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二学期历史教学计划【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高一第二学期历史教学计划”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高一第二学期历史教学计划【第一篇】一、教材分析(结构系统、单元内容、重难点)本学期主要涉及到经济史4个专题,文化史8个专题的授新课,教材内容多,学生学习相对来说比较紧张,每个必修教材都涉及到古今中外,但教材编排不够系统,学习上没有贯穿始终的一条主题线。所以教材需要自己整合与联系。本学期最重要的是必修1、2、3的会考复习,无论是政治史、经济史还是文化史都比较重要,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综合联系。二、学生分析(双基智能水平、学习态度、方法、纪律)绝大多数学生目标明确,学习态度端正,但基础参差不齐,历史综合运用能力较为薄弱,学习方法也较为单一,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三、教学目的要求1、要求掌握历史新课程要求的各专题的重难点及基础知识。2、复习掌握3本必修教材的会考内容3、加强基础题训练,以适应会考的要求,力求在会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四、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1.通过集体备课,凝聚团队力量,提高课堂效率。2.注重过程评价,进行历史必修2、3的模块测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3.加强指导,优化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课后辅导。关注后进生的学习,发现问题及时辅导。五、教学进度周次课、章、节教学内容备注1、必修2专题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2、必修2专题6、7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3、必修2专题7、8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趋势4、必修3专题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5、必修3专题1、2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6、必修3专题2、3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必修2模块考试(适当时间)7、必修3专题4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8、必修3专题5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9、必修3专题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10、期中复习、迎考11、必修3专题7试卷分析,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12、必修3专题8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13、会考复习必修3复习14、会考复习必修3模块考试(适当时间)15、会考复习16、会考复习17、会考复习高一第二学期历史教学计划【第二篇】一、教材分析(结构系统、单元内容、重难点)本学期主要涉及到经济史4个专题,文化史8个专题的授新课,教材内容多,学生学习相对来说比较紧张,每个必修教材都涉及到古今中外,但教材编排不够系统,学习上没有贯穿始终的一条主题线。所以教材需要自己整合与联系。本学期最重要的是必修1、2、3的会考复习,无论是政治史、经济史还是文化史都比较重要,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综合联系。二、学生分析(双基智能水平、学习态度、方法、纪律)绝大多数学生目标明确,学习态度端正,但基础参差不齐,历史综合运用能力较为薄弱,学习方法也较为单一,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三、教学目的要求1、要求掌握历史新课程要求的各专题的重难点及基础知识。2、复习掌握3本必修教材的会考内容3、加强基础题训练,以适应会考的要求,力求在会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四、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1.通过集体备课,凝聚团队力量,提高课堂效率。2.注重过程评价,进行历史必修2、3的模块测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3.加强指导,优化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课后辅导。关注后进生的学习,发现问题及时辅导。五、教学进度周次课、章、节教学内容备注1必修2专题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2必修2专题6、7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3必修2专题7、8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趋势4必修3专题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5必修3专题1、2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6必修3专题2、3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必修2模块考试(适当时间)7必修3专题4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8必修3专题5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9必修3专题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10期中复习、迎考11必修3专题7试卷分析,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12必修3专题8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13会考复习必修3复习14会考复习必修3模块考试(适当时间)15会考复习16会考复习17会考复习高一第二学期历史教学计划【第三篇】一、指导思想1、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和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的要求,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全面完成历史必修2《经济成长历程》规定的各项具体任务,包括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等。2、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帮助学生认真学习,理解课表要求,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历史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3、在教学方式上,着眼于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在交流中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努力尝试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二、学情分析高一学生经过第一学期的熟悉,相对来说容易融合到历史老师的教学习惯中,但一方面由于本学期重新分班,来到一个新环境,心理和作息习惯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另一方面上学期的历史教学中看到,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都比较薄弱,所以高一下学期历史教学仍应注重基础的培养和兴趣的培育。此外,学校推行学案制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比较喜欢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因此,在制作学案的同时也制作PPT,将历史知识与历史发展脉络通过多媒体直观浅显、生动活泼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三、工作重点及具体措施:(一)工作重点:1、总的要求:明确教学任务,抓好教学常规,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兴趣。2、注重教学设计的探索,精心备课,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学情、备学习方法。3、上好每一节课,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4、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能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5、努力学习,加强理论学习和教学操作能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二)具体措施:1、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创新与改革。(1)优化课堂教学各个环节针对我校实行学案制的情况,使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反思等各个教学环节,得到全面优化。做到课前充分准备,课中高效落实,平时听评课开诚布公,课后认真反思提升质量。(2)努力尝试三种课型的模式结合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在教学中,努力建立自己的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培养自己的教学习惯。第一种课型,新授课。它的基本环节:课标导航,制定学案,创设情境,模式学习→自主学习,自我检测→落实知识,合作探究→归纳总结,提升拓展→反馈训练,巩固知识。第二种课型,复习课。它的基本环节:问题驱动,自主学习→重点难点,合作探究→知识梳理,点拨归纳→典例评析,深化提高→变式巩固,拓展完善第三种课型,讲评课。基本环节:考情展示→个性纠错→典例分析→变式巩固→补偿训练。(3)进一步完善学案导学模式针对我校学生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学案”的导学功能和“合作学习”的智慧共享,让全体学生能高效利用自主学习时间,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集中有限的课堂时间引导学生消化重点、难点,解决思想、方法问题。课前精心编制的学案,充分发挥学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领作用;课堂高效落实学案的导学功能;课后充分发挥学案导学的延展功能。(4)在巩固环节上,力求做到每课一练,每单元一练。(1)每堂课最后留一些时间检测本节课学习情况,做到每课一练。(2)每单元总结测查,把前面所学主要内容以试卷形式考察一遍,做到每单元一练。(3)利用学校教导处、级组组织的月考、中段考、期末考,查漏补缺,让老师做到心中有数,让学生知道得与失。2、虚心向科组的其他历史老师学习。根据科组的安排,教学结对子活动中,与夏培荣老师结成教学伙伴,互相之间多听课、多指导,加在备课、教学重难点把握、课堂语言表达、授课板书设计、作业批改、试卷讲评等教学过程所有环节的互相学习,促进我校历史学科建设的成长。3、充分利用科组教研活动,展开高效交流。历史科组人数少,高一年级历史老师就本人一人,集体备课的落实只能在科组教研活动或课后进行。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集体研究,做到课前一周认真准备,写好教案;课间向40分钟要效益;课后及时反思成败得失。高一第二学期历史教学计划【第四篇】一、学情分析:下学期,我担任高一历史科教学。学生基础差,底子薄,且各科成绩发展不平衡。但是经过分科以后,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学习的主动性大为增强,学习风气较好。80%以上的同学对历史学习兴趣浓厚,能积极主动的复习和研究课本,参与探求和讨论相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在逐步形成。相信经过本学期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历史学科成绩将会有一个整体的提高。二、课程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感知历史、积累历史、理解历史与现实和主动参与的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加深对历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个人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上述三维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三、教学措施1、深入钻研新课程教材,依据历史课程目标,针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精心地设计历史教学课堂。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2、认真教好每一堂课。上课是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灵活安排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教学顺序,把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引入课堂,采用问题教学法和讨论法,激励学生的学习,激活学生思维。同时重视基础知识,搞好学科内专题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注重知识迁移,培养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3、关爱学生,以情动人,耐心辅导每一个学生,认真批阅学生的每一次作业。搞好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及时反馈教学,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采用“情境教学”,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在愉快中学到知识。相互配合学校进行综合知识竞赛,开辟第二课堂,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应对高考的挑战。5、结合实际,开辟第二课堂。本学期要求学生进行适量的课外阅读和历史调查活动,收集相关史料,撰写历史习作和制作历史课件等。重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的综合能力,逐步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