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突出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4篇)【前言导读】由网友为您整理收编的“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突出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4篇)”精选优质范文,供您参考学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突出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农”工作也步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首次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和目标。但是,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各方凝聚共识、集合力量、奋力攻坚。一、存在的问题(一)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乌海市以工业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城市,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较低,自1976年建市以来,除1986年、1988年和1990年外,第一产业占比均未超过5%。其中2010年至2016年,第一产业占比均小于1%。从第一产业增加情况看,乌海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平稳,2012年至2016年平均为亿元,2016年达到亿元(2017年数据暂未公布)。从投资完成情况看,虽然乌海市2017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高,同比增长%,但总量仅完成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较小。(二)农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建设规划相对落后。一是水、电、暖、路等基础设施是按照自然村标准建设,导致天然气、排污管网、供暖、供水、公共厕所、垃圾清运等公共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二是与城区相比,农区交通、医疗卫生和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三是农区在房屋修建、乡村企业选址等方面缺乏前瞻性,整体规划存在不足。(三)“三农”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乌海市农业产业工人、科技人才队伍以及农业部门工作队伍存在人员老化、科技力量薄弱等问题。与此同时,农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新技术推广、农产品宣传及法律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二、对策建议(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牧区公路网络,加强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和管理维护。围绕蓄水、保水、节水的目标,建设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根据地下水资源条件,有步骤地开发地下水资源,完善现有灌区节水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施农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农区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重点开展“清脏、治乱、增绿”三项行动。(二)创新科技推广机制和服务手段。积极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努力在农区建设功能完备、便民实用的乡村综合服务社和服务中心。积极支持农牧科科技户发展。支持农牧业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建设,鼓励各类科技人才到生产一线服务和创业。加大统筹协调,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和增强天气科技应用水平,提高空中云水资源开发能力。(三)培养新型农民。结合农业生产季节性特点,开展实用型技术培训,生产管理培训,注重提高农牧民市场意识、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推动高等学校、可研院所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技术合作,加强市场研究,根据市场需求共同确定技术研发鲜明,并努力将取得的科技成果直接用于农业生产。(四)创新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利用互联网提升农业生产、经验、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整合信息资源和网络平台,为农区居民提供信息服务。着力培育发展智慧农业产业。加快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体系及网络平台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和金融扶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五)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立足地域优势,完善规划体系,切实落实各项政策,推进特色葡萄(酒)产业发展。努力提高供给水平,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绿色农产品的需求。协调推进农业循环发展,增加农业生产效益,积极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发展。推进土地流转,支持农牧业合作社实现集约化生产。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突出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第二篇】目前,**村正在开展风貌提升精品示范村建社,这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乡村振兴工作是在座所有党员的职责。这里我跟大家谈谈乡村振兴涉及的相关话题。一、说说六个方面1.中心:为了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增进乡村居民福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内容: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城乡融合发展。3.目标: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4.保障: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5.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6.原则:(1)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党始终总揽全局。(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走共同富裕道路。(3)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4)坚持改革创新。(5)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规划先行、注重特色、分类实施、有序推进。二、谈谈十句话第一句话: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乡村治理制度。第二句话: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农民受益。第三句话:依法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域。第四句话:国家严格保护耕地,建立农用地分类管理制度,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第五句话:支持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手工业、乡村旅游、康养和乡村物流、电子商务等乡村产业的发展。第六句话:国家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经济,保障农民从集体经营收入中获得收益分配的权利。第七句话:推进移风易俗,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建设诚信乡村,普及科学知识,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进乡村绿化美化,优化乡村环境,实现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第八句话: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和服务,统筹协调农村住房建设许可审批工作,充实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力量。国家建立农村住房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因地制宜安排村庄布局、编制村庄规划,结合村庄实际,分类推进村庄建设。第九句话: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社会治理,建立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第十句话: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依法采取措施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激活农村土地资源资产,完善农村新增建设用地保障机制,满足乡村振兴的用地需求。三、明白如何落实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从中央到地方到乡村都必须确保工作落实。1.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五级书记抓。2.地方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是本地区乡村振兴工作第一责任人。3.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4.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5.进行评估。6.逐级汇报7.国务院开展监督检查。8.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乡村振兴促进工作职责的,依法给予处分。违反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保护、土地管理等法律法规的,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突出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第三篇】导读乡村因其特性,在振兴进程中难免遇到难点,暴露出传统生产方式竞争力较弱、乡村产业发展缺乏相关资源、区县乡村产业振兴发展规划滞后、乡村产业发展机制不完善、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等问题。提升短板,对症治疗,乡村振兴不仅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地方的积极推动、因地制宜。“振兴乡民”,不仅是乡村振兴的目标导向也是其根本逻辑。乡村振兴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因而乡村产业振兴排在了五大振兴目标之首。而改革开放40年来,尽管中央对“三农”问题非常重视,连续十多年都出台了“一号”文件和一系列惠农政策,但在这40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之中,并未对乡村进行根本性变革,我国乡村又重新走上了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的小、散、弱的小农经济和低端农业的老路,尤其是乡村产业发展非常滞后。乡村产业振兴存在的问题一是传统生产方式竞争力较弱。众所周知,我国传统的单家独户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其生产效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投入产出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缺乏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如我国大豆单产为300多公斤,而美国达到了500多公斤;2017年我国每生产一吨小麦、玉米的成本分别为375美元、334美元,美国生产一吨小麦、玉米的成本却只有224美元和142美元;2017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亿美元,贸易逆差却达到了亿美元。由此可见,采用传统生产方式生产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二是乡村产业发展缺乏相关资源。乡村产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技术、资金、人才、信息、市场、渠道、法律、法规等方方面面,而且乡村产业项目投资较大、见效较慢、周期较长,投资回收期一般都需要5年左右。而我国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城乡发展严重失衡。如2017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432元,只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的%等。此外,从实地调研情况来看,我国村民与村干部大多文化素质较低,意识理念比较落后,乡村产业发展的专业素养不高,缺乏相应的战略眼光和各种资源。因此,目前乡村缺乏技术、资金、人才、信息、市场、渠道等相关资源,使我国乡村产业发展受到了较大约制。三是区县乡村产业振兴发展规划滞后。虽然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战略规划、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作出了全面部署和安排。但由于各省、市、区县、乡镇、行政村的情况千差万别,其优势、机会、劣势和威胁差异较大,不可能采用同一种模式发展乡村产业。而如何发展?朝什么方向发展?采用何种模式发展?需要采取哪些策略、办法和措施?这些都需要从战略层面来考虑。但从调研情况来看,我国各地区的《乡村产业振兴发展规划》还比较滞后,这就使得我国不少乡村的产业振兴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路径以及需要采取的策略、办法和措施等不明确。这对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极为不利。四是乡村产业发展机制不完善。对于乡村产业发展,无论是从事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或乡村特色旅游业,都需要从上游、中游、下游等各个环节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链,才能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进而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附加值。而要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链,需要完善的乡村产业发展机制作保障。从实地调研来看,我国有不少区县的乡村产业发展机制还有待完善:一是缺乏《乡村产业发展实施细则》;二是乡村产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不配套,如农业资金主要用于乡村产业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其它产业链环节的支持与扶持较少等;三是乡村产业发展的融资机制不完善,乡村产业项目的融资非常困难;四是乡村产业发展的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等有待进一步完善。五是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但土地问题涉及到村民的切身利益,特别是作为弱势群体的村民来说,其土地权益在流转过程之中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在实地调研中发现,目前我国在土地流转过程之中有不少问题没有规范,如土地流转形式如何选择、流转价格如何确定、土地如何折股量化、流转风险如何防患、事中事后如何监管、生态环境如何保护、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如何建立、流转管理服务费如何收取、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如何建设等,都还没有具体的相关规定。这就导致村民的土地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如土地租赁,有的地方每年每亩收费800-1000元,有的地方每年每亩只收200-500元等。乡村产业振兴的建议及意义1.转变乡村生产经营方式。要加快我国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步伐,必须改变单家独户的传统低效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经营方式,从传统的种植业扩展到“农、林、牧、渔、旅”的大农业系统,延长乡村产业链和价值链。一是加快构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二是引导农业大户、青年村民、返乡创业村民、复员军人、大学生等兴办家庭农场、农村合作社、农业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是以农产品为载体,建立和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乡村产业链条;四是依托生态农业、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及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乡村特色旅游业等乡村产业新业态,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2.乡村产业振兴需整合社会资源。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