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教案8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教案8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三年级数学教案8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三年级数学教案【第一篇】教学内容:5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四1~4题。教学目标: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教学重点: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教具准备:口算卡片等。教学过程:一、回顾学过的口算方法口算下面各题:40×460×530×3300×7200×812×424×213×332×311×5自己选两题,说说口算方法。二、新课1、提出问题(1)仔细观察例1图(2)请学生提出问题。(3)从学生回答中选择例1的两个问题:邮递员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2、探讨口算方法。(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算式:300×10300×30(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4)评价。3、尝试解决问题。(1)请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其余的问题。如:工作10天,要送多少封信?工作30天,要送多少封信?(2)组织交流。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在交流中品尝学习的乐趣。4、探讨新的口算方法。(1)出示:42×1023×3014×200请学生思考,讨论怎么算?(2)组织交流,并由教师评价每种方法。三、练习1、完成做一做的8道题。(1)先由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2)引导学生总结,发现规律。2、独立完成练习十四1~2。3、解决实际问题:练习十四3~4。四、总结请学生谈收获。三年级数学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进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2、培养学生的估计和解决与千克、克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掂一掂、猜一猜中帮助学生建立千克、克的质量概念。4、培养学生与人友好合作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进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教学难点:正确估计生活中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老师昨天上超市买了一些大小差不多的苹果。估计一下: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学生随意估计的结果可能是杂乱、盲目的,在此矛盾的基础上,教师提问:怎样估计才能尽量使结果准确一些呢?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怎样估计才能尽可能使结果更准确一些?学生的估计方法可能看有:拿出一个苹果称一称,再根据这个苹果的质量去进行推算;先称好了1千克重的物品,用手掂一掂,再去掂苹果,看几个苹果的质量掂起来和前面的感觉相似;直接用秤称等。2、全班交流。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估计方法带领学生进行验证。问题:从录像中你明白了什么?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学生再次用弹簧秤称出1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掂一掂,然后猜一猜,哪样的物品的质量重1千克。2、第2题。先让学生拿出一枝铅笔估一估,再用天平称一称。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1、总结:说一说估计一样物品的质量要使结果尽量准确必须注意什么?2、想一想,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教学反思:1吨有多重(12)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教学难点: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用具:各种秤、幻灯、小黑板。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今天小明遇到难题了,他不知道大象大约有多重。大家愿不愿意帮帮他?二、探索新知:1、猜一猜。让学生猜一猜大象的质量,引出质量单位“吨”。2、看一看,算一算。利用图片逐一出示一个个情境,让学生看一看,算一算,再说一3、说一说。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单位要用吨。教材中的例子让学生看一看,第一幅图的意思是这座桥最多能承受“50吨”的质量。三年级数学教案【第三篇】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连乘、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连乘、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学校图书室新进200本书,需要摆放到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大家帮帮忙好吗?二、探索新知:1.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学生独立解决“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这个问题。3.试着列式解决。4.估计商是多少。5.在小组中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6.全班交流,注意展示学生的不同方法。三、拓展应用:1.756÷7÷6624÷6×5801÷(3×3)960÷6×42.按要求连一连。(前一题的得数是后一题的第一个数!)3.小军去游泳池游泳,他再泳道内游了2个来回,共游了100米,这个游泳池的泳道有多长?4.完成下面的题目四、小结:你学会了什么?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买新书》教案》,来自网!,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买新书》教案三年级数学教案【第四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归一应用题的结构特点,能正确地分析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答规律;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归一应用题.2.培养学生学会有条理有根据的进行思考,提高分析、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动脑分析、仔细检验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教学难点线段图的画法及检验方法.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激趣引入.课前,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调查各自所用的学习用品的价钱)1.教师:我想买些学习用品做奖品,但是不知道哪种好,价钱又合适.正好同学们做了调查,谁愿意介绍一下.学生介绍,如:这种钢笔很好用,每支8元.师问:我要卖6支,需要多少钱?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一数量关系?列式:8×6=48(元)单价×数量=总价2.教师:刚才我看到××的铅笔很好看,他告诉我买这3支铅笔共花了4元5角,我想买这样的10支,要花多少钱呢?此时,学生可能会答出也可能答不出.如果有答对的,请他说说是怎样算的;如果没有,教师则问:要想知道10支这样的铅笔要花多少钱,就要先求出什么?(单价)根据哪一数量关系求单价?(总价÷数量=单价)3.教师导入:生活中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样的问题.二、尝试讨论,学习新知.1.出示例3:学校买3个书架,一共用75元.照这样计算,买5个要用多少元?(1)请学生自由出声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2)小组讨论:尝试用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并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3)教师提问:“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按照题目的意思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各组汇报,全班重点围绕“线段图的画法”、“照这样计算”的含义展开讨论:“照这样计算”即按照3个书架是75元这样的单价去计算5个书架的价钱.每个书架就是75÷3=25(元),(5)按照刚才的思路解题.a.每个书架多少元?75÷3=25(元)b.买5个要用多少元?25×5=125(元)教师让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并订正:75÷3×5教师提问:这道题怎样检验?请检验这道题.教师指名完整地说说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把第三个条件改为“6个、9个、12个”,问题不变,仍求要用多少元?怎样列式?为什么?2.将第三个条件改为“200元”,问题改为“可以买多少个书架?”成为例4.出示例4:学校买了3个书架,一共用75元.照这样计算,20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架?让学生独立画线段图,理解题意.重点讨论:线段图应该怎样改?这道题要先求什么?③学生独立解题.a.每个书架多少元?75÷3=25(元)b.20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架?200÷25=8(个)④共同讨论:怎样列综合算式?为什么要给75+3加上小括号?200÷(75÷3)⑤教师提问:这道题怎样检验?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是什么?改为“400元”、“800元”、“1000元”,问题不变,应该怎样列式?3.请同学们自己试做下面两道题.①一辆汽车2小时行70千米.照这样计算,7小时行多少千米?②一台磨面机5小时磨小麦250千克.照这样计算,磨1750千克小麦,需要几小时?订正:①a.每小时行多少千米?70÷2=35(千米)b.7小时行多少千米?35×7=245(千米)70÷2×7②a.每小时磨小麦多少千克?250÷5=50(千克)b.磨1750千克小麦需要几小时?1750÷50=35(时)1750÷(250÷5)请学生分别说说各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教师提问:比较例3、例4和试做(3),每两道题之间的相同地方是什么?不同地方是什么?解题思路上有什么相同地方?使学生明确:从应用题的结构上看,前两个条件相同(给出了总数量和份数),都有“照这样计算”的语句,第三个条件和问题不同.从解题思路上看,第一步都要求出单位数量(即每份数是多少、单价、速度等),教师点题,出示课题:归一应用题.三、巩固练习,发展思维.1.独立分析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找出先求什么,再列综合算式.①小林看一本故事书,3天看了24页.照这样计算,7天可以看多少页?②小林看一本故事书,3天看了24页.照这样计算,全书128页,多少天可以看完?2.在正确的算式后面画“√”,并说出为什么.①小明5分钟走300米,照这样的速度,他家离学校720米,要走多少分钟?A.300÷5×720B.720÷(300÷5)C.720÷5÷300D.720÷300÷5②小明5分钟走300米,照这样的速度,他从家到学校要走15分钟,他家离学校有多少米?A.300×5×15B.300×(15÷5)C.300÷5×15(3)用不同的方法解答下面的应用题.某食堂4天用大米800千克,照这样计算,1600千克大米够吃几天?四、课堂小结,质疑问难.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应用题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先求出一份数是多少)解题的思路是什么?解题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同学们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五、布置作业.1.三年级同学在校办工厂劳动,5个同学糊了35个纸盒.照这样计算,12个同学一共可以糊多少个纸盒?2.三年级同学在校办工厂劳动,5个同学糊了35个纸盒.照这样计算,要糊154个纸盒需要多少个同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第五篇】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准确地、比较熟练地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2.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3.使学生能在掌握的计算方法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来计算,培养学生解题的灵活性。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7×9=30×8=90×7=6×60=300×5=7×700=2.估算401×9798×7295×6502×2498×43.笔算87×66×4567×79987×3254×6这节课就用我们学过的这些知识,继续研究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板书课题。二、进行新课1.教学例3题中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告诉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要求这些地砖铺5间会议室够不够,要思考哪些问题?思考一下,要求地砖够不够,这是用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在现有的地砖和要用的地砖这两个数量中,哪个数量我们不知道?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考虑铺地砖时的损耗问题,但是为了减少解题难度,我们在这里把地砖的损耗省略不计。下面需要同学们考虑的问题是,选择什么方法来计算,是选择口算呢?还是选择笔算或估算?说一说你的理由。你准备怎样估算?用估算出的结果与已有的地砖数量进行比较,能得出什么结论?我们再来解决一个问题,如果每间会议室在铺地砖时需要680千克水泥,这5间会议室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水泥?这次你选择了什么计算方法?这次同学们选择了不同的计算方法,你们认为谁选得对?请两个同学分别说一说你是怎样进行口算或笔算的。通过前面的学习,你知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2.教学练习五第6题(1)引导学生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并让学生说一说哪个条件与哪个条件是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