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梁实秋散文的读后感5但是,透过梁实秋散文的幽默谐趣、贴近生活、朴实无华,我们能够发觉在他文章中那无时无刻不在洋溢着的他之于祖国的热爱和眷恋,同时也更流露着他心底的真实——他过分善良的爱国。下面是网友给大家分享的读梁实秋散文的读后感5,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读梁实秋散文的读后感1如果你认真读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不难发现在那些鲁迅先生深深埋藏在平静的文字底下的一种慷慨激昂。如果你用心翻翻《听听那冷雨》,就不避免会沉醉在那些富含音韵的高低吟诵和抒情写史,精理为文,变化万千的词句中,因为这是余光中先生的风格。细细品味,无论荷塘月光下的朱自清,还是黄昏中的季羡林,抑或游离文字于大漠秋霜,驼铃阵阵里的余秋雨……作家一直在构造属于自己的散文。梁实秋的散文,读后觉得很随意,其自言“长日无俚,写作自遣,随想随写,不拘篇章”。芝麻小的事情都可以“侃”成1篇大散文,例如胖,例如考试,还有更甚于骂人这个话题,也照样写得有声有色:“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不骂人的人。骂人就是有道德观念的意思,因为在骂人的时候,至少在骂人者自己总觉得那个有该骂的地方,何者该骂,何者不该骂,这个抉择的标准,是极道德的,所以根本不骂人,大可不必。”可以说,在他的眼中,似乎没有不入文的事情,生活的艺术,在乎作者自己的感受。正是因为这些不同的人生感悟,也就有了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姿态万千。与鲁迅的笔为枪刃,茅盾的浑厚淳朴,巴金的娓娓而谈,冰心的真实自然相比,梁实秋平实的文字,给我的感觉。虽说是落笔无声,却依然可以在读者的心中产生不息的回音。经意间想到中国的一些电影,喜欢模仿好莱坞式的风格刻意制造一些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壮观场景,却把其精髓本质抛之九霄云外,最后造成抛“玉”引砖的局面,其实,电影就如文章一般,虽然说可以有很多的风格,但平静之外求共鸣也未尝不可。关键在于它想告诉我们什么,而不是让我们看看它有多么的华丽。国文的魅力,不在于豪华的词句,在于运筹它的那一颗永不衰老的心读梁实秋散文的读后感2现在想起来,其实我小时候就在叔叔的书架上翻过梁先生的若干散文集了。只是当时人生资历不够,文学功底几近于无,不得欣赏其文风,更无从感受其内容,以致印象不深。我曾列过我此生无缘得见的作家逝世简表,梁先生卒于1987年4月23日,比我出生早了半年。梁先生生于1900年,几乎目击或亲历整个二十世纪的中国。他生于北平,是受五四运动影响的一代,文风半文不白,后在种种战乱机缘下来回辗转于南京、上海、青岛、四川、香港、美国、台湾,曾在哈佛大学修习英语及英美文学,教书育人之余用了三十余年翻译莎士比亚全集。我这回重读他的散文,合书之际不由疑惑为何印象中中学课本并无其文,在网上查找后方知当年他与鲁迅先生的不和乃至论战。具体情形由来我一无所知,也毫无兴趣。课本里没有他的文章不管是否因为此事都是遗憾,如果真是因为这种事情实在是无聊得紧。不管政治见解、左右偏向如何,两位先生都心怀国事,文化道德修养甚高,为人均可为后人景仰——这从两者的文中都可见一般。其他诸事无关紧要,我一样高山仰止。这本选集里有先生散文六14篇,脍炙人口之章均入其列,绝大部分我都有熟悉感。绝大部分却也同时让我汗颜不止——先生引中文,我往往只懂一半;引典故,我觉从未见过;引英文,我连一半也不懂,不但对典故出处一无所知,连意思都要仗先生流畅绝妙的译文辅助才可全盘理解。不时还有几个字词蹦出,我识其面却已忘其音。就是这样的中英文双语造诣,先生还说:我读书不多。那我辈之人岂不等于大字不识?《槐园梦忆》是所有文章中先生其人显现得最明显的1篇。我记得自己以前没耐心去读那么长的文字,到现在终于有了能理解的态度、心情、知识修养。读到最后一页时情难自抑,不自觉地随之潸然泪下,且非片刻能止。先生辞世也已近廿年,九十年代改革开放、中国沧桑巨变,不知他见了有何话要说何文可做。思此悲从中来,百感交集,乃作此感1篇。才疏学浅,词不达意,连成语都要到GOOGLE上一搜以确定用法,实在是自惭无已。但愿我能日夜勤勉,至此生终了之时才学能及先生之万一。读梁实秋散文的读后感3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一个习惯,读书之前,特别是第一次接触某一位作者,必定会先看一看他的出生籍贯,再细细端详一下他的照片。带著一些猜测去阅读其文字,往往其文於其人不离十,梁实秋便是这样的。看相本就是一个和善、无甚脾气的老好人,眼睛柔和泛水,生着一张饱满的脸,自然笑容可掬,双眉清淡、眉头舒张,所以待人待己也不会较真到哪里去。他的文字十分朴实平淡,题目也再稀松平常不过,无非是生活中那些老生常谈的种种小事,但是读来却有些大智慧、小幽默在其中,没有经过生活的沧桑、岁月的洗礼、人生的折磨,以及些大澈大悟,难写出这样的文章出来。他不浮华,不求词藻之丰丽,也不刻意地引经据典,这些只不过是形式罢了,我还是坚信林语堂的说法,写出好文章的不二法门自是一“真”字,梁实秋确属“真人”,写的尽是“真性情”!这本散文集中,感触最深的当是“槐园梦忆”一文,追述了他和妻子从结识到分离的日子,也差不多跨越了一生。是啊,有这样的一位妻子自是难求,更何况两人互相搀扶直到白头。不幸的是最后竟以这样的结局收尾,老妻被倒下的梯子击中随即过世,但仍然在进手术台前留下了最后的微笑。夫人含辛茹苦为家庭忙里忙外、操劳一生、兼顾着人情世故,还识得女红、花草、旅行之乐,先生坦荡为人,与妻儿同甘共苦,不求名利、只求一家幸福平安,这样的生活是多麼的理想、让人羡慕。当然,背后的付出,双方的理解包容,所经过的坎坷是不为人所知的呀!往往细节之中见真情,有一处,梁实秋提到了他们退休时新居的安排-妻子有这麼一个要求,想时时刻刻都可以望见对方才心安,於是乎,新房的书房与卧室是相通的,读书的他看得见卧床的她,反之亦然,也是感情至深,发自内心之为啊!生活是琐碎的,所以要有宽容的心;人生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所以要看得开、看得透;家庭婚姻也不是随心所欲、率性而为的,所以要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梁实秋的文字有一种魔力,初看极其平淡、甚至有些罗唆,读着读着就发现字字皆有其用,讲得是很简单的道理,但愈是简单的道理往往愈难参透。读梁实秋散文的读后感4小学时就学过梁实秋的文章,记不清题目了,只知道是有趣的1篇。偶然在图书馆看到了先生著的《味至浓时即家乡》,甚感亲切,翻开目录,更是逗人阅读,于是借下。后来又陆续的读了《雅舍小品》、《雅舍遗珠》和新近的选集《生活的艺术》,都很喜欢:虽然直到现在,我也说不清梁实秋的文字本身有什么分外特别的地方——睿智幽默不若林语堂,乡土诗情不若沈从文,也不如张爱玲的瑰奇隽秀。可是每每读到,都觉得很有味。学术上的梁实秋我并不了解,有些好奇,但也不会在意他与鲁迅的那场惊动文坛的论战。我脑海里的梁实秋应该是那样的一位老爷爷:他头发花白,神态安详自在;生活悠闲,穿着十分考究但并不奢侈;他读小说,带着金丝花镜,兴许还哼着小曲;他热爱美食,有些挑剔,却不算苛刻;做事不急不慢,爱讲好听的故事。他是个和蔼的老绅士,就住在公寓隔壁。总觉得只有这样的人的文章,才能这样“闲”。他有闲分别糖汁与蜜汁的味道,有闲观察胖人的脾气与心思;有闲比较各国各地人的吃相,有闲讲关于签字的趣闻;有闲调侃暴发户,有闲在萝卜汤中得出启示……他的风趣是很自然的,是在于言简意骇、生动形象的表达和跳跃的思想中的。他视角精锐,总能发现日常平庸中的趣味,津津乐道、论断精辟。我常常在读他的文章时不知不觉笑出声来。梁实秋先生说:“人类最高理想应该是人人能有闲暇,于必须的工作之余还能有闲暇去做人,有闲暇去做人的工作,去享受人的生活。我们应该希望人人都能属于‘有闲阶级’。有闲阶级如能普及于全人类,那便不复是罪恶。人在有闲的时候才最像是一个人。手脚相当闲,头脑才能相当的忙起来。我们并不向往六朝那样萧然若神仙的样子,我们却企盼人人都有闲去发展他的智慧与才能。”这话我是赞成的。我也相信,只有像先生这样将“人人能有闲暇”作为最高理想的人,才能生活的富有颜色,心情快活。也才能这样通过文字,将生活的“闲”的艺术传递给每一个读者,并被深深感染。也才能使文字组合成轻舞的音符,清新隽永。读梁实秋散文的读后感5这正是一代中国文人的苦啊!梁实秋相信:“文学的国土是最宽泛的,在根本上和在理论上没有国界,更没有阶级的界限。一个资本家和一个劳动者,他们的不同的地方是有的,遗传不同,教育不同,经济的环境不同,因之生活状态也不同,但是他们还有同的地方。他们的人性并没有两样,他们都感到生老病死的无常,他们都有爱的要求,他们都有怜悯与恐怖的情绪,他们都有伦常的观念,他们都企求身心的愉快。文学就是表现这最基本的人性的艺术。”(《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很显然梁实秋是一个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他对无产阶级文艺具有偏见是必然的。在梁实秋看来,世界上的人性是一样的,并没有阶级的区别,而“文学就是表现这最基本的人性的艺术”,因而它是没有阶级性的。这不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吗?而这样的认识也正与当时的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作家的观点是截然相反,所以他也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大力批驳。但很显然,梁实秋是热爱祖国、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在文化上他也提倡民主文化、反对封建文化;对执政的国民政府政府,虽然他不想根本推翻,但也是有所不满的。只是他希望人们能“善良”的解决这些问题。正如在他文章中所认为的要时刻保持沉默,避免动气,适可而止。但历史的事实已经作出了论证,他的理论在当时的情况下是绝对行不通的,只有依靠武装斗争才能达到彻底的胜利。但不论怎样,我们也决不能否认梁实秋的文章在中国现代文坛中所占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更不能否认梁实秋本人作为一代中国爱国文人的典范地位。即使他的某些观点确实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他毕竟也在尝试寻找一条中华民族的出路,只是这是一条没有出口的路罢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已经步入了21世纪,虽然我们决不能忘记中国曾有过的那段艰难岁月,但我们也决不愿再重回那段时光。读鲁迅,让我们牢记国耻;读梁实秋,让我们体味历史的美好与现时的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