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发展历程和现状及对策分析范例【导语】网友为您精心整理收集的“设施农业发展历程和现状及对策分析范例”精品文档,供您参考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1设施农业发展历程和现状1.1产业规模、区域分布及设施类型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现有温室1559栋、拱棚447栋,其中:温室种植1184栋(89.93hm2)、大型连栋温室1栋(1.08hm2),闲置374栋(23.47hm2),拱棚全部在种植(15hm2)。经营设施农业公司(合作社)有11家,种植温室532栋,农户自营和承包经营652栋。在民和县总堡乡、中川乡、官亭镇、马场垣乡等6个乡镇建立设施农业基地8个。1.2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化肥农药“双减”、节水灌溉、雄蜂授粉、黑白膜覆盖、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主导品种:人参果、草莓、灵芝、食用菌、辣椒、番茄、西葫芦、茄子、叶菜类等。2主要做法和产业亮点2.1抓好项目、确保成效紧抓项目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通过项目建设,在总堡乡、中川乡、官亭镇、马场垣乡等6个乡镇建成设施农业基地8个,引进公司11家、种植合作社32家,有效带动设施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二是加大旧棚改造力度,争取省市县各级资金累计改造旧温室650余栋,切实提高设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2创新管理模式,促进产业提档升级按标准实行规范化管理,创新“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总堡垣设施果蔬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借助甘青区域合作平台,引进兰州红古区兴盛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兰州市红古区农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赤松茸320栋,其它食用菌200栋、辣椒、番茄100栋,种植各类蔬菜356余栋。中川黄河彩篮103栋以“合作社+农户+订单销售”模式经营,种植辣椒、番茄、叶菜为主。官亭黄河彩篮89栋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以电商平台为主要销售渠道,主要种植辣椒、番茄、灵芝等作物。马场垣金星村244栋主要以休闲观光、体验采摘为主,主要品种为人参果、草莓、辣椒、番茄、叶菜等。巴州镇巴一村69栋温室,采取“公司+基地+商超”模式经营,产品由公司统一收购销售,有效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2.3立足产业需求,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在发展特色拳头产品和品种上做文章,不断提升特色产业档次。重视科研攻关,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示范引领作用,以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展示为主,使其成为对外的示范窗口,对内的科、教、研基地。通过邀请省内外专家教授举办蔬菜栽培技术座谈、现场技术指导等形式对各基地进行技术培训。大力开展农民培训工程,建立健全农技推广和科技培训体系,和推广传统种养技术和实用新技术,不断提高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生产质量和经济效益。3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3.12008年以前修建的温室配套的保温设施是草帘,草帘两年就腐烂破损,不能保证正常种植,种植户没有财力购买保温被,从而造成温室的闲置。3.2民和县的设施温室绝大部分墙体为土夯墙,长期遭受连续集中强降雨和阴雨天气,温室受灾损毁严重,主要包括温室门洞、后屋面、墙体等垮塌。因为受灾面广、损失严重,缺乏维修资金,部分温室放弃种植。3.3设施农业投入资金少,扶持力度小。特别是对配套保温被、维修基础设施没有扶持资金,造成基地水电路设施的老化,影响正常生产。3.4由于设施农业投入大,收入不高,企业和合作社种植温室,经营管理不善,人工费用高,没有项目扶持,放弃种植。3.5资金缺口大。据统计,全县需改造温室配备保温被800栋,棚面改造500栋,墙体维修1.2×104m,后屋面维修2.4×104m,棚膜1000栋,卷帘设备200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维修资金缺乏。4蔬菜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今后民和县蔬菜产业突出名、特、优,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经济。通过基地推动、市场拉动、科技促动,延长和加固产业链条,力争用五年时间全县露地常规菜田达到3333.33hm2,设施蔬菜净种面积达到433.33hm2,生产反季节蔬菜2.6×104t,蔬菜产值达到1.68亿元。在充分利用现有主导产品和特色产品的基础上,努力把资源及生产优势变为商品优势和市场优势,逐步实现产业升级。具体抓好以下几项措施:4.1优化布局,扎扎实实推进板块建设。克服“遍地撒网,遍地开发”及“小而全,百花园”的传统习惯做法,重点抓好“两河沿岸”、“两沟”的板块建设,即:湟水河、黄河沿岸,隆治沟、松树沟。以地处湟水河、黄河沿岸的川口镇、马场垣乡、中川乡、官亭镇为中心,大力发展露地、保护地优质瓜果蔬菜种植,逐步向享大公路沿线辐射,以湟水河沿岸的峡门镇、新民乡、总堡乡、隆治乡为中心,大力发展保护地辣椒、番茄,露地旱砂西瓜、冷凉性蔬菜及蔬菜制种。4.2加强标准化生产,推进品牌战略。正确审视民和县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健全质量安全监督服务体系,力争用一到三年的时间,建设3~5个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通过扩大宣传、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档次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两品一标”蔬菜生产基地的认证和保护,加强包装和标识的使用,不断提高现有“名禾”品牌的知名度,增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4.3加强科技创新,加快实用技术推广。在巩固现有地膜覆盖等栽培技术的同时,着力推广温室栽培新技术。积极实施蔬菜种子工程,引进、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提高蔬菜良种覆盖率。4.4借鉴蔬菜生产大县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着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等技术。加强技术培训,开展经常性的科技下乡活动,送实用技术到田间地头,提高菜农科学种菜水平。4.5加强中介组织建设,健全蔬菜市场体系。积极扶持蔬菜营销协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培养蔬菜经纪人和运销大户;加强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建设,搞活蔬菜产品流通。5设施农业发展的建议5.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形成促进蔬菜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一是要进一步进完善管理体制。市、县两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切实履行政府行政管理职责,健全蔬菜产业化发展规划的组织,强化蔬菜生产、销售、加工等方面的指导和服务工作,特别是做好品牌宣传、市场培育和企业扶持的工作。二是尽快制定并实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战略。制定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民和县今后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方向和措施。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建议尽快出台能够全面促进设施农业产业快速发展的优惠政策,同时,将制定的有关的优惠政策要落到实处。5.2实施名牌战略,提高蔬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一是要利用商业手段加大对“名禾”牌商标的使用,可将“名禾”牌蔬菜商标专权给予一些蔬菜销售公司使用。二是要加大对蔬菜商标的创建力度,争取在几年时间内,创建3~5个全省知名的蔬菜品牌。三是要统一包装、分级包装,改变民和县蔬菜只是单一的统货出售的现状,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四是由蔬菜销售公司(或蔬菜经销大户)在一些中等发达城市(西宁、兰州)蔬菜批发市场设立直销窗口,打响民和蔬菜品牌。5.3加强科技队伍建设,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一要加大对蔬菜产业经费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二是要加强民和县蔬菜科技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技术人员、各乡镇的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鼓励他们工作重点转为深入菜区一线,为菜农提供全程技术指导;三是通过聘请技术顾问、专家讲课、设立教学基地等形式寻求智力帮助。(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