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第十章混合结构房屋建筑结构第十章混合结构房屋房屋的空间工作和静力计算方案1墙、柱高厚比验算2刚性方案房屋的计算33Back弹性及刚弹性方案房屋的计算4砌体结构中的过梁与圈梁35砌体结构的构造要求6第十章混合结构房屋建筑结构第十章混合结构房屋本章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混合结构房屋的空间性能及静力计算方案,墙、柱的高厚比验算方法以及单层和多层房屋的墙体承载力计算,过梁和圈梁的设计方法,砌体结构的构造要求等内容。要求了解和建立混合结构房屋空间作用的概念,掌握混合结构房屋静力计算方案,掌握墙柱的高厚比验算方法,能进行刚性方案房屋墙体的计算,了解过梁与圈梁的设计方法,领会砌体结构的一般构造要求。第十章混合结构房屋建筑结构第十章混合结构房屋10.1房屋的空间工作和静力计算方案在进行墙体的内力计算时,首先要确定计算简图。如图10.1(a)所示的无山墙和横墙的单层房屋,其屋盖支承在外纵墙上。如果从两个窗口中间截取一个单元,则这个单元的受力状态与整个房屋的受力状态是一样的。可以用这个单元的受力状态来代表整个房屋的受力状态,这个单元称为计算单元,见图(a)、(b)。沿房屋纵向各个单元之间不存在相互制约的空间作用,这种房屋的计算简图为一单跨平面排架(图(d))。一、房屋的空间工作图10.1无山墙单层房屋在水平力作用下的变形情况建筑结构第十章混合结构房屋若在上述单层房屋的两端设置山墙(图10.2(a)),则屋盖不仅与纵墙相连,而且也与山墙(横墙)相连。当水平荷载作用于外纵墙面时,屋盖结构如同水平方向的梁而弯曲,其水平位移已不是平移,而是图10.2(b)中所示的曲线,水平位移的大小等于山墙的侧移uw和屋盖梁水平挠度的总和。根据试验研究,房屋的空间刚度主要取决于屋盖水平刚度和横墙间距的大小。图10.2有山墙单层房屋在水平力作用下的变形情况10.1房屋的空间工作和静力计算方案建筑结构第十章混合结构房屋《规范》规定,在混合结构房屋内力计算中,根据房屋的空间工作性能,分为三种静力计算方案:(1)刚性方案房屋横墙间距较小,屋(楼)盖水平刚度较大时,房屋的空间刚度较大,在荷载作用下,房屋的水平位移较小,在确定房屋的计算简图时,可以忽略房屋水平位移,而将屋盖或楼盖视作墙或柱的不动铰支承(图10.3(a)),这种房屋称为刚性方案房屋。一般多层住宅、办公楼、医院往往属于此类方案。二、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图10.3混合结构房屋的计算简图(a)刚性方案;(b)刚弹性方案;(c)弹性方案10.1房屋的空间工作和静力计算方案建筑结构第十章混合结构房屋(2)弹性方案房屋横墙间距较大,屋盖或楼盖的水平刚度较小时,房屋的空间工作性能较差,在荷载作用下,房屋的水平位移较大,在确定房屋的计算简图时,必须考虑水平位移,把屋盖或楼盖与墙、柱的连接处视为铰接,并按不考虑空间工作的平面排架计算(图10.3(c)),这种房屋称为弹性方案房屋。一般单层厂房、仓库、礼堂、食堂等多属于弹性方案房屋。图10.3混合结构房屋的计算简图(a)刚性方案;(b)刚弹性方案;(c)弹性方案10.1房屋的空间工作和静力计算方案建筑结构第十章混合结构房屋(3)刚弹性方案房屋的空间刚度介于刚性与弹性方案之间,在荷载作用下,房屋的水平位移较弹性方案小,但又不可忽略不计。这种房屋属于刚弹性方案房屋,其计算简图可用屋盖或楼盖与墙、柱连接处为具有弹性支撑的平面排架(图10.3(b))。图10.3混合结构房屋的计算简图(a)刚性方案;(b)刚弹性方案;(c)弹性方案10.1房屋的空间工作和静力计算方案建筑结构第十章混合结构房屋在计算刚弹性方案的墙、柱内力时,通常引入空间性能影响系数η来反映房屋的空间作用,η定义为:η=us/up在《规范》中,将房屋按屋盖或楼盖的刚度划分为三种类型,并按房屋的横墙间距S来确定其静力计算方案,见表10.1。表10.1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屋盖(楼盖)类别刚性方案刚弹性方案弹性方案整体式、装配整体式和装配式无檩体系钢筋混凝土屋(楼)盖S<3232≤S≤72S>72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轻钢屋盖和有密铺望板的木屋盖或木楼盖S<2020≤S≤48S>48瓦材屋面的木屋盖和轻钢屋盖S<1616≤S≤36S>3610.1房屋的空间工作和静力计算方案建筑结构第十章混合结构房屋作为刚性和刚弹性方案静力计算的房屋横墙,应具有足够的刚度,以保证房屋的空间作用,并符合下列要求:①横墙中开有洞口时,洞口的水平截面面积不应超过横墙截面面积的50%;②横墙的厚度不宜小于180mm;③单层房屋的横墙长度不宜小于其高度,多层房屋的横墙长度不宜小于其总高度的1/2。10.1房屋的空间工作和静力计算方案建筑结构第十章混合结构房屋10.2墙、柱高厚比验算混合结构房屋中的墙体是受压构件,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稳定性。高厚比的验算是保证墙体稳定性的一项重要构造措施,以避免墙、柱在施工和使用阶段因偶然的撞击或振动等因素而出现歪斜、膨肚以致倒塌等失稳现象的发生。高厚比系指墙、柱的计算高度H0与墙厚或柱截面边长h的比值H0/h。建筑结构第十章混合结构房屋高厚比验算主要包括两个问题:一是允许高厚比的限值;二是墙、柱实际高厚比的确定。允许高厚比限值是在综合考虑了以往的实践经验和现阶段的材料质量及施工水平的基础上确定的。影响墙、柱容许高厚比的因素很多,如砂浆的强度等级、横墙间距、砌体类型、支承条件、截面形状和承重情况等。10.2墙、柱高厚比验算建筑结构第十章混合结构房屋矩形截面墙和柱的高厚比应满足下列条件β=H0/h≤μ1μ2[β]其中,自承重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μ1,对承重墙,μ1=1.0;对自承重墙,μ1值可按下列规定采用:当h=240mm时,μ1=1.2当h=90mm时,μ1=1.5240mm>h>90mm时,μ1可按插入法取值;一、一般墙、柱高厚比的验算10.2墙、柱高厚比验算建筑结构第十章混合结构房屋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μ2按下式确定:μ2=1-0.4bs/Sbs——在宽度S范围内的门窗洞口宽度(图10.4);S——相邻窗间墙或壁柱间距离(图10.4);β]——墙、柱的允许高厚比,见表10.2。图10.4洞口宽度表10.2墙、柱的允许高厚比[β]值砂浆强度等级墙柱M2.52215M5.02416≥M7.5261710.2墙、柱高厚比验算建筑结构第十章混合结构房屋(1)整片墙的高厚比验算按下式进行验算β=H0/hT≤μ1μ2[β]确定带壁柱墙的计算高度H0时,墙长S取相邻横墙的距离。二、带壁柱墙和带构造柱墙的高厚比验算1、带壁柱墙10.2墙、柱高厚比验算建筑结构第十章混合结构房屋确定截面回转半径i时,带壁柱墙截面的翼缘宽度bf(图10.5(a))应按下列规定采用:①对于多层房屋,当有门窗洞口时,可取窗间墙宽度;当无门窗洞口时,每侧翼墙宽度可取壁柱高度的1/3。②对于单层房屋,取bf=b+2H/3(b为壁柱宽度,H为墙高),但bf不大于相邻窗间墙宽度和相邻壁柱间的距离。10.2墙、柱高厚比验算建筑结构第十章混合结构房屋(2)壁柱间墙的高厚比计算H时,S取相邻壁柱间的距离。不论带壁柱墙的静力计算采用何种方案,带壁柱墙H的计算可一律按刚性方案考虑。壁柱间墙的高厚比可按无壁柱墙公式(15.1)进行验算。对于设有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带壁柱墙,当圈梁的宽度b与相邻壁柱间的距离S之比≥1/30时,由于圈梁的水平刚度较大,能限制壁柱间墙体的侧向变形,所以圈梁可视为壁柱间墙的不动铰支座(图10.5(b))。10.2墙、柱高厚比验算建筑结构第十章混合结构房屋(1)带构造柱墙的高厚比验算①应按附表2确定墙的计算高度H0。②按下列公式验算带构造柱墙体的高厚比:β=H0/h≤μcμ1μ2[β]μc=1+γbc/l③构造柱作为壁柱验算构造柱间墙的高厚比时,构造柱的截面高度应不小于1/30柱高,并不小于墙厚,此时柱间墙的允许高厚比不应再考虑构造柱的有利影响,柱间墙的高厚比验算同壁柱间墙。2、带构造柱墙10.2墙、柱高厚比验算建筑结构第十章混合结构房屋(2)带构造柱墙应满足下列要求①构造柱沿墙长方向的宽度不小于180mm,沿墙厚方向的边长不小于墙厚(利用构造柱作壁柱时应当不小于1/30柱高),主筋不少于4φ12,混凝土等级不应低于C15;②构造柱对墙体允许高厚比的提高仅适于正常使用阶段;③构造柱与墙应有可靠的连接。10.2墙、柱高厚比验算建筑结构第十章混合结构房屋【例10.1】某办公楼平面如图10.6所示,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外墙厚370mm,内纵墙及横墙厚240mm,砂浆为M5,底层墙高4.6m(下端支点取基础顶面);隔墙厚120mm,高3.6m,用M2.5砂浆;纵墙上窗洞宽1800mm,门洞宽1000mm,试验算各墙的高厚比。图10.6例10.1办公楼平面图10.2墙、柱高厚比验算建筑结构第十章混合结构房屋【解】1.确定静力计算方案及求允许高厚比最大横墙间距S=3.6×3=10.8m,由表15.1,S<32m,确定为刚性方案。由表15.2,因承重纵横墙砂浆为M5,得[β]=24;非承重墙砂浆为M2.5,[β]=22,非承重墙h=120mm,用插入法得μ1=1.44,μ1[β]=1.44×22=31.68。2.确定计算高度承重墙H=4.6m,S=10.8m>2H=2×4.6=9.2m,由附表2查得计算高度H0=1.0H=4.6m。非承重墙H=3.6m,一般是后砌在地面垫层上,上端用斜放立砖顶住楼面梁砌筑,两侧与纵墙拉结不好,故按两侧无拉结考虑,则计算高度H0=1.0H=3.6m。10.2墙、柱高厚比验算建筑结构第十章混合结构房屋3.纵墙高厚比验算(1)外纵墙S=3.6m,bs=1.8mμ2=1-0.4bs/S=0.8外纵墙高厚比β=H0/h=12.4<μ2[β]=0.8×24=19.2满足要求(2)内纵墙S=10.8m,bs=1.0mμ2=1-0.4bs/S=0.96内纵墙高厚比β=H0/h=19.2<μ2[β]=0.96×24=23满足要求10.2墙、柱高厚比验算建筑结构第十章混合结构房屋4.横墙高厚比验算由于横墙的厚度、砌筑砂浆、墙体高度均与内纵墙相同,且横墙上无洞口,又比内纵墙短,计算高度也小,故不必进行验算。5.隔墙高厚比验算隔墙高厚比β=H0/h=30<μ1[β]=31.68满足要求10.2墙、柱高厚比验算建筑结构第十章混合结构房屋【例10.2】某单层单跨无吊车的厂房,采用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带壁柱砖墙承重。厂房跨度为15m,全长6×4=24m,如图10.7所示。墙体采用MU10砖和M5砂浆砌筑。试验算带壁柱纵墙和山墙的高厚比。图10.7例10.2单层厂房平面、侧立面图10.2墙、柱高厚比验算建筑结构第十章混合结构房屋【解】该房屋的屋盖类别为1类,两端山墙(横墙)间的距离S=24m,由表15.1,S<32m,确定为刚性方案。1.纵墙高厚比验算(1)整片墙高厚比验算带壁柱截面几何特征(图15.8)图10.8带壁柱墙截面10.2墙、柱高厚比验算建筑结构第十章混合结构房屋截面面积A=8.125×105mm2形心位置y1=148mmy2=240+250-148=342mm惯性矩I=8.86×109mm4回转半径i≈104mm折算厚度hT=3.5i=364mm10.2墙、柱高厚比验算建筑结构第十章混合结构房屋壁柱下端嵌固于室内地面以下0.5m处,柱高H=4.2+0.5=4.7m,S=24m>2H=9.4m,由附表2查得壁柱的计算高度H0=1.0H=4.7m由表15.2,当砂浆为M5时,得[β]=24,承重墙μ1=1.0,洞口宽bs=3m,壁柱间距S=6m,故[β]考虑洞口的修正系数μ2为:μ2=0.8纵墙整片墙高厚比β=12.91<μ1μ2[β]=1.0×0.8×24=19.2满足要求10.2墙、柱高厚比验算建筑结构第十章混合结构房屋(2)壁柱间墙的高厚比验算H=4.7m<S=6m<2H=9.4m,由附表2得壁柱间墙的计算高度H0=0.4S+0.2H=3.34m纵墙柱间墙的高厚比β=H0/h=13.92<μ1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