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工作总结范文范例(2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青海省工作总结范文范例(2篇)【前言导读】刀客网友为您整理编辑的“青海省工作总结范文范例(2篇)”精选优质范文,供您参考学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呢!青海省“”世界环境日环保宣传活动总结1今年联合国环境署确定的世界环境日主题为“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为呼应这一主题,青海省确定围绕主题开展“构建和谐青海,建设绿色家园”环保宣传系列活动。具体抓了以下工作:一、组织开展全省范围的环保宣传活动。按照国家环保总局要求,以警示教育和绿色创建为重点,突出宣传主题,省环保局向各地环保部门下发《关于切实做好“”世界环境日环保宣传活动的通知》,认真安排部署全省“”环保宣传工作,并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措施落实。西宁市围绕“蓝天、碧水、宁静”三大环保工程和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重点工作,将5月份确定为“环保宣传月”,编发了《市民环保手册》,组织开展了青少年环境教育系列比赛、大学生环保辩论赛、企业环保知识电视大奖赛、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环保知识答题等环保宣传活动和“环保在行动”污染治理攻坚现场会,并组织所属3县开展多种形式的环保宣传活动,形成了较大声势。海东地区组织所属各县围绕宣传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活动,互助土族自治县组织全县中学生开展了环保签名和2800余名学生参与的换环保知识竞赛;平安县在电视台播放了为期一周的“建设绿色家园”环保专题片;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开辟了环保宣传栏目,播放环保公益广告,邀请县政府领导发表电视讲话;全区有50多个单位参与了宣传活动,发放《青海省农村基层干部环境保护知识读本》、汉藏两种文字的环保知识读物及《青海省环境保护的形势与任务》等宣传资料17000份,展出展板和挂图2150份。海北藏族自治州及所属4县围绕环保公众参与和绿色创建,开展了“打开天窗说亮话”的面对面环保宣传一条街咨询服务活动,让老百姓了解环保部门的职责,认真答复和解决群众身边的环保问题,并邀请政府主管领导发表电视讲话,努力营造全社会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海西州在州府所在地德令哈市组织30多家单位开展了以环境警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环保宣传咨询活动,参考资料,少熬夜!展出展板50余块,悬挂横幅38条,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黄南藏族自治州以“消除白色污染,美化我们的家园”为主题,在州电视台播放环保警示教育片,并组织州县环保部门在州府所在地开展了大规模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播放汉藏双语的《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展示环保宣传板、发放环保科普宣传册和环保布袋,使上万人受到了环境科普教育。果洛藏族自治州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中心,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环保宣传活动。所属达日县组织3000余人开展了独具特色的环保宣传活动,制作环保公益广告宣传牌6块、印发汉藏两种语言的环保宣传材料11种4400余份、展出宣传图片和挂图150张,收到较好效果。海南、玉树等地都围绕“”世界环境日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环保宣传活动。二、组织省垣单位开展环保宣传活动。由省环保局、省委宣传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西宁地区“”世界环境日环保宣传活动的通知》。制作了青海省环境保护的形势与任务、环保政务公开方面的环境警示教育宣传展板,编印了“青海省环境保护的形势与任务”、“我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青海省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环保举报范围”、“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当代主要环境问题”和相关环保知识共12种13万份环保宣传资料。环境日当天,在西宁市新宁广场开展了“青海省西宁地区省垣单位‘’世界环境日环保宣传活动暨绿色学校表彰和绿色社区创建启动仪式”,西宁市所属38家社区、15所学校和省垣48家单位及企业共3000余人参加了活动,展出展板187块,悬挂环保宣传横幅75条,现场发放宣传单3万份。邀请省政府副省长苏森、省政协副主席王孝榆和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等省有关部门和西宁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参与宣传活动,向第三批1所国家级和14所青海省“绿色学校”授牌以及2004年度3名“全国优秀环境科技实业家奖”、1家“全国农村环保科普先进单位”颁奖,现场进行环境保护宣传板展示,启动了全省(西宁市)“绿色社区”创建工作。活动仪式上,副省长苏森致辞,省环保局局长曲爱珍讲话,省委宣传部领导宣读2004年省级绿色学校表彰决定,省教育厅领导宣读2004年国家级绿色学校表彰决定,省环保局领导宣读2004年由国家环境科学学会授予的第三届全国“优秀环境科技实业家奖”和“全国农村环境科普先进单位”名单,省环保局、民政厅、文明办联参考资料,少熬夜!合对“绿色社区”创建工作进行部署。三、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前,组织召开了新闻记者联系会,利用省内外新闻媒体,开展环境新闻宣传活动,刊发播出各类环境新闻稿件20余篇(条)。6月5日,省政府副省长苏森和省环保局局长曲爱珍分别在《青海日报》刊发了《构建和谐青海建设绿色家园》、《在发展经济中保护环境》的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的署名文章。并按省政府新闻发布程序要求,召开了13家新闻单位参加的青海省2004年度环境状况公报新闻发布会,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环境监督管理、湟水流域污染防治”等主题,首次策划组织了新闻发布会中答记者问活动。组织2000余名中小学生参与“”环保宣传,并通过“今天是世界环境日,宣传主题为‘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省环保局愿与全社会共同行动,为构建和谐青海、建设绿色家园而努力”的移动短信群发,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期间,还组织省内高校学生环保组织开展了“环保从我做起演讲比赛”、“‘’环保校园行”、“藏羚羊申吉”及青海湖环保宣传活动。编写了《青海省木里煤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和《环保部门职责和环境保护管理》知识读本。指导中小学校开展了“争当环保小卫士”环保主题实践活动。通过上述措施的落实,营造了良好的环保公众参与氛围。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总结2二○○三年一月九日在青海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省长赵乐际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过去五年,全省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省上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调整完善发展思路,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2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41亿元,比上年增长12.4%,比1997年的202亿元增加139亿元,年均增长10.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424元,总体上接近小康水平。全省一般预算收入37亿元,比1997年的19.8亿元增加1参考资料,少熬夜!7.2亿元,年均增长13.3%。财政支出116亿元,比1997年的36.5亿元增加79.5亿元,年均增长26%。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财政收支上了一个大台阶。——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加大。200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5亿元,五年累计完成投资845亿元,相当于1978—1997年投资总和的1.48倍。兴建了一批增强发展后劲、惠及各族人民的重大工程,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办而没有力量办的大事。五年完成公路建设投资145亿元。国道、省道干线公路等级得到提高,通县油路目标基本实现,新增公路通车里程6363公里,公路状况得到显著改善;西宁至平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平安至马场垣、西宁至塔尔寺、西宁至大通等高速公路相继开工,结束了没有高等级公路的历史。李家峡水电站、涩一宁一兰输气管道、黑泉水库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青藏铁路格拉段、百万吨钾肥、公伯峡水电站、铝电联营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化项目顺利实施。城镇路桥、给排水和污水、垃圾处理等方面的一批项目相继建成投用,农牧区基础得到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基本完成,城乡面貌发生较大的变化。五年来,全省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的投入16.2亿元,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示范县和生态示范区建设步伐加快,“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全面实施,累计完成人工造林35万公顷,其中退耕还林还草9.3万公顷,荒山荒坡造林13.5万公顷;封山育林41.5万公顷。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通过实行债转股、鼓励兼并、规范破产,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了有序调整。采取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规范管理等多种措施,使国有企业负债率下降,效益逐步好转,200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扭转了连续七年亏损的局面,近三年分别盈利1.58亿元、4.58亿元和6亿元,改革脱困成果得到巩固。农村牧区税费改革顺利实施,取得明显成效。财税、金融、计划、外贸、投资、价格、流通、住房和政府机构、事业单位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2002年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超过20%。成功举办东部企业参与西部结构调整投资贸易洽谈会、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郁金香节等活动,提高了青海的知名度,扩大了对外开放。五年共引进外商直接投资6.4亿美元,争取国际多边无偿援助2569万美元,引进省外资金174亿元。参考资料,少熬夜!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通过种植业和养殖业结构调整,油菜、马铃薯、蔬菜、药材、花卉等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扩大,畜牧业优势显现,“西繁东育”格局基本形成,设施农牧业快速发展。水电、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盐湖化工等支柱产业和冶金、医药、建材、农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一、二、三次产业的构成由1997年的20.1:39:40.9发展到2002年的13.2:44.7:42.1。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产业园、甘河工业园等一批工业园区开始建设,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逐年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生活条件明显改善。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98元,比1997年增加2499元,年均增长10.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710元,比1997年增加390元,年均增长5.3%。城市和农村的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从1997年的11.9平方米提高到14平方米,农牧民人均住房面积从13.81平方米提高到16.33平方米,牧民基本实现定居。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1998—2002年全省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达40.3亿元,确保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按时足额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救灾救济工作不断加强,困难群体的生活得到救助。扶贫工作取得新成绩,五年解决83万农牧区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社会事业取得新的成绩,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迈出新的步伐。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科研机构活力增强,科普工作取得新的成效,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逐步提高。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义务教育得到加强,全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县市、区、行委由1997年的9个增加到19个,适龄儿童入学率从1997年的90.4%提高到95.4%。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民族教育持续发展。高等院校结构得到优化,办学规模扩大。省博物馆新馆、省图书馆新馆、广播电视制作中心、柳湾彩陶展览馆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农村牧区通电村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严格控制人口数量,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97年的14.85‰。下降到11.7‰。,控制在计划以内。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等事业有了新的发展。民政、气象、防震减灾和残疾人事业得到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新的进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入。廉政建设参考资料,少熬夜!和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