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培训工作总结范文【推荐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扶贫培训工作总结范文【推荐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扶贫培训工作总结范文【推荐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扶贫培训工作总结【第一篇】××农村劳动力转移扶贫培训工作总结2012年,我院根据工作安排开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扶贫培训工作。培训的范围是以××为基地,涵盖××村及周边村民;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中餐摆台操作技能;培训的标准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餐厅服务员初级标准。我院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结合实际制定措施,真情帮扶,圆满的完成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扶贫培训工作。具体总结如下:一、领导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学院继续教育中心领导、系部领导组织专业教学团队,多次深入××实地进行调查,共同制定扶贫培训工作方案。并狠抓落实,按时推进扶贫培训工作进程,并进行阶段性总结和下一步工作指导,使扶贫培训专项工作在学院的诸多工作中得到圆满完成。二、专业教学团队认真准备,真情帮扶我院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团队认真准备,精心设计培训专题,指定专业教师,团队共同研究培训教学内容和培训方法,务使培训内容能够结合××扶贫点的群众实际,采取他们所喜闻乐见的、灵活的培训方法,确保培训效果。1.不辞劳苦,真情帮扶为兼顾专业教师的院内教学科研任务和××及周边村民的农余时间,我院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团队每次派出两名专业教师在休息时间赴××进行培训。他们要赶最早一趟班车到达××,然后再寻找到××的班车,再转到××乡的临时“散马”车到达××,才能赶在中午的时间进行教学;为了不给当地村民增加负担和麻烦,他们又赶下午五点最后一班过路班车回到××,然后从××回到××。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师还把这个时间和班车班次作为一种宝贵经验传给下一组培训的教师,大家没有谁喊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直到培训工作圆满结束。2.认真准备,灵活培训根据培训的目的,我院游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团队设计了餐饮服务与管理初级教程、礼仪接待与迎送、语言表达与沟通技巧等培训专题;同时设计了不同的培训方法,如餐饮服务与管理初级教程采用示范操作和操作步骤分解训练的方法,礼仪迎送与接待采用对比规范礼仪和情景教学的方法,语言表达与沟通技巧通过游戏导入进行分析的方法等。通过符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管学院是否具有相同的教育经历,都能在步骤分解、情景教学和游戏中学到规范的操作方法和难懂的理论知识。村民们不用拿一支笔一张纸,却能够在笑声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授课结束后的阵阵掌声和最后在安排考试的时候村民们踊跃参加,争相要求先考的情景,都是对我们培训工作的最大肯定。三、培训综合效果好本次扶贫培训的主题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初级餐厅服务员,我们通过操作流程的逐项分解逐个过关达到培训目的,同时我们在设计培训内容时充分考虑到面客服务所需要的综合技能,所以设计了礼貌礼仪的专题和语言表达及沟通的专题,通过仿真的情景模拟让培训学员提高与人交流与沟通的能力,提高综合素养。除个别学员由于没有参加够培训时间考核不通过之外,其余都通过了考核,收到了较好的培训效果。虽然我们的扶贫培训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深感这是一项长远的工作,还需要继续努力,特别是扶贫帮困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扶贫的具体措施、方法还需进一步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国民素质。××2012年1月8日技能扶贫培训工作总结【第二篇】技能扶贫培训工作总结篇1:农村劳动力扶贫技能培训工作总结湘潭县就业职业技术学校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总结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惠及三农,利国利民,温暖人心,深受农民兄弟的拥护。为了落实党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政策,温暖农民的心坎,我校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帮助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自2004年开始,我校一直作为湘潭县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转移培训基地,在市、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领导下,认真组织了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各项工作,现将各项基本情况汇报如下:一、学校基本情况介绍:湘潭县就业职业技术学校始办于2001年初,是经湘潭市教育局审批的一所民办职业技术学校,至今已整整十个年头了。学校位于县城中心白石文化广场附近,独立自主的校园。学校组织结构完善,有董事会,校委会,党支部,团支部,学生科,教务科,培训中心,财务科等,各部门分工科学,协调工作。现有在校学生逾千人,教师62人。曾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454人;县人事局、组织部科技干部1670人;县人武部86人,转城拆迁户2356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7980人。结业学员就业率为98%,就业稳定率95%。学校现开设专业为:计算机专业、电子电器专业及机械制造专业、酒店管理四大系列。拥有计算机300台,焊接设备30台套,电子电器仪器50套件,机械设备(车床、模具、刨床、钻床、数控车床等)50台套,机械实习三个车间、酒店实习基地一处。文、体、卫设备适应教学工作需要,其它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学校资产总值2000多万元。由于坚持正确的办学理念、严格科学的管理、严谨务实的教风,学校卓有成效的工作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高度肯定。学校连年获市、县教育局“职成教育综合评估先进单位”、“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县劳动局“农村劳动力转移先进单位”;2005年获“湖南省诚信单位”称号;2006年获“湘潭市民办教育先进单位”称号:2008年荣获“湘潭市十佳民办学校”称号,2008年-2010年县人民政府年年授予我校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二、加强各项工作,落实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1、提高认识,组织布署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学校董事会、校委会统一认识,充实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领导力量,由法人代表、副校长邓清波任学校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领导小组组长,由廖建新任办公室主任,主持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全面工作。校委会在布置学校工作、检查教学等工作中都强调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同时,经常向县有关领导请示与汇报,加强沟通与联系,使学校的培训工作方向更明确。同时县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负责人曾多次来我校向学员作报告,宣传党的政策精神,提高了学员的思想觉悟,使之安心学习,提高技能,为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2、加强措施,切实实施农村劳动力扶贫技能培训(1)绝不乱收费。收费标准以湘潭县物价局核定的标准为依据,我校与县农村劳动力扶贫技能培训办公室签订的实际收费额为标准补贴到位,使学员放心。(2)进一步健全教育教学管理,从严教育,从严要求。通过多种活动,陶冶情操,开拓眼界。请法制副校长作法制报告,增强学员的法制意识;政治课上讲公民道德,培养“八荣八耻”道德情操;就业指导教师进行就业前心理培训,并注意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各班还开展了“做生活的强者”、“努力提高自身,造福家乡”的主题班会等。学习专业课论的时,特别注意搞好实习、实训操作,提高动手能力,保证学生获得专业职业技能鉴定证书。(3)坚持科技下乡:我校积极响应温家宝总理提倡送科技下乡的精神,积极与有关乡镇联系,直接到乡镇或村委组织培训,把有关学习设备和实习材料送到村委培训基地,派老师到乡下讲学,方便农民学习,提高农民学习积极性,这样的培训模式,是踏踏实实为农民着想,认认真真为农民做事,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更取得了比较好的社会效应。(4)掌握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操作程序:健全各种档案资料,切实弄清学员个人信息,掌握学员的身份证号码、家庭联系电话;严格核实年龄,并及时按要求上报。1.积极组织完成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任务;我校凭严谨的管理,可靠的就业渠道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家长愿意把子女送到我校培训,即使这几年其他民办职校大幅度滑坡而我校招生工作年年如期完成任务。在学校积极宣传,严密组织下,每年度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任务足额完成。2、在就业安置方面:学校实行厂校挂钩,订单就业,定向分配。今年我校与中冶集团、中联重科、长沙五新钢模、中铁五局等知名厂家签订了学生实习就业合同,规划了学员专业对口和毕业流向。学校经常派人去就业单位探访,学员普遍安心,并保证跟踪服务二年。三、对今后工作的几点建议:1、职校“招生苦、招生难”人所共知,主要原因是适龄学员大多在外地打工,留守的主要是老龄或妇幼,所以造成招生比较困难,学校决心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强调技术改变人生的重要性,搞好招生;同时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利用多种渠道宣传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为建设新农村出力。2、健全有关制度,提高教学效果,增大实力权重,提高学员动手能力,但对于一些技能性培训项目,如车、钳、焊等,3个月培训时间太短,就业适应较难,需要延长学习培训时间,相应地,由于实训耗费过高,补贴标准也应有所提高。3、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资料整理过于繁琐需简单化。我们认为只主要需将其中最关键的几项如身份证、培训券、补贴签字、就业单位、鉴定证书等严格落实。以上当否,敬请上级领导批评指正!湘潭县就业职业技术学校篇2:2011年扶贫培训工作总结灵寿县扶贫办2011年扶贫培训工作总结灵寿县扶贫办自开展扶贫培训工作以来,严格按照省、市相关文件精神,认真贯彻执行雨露计划和扶贫干部培训工作,以“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以增收促脱贫”为目标,使扶贫培训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自雨露计划实施以来,截止到2010年年底,我县168个贫困村中,剩余劳动力5364人,其中年增长性剩余劳动力236人,累计可培训转移劳动力数量为1896人。2011年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总量为187万元,其中雨露计划改革试点资金162万元,中短期机能培训资金25万元。当年培训转移剩余劳动力237人,改革试点初步认定1863人。二、主要做法(一)劳动力转移培训:一是我县积极推进长期技能培训工作,我们在去年实施长期技能培训的基础上,今年又在职教中心招办了为期2年的茶叶种植技术专业人才培训班和食用菌种植技术人才培训班。二是灵活举办中期技能培训工作,为满足年初的订单,在职教中心举办了电子电工班、机械加工班和餐饮服务班。目前培训237人,转移226人。办证226人,就业办证率分别为%。三是积极争取了国家雨露计划改革试点工作,根据国开办发201137号和冀扶办201112号文件,结合我县农村剩余劳动转移培训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积极呈报并争取了国家雨露计划改革试点县,目前按照实施方案已进入最后确认和资金发放阶段。(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一是按照年初计划到目前我们已举办各类培训班23期,培训农民2539人次。在培训工作中,结合贫困群众的需求和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有目的的聘请了农科院、省良种中心等专家和教授进行了核桃、食用菌、中草药种植、养猪等方面的培训。二是为满足贫困群众的需求,在省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成功的举办了“河北省科教咨询服务活动启动仪式”。河北农业大学和省农林科学院20余名专家、教授亲临现场,为我县的各类种、养殖专业户和贫困群众进行了知识传授和讲座,发放材料5600余(册),极大的丰富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知识。(四)我县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3个,其中省认定一个,即灵寿县职教中心,县认定一个,即陈庄高中职教部和灵寿县农技中专,三个学校均为国办类学校。三、主要成效(一)通过转移培训、就业安置,使部分家庭达到了全家脱贫。灵寿县牛城的王新芳,2011年4月,在职教中心进行技术培训后,被就业安置在益康针棉织厂上班,现月工资960元,一年按照11个月计算,一年可增收10560元,全家4口人,人均增收2640元,全家实现了脱贫。灵寿县陈庄镇七祖院村付卫红,家庭条件十分困难,只靠种田维持生活。初中毕业后,参加了我县扶贫办举办的农民劳动力转移培训班,利用现有技术在本村服装加工厂上班,全家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基本上实现了脱贫。(二)通过转移培训、自主创业,全家脱贫带动了本村部分村民实现了脱贫。赵四妮,女,22岁,全家5口人,灵寿县南营乡大地村人,她的两个姐姐都已成年,家庭没有其它收入,仅靠亩地维持生活。她2011年高中毕业后,参加了县扶贫办组织举办得劳动力转移培训班,她在县职教中心学习了120天,学习的专业是餐饮专业,由于她刻苦认真,掌握了熟练的餐饮管理技术。结业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