取“群众投入为主、政府帮助为辅、立项争取为补充”的办法筹集。建设中,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落实项目建设的各项事宜,对项目建设实行全程管理,层层监督,并聘请相关单位的工程质量监理人员进行监督,保证该建设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三)重视资金管理。项目严格按照民族专项资金有关管理规定执行,实行“专人、专户、专账”核算管理,按项目实行进度划拨资金,并实行报帐制管理,建设完工后经项目领导小组检查验收合格后,再经项目主要负责人和质检人员签字,方可进行阶段性资金结算,划拨经费。工程竣工验收后,在本村进行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做到了“项目跟着资金走、资金跟着审批走、审批跟着监督走”。(四)重视档案管理。由建设办公室专人负责各种文件资料、声像资料、原始数据等进行收集整理,确保各种项目档案完整齐全。四、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存在的困难问题(一)民族团结示范村的群众由于文化素质不高,整体素质不平衡,群众理解政策和接受政策的能力不一致等因素的存在,给创建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5/7(二)当前各村寨内土地等设施都属个体私人管理使用,统一规划阻力极大,给施工和工程项目用地的设计规划带来许多困难。(三)村民小组集体资金严重不足,群众生活不是很富裕,虽有上级大力支持帮助,但仍然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经费投入不是很到位,有部分工程存在资金缺乏而无法启动,与此同时,已经动工的部分工程又存在无法按期完工的情况。(四)在创建过程中挖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困难较大,缺资金、缺专业人员指导,它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五)无资金保障,后续管理难度大,难以继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五、对进一步创建民族团结示范村意见建议(一)在示范村的选择上,不要分民族乡、散杂民族村,关键是看当地党委、政府和当地群众的积极性,要把民族团结示范村变成当地党委、政府和当地群众想做,而不是民族工作部门想做。(二)示范村同时要列入当地党委、政府的重点建设村,多方筹集资金,争取其他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使资金更雄厚一些,把创建项目安排得更妥当,完成得更加圆满,使“示范村”的作用更能充分体现出来。(三)上级主管部门在资金上要提高补助标准,群众虽然积极投工投劳,但30万元按示范村要求难以保障规划项目顺利实施,即使已实施,但缺口较大,示范带头作用不明显。(四)上级主管部门在示范村的后续管理上要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使示范村能巩固下来,真正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五)上级主管部门要加大对示范村创建工作的指导力度,使示范村规划、建设项目到位,能充分体现示范村的作用。7/7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工作汇报【第二篇】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工作汇报**县**镇**彝族村认真贯彻民族平等、团结、稳定、繁荣的工作方针,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煤炭产业,开展新村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谐。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方面主要有五个亮点:亮点一:解决“安居难”。为彻底解决新云、秧田沟、秤杆边3个自然村因采煤等因素造成房屋开裂等地质灾害问题,**村以解决村庄绿化、房屋亮化、道路硬化、庭院美化、生活现代化为重点,按照“农村城市化、村庄社区化、村民居民化、住房标准化、设施现代化”的要求,争取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和民族工作部门的支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示范效应好、带动能力强、可持续发展的**民族团结示范村。采取上级补、财政挤、项目配、站所帮、社会捐、企业出、群众筹的办法筹措建设资金,2008年启动总投资万元的一期安居房工程。在总投资中,上级拨款1090万元,打厂沟煤矿、大炭沟煤矿、小河沟煤矿、打磨冲煤矿、**省兴云煤矿共捐资1600万元,村民每户只要交款2万元就可住上户型为120平方米的安居房。工程结束后,可统筹解决3个自然村313户1321人的房屋安居和地质灾害治理问题,保障群众有房居住,彻底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环境。亮点二:解决“就学难”。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改善办学条件,**村多方筹措资金发展教育。2007年以来,新华煤矿、沟发煤矿、红土田煤矿、新寨煤矿率先筹集资金260万元,兴建了新华民族小学、新寨民族小学,投资400余万元建设**完小主教学楼、食堂。投资3700万元建设**民族学校,其中大炭沟煤矿捐资413万元、群众捐资20万元、兴云煤矿捐资20万元。现在主教学楼、教师宿舍、学生宿舍、阶梯教室等主体工程已经竣工,主排水工程已完工,食堂、厕所工程正在办理各项审批手续,预计8月份内完工,9月份即可招生。亮点三:解决“出行难”。**村地处山区,群众居住分散,最小的自然村只有18户。虽然靠近公路主干线的自然村都修通了公路,但仍然有3个彝族自然村未通公路,其中打磨冲自然村距主公路只有500余米,被一河阻隔,群众行路极为不便。村“两委”一班人看在眼里,愁在心头,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该村的行路问题。镇党委政府协调资金15万元建桥梁,群众自发捐出土地,积极投工投劳,企业出动挖掘机械支援,新建了通车公路。厦卡自然村原有14户人家,有6户因交通用电饮水不便搬到坝区居住,尚有8户群众居住在深山老林,过着人背马驮的原始生活。村干部多次进村做工作,动员群众捐出土地,村委会帮助修建进村公路,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发展难的问题。丁家脑包自然村居住着6户群众,通村的是羊肠小道,村委会协调企业捐资60余万元修通了进村道路。亮点四:解决“饮水难”。为解决人畜饮水及工程性缺水难题,**村投资1100万元,从法凹水库引水解决法凹、**、梨树坪等4个村委会16000余人的饮水及牲畜饮水问题。以厦卡村优越的水资源为基础,计划投入1200万元建设桂花小(一)型水库,解决厦卡等村的人畜饮水、部分工业用水及灌溉问题,目前已投资30万元完成了地质勘探等前期工作。亮点五:解决“就业难”。近年来,**村煤炭资源的开发,为当地剩余劳动力安置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村委会协调督促辖区内的10个私营煤矿、1个省属煤矿、8个煤炭加工转换企业,每个企业必须吸纳本村富余劳动力100人就业,吸收一部分素质较高的中青年人才进入企业的管理岗位,许多群众靠到煤矿务工走上了致富之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汇报【第三篇】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汇报昭苏县育才学校2014年3月13育才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汇报我校是一所由维、回、哈、蒙、乌等多民族组成的学校。一年来,学校党政领导重视民族团结工作,把维护安定局面,搞好民族团结工作列入学校重要的议事日程。学校师生已形成这样的共识:搞好民族团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正是由于这种共识,学校始终把加强民族团结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坚持不懈地加强民族团结的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