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审批服务管理局2022年度工作总结范文及2022年度工作计划思路范例县审批服务管理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范文xxxx年,xx县审批服务管理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历届全会精神,坚持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x+x+x”重点工作有机衔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xxxx年截至目前,共受理各类办件x.xx万件,累计受理xxxx.xx万件,按时办结率为xxx%。一、主要工作推进情况(一)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全力跑出为民服务“加速度”。一是突出重点发动学,保持成果转化“初速度”。强化组织保障,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工作任务,制定实施方案,利用公示栏、电子屏、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广泛深入宣传。二是创新形式多样学,拓展成果转化“匀速度”。开展专题读书班,“请进来”与“走出去”、“线上学”与“线下学”同步推进。三是共购置配发资料xx册,开展集中学习10余次,专题研讨xx余人次,集中读书班x期,专题宣讲x次,知识测试x次,演讲比赛x次,参加经典诵读x次,撰写心得体会xx余份,编发简报xx期,网络答题xxx余人次,网络平台学习覆盖xx余人,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x次,参观红色教育基地x处,及时反映进展成效,营造浓厚氛围。(二)坚持“五个紧抓”,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一是紧抓政治建设,深入实施“两大工程”,提高干部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制定工作计划,以制度引领工作落实。二是紧抓责任落实,肩负起抓意识形态工作政治责任,深化落实“四优四提”“一书三单”“x+x+N”机制。三是紧抓理论学习,创新形式丰富内容,促进增强交流,互相学习。四是紧抓组织建设,严格落实支部工作条例和“三会一课”等制度。聚焦守好“三条生命线”、推动“一高三化”,不断提高抓改革、促发展、善治理的能力。五是抓制度建设,强化党内民主监督,深化党务公开,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范和查处各种隐形变异“四风”问题,继续完善风险点排查及整改工作。(三)坚持“三项举措”,以作风大建设大提升推动事业大发展大进步。一是建制度立规矩,制定印发考核办法、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绩效考评办法等,以制度建设保障作风转变。二是加大督查考核力度,xxxx年截至目前共发布考核周公示xx次、月通报x次,评选红旗窗口x个,服务标兵xx名;受理投诉xx件,有效投诉x件,回访办事群众xxx余人;收到政务服务“好差评”数据xxxxx件,均无差评。三是严考核重奖惩,将请假情况、会场纪律、服务质量等纳入平时考核内容,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推动形成“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二、创新工作开展情况(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一是实行线上“一网通办、一次办好”,具备一般经营条件“准入即准营”,强化涉企登记信息共享。二是设立自助服务区,推广企业登记“网上办理”,市场准入网办率达xx.x%,位于全区前列。三是发放企业开办“大礼包”,做到“一套材料进,一件礼包出”,实现企业开办“一窗通办、一人帮办、一次办结、一袋拎取”。四是在政务大厅、望远建设银行网点、xx镇、xx镇设置自助服务终端,企业设立登记十五分钟完成,企业就近办理不跑路。五是紧跟“集群注册”“一址多照”“一照多址”改革要求,推行市场主体住所自主申报承诺制,进一步降低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的制度性成本。六是依托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平台,通过“信息共享、同步指引”,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并行办理”。(二)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力促项目投资提速。一是通过“减放并转调”(精简审批环节,放宽办理条件,合并审批事项,转变管理方式,调整审批时序)五步走战略,科学合理划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四阶段”,实行工程建设项目“五大类”分类管理。二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长效机制,依靠自治区工改平台实现上线并联审批、数据实时共享、全程监督管理,破解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三是引进通信报装事项,优化调整水、电、气、通信综合受理窗口,让企业快速适应“大厅集中办理”新模式。不断提高办事便利度,让企业有更多获得感。四是对照自查范围和内容,拉条挂账、逐项梳理针对政府采购、工程建设、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等几个方面,开展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三)深化政务服务便利化改革,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一是梳理公布事项目录清单,其中“马上办”xxx项,占比xx.xx%;“集中办”xxxx项,占比xx.xx%;“网上办”事项xxxx项,占比xx.xx%;“掌上办”事项xxx项,占比xx%;“就近办”事项xxx项,占比xx.xx%,“一次办”事项xxxx项,占比xx.xx%。二是加强“我的x”“ix”APP应用推广,全面推行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减少办事群众跑路次数。三是以推进基层审批执法力量改革为抓手,紧盯基层审批服务便民化改革,推动县、乡(街道)、村(社区)三级政务服务标准化。四是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设立“市民会客厅”,打造“您来说我来办”服务品牌,针对企业、群众在办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办理咨询、政策解答等靠前服务。(四)以“互联网+政务”为依托,全力推进“x个专项行动”。一是积极推进“一网通办”,将办件量转为线上报送、线上审核、线上推送的方式。二是加快推进“跨省通办”,设置“跨省通办”专窗,通过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掌上办等多种形式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三是聚焦涉企审批事项告知承诺,梳理出县级涉企审批事项共xxx项,制作办事指南,以二维码方式在窗口公示,方便企业、群众随时了解、查阅。四是全面开启“一业一证”“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将申请材料、审批时限、审批流程等再次进行智能组合、初步形成“一业一证”办事指南。五是持续推进基层审批便民化改革,按照“四级四同”要求,“应进必进、应进全进”原则,梳理出xx项政务服务事项,拟进驻民生中心统一办理。三、存在的问题(一)信息壁垒仍然成为制约“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的最大难点。推动“一网通办”的过程中,各级各类政务服务平台、专业系统等五花八门,各部门业务系统繁杂,标准不统一,互不联通,数据难以共享,协调对接难度大,业务协同存在阻力。(二)“互联网+监管”与“互联网+政务服务”未能有效衔接。一方面县级各监管部门使用的各类信息系统均由区市上级主管部门开发,系统较为独立且部分功能重复,存在多次重复录入数据的问题。另一方面政务服务平台与监管平台系统各自独立,信息无法有效上传、推送至监管平台,影响事中事后监管效率。(三)硬件设施不够完善。政务大厅面积较小,多项工作推进因此受到制约,部分审批事项不能完全按照“应进必进,应进全进”的要求在政务大厅统一受理,无法实现“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的一窗式服务模式。(四)人员编制不足。改革任务日益加重,行政审批下放事项增多,窗口工作人员少,直接影响了企业、群众办事效率。特别是审批局设立了全县优化营商环境指挥部办公室和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但并未参照x市的工作模式,下设下属事业单位,工作压力大,人员力量严重不足,难以推动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和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项工作有效落实。(五)部门协同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各部门对审管分离的认识程度还存在差异,部分职能部门还存在着“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的思想,虽然审批局能够在事中事后及时将审批结果告知监管部门,但仍缺乏统一标准的数据共享机制,审批监管衔接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狠抓学习强素质,不断提高综合能力。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建立长效机制,拓展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式,丰富学习载体,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提升全体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品德高尚、业务精通、能力过硬的行政审批队伍,营造作风扎实、责任心强、服务热情的工作环境。(二)紧扣大局抓重点,有效提升工作水平。一是聚焦“证照分离”改革,通过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方式分类推进改革。二是推进“一业一证”改革,加大推广力度和对行业综合许可证的认可度,全面落实行业综合许可“一证一行业、一章全覆盖”。三是全力推进“四权”改革落地落实,贯彻落实水资源“四定”原则,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四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材料,提升服务效率,通过线下指导、线上推广、自助服务等方式提升网上申报率;企业设立登记后,当场告知企业办理许可证所需材料及办理地点,实现企业开办咨询指导服务全覆盖;全面推广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和一般注销网上办不见面登记,实现快速退出;充分利用自助终端,让群众体验企业设立登记“秒办理、秒出证”零纸质材料的便捷和高效,全面推行企业登记网上办,通过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服务平台办理企业登记力争达xx%以上。五是推行投资项目模拟制靠前服务、代办制全程服务、联审制高效服务“三制联动”审批服务,推行错时、延时、预约、导办“四项服务”机制,落实企业投资项目“代办制”。(三)强化管理树形象,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强化纪律监督。对标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强化值班人员监督调解作用,通过领导值周巡查、日常考核、电子监察系统、“好差评”意见簿、意见箱、办件回访及《投诉登记表》等方式做好工作人员行为规范、仪容仪表、工作纪律及服务态度等方面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发布考核周公示及月通报,做到发现苗头性问题常提醒、常敲打,抓早抓小,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二是做好“好差评”满意度统计分析工作,根据群众评价,对“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差评做好记录、及时核实,要求受到“差评”的工作人员及时整改,整改率达到xxx%,同时向办事群众或企业做好整改情况的反馈工作,政务服务满意率达到xx%以上。三是加强责任建设。增强行政审批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感,督促工作人员加强对政策法规的学习,加强业务培训,强化督促指导,切实提高业务能力和办理水平。(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