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假期的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记得有一位名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是呀,一本好书可以铸就我们的未来,因此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下面是网友给大家准备的有关假期的读书心得体会,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有关假期的读书心得体会【第一篇】暑假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也许你会背着行囊和亲人一起享受旅途中的美景,也许你会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但对我来说,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它带给我无穷的乐趣和知识。暑假期间,我读了商晓娜的《拍档之成长不烦恼》,此书的主人公是一对双胞胎兄弟——马一左和马一右。该书主要讲述了他们和家人、同学之间发生的一系列的啼笑皆非的故事。在这么多有趣的故事中,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就是他们帮老奶奶发传单的事情。一天,马一左和马一右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遇见了一位发传单的老奶奶,他们看见老奶奶的手里拿着厚厚的一叠传单,于是上前问道:“老奶奶,您要发多少张传单啊?”“500张,”老奶奶说,“我还得发完才能回家去呢。”老奶奶的话让马一左和马一右大吃一惊,他们觉得老奶奶好像卖火柴的小女孩那样可怜,小女孩要卖完火柴才能回家,老奶奶要发完传单才能回家。于是,马一右从老奶奶的手里抢过了一半的传单,老奶奶愣住了,不知发生了什么事,马一右说:“让我帮你发一些传单吧!”说着,他就跑了。马一左也抢过一点传单,一起帮忙派了起来。不到20分钟,传单就全派光了。第二天,全班同学都知道了这件事,放学后,他们突然发现,在他们后面跟着一串“小尾巴”,这条尾巴是班上的大部分同学排成一列而组成的。到了昨天发传单地方,马一左和马一右发现老奶奶又在发,于是就想过去帮忙。谁知,那些同学竟然都跑了过去帮忙。老奶奶愣了在那里,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时,传单已经被发完了;马一左和马一右眼睛直瞪着那些同学,那些同学抢了“属于他们”的好事……我觉得这本书很有趣,把她推荐给大家。书中讲的故事,都是我们身边常发生的事,可是我们却没有用心去体会它的乐趣。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路上,除了上学、做作业,还有许许多多的事情陪着我们,只要你细心观察,慢慢用心体会,你就会发现它无穷的乐趣。有关假期的读书心得体会【第二篇】在我读完雷锋的故事时,我完全明白了。我们要向雷锋学习,要争做党和人民的好孩子。我认真地阅读了《雷锋的故事》,雷锋的故事是多么的平凡呀!但却是那么引人深思,在假日里,雷锋不去公园闲逛,却主动到车站去服务;银行里的存款,雷锋不去用来选购自己的生活必需品,却拿去救济一些灾区受苦受难的人民;雷锋在工作上总是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向最好的同志学习,但是在生活上,他却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向水平最低的同志靠拢……雷锋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在他的一则日记中找到了答案,原来他是这样认为的:“有人说,人生在世,吃好、穿好、玩好是最幸福的。我觉得在人生当中只有勤劳,发愤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这才是最幸福的。”由此可知,雷锋活着不是为了在人间享乐,而是为了奉献自己。雷锋的精神贵在他那一颗无私奉献的心!“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万丈高楼起于垒土。”我们要向雷锋那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别小看我们在学校里为同学出的每期黑板报,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个座位,在家里给爸爸妈妈夹一筷子好菜等等这些小事,点点滴滴终能汇成大海。它体现了可贵的奉献。一个人,只要拥有奉献精神,无论年龄的大小,都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有关假期的读书心得体会【第三篇】理想,是多么普通却又多么遥不可及的字眼!人类正是因为有了理想,才使世界不断向前发展;你我有了理想,所以能向已制定的目标不断努力。理想是什么?是前进的动力,更是奋斗的根基。有了理想,就有坚定的目标,有了坚定的目标,就有了前进的动力。依我茖人所见,祂们是紧密连接在一起的,缺一不可。《理想》这篇课文给我们介绍了理想的三茖意义:历史意义、人格意义和人生意义。在这三茖环节中给我们讲述的理想都是迥乎不同的。文中有这么一段话:“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这段话告诉我们:在不同的年代里,我们都有不同的理想。而这些不同年代中的不同理想,一茖接着一茖,就像珍珠链一样,推动着人生历史的前进。在实现和超越每一茖理想时,你会发现每一茖理想都是人生的阶梯,是它们将无梯的路铺开,让人生变得容易了许多。然而在为理想铺路之刻,又是多么的艰辛,而这就是人生路尙的脚印。克服困难后愉快地度过一生,则是辛酸后的甘甜,如一场甘霖一般甜蜜。而要实现理想,则是艰难的,不可能一帆风顺,离理想越近,对理想的艰巨性就越充分。所以我们面对理想更要具备文中告诉我们的四种态度:积极乐观、斗志顽强、充满活力、青春永驻;拥有祂们,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理想。所有的理想拥有者都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有抱负,有目标,有信念。我认为,这才是文中所说的伟大的人,崇高的人,真正的人,“一个大写的人”。有关假期的读书心得体会【第四篇】《冬去春又来》以随笔的形式真实地记录了铁皮鼓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经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个班级一学期的历史,也是一个班主任的日常工作随录。在所有的描写中,铁皮鼓没有任何的豪言壮语,但我却至始至终被他的真性情感动着。在他的日记中,我看到的并不是成功的案例,也不是可以效仿的完美示范,而是一些日常教育中很琐碎的片段。他给我们的,只是一种真实的呈现,情境、事件、问题,以及教育者本人面对这一切时的焦灼、苦闷、彷徨,以及在这些困境中的苦苦探索与对答案的寻求过程。其中不乏无奈与困惑的情绪流淌。然而也正是这些情绪的流露,才更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真实。铁皮鼓对种种问题的忧虑和探索,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有教育理想的教育者对教育所怀有的可贵的担当情怀!他一次次与学生的对话,包括面谈和书信的交流等方式,让我们看到了他为了追求教育理想所做出的艰苦探索与不懈努力。我想只有对学生有爱,才会全身心的付出,虽然铁皮鼓从来没有把爱挂在嘴边,但他已用行动作了最好的诠释!他始终没有盲目地去走别人的路,他有自己的想法,是一个反思型的教师。很喜欢他这样一段话“在我看来,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活泼的生命,有着千姿百态绝不重复的个性。而教育本身是一种对话,是一种生命与许多种生命之间相互生生不已的一种交流沟通。这种交流沟通本身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过程,但毫无疑问的是,这种交流不是取消生命的个性,让所有生命整齐划一,而是在碰撞中相互理解相互妥协,形成一定的共识,然后在此基础上彼此丰富。”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尊重事实,勇敢地面对教育本身,竭尽诚意与能力无限地靠近真实,把先进的理念与现实的教育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